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藝丨朱雪華:人被放大了的家國情懷——淺談《絕密工程》

2020-12-27 長沙新聞網

  《絕密工程》是由石偉執導,李幼斌、丁海峰、甘婷婷等主演的主旋律電影,講述了十萬工程兵從抗美援朝戰場趕赴戈壁為原子彈「造窩」的故事。他們堅持著「上不告父母,下不傳妻兒」的原則,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裡建造原子彈基礎工程。與其他主旋律電影不同的是,影片沒有選擇著名的科學家作為主人公,而是聚焦於一群默默無聞的平凡英雄,弘揚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兩彈一星」精神。主題同樣是家國情懷,而這部電影展現出更濃烈的人的色彩,在弘揚家國情懷時不忘關照人本身。影片從人物塑造和觀眾體驗等方面注視和關懷「人」。主旋律得以與時代價值有了更為深入的融合。

  立體人物的塑造

  周作人曾在《新青年》發表了一篇《人的文學》。他說道:「我們現在應該提倡的新文學,簡單說一句,是『人的文學』。」將近一百年後的今天,這部電影也展現出了何為「人的文藝」。電影以先遣營營長魏鐵北為主要描繪對象,以他從抗美援朝回國到一期工程結束的經歷為重要線索,串聯起所有故事情節。電影剛開始時魏鐵北因在戰場上指揮失誤而由副團長降職為營長。他立過卓越功勳,被司令員稱為「工兵英雄」。但戰爭也給他留下無法消失的陰影——當聽到帳篷外風沙轟鳴的聲音他會從噩夢中驚醒。影片塑造的魏鐵北形象鮮明生動。他是工兵英雄,也是有一些小瑕疵的平凡人。當面對技術員劉小溪的感情暗示,他總是遲鈍地把這當作戰友情。當隧道快要塌陷時,他衝動地要帶營裡的兵進隧道救人。遇到強風沙,經歷斷糧,最和藹的炊事班老班長、與他最親近的戰友兼老鄉石安民、他喜歡的女孩劉小溪以及許許多多的戰友相繼犧牲,他的身體和意志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和磨礪。在這個過程中他完成了成長的蛻變,成為一名更成熟的工程兵。影片最後,魏鐵北再一次被組織委以重任,繼續帶領工程兵們進行第二期工程的建造。魏鐵北磨鍊成長的過程恰好也是原子彈工程艱難進行的過程。從影片的創作語境而言,這也是中國打破核壟斷、解除核威脅的過程。主人公的精神大廈和宏大工程在此影片中成功合築。

  多層次情感引發觀眾共鳴

  值得指出的是,這部影片對人不同類型情感都有全面的表達。魏鐵北與劉小溪之間時而引人發笑最終令人惋惜心痛的愛情大概是全劇最吸引人之所在。幽默愛情細節的加入放緩了影片的敘事節奏,也迎合了觀眾的觀影心理期待。在家國情懷的大愛抒發中增加「小愛」的成分,其實隱含的是對人性的理解和尊重。以往的主旋律電影往往展示主人公為了革命不怕犧牲堅持鬥爭的正面形象。而影片把視野放低,去關注平凡的英雄和英雄的平凡之處。英雄也有愛情,也有糾結和痛苦。觀眾會心一笑再到默默流淚,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家國情懷的薰陶。

  在這部影片中描述了另一種愛情。工程師和軍醫蘭婷明顯是一對夫妻,但是意外重逢後他們沒有任何對話,只是相顧微笑。而蘭亭在見到丈夫乘車離開後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面。兩種愛情元素在影片中結合起來,觀眾看到,不論是隱忍還是更直接的愛情,在國家需要面前都做出了犧牲。而人物做出犧牲的同時,他們的愛情擁有了一種更深刻的意義。注視人本身的同時指向家國情懷的主題。

  以魏鐵北和石頭為代表的戰友情也是影片所要傳達的情感之一。影片著重用送窩頭這個情節來展現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在斷糧期間,魏鐵北把劉小溪送給他的窩頭留給石頭,兩人在推脫這半塊窩頭時也產生很多笑點。當石頭「奉命」吃窩頭時,先把手往衣服上蹭乾淨再捧起窩頭,足以見到他對半塊窩頭的珍視。影片中細節的刻畫使人物之間的關係更加清晰。

  影片中親情要素不是通過人物直接的對話或動作而展現的。指導員肖大海突然接到同為工程兵的兒子在開隧道時犧牲的消息,忍住淚水怕被魏鐵北發現,只是叮囑身為營長的魏鐵北讓兄弟們都注意安全。這種情感的表達方式服務於肖大海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貼切人物性格,而推廣開來地對戰友安全的關心,以及「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種犧牲精神的接續傳承都恰到好處地展現了家國情懷。

  總的來說,觀眾經歷不同、年齡不同,情感觸發點不同。影片針對人各種情感——愛情、親情、戰友情的詮釋,使得更廣泛的觀眾能在影片中找到情感共鳴點。從受眾面大這個角度來說,《絕密工程》也是具有放大人關注人的積極意義。

  對經典老歌的重唱

  影片插曲《祖國不會忘記》是2001年由張月譚作詞,曹進作曲,黃鷺領唱的一首作品,曾傳唱大江南北。這首優質歌曲講述的背後的故事與影片中類似,刻畫了一群在深山之中甘於寂寞隱姓埋名為祖國奉獻一生的英雄。同樣的歌曲,同樣的情懷,不同但相似的故事,拓展了故事講述的維度。在觀影過後,觀眾在好奇「這首歌是什麼」的同時,會自發了解歌曲背後故事,這使影片的影響力有了延續、擴大的可能。這一類人物群像化,使影片主題也得以更好地升華。導演選擇這首歌作為魏鐵北回憶昔日場景時的背景音樂,給予觀眾熟悉感。在觀眾恍然「這歌我聽過」的時候,正擊人心。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上映前也利用歌曲重唱進行宣傳,同名歌曲實際上是1985年創作和發行的。去年秋天,全國掀起了快閃熱潮,全民討論「我和我的祖國」這個話題,也使得這部影片在上映前已滿受觀眾期待,奠定了高票房基礎。這種經典歌曲的重唱使新一代與老一輩擁有共同語境,能夠進行深入的審美交流和作品探討。影片能把全年齡段的觀眾考慮在內,產生一種積極的聯動效應,也是其社會意義之所在。

  此外,影片還滿足了人對美的追求。大漠落日的雄渾景象和石安民墜落前天空蒼茫的景象,以及魏鐵北祭奠戰友時光影的交接,都具有很強的審美性。魏鐵北離開工程駐紮地時的回憶也用了蒙太奇的鏡頭轉接手法,引導觀眾的情感達到設定高潮。往往使觀眾溼潤眼眶的地方、使觀眾用心思考的地方都存在影片注視「人」的目光。(作者: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朱雪華)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

  • 星辰文藝丨安啦:種下蘋果 總會結果—觀《絕密工程》有感
    影片《絕密工程》以樸實的場面、細膩的情感、昂揚的精神和悲壯的美質,重鑄了「主旋律」電影的形象坐標,使「主旋律」影片與歷史的豐富細節結合了起來。讓當代更多人明白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在緬懷先輩的同時,應挑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奮鬥的重擔。  二、 獨特歷史事件視角 構建偉大家國情懷  關於「兩彈一星」,大家更為熟知的是像鄧稼先、錢學森這類在前線為國家科研任務衝鋒陷陣的科學家們,而對於前期參與「兩彈一星」基地建設工程兵的故事知之甚少。
  • 星辰文藝丨黃煜琨:無名英雄——淺評電影《絕密工程》
    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將電影《絕密工程》片尾的最後一段話摘錄於此:  什麼是故事?故事是無數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什麼是歷史?歷史是無數人走過的痕跡。  什麼是銘記?正是因為他們在那片土地上留下了故事,這部《絕密工程》才得以呈現在世人面前。  它的目的不只是讓人知曉那段塵封在沙塵裡的歷史,更是帶人去感受、去思考、去體會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熱血與忠誠。我想從某種意義來看,它做到了銘記,也成功傳遞了奉獻與無畏的思想。而這樣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說回電影,我覺得它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震撼。  我被編劇的情懷所震撼。
  • 星辰文藝丨李麗娜:戈壁灘上的傳奇——淺評《絕密工程》
    「電影《絕密工程》講述的是從朝鮮戰場歸來,徵塵未洗便投身『兩彈一星』基地建設的十萬工程兵的故事」,為把這句冷冰冰的客觀描述鮮活化,編劇彭健和導演石偉不可謂不用心。  電影開頭十分巧妙。「絕密工程」就以這樣鮮活的方式呈現出來了。  電影的主體部分主要是通過兩條線講述的。一是人與環境的鬥爭、二是個人小愛與家國大愛的取捨。雙線並行,相互補充。  故事的落腳點在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生命禁區——戈壁灘。反常的溫度、隨時可能漫捲的風沙、匱乏的生存資源,十萬大軍在這裡駐紮成為極大的難題。
  • 星辰文藝丨廖建中:百年青春(歌詞)
    星辰文藝丨廖建中:百年青春(歌詞) 綠色新聞 | 2020-05-04 10:56:42 星辰在線 | 編輯:宋舒悅 (星辰拍客 蝸牛隱士/攝)像一個春天,如期到來,萬千花蕾,全在眼裡盛開。
  • 抗疫文藝中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傳承賡續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抗擊疫情中,「家國情懷」始終貫穿著文藝創作的各方面全過程,發揮著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凝聚起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家國敘事呈現三種創作邏輯。第一, 從「家」出發的微小敘事。家,是烙印在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記。
  • 星辰文藝|蔡志斌詩詞選(九)
    人月圓·自述從戎遠戍還年少,晚學似蘇洵。從公許國,朝乾夕惕,勵志竭精。自甘澹泊,完名全節,正道端行。退息諸事不過問,燕居樂搜吟。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一)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二)>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三)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四)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五)星辰文藝丨蔡志斌詩詞選
  • 星辰文藝 | 霽月:緣何堅守?緣何悲戚?——絕密工程裡的沙漠胡楊
    (星辰拍客 陳立倫/攝)      胡楊樹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爛。抗美援朝後的十四年,徵塵未洗的十萬工程兵隱姓埋名,投身「兩彈一星」基地建設,參與了這項「上不告父母,下不傳妻兒」的絕密行動。  狂風吹散的是沙,吹不散的是人心!
  • 星辰文藝丨鄧聖曦:大漠紅日——觀《絕密工程》有感
    原以為可以歸家的他們,卻被國家徵集參與一次「上不告父母,下不傳妻兒」的絕密工程——為原子彈「造窩」。影片講述的,便是在此背景下鐵錘一營的故事。  「我們到這裡,就是吃苦來了!」一句話便點出了鐵錘一營的處境。  夜深了,戰士們漸漸沉入昏睡之中,可20兵團士兵們夢裡的,不是自己回不去的故鄉,就是曾經朝鮮戰場上炮火轟鳴。
  • 星辰文藝 | 蔣思遙:電影《絕密工程》:英雄群像的塑造及人物形象分析
    電影《絕密工程》講述的是在朝鮮戰場累建戰功,奉命秘密歸國,徵塵未洗便投身「兩彈一星」基地建設的工程兵戰士們,在「上不告父母,下不傳妻兒」嚴格保密的環境裡,無怨無悔地奮鬥、奉獻、犧牲的故事。他們舍小家,為國家,以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用自己的智慧、熱血和青春,全心全意地投身於原子彈的研製過程中,在天地間築起了不朽的豐碑。
  • 星辰文藝 | 羲和:斯人已逝 精神永存 ——電影《絕密工程》觀後感
    「兩彈一星」基地建設的10萬工程兵,他們在「上不告父母,下不傳妻兒」嚴格保密的封閉環境裡,舍小家,為國家,無怨無悔地奮鬥、奉獻、犧牲,戰勝了數不清的困難,克服和忍受了難以想像的孤獨和寂寞。電影《絕密工程》真實地再現了這一幕氣壯山河、催人淚下的歷史畫卷。  影片塑造了一批平凡的英雄,形象鮮明,血肉豐滿,精神豐富。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 再現一代科學巨匠的家國情懷!話劇《今夜星辰》昨晚在合肥公演
    據了解,該劇以郭永懷、李佩夫婦生平事跡為原型,講述了兩人深厚的家國情懷。郭永懷烈士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是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也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今天是你和李佩踏上祖國土地的頭一天,我們拼命地歡迎你!」
  • 星辰文藝丨劉庫 張秀娟: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作的藝術創新與思想守正
    ——從《金剛川》《橫空出世》到《絕密工程》  近日,電影《絕密工程》舉行映前觀摩會,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作持續繁榮。近年來,以《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建國大業》《我和我的祖國》《金剛川》等為代表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無不弘揚主流價值觀,謳歌人性光輝,展現家國情懷,這類弘揚主流意識形態的主旋律電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喚起了不同群體觀眾的情感共鳴。
  • 嚴復 林紓 10後的家國情懷
    丨秦漢胡同學員 虞鴻鍵我理解的家國情懷就是驕傲,在網上看到重大新聞的時候的那種激動,像前幾天我國自主研發的C919大飛機試飛成功所以我理解的家國情懷是熱愛祖國。熱愛祖國,並不是一件多難的事,就是升國旗時的莊嚴肅穆。
  • 星辰文藝丨廖建中:紅船駛進新時代(七一獻禮歌詞七首)
    星辰文藝丨廖建中:紅船駛進新時代(七一獻禮歌詞七首) 綠色新聞 | 2020-07-01 10:39:22 星辰在線 | 編輯:周森林 ·追夢的人走在這條路,這條路召喚我們,新時代的擔當。連著憧憬,連著熱望,這條路在腳下,也在心上。·鮮豔的旗飄揚這條路,這條路指引我們,新徵程的航向。連著和平,連著富強,這條路在當下,更在前方!
  • 星辰文藝丨馮翔:漢陽門花園(原創歌曲)
    星辰文藝丨馮翔:漢陽門花園(原創歌曲) 綠色新聞 | 2020-02-10 13:05:57 星辰在線 | 編輯:鄧婷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從內容元素維度,拓展外延,出臺激勵性政策,鼓勵學者就戰「疫」過程中「中國之治」的經驗啟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新時代北鬥精神等開展專項研究,有效延伸與補充愛國情懷思政話語體系;從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維度,針對青少年心理喜好與文化訴求,以課程體系、平臺體系、活動體系,推動家國情懷教育由虛向實、由散到聚;從實施路徑維度,精準施策,挖掘不同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育人元素,重視開學「第一課」,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 家國情懷精忠魂
    嶽飛一生精忠報國,家國情懷光照日月。他不是格薩爾王、不是嘎達梅林,也不是成吉思汗,他是曠古的民族英雄,直讓這些人與他面前都會黯然失色。嶽飛的家國情懷,精忠魂魄,是忠孝兩全的經典範例。千古以來,世俗人總認為「忠孝難兩全」,嶽飛的一生告訴我們,忠孝應該兩全,也能夠兩全,而且必須兩全,忠孝思想水乳交融而密不可分。就連古代的一位普通勞動婦女花木蘭都能實現忠孝兩全,替父從軍,勇猛殺敵,功成隱退,繼續孝敬父母,可謂忠孝兩全,不讓鬚眉,千古美談。無論嶽飛還是花木蘭的行為,都很好地體現出了忠孝兩全思想。
  • 星辰文藝 | 唐儷玲:祖國不會忘記,我們不能忘記——評電影《絕密...
    這是我國面對當時嚴峻的國際形勢,抵禦帝國主義武力威脅和打破核壟斷的重要舉措,而由石偉執導、彭健編劇的電影《絕密工程》正是揭秘了「兩彈一星」背後的感人故事,用藝術的方式講述了真實的歷史,謳歌人性的光輝,演繹了一段塵封的國家機密。詮釋了「兩彈一星」精神新的時代內涵,為共和國閃亮星河中的先驅們唱響了一曲讚歌。
  • 航天人35首抗疫歌曲抒寫家國情懷
    航天人35首抗疫歌曲抒寫家國情懷「北方的雪絨花呀綻放了希望,南方的甘蔗林喲吐露甘甜,多情的報春燕啊銜來了吉祥,生命的守護神送來了春天
  • 星辰文藝丨劉書婷:傳承英雄精神,彰顯青春姿態
    感謝《絕密工程》電影為我們揭曉了原子彈基地建設背後的故事,十萬工程兵們應組織要求從韓戰的戰場悄無聲息地轉移到了這荒涼的戈壁灘。在那裡,他們受苦的日子開始了。  一部優秀影片的創作成功,必然要付出100%的心血和努力。從題材選擇方面來看,角度新穎,立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