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白巖松在高中時期,語文老師為了讓學生了解新聞時事,積累寫作素材,就讓學生觀看他的節目,他基本上已經成為了學校的"年級名人"。
不過除了社會事件、時事評論,白巖松在育兒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
白巖松的兒子名叫白清揚,高中時期是學校足球隊的隊長,和爸爸一樣喜歡搖滾樂,還用自己的筆名出版了第一部小說,積累了一些人氣。
有這樣優秀的爸爸,白清揚的壓力一直都不小,但是之所以能夠變得出眾,離不開爸爸白巖松的引導。
而在一次提到育兒這件事上,白巖松的育兒觀也很是令人驚豔,根據他的觀念,培養一個學霸娃,要先捨得讓他吃3種苦!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以這句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穩穩地呆在我的座右銘的位置上。
現在很多人都會使用一張表情包,表情包上的文字是"生活不易,豬豬嘆氣",就是用一種幽默的姿態來調侃生活的忙碌或者是許許多多的煩惱。能有這種樂觀很難得,也希望現在正在努力讀書的孩子能吃得下以下的"三種苦"。
被白巖松"育兒觀"驚豔到:培養一個學霸娃,要先捨得讓他吃3種苦:
這第一種苦就是"失敗之苦"。
很多孩子是比較驕傲的,他們無法直視自己的失敗,即使是一些小小的挫折,也能讓他們一蹶不振,鬥志萎靡。
有種樂觀的精神叫"在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站起來",但是《熊出沒》裡的熊二更具人生智慧,說"從哪裡摔倒,就在那裡多趴一會"。
讓人聽了會心一笑。
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害怕挫折,他們只是害怕達不到父母對自己的預期,所以會感到焦慮、緊張,從而害怕"失敗"。
但是越緊張、越害怕,事情也常常向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所以,爸爸媽媽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讓他敢於直面挫折,直面現實!
這第二種苦是"缺錢之苦"。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比較高了,孩子們也是人手一部手機,零花錢從小就由自己支配,也不需要爸爸媽媽幫忙保管。
不過,父母在增強孩子的理財意識這方面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孩子出到社會上,缺乏基本的理財意識,容易變得冒冒失失,甚至被有心之人欺騙,"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這第三種苦很多孩子都正在經歷,也是所有父母的共識,那就是"學習之苦"。
個人認為,學習得分2種,一種是讀書,一種是技能。
讀書學習對很多孩子來說確實是吃"苦",畢竟這是大多孩子現階段改變命運,讀書學習也是為了未來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而在做積累。
如果父母不讓孩子讀書,他將會失去知識儲備,缺乏基本的素養,甚至大字不識,目不識丁,可能就只能被社會大環境無情淘汰。
"書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希望孩子們可以牢牢把握住命運的準繩,將自己拉上岸。
"平衡"是最好的教育
很多人會問,讓孩子成為"學霸"需要爸爸媽媽做些什麼?自己工作忙,孩子自學不就可以了嗎?
怎麼說呢,很多父母只會在口頭上嘮叨孩子,讓他去做作業,卻不明白要給予孩子實質性的幫助。
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需要父母的幫助也各不相同。
有多孩子文靜,似乎天生就不好動,靜下心來看書相對較為容易,父母也可以相對地不要看太緊,適當地給孩子一點私人的空間;而對於個別太愛安靜的孩子,父母反而還應該多督促孩子多到外面去玩;至於一些孩子生性調皮,坐著都待不了幾分鐘,自然是需要父母嚴格"看守",要幫孩子養成了一定的自律性之後才能稍微放手。
孩子不能逼太緊,也不能放得太松,家長的教育之道,從某種角度上也是一種"平衡"之道。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妮子,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