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我的搭檔,因為胃疼住進了醫院。
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胃疼了,之前都是輕度胃疼,這次是疼得直接暈倒在地上。
我們趕緊打了急救電話,把肖琳送到醫院後,醫生告訴我們:要住院觀察。
看著她蒼白的臉龐,我回憶起和她相處的這麼長時間,從來沒有見她認真吃過飯。
她是外地人,獨自在我們這裡工作。也許是因為一個人的緣故,她幾乎不開火做飯。
平時很少見她吃早餐,要麼就是買一些麵包隨便吃吃。中午和晚上不是吃泡麵,就是煮些掛麵將就一下。
長此以往,她的胃也慢慢落下了病根。有時工作忙起來,吃飯再沒個時間點,她的狀態就越來越不好。
我們也勸過她,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把胃養好才是最要緊的事。她一直不以為然,直到這次暈倒。
我們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怕麻煩,不去好好對待每一頓飯。
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害怕孤單,怕一雙筷子一個碗冷冷清清,吃飯也沒什麼意思。所以很多人年輕時寧願餓著,也不會一個人出門去吃飯。只有到了有人陪的時候,才會盡情享受美食帶給人的滿足感。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發現,沒有一個好身體,便沒有力氣跑更遠的路。不管是一個人也好,有人作伴也好,都要先保證身體的需求。
吃飽了,胃暖了,人才會有更多的能量去生活。
02
這些年來,父親每年都會做一次胃檢。這是因為父親年輕時不按時吃飯,落下了胃病。
父親年輕時也算是一個書迷,經常在工作之餘讀各種各樣的書。看到痴迷的時候便會忘記吃飯,等想起來去吃飯時,飯菜早就涼了。就這樣,父親總是隨便吃一些放涼的飯菜,幾年下來,終是吃壞了胃。
前些年,父親賦閒在家,終於想到要好好養胃。他開始研究食譜,看各類食材相關的趣書,家裡的每一頓飯,父親都會親自挑選食材、親自來做。在沒有丟掉自己的愛好之餘,父親也順便把自己的胃養得好多了。
記得我剛上大學時,父親總是在電話裡提醒我,要好好吃飯。但那個時候,我過得很頹,經常和自己的胃過不去,覺得下樓買飯麻煩,就能省一頓是一頓,很少好好去吃一頓飯。
那時候年輕,覺得沒什麼,身體扛得住。可工作的這些年,我越來越感受到吃飯的重要性。
吃不好飯,就沒有精氣神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如此惡性循環,身體和生活都岌岌可危。
後來我每次去上班,父親也總是對我說:「出門在外,一定要好好吃飯啊!這樣才有力氣工作!」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好好吃飯,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讓家人放心。
如今,我每天都會認真吃飯,尤其是早飯。我寧願早起半個小時,也要先把自己的胃伺候周到了。這樣,我才有足夠的能量,應付生活中的一切。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吃飯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不需要太過在意,吃好吃壞影響不會太大。
當身體出現問題,再去悔恨,就真的來不及了。
03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關於上班族吃早餐的調查,有七成人沒能按時早餐,有兩成人隨便吃點應付,只有一成人會按時吃早餐。
有不少網友調侃:能多睡一分鐘,就是享受六十秒,吃不吃飯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小事,睡覺才是不可耽誤的大事!
雖是調侃,卻也道出了些許無奈。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有太多人工作起來就忘了時間,加班熬夜是常態。
平日裡吃個飯,要麼狼吞虎咽,要麼隨便吃兩口就放下碗筷,繼續投入工作。
所以,早上哪怕能多睡一分鐘,就覺得自己是賺了。
可是,再忙再累,再想偷吃飯的懶,也不要過度放縱自己。吃好每一頓飯,才是寵愛自己最好的方式。
其實,好好吃飯並不是非要大魚大肉、滿漢全席,而是每一頓飯都要用心對待。
粥溫可暖胃,胃暖心也寬。
不要拿自己的身體當賭注,也不讓自己胃受委屈。
好好吃飯,才是愛自己的頂配。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