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如果你問孩子的理想,大多會得到「考上清華北大」、「環遊世界」、「科學家」、「醫生」…一類的答案。
但如今,現實正悄悄發生著變化。
在千禧一代中,你常會聽到這樣的口頭禪:「讀書不如當網紅,高考不如去整容」,據新華網的職業意願調查,超過一半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是主播和網紅。
54%的「95後」嚮往網絡主播,想要當網紅
製圖:新華網
網紅產業,最早發端於美國。和中國一樣,「網紅」也成為了美國青少年夢寐以求的職業。長相出眾,就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追捧,再加上一些俏皮話,也許就能獲得屏幕上不停刷新的小禮物,「直播兩小時,打賞收幾萬」。
網絡不斷向人們傳遞著當網紅是無憂而安逸,一切都是唾手可得的。一夜成名、千萬關注、迅速暴富,不用讀書就能實現名利雙收的誘惑,讓很多終日埋頭於書本的少男少女們欣喜若狂。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但這條路,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在Netflix紀錄片導演的鏡頭下,人們罕見地看到在光鮮亮麗、蓬勃發展的產業鏈背後,博主們為了博出位吃洗衣球、玩自焚…早已積勞成疾,千瘡百孔。
既便是傳說中月入百萬的網紅,背後也有著你看不到的辛酸。
紀錄片《美利堅網紅帝國》海報
在紀錄片《美利堅網紅帝國》中,美國網紅上位的路徑和我們大致雷同,多是依靠譁眾取寵的小視頻、性感或惡搞的圖片、組織並拍攝瘋狂派對等等。
然而,因為少了嚴格的監管尺度,美國網紅浪起來,那可一個個都是狠角色!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在鏡頭前搔首弄姿是常態,模仿當紅明星拍照、在派對上舔大妞的屁股、把牛肉乾做成可食用丁字褲。
在街頭假扮動物挑釁警察,直接在大街上撒錢,以至於政府不得不出動警察維持秩序。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為了博出位,網紅們各個削尖腦袋,想出了各式各樣吸引人注意的點子。但「網際網路的記憶只有7秒」,總是很快就有比你更有趣、更出格、更博人眼球的人出現。
不僅淘汰快,網紅行業呈現著非常誇張的兩極化:
頂端的賺得盆滿缽滿,底層的維持生計都難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並且,因為底層的人多如牛毛,頂層的人想要站住腳,也沒有那麼容易。
如今只有250萬粉絲的布蘭妮·福爾蘭,早年間曾經是vine搞笑視頻的超級大V。通過拍攝短視頻,不需要別人的允許和篩選,就能表演,再加上迸發的靈感和勤奮,曾經在父母眼中的「胡鬧」行為很快幫助布蘭妮取得成功。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她還一度被《時代雜誌》選為30位最有網絡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僅位於黴黴、比伯、碧昂絲、歐巴馬、卡戴珊等人之後。
但漸漸的,布蘭妮扮演的「情景喜劇」迎來了審美疲勞期,點讚數量直白的展現著觀眾們的喜好,後來者居上的尷尬也成為視頻後不可逃避的壓力。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有時候發一條視頻,只有兩個人看,於是布蘭妮整個人都會不好,時時刻刻盯著屏幕閱讀量變化:
他們要是不喜歡,我就沒盡責
壓力很大,我不喜歡讓人失望
一次,漸漸過氣的布蘭妮好不容易想到一個點子--惡搞碧昂絲那張打破ins點讚和轉發雙紀錄的經典照片: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她找來攝影師,360度無死角擺出最好的造型,廢了半天工夫,再假裝不經意的在網際網路發出這張照片。
起初效果還不錯,5分鐘獲得了2000的點讚。然而幾分鐘之後,另外一位叫做胖猶太的新晉網紅出手了。
全裸,分分鐘收割25萬贊,接連罵了幾聲「FxxK」之後,布蘭妮無奈地承認:我贏不了的。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我的真實人生沒那麼有趣,所以我得表演一點誇大的真相
要想比別人更紅,就要更出格,這早已成為網紅圈的「鐵律」。
惡搞白宮發言人和卡戴珊的胖猶太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就拿剛剛提到的胖猶太為例,他最擅長的便是走極端。
胖猶太曾經在ins發過一句話,「人命不重要,宇宙才鳥你。」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穿著尿布走上街,打開電鑽吃玉米…為了博眼球,他身上的任何器官都可以用來「出賣」。
任何時候,網紅們都需要表現更誇張一點,甚至不惜突破下線。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大胃王」吃播、魔性的社會搖、各種喊麥、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接連不斷的上演…
這邊剛有人直播吃生肉,過一陣就會有人更出格的吃起洗衣球。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如果有人想出玩「放火自焚」 的梗,不久就會有更多人加入模仿,或者還會有人一次次整蠱自己的身體,上演發生「意外」的事故現場。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看到這裡,不禁讓許多人感到不解,「這麼費勁糟蹋自己,到底圖個啥?」,別看網紅們才藝五花八門,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賺錢。
在這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只要你有粉絲關注、有流量,就能掙到錢。和國內一樣,網紅作為一種職業,他們所呈現的一切都可以明碼標價。
拎上某奢侈品牌的新款包包,穿上某時尚品牌的新款鞋,在ins上發一張圖或短視頻,然後就坐等進帳5到15萬美元。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靠著粉絲的愛,人稱網紅鼻祖、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帕麗斯·希爾頓,直接打造了一個商業帝國。旗下19條產品線,收入分別是:寵物服裝5000萬,美發產品5000萬,化妝品1.5億,墨鏡1.75億,包包2.5億,服裝3億,香水30億…
但隨著網紅們靠著自我炒作火速打造出自己的線上王國,他們卻不得不面對名聲帶來的現實困境。
在YouTube平臺上,每分鐘都有400個小時的新素材出現,而算法會從中找到合適的推送視頻,置頂在「推薦觀看」列表上。
圖片來源tweet
而這個「合適」的標準便是「更新頻率和互動數量」,根據YouTube的評分體系,想要獲得推薦的博主,必須不停地、持續地推出新作品,才能獲得更多推薦。
一旦停止工作,排名就會立即下滑。
要知道,YouTube博主的收入,完全依賴於推廣和訂閱,一旦停止更新,算法就會把你剔除推薦榜單。
正因如此,很多博主成為了倉鼠球裡不停奔跑的倉鼠,淪為算法的傀儡。一位深諳其道的博主說:(一時火爆)不會讓人輕易就做出牛逼的東西,粉絲期待的是持續性和不間斷。沒有這些,算法『雷達』很快就棄你而去,所謂算法助力自然不復存在。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在如此高強度的作業下,網紅不僅成為了一群行為「極端」的人群,也是成為了焦慮症和憂鬱症的高發人群。
在《衛報》和《綜藝》的記者的採訪下,越來越多的Youtube博主表現出崩潰的情緒。
一對明星博主夫婦在鏡頭前
圖片來源:google
在鏡頭下,似乎每個網紅都遇到了「感覺身體被掏空」的心理健康問題,他們要麼宣布暫時離開,要麼告訴大眾自己已經筋疲力盡,甚至退圈。
俄羅斯人基裡爾原本是一位業餘攝影師,偶然在夜店為嘻哈歌手NAS拍了一張照片的經歷,讓基裡爾一戰成名。
這張照片被NAS的經紀團隊買下,至今還是NAS在很多地方的官方頭像。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從此,基裡爾成為了夜店最受歡迎的攝影師,因為他所到之處的人們必定為之瘋狂。夜店愛好者們紛紛希望他能出現在自己的派對上,為自己拍出NAS那樣的酷圖。
為了酷,某次基裡爾試著往姑娘們的臉上倒香檳,一度引發了全場的瘋狂。從此,把香檳和鮮奶油倒在女人的胸脯和屁股上,徹底成為了他引爆全場的絕技。
江湖人送綽號:slutwhisper(蕩婦耳語者)。
這從此成了基裡爾的招牌,全國各地的夜店紛紛邀請基裡爾來耍;而夜店一貼出《基裡爾一日遊》的海報,全城最狂野的派對girl都會到場,希望他的相機能記錄下自己最狂歡的一面。
在金錢的誘惑下,基裡爾每周至少有5天會出現在全美某個夜店的派對上。
在狂歡後的清晨,當基裡爾獨自在宿醉的頭疼中醒來,完全不記得昨天怎麼離開的夜店、更不記得自己怎麼回的酒店。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這種大白天嘔吐、頭疼,晚上接著去喝大酒的狀態,不斷循環反覆,很快身體就開始吃不消,早上經常吐血,基裡爾感覺真的撐不下去了,無比沮喪地在推特上坦言自己想死。
此刻,粉絲紛紛評論、私信他:哥,你還不能死,我還沒跟你喝過呢。
比起關心基裡爾的健康,更多的人更關心基裡爾和自己有沒有喝過酒,有沒有讓基裡爾拍過一張照。
圖片來源:《美利堅網紅帝國》
我們都活得不輕鬆,這就是生活本來的面貌。
即使是不少顏值高、唱作佳的實力派歌手,也會在出道後都像流星一樣一閃即逝。還記得2014年高唱著《我的滑板鞋》的龐麥郎嗎,僅僅幾年過去,這個名字早已從大眾視野中徹底消失。
圖片來源:google
置身於資訊時代,人們的注意力太容易被吸引和轉移,每一個人也都太容易被環境所塑造。
如果想要一味相信人生的捷徑,那麼『捷徑』很快就會變成你唯一的路。
後臺回復【美國網紅】收看視頻連結
參考資料:
紀錄片《美利堅網紅帝國 / The American Meme / 美國摹因》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2478261?from=search&seid=16169383483752039326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209385/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003741
「The American Meme,」 a New Netflix Documentary, Records the Angst of Social-Media Influencers
bookface 網紅紅崩潰:月入100萬也無法釋放的焦慮
網易 「考上北大算什麼,還不如做個網紅」
肉叔電影 吃肥皂玩自焚,為了錢網紅真的什麼都能幹?
中國新聞周刊 網紅是怎麼變「Low」的?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小林君,精英說作者,英國文化研究領域海歸小碩,用心碼字。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公眾號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二字,並按照轉載要求來轉載,違者必究。
海外留學、文化、生活,盡在精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