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串黑」?100萬美國網民支持美國使用這面新國旗
自推倒眾多名人雕像、質疑美國國歌的合法性之後,不少美國網民又開始拿美國國旗「開涮」了。近日,一個名為「更換美國國旗」的聯署活動,在美國著名請願徵集網站上,得到了100多萬網民的響應。
所謂「美國國旗修改稿」
近日,在美國著名請願徵集網站「Change.org」上,有人發布了一則「呼籲更換美國國旗和國歌」的倡議。
這份倡議的內容,可謂寫得煞有介事、義憤填膺。倡議開頭,作者激情澎湃地說:「我們青少年是美國的未來,理應提出我們的國旗設計方案」。隨後,作者批評原來的美國星條旗「不僅難看,而且寓意非常不好」。
倡議發起者稱,為了響應「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新設計的「國旗」裡,原國旗左上角的藍色及五角星圖案,被替換成「代表黑人」的黑色,圖案改為一個叫「曼尼」的卡通人物,紅白相間條紋則改為了「黃白條紋」。
設計稿稱,這個叫「曼尼」的形象,象徵著美國「正義、團結、無所畏懼」的新時代親少年,而黃白條紋,寓意快樂、積極向上和充滿智慧。
延伸閱讀:美國國旗介紹
美利堅合眾國國旗的形狀是長方形;國旗的長寬之比為19:10,美利堅合眾國國旗由紅、白、藍三色組成;畫面格局由兩部分組成,旗的左上方藍底上排列著50顆白色的星,6顆一排與5顆一排相間排列,共排9行;旗的其餘部分是13道紅白相間的條子,有7道紅色橫條以及6道白色橫條。
1776年6月1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批准星條旗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正式國旗;1777年6月14日,美利堅合眾國誕生第一面國旗(13顆星);1817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13個橫條,22顆藍底白星,星數要和聯邦的州數相一致的國旗法令;1960年7月4日,美利堅合眾國確定50顆星版本的星條旗。
國旗象徵普遍的說法是: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白色象徵純潔和清白,藍色則象徵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
美國國旗產生背景
1775年12月,華盛頓大陸軍的一名海軍軍官曾經在「艾爾弗雷德號」艦艇上升起一面旗幟,旗幟的左上角是縮小了的英國「米字旗」,其餘部分排列著13條橫條。它反映了英屬北美殖民地溫和派代表要求取得英帝國範圈內自治的主張。
貝特西羅斯將第一面星條旗贈送給華盛頓
1776年6月,喬治·華盛頓、喬治·羅斯上校和銀行家羅伯特·莫裡斯來到費城一位女裁縫——羅斯上校的侄媳貝琪·羅斯的小店鋪,請她按照畫家威廉·巴雷特設計的圖案縫製一面旗幟。圖案的左上角是藍色長方形,上面無規則地排列著13顆白色六角星,其餘部分是13條紅白相間的橫條。羅斯夫人建議把六角星改為五角星,排成一個圓圈,以更好地體現13個殖民地在爭取獨立鬥爭中的團結。華盛頓採納了她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