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如何預防?

2020-12-23 澎湃新聞

X診所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最兇險的胸痛

平均不到一秒鐘就會有人因為它倒地

它就是心肌梗死!

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

最顯著的特徵和預兆是什麼?

怎麼預防心梗?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常駐醫學科普專家

崔松主任為大家一 一解答

*本文僅代表該醫生觀點

一、突發心梗的四大急救誤區

1、拍打手臂內側進行心臟急救,是完全無效的!這樣做只會耽誤最寶貴的搶救時間,立刻送患者去醫院才對。

2、心肌壞死時掐人中是完全無效的!

3、阿司匹林沒有急救作用!突發心梗可能是血管、血栓堵住了,這個時候吃阿司匹林會降低血小板數量,但不可能完全溶解血管、血栓堵住的地方。相反地,硝酸甘油片可用於心肌梗死急救。心梗時含硝酸甘油片,使血管擴張會緩解血管堵塞的狀況。

4、心肺復甦不適用於心梗急救!它只適用於心臟停跳的人。

正確急救做法

突發心肌梗死記住兩個「120」,心肌梗死的黃金搶救時間為120分鐘,一旦出現心梗一定要馬上撥打「120」,等待救護車送患者去醫院。

二、了解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最顯著特徵

心肌梗死最重要和顯著的特徵:劇烈胸痛,這種疼痛是有瀕死感的、持續性的疼痛。

這樣的疼痛其實是我們人體的一個保護機制。心肌最長耐受缺氧時間為15分鐘,如果疼痛超過15分鐘,心肌會開始壞死。

這時如果還有疼痛感,說明還有心肌存活,需要及時搶救;如果感覺不到疼痛則說明心機壞死程度嚴重,錯過最佳急救時間。

br/>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關聯

心肌梗死是因為血管完全堵塞,心絞痛是因為血管75%以上堵塞,大多數心肌梗死都是心絞痛長期發展形成的。

所以如果有人長期心絞痛,一定要去看醫生,阻斷其發展成心肌梗死的可能,謹遵醫囑進行休息或含服藥物。

心絞痛的四大特點

心絞痛長期發展會引發心肌梗死,我們想要避免心梗,就要及早發現自己是不是有心絞痛,這個可以從三個維度去自辨。

1、部位

胸痛的部位在正中偏左,不是一點,而是一片,胸前區(或心前區)。

2、性質

心絞痛,其實是像被繩子勒住、被重秤砣壓住或者被卡住沒法呼吸的悶痛感,而不是字面上像絞毛巾一樣的疼痛。

3、時間

心絞痛帶來的胸痛在5分鐘以內,如果疼痛超過15分就不是心絞痛,要考慮是心肌梗死的可能。

4、誘發因素

勞累、過度運動、飽餐、經常發脾氣使得心臟負擔加重 ,導致心臟超負荷,從而引起的疼痛。

不典型的心梗

前面我們提到大多數心肌梗死都是長期心絞痛發展形成的,但有些患者突發心肌梗死前往往不會感到胸痛,而是其他部位疼痛。

這是因為心臟是個「球」,心梗發作前也有可能是這些位置出現問題。

因此我們更要警惕這些不典型的心梗,如果是運動後的牙痛、胸痛、背痛、手臂痛、肚子痛、嗓子痛等,不運動時疼痛緩解,也有可能是心梗前兆。

所有的這些不舒服一定和運動相關,運動時疼痛、不運動時緩解才是心梗跡象。

三、警惕心梗的四大信號

一旦出現這四大信號,一定要記得去醫院檢查自己是否得了心肌梗死,謹遵醫生囑咐,不要怕麻煩。

還有一種沒有胸痛現象的心梗也要警惕!往往發生在六十五歲以上、患有糖尿病的女性身上。只要是鼻子以下、肚臍以上難受,哪怕只悶不痛也得做心電圖檢查。

四、怎樣預防心梗

大家可以對照崔主任給出的幾大症狀來判斷自己是不是心梗高危人群!

如果總分高於三分我們就要開始關注起來,不妨定期去醫院做體檢。如果總分高於五分,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預防和治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針刺擠血可急救?關於心梗的八大誤區要早知
    日前,年僅25歲的某童星演員因心梗猝死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令不少網民震驚唏噓。號稱健康「頭號殺手」的心梗再一次給人們以警示。 人們對心梗的認知誤區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有效預防心梗?帶你一起認清心梗病症,了解急救誤區。
  • 如何預防心梗?牢記兩個「120」!
    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人體心臟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入秋後,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大,這樣的氣溫對於心臟來說是一大考驗,很容易誘發心梗,危害健康,一定要警惕。那麼,要如何預防心梗,一旦發生心梗後,該如何科學救治呢?
  • 心梗急救的6大誤區,每一個都讓人後悔到拍斷腿!
    我們都聽過這麼一句話「時間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心梗急救面前,任何一個錯誤都會讓人抱憾終生。然而,很多人卻還在踩著心梗急救的一個個雷,但渾然不知。今天,心內科專家為大家整理了心梗急救的常見6大誤區,建議收藏!
  • 又一巨星突發心梗去世!如何急救與預防心梗?醫生:要牢記這組數字
    河南商報記者 熊卓甜/文 河南省省立醫院供圖一代球王隕落,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河南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CCU主任張靜提醒,如今天氣轉涼,心血管疾病也進入了發病高發期,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明顯增多,大家要做好預防、學會急救,牢記「1120」。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心梗到底有多可怕?
  • 心梗發作時會有哪些症狀?提醒:注意前兆和預防才是關鍵
    心梗發作時,身體還有哪些表現?所以說,我們對於心梗的判斷,在結合症狀的基礎上,應該結合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情況來判斷,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做好相關慢病的控制以及心梗的預防,比起說症狀來,今天更想為大家介紹下這兩方面的相關知識。心血管風險如何評估,心梗發作的前兆有哪些?
  • 心梗救治的4個誤區,不能再錯!除了自救,也可以救人
    所以,中老年人群及心腦血管患者,日常一定要做好心梗的防範工作,提防意外發生。同時,也要熟知發生心梗時的急救措施,以便在危急關頭,能及時有效地進行自救或幫助他人,爭取更多寶貴的搶救時間,減少死亡的風險。但是,在關於心梗的救治方面,很多人都存在著一些誤區,這都是很危險的事情。
  • 心梗是什麼? 突發心梗,又該如何進行急救?
    殺死他的「元兇」名叫心梗,而當我們為一代球王的隕落而嘆惋,又可曾知曉,將迭戈帶離人間的心肌梗死,究竟多可怕,又應該如何去防治呢?心梗是什麼?有何預防良招?突發心梗,又該如何進行急救?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聯繫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北京醫師跑團的成員王娟。阜外醫院心內科,在國際範圍內也可以被冠以權威的名號。
  • 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心梗急救怎麼做才對?
    據阿根廷多家媒體報導,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生活中常見的急性突發心臟病叫做急性心梗,學名叫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的發生比較突然,急救非常關鍵,網上有各種流傳的急性心梗的急救方法,這些方法到底科不科學呢?
  • 預防心梗,別忽略身體傳送的信號!
    要想及時得到救治,無論是患者還是周圍的人,都應對心梗病發症狀、徵兆有基本的了解。那麼心梗發作前,一般身體會有哪些提示信號呢? 心梗發生前 身體可能會有哪些徵兆?
  • 如何區分心絞痛和心梗?遭遇急性心梗時如何正確急救?
    持續性胸痛和大汗是國人急性心梗最常見的症狀,將近70%的患者有這兩種表現。事實上,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是一個連續的疾病譜。心絞痛,尤其是不穩定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生機制是一樣的,都是血管中的「垃圾袋子」(斑塊)破裂,之後長了血栓,部分或全部堵住血流。可以理解為,堵了部分血管是心絞痛,全堵了就是心梗。
  • 心梗急救,用丹參滴丸能起作用嗎?重申:2種藥物才是心梗適用藥
    此刻躺在病床上李先生十分疑惑,難道肩膀痛、喉嚨痛也和心梗有關係嗎?那麼,心梗出現的時候,身體會表現出哪些症狀呢?首先,心梗患者身體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疼痛。這種疼痛的出現沒有明顯的誘因,往往會在清晨出現,且疼痛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從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因此,無原因出現持續性的疼痛時,應該提高警惕,預防心梗。
  • 59歲「最美機長」突發心梗離世!說說心梗人群的特徵、先兆和急救
    關於心梗,過去哈大夫從預防、急救、治療、康復等多個方面都進行過科普,但依然覺得自己的力量不夠…… 今天再次總結這些心梗要點,希望大家收藏起來
  • 心梗或許不是胸痛,90後突發心梗,心梗為何年輕化?該如何預防呢
    導語:有一種疾病來勢兇猛,死亡率極高,發病非常突然讓人措手不及,它就是心梗。據不完全統計調查,目前全國每年有近70萬心梗病例,但是獲得治癒的人僅在34萬左右,而約50%的心梗患者,在發病送進醫院後1小時就猝死了。
  • 心梗發作有何預兆?專家教你識別與梗後急救
    心肌梗死誘發因素有多種,加班熬夜、抽菸酗酒、過度疲勞和血壓血脂血糖未合理控制等危險因素對身體多方面的危害,導致心梗趨於年輕化。  為培養全民保養心臟的健康意識,普及全民心肌梗死預防知識推動疾病預防關口前移,由中國醫師協會、人民網和天士力共同發起的「心健康公益行動」邀請多位專家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開展系列科普訪談,內容包括長期熬夜危害、心梗防治、冬季心梗預防與心肺復甦術等4大主題,旨在宣傳普及社會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徵兆識別、救治科普知識。
  • 冬季是心梗高發季節,出現這5個前兆,可能是心梗來臨
    ,又如何採取有效的急救方式?哪些是心梗疾病來臨的前兆表現?1、晚上睡覺或者休息的時候出現胸痛,大家如果在平時生活中半月或者休息的時間出現胸口疼痛很可能是心梗疾病的發作。5、勞累相關的其他部位疼痛,身體出現疼痛的現象和勞累、激動有很大關聯,很可能會出現的上腹痛,左肩疼痛,後背疼痛等情況也需要引起重視,很可能是心梗發作的前兆表現,上面幾種情況就是心梗疾病發作的前兆,如果你體型肥胖胖並且有高血壓、糖尿病,再加上長期吸菸喝酒,一定要引起警惕,要及時送醫,否則會出現生命安全。
  • 心梗並非老人專利,牢記4個前兆,掌握急救口訣,關鍵時刻能幫忙
    現在是冬天,正是心梗高發的季節,有研究發現,氣溫每下降十度,冠心病發作的概率就會上升13%,身體受到寒冷刺激,是心梗發作的常見誘因之一,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降低心梗發作的可能。心梗發作起來總是很快速,如果沒有重視身體給出的「信號」,就可能會威脅到生命。而心梗並非是老年人的專利,文中提到的王先生才45歲就發作了腦梗,可見,任何年齡段都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寒潮來襲,容易出現急性心梗,做好5點及時預防
    每年冬天,氣溫都會急劇下降,無一例外,這是每年急性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急性心梗通俗來講,就是心臟血管堵死了。其發作與氣溫下降、寒冷刺激等因素密不可分。對於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其他心肌梗死危險因素的人,需要在冬季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趁早做好預防措施!
  • 教你急性心肌梗死如何預防和院前急救,一定要記牢
    二、心肌梗塞發作前會有那些誘因?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心肌梗塞患者有以下誘因:過勞、暴飲暴食、便秘、吸菸、大量飲酒、情緒激動、寒冷刺激等。
  • 如何預防?常見誤區有哪些?點進來全知道!
    如何預防?常見誤區有哪些?點進來全知道!如何預防?常見誤區有哪些?點進來全知道!》
  • 過了50歲的男人,如何預防心梗?
    過了50歲的男性,心梗的發生率遠遠高出青年男性,大多數心肌梗死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絞痛的症狀,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從幾天到數年都有可能。 所以心絞痛是心臟在報警,是心梗的前兆,那哪些心絞痛是值得注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