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中這樣說道:
功過不容稍混,混則人懷惰隳之心;恩仇不可過明,明則人起攜二之念。
作領導工作的人,對屬下的管理,必須講究公事公辦,賞罰分明,「功過不容稍混,混則人懷惰隳之心」,有功必獎賞,則人多奮進,有過必處罰,則人多警惕。
有功不賞,人以為不必如此賣力;有過不罰,則人以為也可以不必把事情做好了。
這就是沒有掌握到公事公辦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管理上要嚴明,管理嚴明,大家守紀律,努力幹活,團隊強大,才有生產力。
以上說的是公事間的對待問題,但是,在職場上,還有私人事務之間的對待問題。
若是私事,處理上卻不要太分明。
因為,私人之間的恩仇不能影響到公事,「恩仇不可過明,明則人起攜二之念」就是不要以私害公。
做公家事,以公事的互動為人際對待的第一原則,私人的關係不能影響公事,私人之間有恩怨,不能以公事報之。
若假公濟私,或公報私恩,則他人以為自己的專業能力不重要了,再怎麼努力工作,不如私人之間的交往,於是就有私下取悅討好之事,這樣有能力的人認為自己就算表現得再好也不會受獎勵,則有能力的人就落跑了。
或者是對私人仇怨看得太重,報得太烈,公報私仇,則別人會擔心稍微引你不快,你也會如此報復,則別人也想落跑了。
「攜二之念」就是想離開的意思,有二心了,不肯好好待在這裡了。
關鍵就是,領導者自己公私不分,以私人的關係處理公事的對待,這就不是個好領導。而公事的管理,賞罰不嚴明,也不是好領導。
這一條也就是說,私人恩怨不要太分明,太分明而影響到公事的處理就不對了,有能力的人就想離開了。
但是,公事的功過卻必須嚴明,如果不嚴明,人人就都敷衍推卸了。
在職場上,處理公事和處理私事畢竟道理不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