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四力」拉練作品展】尹洪軍帶領村民致富算盤打得啪啪響

2020-12-12 騰訊網

【第四期「四力」拉練作品展】

過去靠體力賺錢 現在用腦子賺錢

尹洪軍帶領村民致富算盤打得啪啪響

8月的玉米已經結棒,有經驗的農民可以據其長勢估算收成,楊木林鎮四合村村民訾忠耀就對用玉米套種藥材的村書記尹洪軍說:「你這地裡玉米收成絕對不比我家的少,尹書記,地裡的藥材收成都算你『偏得』了。」

農民種地就愛「大幫哄兒」,什麼漲價種什麼,可第二年莊稼豐收卻導致價格下跌,反而沒賺到錢。四合村的村民也沒少因為跟風種地跌跟頭兒,作為村子的當家人,村書記決不能是個糊塗人,村民算不好種地的帳,就得由村書記來算。四合村村書記尹洪軍流轉部分村民土地,帶著他們研究起了藥材種植,村民訾忠耀流轉的六畝地就是其中之一。過去訾忠耀六畝地能種61壟玉米,一年也就得一萬二。今年改用玉米套種篙本,種的48壟玉米能得一萬來塊,篙本「皮實」好侍候,用種子種植一畝地只需四百元,雖然篙本兩年一收,但六畝地藥材少說出賺八、九萬塊。這筆帳尹洪軍算得「精明」,村民們也都看得明白。已有許多戶村民想要學著套種藥材,還早早就跟村裡預定了明年種苗,村裡也會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和聯繫回收。

為了帶領村民致富,尹洪軍根據草藥種植習性和市場穩定性,選出了大豆套種山赤芍、玉米套種篙本等幾種藥材套種模式,採取以短養長的方式保障成本和收益間的平衡,生怕村民在種藥材上栽跟頭兒。不僅如此,他還開發出藥材的其他創收方式。四組村民曲豐庫想開農家樂,尹洪軍就給他支了一招兒:「開農家樂就得有特色,篙本葉可食用、根可入藥,不僅鎮疼解熱,還對腦血栓有一定療效。用向篙本葉做菜味美又養生,還愁客人不來?」曲豐庫聽後大喜,連說:「書記這招兒高!」曲豐庫家的農家樂有了篙本燉魚、篙本餡包子等招牌菜,果然客流急增,不僅打響了名號,收效也非常可喜。

四合村流轉村民土地套種藥材,莊稼收入穩定,藥材的花期可觀賞,吸引遊客,藥材入藥部分收益高,而其它花葉果實等可食用部分又能當成特色產品出售……尹洪軍帶領全村致富的算盤打得啪啪響,四合村村民何愁不富裕?

(記者 劉紅嬌 胡希偉)

編 輯:韓經東 楊長城

相關焦點

  • 【本報「四力」拉練作品展】一區一案設計 五易其稿施工
    【本報「四力」拉練作品展】一區一案設計 五易其稿施工記者進入廣廈小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大斜坡,坡度近40°。「修這條路的時候爭議老大了,有說要水泥路面的,有說要瀝青的,整修方案就改了四、五次。」市住建局局長王魁祥指著腳下的路面邊走邊對記者說。
  • 一步一個腳印帶領村民致富
    在部隊幹了25年的張建國,退役後自主創業,致富後選擇回鄉為農村發展、鄉親致富而努力拼搏。張建國的家鄉東下莊村,是一個群山環繞、溝壑縱橫的偏遠貧窮小山村。2005年,身為廣州空軍某部團職幹部的張建國轉業時,選擇在廣州自主創業,短短兩三年就打拼出上千萬元資產。
  • 打贏了為何卻不侵佔領土?算盤打得很響
    打贏了為何卻不侵佔領土?算盤打得很響美國雖然如今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國家,但其實經歷過的曲折也不少。從美國建國到現在為止,美國歷史僅有244年的時間。在獨立戰爭以前,美國原本是英國的殖民地,在1776年7月4日,美國發表了《獨立宣言》宣布獨立。
  • 【守初心 擔使命】「算帳」書記孔慶範,帶領鄉親奔上致富路!
    【守初心 擔使命】「算帳」書記孔慶範,帶領鄉親奔上致富路!> 在黑龍江省慶安縣同發村,有這樣一位「算帳」書記,他用20多年的時間,帶領鄉親們奮發創業
  • 工作隊帶領村民增收致富一點不含糊!
    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開啟幸福美好生活快跟小編一起去看看他們的致富妙招!現在家裡鴿子養得有聲有色,小兒子每個月也有固定收入。對於工作隊的幫助,吾切姆由衷地感激,她主動走上村裡的宣講臺,向村民們宣傳黨的惠民政策,並以自己家的變化為例,幫助村民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自治區信訪局駐溫宿縣佳木鎮通吐爾村工作隊 支小玲 供稿)
  • 高明區更合鎮梧桐村羅紀鋒:返鄉創業 帶領村民致富
    十多年過去了,羅紀鋒不僅克服了重重困難,在事業上站穩了腳跟,還通過僱傭就業、技術培訓等方法帶領家鄉人民共同勞動致富,成為梧桐村走向小康的帶路人。如今,他推動黨建全面引領鄉村振興工作,讓梧桐村走上振興發展的高速路。
  • 重慶大渡口:「兵支書」帶領村民走出致富路
    從一名復員退伍軍人到如今石盤村的致富領頭人,16年來,他深深紮根家鄉熱土,用實際行動為這句話做出了最好的注釋。李波查看水稻生長情況 (攝影:廖雅塵)修通致富路 公交開進村「現在的石盤村越來越美了,變化特別大。」村民駱音告訴記者,這些變化得感謝李波。
  • 黃俊添:棄商從農成村官 帶領村民齊致富
    讓更多的村民認識益腎子,認可益腎子,帶動山區農民發展益腎子;講座現場成交額高達十幾萬。成立生產合作社 帶動村民齊致富2019年3月,黃俊添的公司擴大經營規模至200多畝,為加強連農帶農,共促發展產業,黃俊添在當地成立了佛岡喜萊益腎子種植專業合作社。
  • 櫃門關得啪啪響,始作俑者原來是它?
    你家的衣櫃門有沒有經常關得啪啪響?你家的衣櫃是否因為長年使用無法完全閉合?你是否羨慕朋友新家櫃門怎麼關都會輕輕合攏?所有這些問題都和一個小東西有關,那就是液壓合頁。傳統合頁說到合頁,傳統合頁發展到了今天基本上都比較完善了,老式衣櫃之所以關閉起來啪啪作響,或者關不嚴實,就是因為合頁沒有液壓或者有所損壞造成。那麼怎麼樣的液壓合頁才是好合頁呢?
  • 煙臺:這條致富路,「嘎嘎」響
    莒格莊鎮姚千樹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志龍喜上眉梢,他說這群大白鵝可是村裡的寶貝,今年四月份,姚家莊村在市科協的幫助下,因地制宜建起了養鵝大棚,購置了鵝苗和鴨苗,在黨支部的的帶領下,成立了姚千樹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現在存欄的一千多隻大鵝,再有兩三個月,就可進入產蛋期,由於引進的是優質品種,每隻鵝高產期的產蛋量可達60多枚,再加上售賣成鵝,一年的利潤十分可觀。
  • 京劇貓:可惜了白糖的一張「小白臉」,打起來真是啪啪響!
    可就算如此,他也詮釋了什麼叫傻貓有傻福,就是可惜了白糖的一張「小白臉」,不打就算了,打起來那真是啪啪的響!因為某些原因,白糖接觸韻力是最晚的,但卻有點厚積薄發的意思,每次都會領先眾人提前做到韻力突破,然後拯救團隊與危難間。但是有了力量的他也總是愛炫耀自己,錄宗、手宗之行就讓他深受教訓,一次又一次的打臉讓白糖在後面的旅途中再也不敢亂來了。
  • 賴悅東:返鄉創業種南薯 鋪就村民「致富路」
    五華岐嶺黃福村農村漢子賴悅東,他憑著一股拼搏的闖勁和對家鄉的眷戀,致富之後仍不忘回報家鄉,利用自己積累的資源返鄉創業,帶動家鄉父老一起種植南薯致富,為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基礎,並一躍發展成為梅州市、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五華縣電子商務十強企業、十佳手信產品等榮譽。
  • 行業媒體走基層踐行「四力」成果豐碩 本報2件作品、2名記者獲表彰
    本報訊 記者王江江 王辰報導 11月13日,中國行業報協會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暨走基層表彰大會在京舉行。會議表彰了2018-2019年行業媒體走基層活動優秀作品和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本報2件作品獲評走基層活動優秀作品,2名記者獲評先進個人。
  • 日照五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3年,該村黨支部帶頭成立蘋果專業合作社,實行管理、銷售一條龍服務,為蘋果種植戶解了後顧之憂,拓寬了村民的致富渠道。近日,記者來到五蓮縣街頭鎮坊子北山村,在該村村民許娜的家裡看到,她正忙著把一個個又大又紅的蘋果裝盒發貨。許娜家有8畝果園,這些年靠合作社幫忙,蘋果品質好,產量高,特別暢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寧北市這個女人不簡單,帶領村民家門口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寧北市這個女人不簡單,帶領村民家門口致富!一直到參加了縣人社部門組織的「鄉村工匠」培訓,陳三妹才找到了自己的致富路。原來,一片竹林加一雙手,就能編織出金山和銀山。廣寧是有名的竹子之鄉,可是,砍竹編竹工作辛苦,普通竹編製品價格低廉,年輕人不願意留下來做這行,留守的婦女老人又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去做。陳三妹她們空有一身手藝,卻還是不能擺脫貧困。
  • ...致富帶頭人帶領村民脫貧 實現無憾人生|丹寨縣南皋鄉太平村莫小富
    創業之初因缺乏技術遇到過困難,但我通過不斷學習和在南皋鄉畜牧站技術員的指導下,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蛋雞養殖方法和技巧,從而讓我自己的事業發展得越來越順利。   我在太平村有一個蛋雞養殖場,這個蛋雞養殖場是村裡不景氣的養殖合作社的項目,原本都要倒閉了。2017年底,我接過了村裡這個不景氣的合作社,懷揣著夢想與激情,運用自己的蛋雞養殖方法和技巧,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政府的幫扶,蛋雞養殖場逐漸走向正軌。
  • 崇州通順村聶紹權:「上門女婿」回村「當家」 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故事還得從「上門女婿」回村那事講起。「不想再看到村裡人過窮日子」聶紹權是從重慶大山裡走出來的農家孩子,小時候家裡窮,後來去部隊當了兵,從部隊退伍之後聶紹權在元通鎮通順村安了家。他從小本生意做起,逐漸發展到建築領域,事業也越做越大,在村裡修了新房,日子也越來越富裕。
  • 鄂爾多斯小夥放棄城裡工作改當農民,與父親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能實實在在的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這樣的生活更充實。」李鵬博的「算盤」裡,新型農民和傳統農民最大的區別是「改變」二字。用科學種植方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農業成本;讓機械化作業代替傳統種植模式;線上銷售農副產品……在他眼中,土生土長的自己在村裡大有可為。父子兩人在觀察苗圃種植情況父子間的「博弈」以李鵬博脫掉工作制服,換上膠底鞋踩在大田裡而宣告結束。
  • 崔智勇:村民致富路上的「貼心人」
    崔智勇村民致富路上的「貼心人」「幫扶單位給我家發的雞雛,幫我們賣雞和雞蛋,還給我們老兩口安排活幹」,安圖縣永慶鄉柳樹村村民祝秀芬十分滿意地說,「現在一年增加收入1萬多元錢」。要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必須增加「造血功能」有產業支撐。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崔智勇依託原州質監局國家參茸中心技術優勢帶領村民種植大田人參。從2016年至今,他先後籌措資金80餘萬元,建立1.3公頃和0.5公頃大田人參扶貧項目,還成立柳樹村大田人參合作社,讓所有貧困戶都拿到了分紅。
  • 【先進典型巡禮】仁化好鄉賢王惠香:帶領村民致富的女能手
    多年來,王惠香積極幫助周邊村民發展沙田柚種植產業,幫助農村貧困戶創業就業,為自己譜寫了一首人生讚歌。現年55歲的王惠香,是沙田柚種植女能手,也是大橋鎮長壩惠香沙田柚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仁化好鄉賢 王惠香:我成立合作社就是我能把產品做好,把自己的果樹管好,成立合作社就帶動農戶來把這個產品一起做好,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