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會澤,全國第一大夏季草莓產地 種植面積佔全國80%

2020-12-23 雲南網

會澤草莓。

草莓種植分冬夏兩季。在夏草莓種植方面,會澤縣的種植面積已居全國第一。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2019年草莓種植面積在270萬畝左右,其中,夏季草莓種植面積6萬畝左右。記者從會澤縣農業局了解到,2019年,會澤縣種植夏季草莓面積4.5萬畝,今年已種植5萬畝,是全國夏草莓種植面積最大的縣。

雲南沅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待補鎮較早種植夏草莓的企業。2012年,該公司總經理、會澤人段自東在這裡種下了第一批40畝夏草莓。此後,沅成農業種出的夏草莓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已達400畝,是起步時的10倍,每天供給昆明嘉華食品有限公司的夏草莓在800千克到1噸之間。目前,沅成農業的年營業收入已經突破1億元。

段自東對會澤縣的草莓產業發展充滿信心:「按照這個增長速度,不用幾年,會澤縣的種植面積就可以突破10萬畝。」

發展到今天,會澤草莓產業呈現出採摘期長、產量高、效益好、帶貧能力強、經營主體發展快的特點。

冬季草莓的生產期只有一個月,而會澤的夏季草莓從4月底至11月底的時間裡都在生產。從產量上看,每畝平均產量可達3噸,全縣每年產鮮果15萬噸左右。

正常情況下,草莓鮮果市場價格平均為每公斤12元,每畝草莓年產值可達3.6萬元左右,淨利潤在1.8萬元左右,效益好。

據云南煒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崔立國介紹,該公司在駕車鄉水塘村租地321畝種植草莓,有17戶貧困戶長期在該基地務工,每戶每年務工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帶貧能力強。

草莓包裝車間。

據統計,目前全縣從事草莓種植初加工的企業有20餘家,種植公司、大戶590餘戶,先後註冊了「四季鮮」「365」等草莓產品商標,經營主體發展快。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以待補草莓為代表的會澤夏季草莓品牌逐步打響。

待補鎮是會澤縣最早種植草莓的鄉鎮,也是會澤縣種植面積最大的地方。在糯租村的夏季草莓種植小區,一群群女工正端著塑料盒彎腰摘果。裝滿籮筐的草莓,由男工們送到加工車間,分揀包裝,裝上大貨車,發往廣州、上海、北京、日本等國內國際市場。

深圳市一品莓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也在待補鎮建有草莓基地,該公司技術總監黃其林說:「公司前年的夏草莓產量就達到830餘噸,銷往武漢、深圳、廣州、新疆等地。」

2019年,國家農業農村部網站上公布全國第九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待補「夏季草莓」入列,待補成為「中國夏季草莓之鄉」。

雲南省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會長曾志偉表示,雲南做強夏草莓的優勢主要在氣候冷涼、光照充足、水源好,但沒有精深加工企業,初加工果價格偏低,競爭力還有待提高。

要提高附加值,就要延伸產業鏈。

段自東表示:「我們一方面搭建鮮果銷售渠道,另一方面也著手自建深加工工廠。」

2018年,沅成農業投資1500萬元建起了年產能2000噸的草莓果脯加工廠;2019年又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草莓切片加工廠,設計產能是每小時生產2噸。

「待補鎮的氣候優勢明顯,做出來的草莓果脯質量普遍比省外好。目前,百草味、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都跟我們下訂單。」段自東說。

為了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會澤縣加大招商引資,帶動草莓加工業蓬勃發展。組織人員到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先進地區及國內知名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進行招商,爭取引進有實力、市場渠道暢通的現代化草莓深加工農業企業到會澤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雲南網通訊員 劉光信 李興貴 記者 張雯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沒想到雲南種植這種經濟作物面積全國第一,很多人每天都在喝,原因...
    雲南省被稱為「彩雲之南」,雲南大理、麗江等地世人皆知,去雲南旅遊成為很多人心心念念的計劃,但很多人不知道雲南不光是旅遊大省,邊陲重地。實際上雲南有一種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一,很多人熬夜必備品,晚上不來一杯就容易摻瞌睡?
  • 2018年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分布情況
    據悉,2010年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500萬畝的省(區、市)有內蒙古、貴州、甘肅、四川、雲南、重慶,總種植面積達5065萬畝,佔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的65%。P2.2008年我國各地區馬鈴薯種植面積及所佔比例
  • 640份精品草莓同臺「PK」 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句容啟動
    消費日報網訊(陳思羽 謝志春)12月21日,由中國園藝學會主辦的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在江蘇句容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草莓主產區的50多個品種、380多家參賽主體、640份樣品草莓在句容共競擂臺,一較高下。
  • 大山裡也有「硬科技」,雲南團隊獲得首屆AI草莓種植大賽亞軍--上觀
    比賽希望通過AI和農人的切磋,探索出能切實提高生產效益的數位化草莓解決方案,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決賽階段,4支人工智慧隊伍和3支傳統農人隊,決出最後的名次。與外界對這片邊境熱土封閉落後的偏見不同,來自雲南的「智多莓」隊是4支人工智慧隊伍中的一支。
  • 種植面積全國第二,未來雲南芒果產業這樣走!
    雲南省栽培芒果具有悠久的歷史,少數民族集聚熱區的房前屋後、田間地頭至今均有上百年的芒果大樹,但直到19世紀80年代才開始規模化種植
  • 雲南曲靖將打造全國最大的「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蔬菜供給中心
    165萬畝,其中連片50畝以上的規模化種植119萬畝,實現中藥材產值80億元,年均遞增30%以上;累計培育市級以上中藥材龍頭企業42個、「一村一品」專業村68個以上,認證綠色和有機產品80個,建設綠色、有機、GAP備案面積25萬畝,把曲靖建成集優質原料生產、生物藥業加工、健康養生服務為一體的雲南重要現代中藥產業化基地,充分釋放綠色生態「健康紅利」。
  • 全國草莓在句容「打擂臺」,國產品種佔40%以上
    交匯點訊「這個草莓果型大小適中,色澤光亮,外在分可以打到45分。」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評委、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蔣桂華拿起編號為B220的紅霞草莓嘗了一口,略帶遺憾地搖了搖頭,「糖分不夠,風味分只能打38分,總分83分只能算中等。」
  • 雲南藥用生物資源6559種佔全國總量51% 已孕育雲南白藥一心堂等7家...
    數據顯示,全國藥用生物資源12807種,雲南有6559種,佔比51.2%。自2016年以來,雲南省中藥材種植規模穩居全國第一,種植面積在全國佔比高達14%,產量比重高達31%,中藥材農業產值比重達11.63%。  截至目前,雲南已有7家上市藥企。
  • 2020年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扶貧活動 雲南會澤站、香格裡拉站取得...
    商務部「2020年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扶貧活動」會澤站、香格裡拉站於近期舉行,聚焦迪慶州(「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會澤縣(深度貧困縣),旨在推動全國採購商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係,搭建起貧困地區綠色食品通向全國市場的橋梁,全力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優品優價,保證農民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和實現小康。
  • 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開幕
    金山網訊(顧輝 慶海)「外形顏值50分、口感內涵50分……」12月21日下午,全國草莓精品擂臺賽在句容市開賽,25名評審專家手拿計分本對來自全國各地草莓主產區的
  • 雲南普洱咖啡產業面積、產量、產值位居全國第一
    人民政協網12月18日電(記者 高志民)記者從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普洱市共建成生態咖啡園45萬畝,咖啡產業面積、產量、產值位居全國第一。
  • 大山裡的「硬科技」:雲南團隊獲得首屆AI草莓種植大賽亞軍
    產學研結合的團隊「為什麼不能用技術把草莓種植標準化,然後再把技術產品化?」三年前,這樣的想法第一次蹦出來的時候,程飈全身像被電了一樣。當時,他開車正沿著怒江大峽谷行駛,不時可以看到有村民在路邊賣草莓。鮮紅的草莓摞在果盤中,穿著傈僳族傳統服飾的姑娘,在路旁等待買家。這樣的草莓一斤能夠賣三四十元,不過由於交通閉塞,經濟欠發達,傈僳族農人種植的草莓畝產低、病蟲害多,產量不穩定。如果能在昆明為當地提供一種遠程的智慧種植方案,傈僳族農人就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一畝草莓田一年能夠獲利八九萬元。草莓將成為雲南偏遠山區告別貧窮,走向興旺的希望。
  • 雲南姑娘在阿姆斯特丹遠程種植家鄉草莓,產量接近傳統種植的三倍
    他們和另外3支AI隊的草莓平均產量相當於傳統種植的3倍。隊員閔錢希曦和趙星都是雲南人,他們一直希望能學成回國之後,回到雲南,學以致用帶動家鄉的發展。大家聚到一起,是一次荷蘭的中國留學生聚會上,關於「AI和人的關係」的話題引發一場唇槍舌劍,焦點在於「人到底要拿AI來幹什麼」。
  • 中國火龍果看廣西,廣西火龍果看南寧,南寧成全國火龍果最大產地
    特別是火龍果,南寧居然發展成了全國最大的火龍果產地。我國南方獨特的溫熱氣候,盛產各種熱帶、亞熱帶園林水果。而火龍果,與荔枝、龍眼、香蕉、芒果一起,並列為我國南方五大特色水果,目前全國種植面積超過了60萬畝。
  • 全國西甜瓜種植情況大匯總,你要的暢銷品種全在這
    如今,中國西瓜面積佔世界總面積的60%以上,產量佔70%以上;中國甜瓜面積佔世界總面積的45%以上,產量佔55%以上。中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第一西瓜強國和第一甜瓜強國。面對如此傲人的成績,中國的瓜類研究專家和種植大戶們功不可沒!
  • 頂尖農人種植草莓完敗人工智慧 長豐將引入AI技術種草莓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經驗豐富的草莓種植高手與人工智慧PK種草莓,究竟誰種出的草莓品質更好?國內首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於12月16日揭曉結果:從產量、投入產出比和甜度等三項指標的對戰結果來看,AI隊多項指標超越頂尖農人隊。
  • 雲南水果產業發展的十年變化!
    面積和產量增加快而大的是葡萄,這是因為以前認為雲南夏秋雨水多,不適宜種夏幹帶葡萄品種,後經調查和試種,發現夏秋雨水少,氣溫高的地方不少,於是就在適宜種植夏幹帶葡萄品種的賓川、元謀、彌勒、德欽(金沙江河谷)等縣大量發展開來,且收到了產高質優效益大的好效果。此外,桃、石榴、楊梅、櫻桃、甜柿、芒果、菠蘿、荔枝、藍莓等,亦相應得到了發展。
  • 雲南累計上榜88個!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有啥特點看這裡
    近日,農業農村部啟動第十批全國 「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工作。據悉,自2011年來,雲南累計已有88個村鎮入選全國 「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包括因鮮花入選的呈貢縣鬥南鎮鬥南村、以遮放貢米聞名的芒市遮放鎮等。什麼是「一村一品」?我省上榜的村鎮都有哪些特點呢?今天,小編就來帶你一探究竟。
  • AI草莓劃出助農新賽道,產量近乎傳統種植3倍
    隆冬時節,由中國農業大學與拼多多共同主辦,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指導的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暨「AI草莓種植大賽」在京落幕。這場於今年6月在雲南啟動的「人機農活兒」對抗賽歷時半年後結果出人意料。由頂尖農人種出的草莓靠著大賽組委會的檢測儀器在甜度上險勝,但產量卻是雲泥之別——AI隊的平均產量近乎頂尖農人隊的3倍。
  • 產量高、效益好,國內首屆草莓AI種植比賽,人工智慧更勝一籌
    7月22日開始,4支AI隊伍分別在阿姆斯特丹、北京、南京和昆明,遠程控制位於雲南富民縣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內的智能化溫室,利用尖端數字設備和人工智慧,遠程種植草莓。4支頂尖農人隊伍則親臨比賽現場,依靠種植經驗,與AI隊伍在草莓的品質、產量、投入產出比等指標上展開全面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