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前,白俄羅斯的大選塵埃落定,總統之位第六次落入盧卡申科手中。然而,大選後的白俄羅斯還沒來得及慶祝,就被淹沒在一片浩如煙海的抗議聲中。現在的白俄羅斯不僅內部反對派的聲勢不斷壯大,外部也有不少歐盟領導人反對的聲音。
首都明斯克,已經有超過20萬民眾走上街頭,遊行示威,要求盧卡申科下臺。反對派不斷提出要求,從重新計票到無條件卸任,再到選任「過渡總統」,一次又一次衝擊盧卡申科的底線。
但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反對派沒有軍權。盧卡申科仍保持著對國家暴力機構的絕對控制,只是當反對派遊行示威的人數一再增加時,已經提著突擊步槍去總統府上班的盧卡申科會訴諸武力嗎?目前,雙方都在等待一個將對方置於死地的時機,看起平靜的海面下,潛藏著一場巨大的風暴。
就在盧卡申科內外交困的關鍵時刻,普京還是出手了。和之前的曖昧態度不同,隨著西方國家介入越來越深,普京的表態也越來越堅決,他認定了盧卡申科當選的事實,和盧卡申科反覆進行了多次溝通,雙方達成了一個重要協議,一旦有外部勢力強行奪權,俄羅斯將根據條約,立刻派兵協助。
據俄媒報導說,盧卡申科與普京通過電話之後,對白俄羅斯度過當前的困境充滿信心。克裡姆林宮則發表聲明稱,有西方勢力試圖利用白俄羅斯當前的局面來破壞俄白兩國的合作,這是不可接受的。
日前,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再次就白俄羅斯的問題發聲。他表示,白俄羅斯的反對派人士似乎是想要步烏克蘭的後塵。但現在,白俄羅斯的局勢已經較之前有很明顯的改變,穩定將是必然。
同時,拉夫羅夫還特別指出了一件事,反對派領導者的發言似乎開始漸漸背離她的母語。演講中,她越來越多地使用英語,而非俄語或自己的母語。拉夫羅夫認為,這是因為反對派希望引來更多的西方看客,把水攪渾。
據拉夫羅夫的說法,反對派領袖並不準備息事寧人。對內,反對派人士持續煽動抗議、罷工等行為;對外,要求白俄羅斯不許親俄、和俄羅斯斷交。拉夫羅夫在這件事上和盧卡申科的判斷一致,雖然不排除反對派受到外部勢力幹擾的可能性,但顯然,即使是反對派自身,也在刻意讓局勢惡化。
這個反對派領導人,就是競選結果出爐後逃亡到立陶宛的季哈諾夫斯卡婭,拉夫羅夫作為普京的心腹,這樣開門見山的表達顯然也代表了普京的想法。
拉夫羅夫談到白俄羅斯的未來發展時強調,白俄羅斯人民才能決定局勢發展,任何外部勢力的幹預都不能左右大局,既然季哈諾夫斯卡婭已經身在立陶宛,立陶宛還宣布制裁包括盧卡申科在內的32名政府高官,那季哈諾夫斯卡婭自己,也就是外部勢力了。
目前,無論是白俄羅斯還是俄羅斯,都對解決白俄羅斯內部混亂的問題充滿信心。畢竟一直以來,盧卡申科和普京都以強硬作風著稱,此次可謂「強強聯手」。而就目前的情況看,反對派雖然一直在推動抗議、示威,持續發酵,但畢竟沒有掌握軍方,不論是反對派還是在暗中幫忙的其他西方勢力,勝算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