清官難斷家務事
當某上市公司夫妻的各大鬧劇不斷上演之時,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是無比感慨,「利字當頭是把刀」爭名奪利是人之劣根性。
即便他們夫妻是高知,爭名奪利,名似乎不在乎了,利還是要爭的。鬧劇百出,依然文雅地高喊「求仁得仁,為何患哉?」。
這句話改自《論語·述而》「求仁得仁,有何怨?」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沒有什麼好怨恨的。這個名句出自伯夷、叔齊讓國的故事。
故事概況
根據《史記》,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的長子與三子。孤竹國國君立遺囑,表示要三子叔齊繼承王位。但父親去世後,叔齊不想破壞長子繼位的俗定,他並沒有去當王。同時伯夷認為不能違抗父親的遺命,於是從孤竹國逃走。而三弟叔齊仍然不肯當王,他也逃走了。那麼王位順理由二兒子繼承,史稱「夷齊讓國」。
後來,伯夷、叔齊隱居在渤海之濱,當周在西方強盛起來,當位者周文王是位道德之士,去周拜見周文王,但周文王已死,周武王繼位,因與武王不同政見,伯夷、叔齊希望周武王不要討伐商。
後來,周武王滅了商,伯夷、叔齊為了表示氣節,便不再吃周朝的糧食,並隱居以野菜為食。周武王派人請他們下山,他們仍拒絕下山到周朝做官,最後雙雙餓死。
看完這個故事,我想某人未免把自己標榜的太過正義又悲壯了。我認為是不合適的,這不是真正的求仁,是利!
終使夫妻之間有千錯萬錯,一日夫妻百日恩,共同創造了成功的事業,雖然同甘苦不能共富貴,也理應放下任何恩怨,好聚好散!何況兩人也算是在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也是熟讀詩書之人,半生已過,心胸氣量也要有,何必撕破臉皮搞到四海皆知,鬧劇不斷,刷新下限。
萬事有因果,不在其中,難倫對錯,錯在兩個人都缺乏仁義之心,愛過的人何必傷太深?同樣是離婚,應該學一學世界首富亞馬孫夫妻,傑夫·貝佐斯宣布與妻子麥肯齊離婚,離婚措辭甜如愛情宣言,妻子麥肯齊也並沒有要爭奪財產,她在財產分配上的退讓,並沒有讓她就失去一切,將以另一種方式回饋給她。
我們決定離婚,但我們仍將是朋友。我們非常幸運能夠相遇相知,深深地感激這些年來共度的所有時光。如果重頭來過,我們還是會選擇邁入婚姻的殿堂。作為一對夫妻,我們在一起的生活非常美好,作為父母、朋友、風險和項目的合作夥伴,以及追求風險和冒險的個人,我們也看到了美好的未來。在未來,我們的關係或有不同,仍然會是家人,還是益友。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合作創公司,不論夫妻合作、朋友合作還是親戚合作,都逃不過內鬥的命運,某某網如此,「真功夫」也是,新某方已逃過一劫。如今某某網的公章爭奪戰同真功夫的宮鬥劇有得一拼。
真功夫鬥到最後,某某海在爭奪真功夫控制權時,強行封堵存放公司公章的保險柜鎖眼,導致公司合同和文件無法蓋章,真功夫開發和發展項目的進度因此而停滯了。內鬥影響下,真功夫管理層流失嚴重,員工難以挽留,店鋪「招人」成為常態。
放下成見,為仁求仁
希望某知名夫妻能放下成見,懷揣一顆仁慈之心,走讓利之路,走共同致富之路!不成夫妻,成朋友,不成朋友,至少妥善處理,否則夫妻不和,反目成仇,公事不分,鬧劇何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