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前輩總結的練拳三十個心法(乾貨)

2021-03-01 國術會

一、練拳之時,須先運動全體,伸縮四肢,舒展筋骨,流通血脈,庶可以免內體猛受壓迫,致生血液暴激之病。

二、練拳之時,須先心沉志穩,吐濁納清,氣行周身,布於四肢,聽其自然,不加壓迫,以免傷肺。

三、練拳之時,氣行短促,可用鼻吸□噓,互相運動,不宜緊閉,務須隨其勢以運其氣。

四、練拳之時,雖為個人獨習,但心目中必須以為有一敵人在場中與我格鬥,故一拳一腿,均不能隨意亂發。

五、練拳之時,必須沉肩吸腰,出手略彎,推手挺直,將肩放鬆,勁貫掌指,則手去自長。

六、練拳之時,必須手與眼合,肩與腰合,身與步合,步與手合,所謂手眼身腰步,要同時並用。

七、練拳之時,必須默想發拳之理、破拳之法。彼如一拳對心打來,須讓開其拳,同時須取何種方法,對其進攻,以擊敗之。

八、練拳之時,必須取彈力,不取直力。直力是呆力,彈力是活勁。故手足之運動,須一發即回,用力不滿,其勁常蓄。

九、練拳之時,必須心裡念著不黏不貼,才貼即吐。此著似虛,然亦可實;此著本實,亦可變虛。

十、練拳之時,必須知道拳術功夫有用聲勢進逼,務宜不急不忙,照勢解勢,消肩直腕,蓋身進步,以擊去之。

十一、練拳之時,必須放大其膽量,抱定不屈不撓之自信心與志氣,不至奏凱而旋,絕不放鬆一步。視白刃如不見,聆槍炮而不聞,有如斯心膽,然後大敵當前,運用所學,則其庶幾乎?

十二、練拳之時,仍宜空練為佳,不宜與人戲練,因有對手,轉生顧慮與阻礙,且拳術反無精進。

十三、練拳之時,雖無對手,但心目中總須以為有一頑強之對手在前,稍有疏虞,必被蹈瑕抵隙以進,故時時須存厭惡擊去之心。

十四、練拳之時,必須想對於仇人方面,務要分上中下高低進取。彼如內來,即用援法,粘而分推;彼如外來,即用奪法,粘而分推。不可抱定呆勢,須知我一轉身,彼亦同時換勢前進矣。

十五、練拳之時,必須自揣其姿勢,何處為生門,何處為死門。我前進攻彼,彼必取我死門。所以要攻外防內,彼變化時我亦要隨其變化而取之。若能如斯,即得其練拳之秘竅矣。

十六、練拳之時,必須默記其方向,或左或右,或前或後。如系一敵在場,如何擊之,如系二敵在場,如何擊之。不如此,不足以成名家。凡名家巨手,未有不由此想像之中產生。故練拳者,宜注意也。

十七、練拳之時,必須鎮靜,不必因其敵眾而懼怯。彼雖來如猛虎之勢,我急逼其勢而輕粘之,在勁不在力,在巧不在勇,彼雖勇猛,其奈我何。

十八、練拳之時,必須手快、眼快、心快、身快、步快,其來如風,其去如矢,身輕腳便,全無凝滯,灑脫自如,所向必克。

十九、練拳之時,腳步不宜提高,腳頭務宜鏟進,縱跳貴乎敏捷,換勢尤貴神快,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二十、練拳之時,必須想到我如此著失敗,應更他法以救助之。彼知此法為我所破,彼亦應更何著以補救之。

二十一、練拳之時,必須周身上下,均不容敵人黏貼。如已為敵人所貼,則照其來勢,用法以解破之。

二十二、練拳之時,必須想到我如連身盡力擊去,彼必借勢用牽;彼如連身用力向前打來,我亦借其兇勢,順手牽使外傾。

二十三、練拳之時,必須想到我手如被砍落,不可於砍落後再更他勢,仍須於砍落前粘近之處,取步前進以擊去之,此家家之秘傳也。

二十四、練拳之時,必須明白高來則挑託,平來則攔格,低來則砍斫,吸氣提勁,吐氣發拳。

二十五、練拳之時,必須明白敵人之力超勝於我,則須走旁門以入;敵人之力實弱於我,方可走中門而進。

二十六、練拳之時,必須明白敵人如用虛勢來引,即趁其虛以擊進之;敵人如用猛勢來撲,亦乘其猛以還擊之。

二十七、練拳之時間,必須在大小便之後。若於飽食盛醉之後,皆不可行;尤須減少色慾,以免精神缺乏。

二十八、練拳之後,務宜行走十分鐘時間,待血氣既定,然後方可再進飲食,隨意自如。

二十九、練拳之後,切不可隨即坐臥不動。若於百脈震動、氣息方炎之時,驟然使之寧靜,則血氣不勻,每每因此而發生頭暈、氣急等症。是於養身之道,大有窒礙。故練拳者,不可不注意也。

三十、拳術一道,所以增長體力、腦力、膽力,而養成民眾有果敢之心者也。練之得法,其術益精,其體日強。練之不得法,則非徒無益,而反害之。願吾同道,練習純熟,精益求精,熟能生巧,用以強身

勿使前輩之遺珍失於我手,勿使國術之精神止於我身


瀕臨失傳的中國跤摔法

尋找傳承人

摔拿法是早期善撲營中經常出現的技術,只可惜現如今很多人都不會了,百年技術面臨失傳。

                                                   ——李寶如

由中國跤界泰鬥李寶如老師親自錄製的

《瀕臨失傳的中國跤技術》課程正式上線!

只需189元就可以學到李寶如先生親自教授的瀕臨失傳技術

相關焦點

  • 【乾貨】太極宗師楊振基練拳心法分享 瞬間開悟
    每一位致力太極修煉的前輩都會或多或少總結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對於後輩習練者,均可以學習體悟逐一體證,用心感悟。可以少走彎路,有助於快帶提升你的太極拳水平。 前輩們的心得都需要建立在你「苦練」基礎之上,如果你不去用心練功,那什麼太極秘籍放在你面前都是一堆廢話廢紙而已。
  • 一位習武多年前輩的練拳體悟,乾貨
    練拳貴在專一,專一則精熟,精熟而意味日出,心得無窮。練功夫疏不得,能得一刻便練一刻。練拳須用定力,定則靜,靜則生,不但靜中能靜,且在動中亦能靜。練拳必求心靜,心靜則神清,神清則氣合。運動先求松靜;松則靈,靈可氣血暢通;靜則凝,凝才發勁完整。故松靜是練拳之要訣,習武之道無他,求其專心而已。學拳性要頑鈍,不可取巧,取巧則粗心浮氣,只見俏皮,難得精髓矣。時時揣摩審察,此處神到則氣到,氣到則力堅。
  • 《下一站江湖》武學心法系統怎麼玩 武學心法系統玩法介紹
    想必很多小夥伴們都不清楚吧,在下一站江湖手遊中武學心法系統主要是分為三個部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攻略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和小編一起來九遊看看吧... 在下一站江湖手遊中武學心法系統究竟怎麼樣呢?
  • 馬保國被KO13天後,兒子練拳視頻曝光!網友看樂了:為父「報仇」
    北京時間5月30日,在馬保國被KO13天之後,一段馬保國兒子馬曉陽練拳的視頻曝光了,引發了網友熱議。有趣的是,視頻中馬曉陽的拳法看起來跟父親根本就不一樣,不過,網友還是希望他能為父「報仇」。在這本書中,馬保國和他的兒子總結出了一套實戰心法秘訣,總結起來八個字:意神,控距,先機,連環。這段馬曉陽打拳的視頻,一套渾元形意太極拳打得是行雲流水。但是,有細心的網友搬出了馬保國打拳的視頻,對比了一下,發現兩人根本打的不是一套拳,動作根本就不一樣。
  • 《須臾之道 》原著講解:練拳經驗談02
    每天早上六點二十五分開始練拳,打到七點十分。隨後老師會推推手,應要求下,也會練一下太極劍給我們看看。 這位老師叫柯啟華,服務於臺灣大學。論起他的老師,就是赫赫有名的「五絕老人」鄭曼青。鄭曼青師承楊澄甫,所以算來我學的就是楊家拳,與我在植物園學的一模一樣。 這一學就是三十年。從柯老師那哩,我們基本的一百零八式拳架,沒有甚麼問題。
  • 師父留下的太極拳練拳筆記
    師傅常常給我們講太極前輩傳下來的一句話:「一遍不忘、兩遍熟,三遍四遍長功夫」。就是說從練習的角度講,每天最好連續練習拳架三到四遍,才會有利於功夫的進步。當然如果時間有限,或者僅限於鍛鍊身體,每天一遍兩遍也未嘗不可。而「默識揣摩」也是太極前輩們流傳下來的行之有效的習拳方法。
  • 《熱血武林》內家心法大全
    名稱 描述 心意氣混元功五臺山的獨門心法內八卦功八卦門的心法,是從武當八卦功演變而來。五鬥米神功海南島五指山赤焰洞端木洞主從地火功中化出來的一門神妙功夫。抱元勁華山著名的內家心法,調動真氣運行速度奇快。混元氣童子功混元門的奇功,也是成昆所學的內功心法。易筋鍛骨功全真教的密家功法。
  • 練拳,是一個長期的明理過程
    師傅常常給我們講太極前輩傳下來的一句話:「一遍不忘、兩遍熟,三遍四遍長功夫」。就是說從練習的角度講,每天最好連續練習拳架三到四遍,才會有利於功夫的進步。當然如果時間有限,或者僅限於鍛鍊身體,每天一遍兩遍也未嘗不可。而「默識揣摩」也是太極前輩們流傳下來的行之有效的習拳方法。
  • 《天龍八部》金庸武林與宋代武林,1090年歷史上少林寺也面臨轉折
    威猛冠絕天下的降龍十八掌、模擬天下內功心法的小無相功、以無形劍氣傷人的六脈神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鬥轉星移、天下第一內功心法易筋經、少林七十二絕技等等。可以說是所有金庸武俠小說裡面武功套路最豐富的的一部小說。可是在《天龍八部》中少林寺坐擁少林七十二絕技、至高心法易筋經卻是輪番被欺負。
  • 《下一站江湖》剛繫心法如何搭配 剛系內功心法選擇推薦
    ,現在就來告訴給大家吧,快來看看咯~ 主心法:金蟾功,加入門派參加完武林大會(大概主線第三... 下一站江湖剛繫心法的選擇推薦九陰、九陽以及金陽玄典哦,這些都是較為輔助的心法,那麼具體搭配及發展流程內容,現在就來告訴給大家吧,快來看看咯~
  • 形意拳(心意拳)秘傳實戰心法,練到了方知真的是很經典很實在的總結
    淺而言之,拳者拳法,實作之用也;道者拳理與心法,實作之體也。拳理與心法源出於實作之中,而實作又必須以拳理及心法為指南,如此則拳法方能不斷完善。故而,學者只有實戰與拳理、心法相互印證,體用合一,反覆證悟,才可得拳道之精蘊,而直達上乘之境。  心意一脈歷來授徒即有「傳形不傳意,傳意不傳心」之森嚴規。「形」指拳架,「意」為勁意,「心」即心法,三者相成,缺一不可也。
  • 武林絕學是什麼
    武林人窮其一生之精力在追求武道的真傳絕學,武林絕學到底是什麼,是瞬間制敵的秘殺絕技,是隔空擊物的奇門玄學,還是延年益壽的保命秘術?延續武林拳派生存之道的當然是拳派文化的綜合功能。廣義的真傳絕學應該是拳派整體文化的精華濃縮,是一種多功能的文化傳承,從搏擊到養生都有一套很嚴謹而系統的訓練內容和練習方法。狹義的真傳絕學概指武林某一拳派的實戰絕技或典型的招牌技法。
  • 太極心法:心即太極,太極即心.
    在此我首先要說明一點:太極心法既不深奧,更非神秘。所謂太極心法絕不是高深莫測的理論,也不是神神秘秘的玄學,更不是抽象離奇的幻影。恰恰相反,正是前輩先人通過挖掘與傳承,經過不斷地實踐總結,歸納提煉出完整系統的太極心法,使原本深奧神秘的拳理,變得淺顯易懂;使本來抽象模糊的拳義,變得形象具體;使最初繁雜含混的方法,變得簡單可行。
  • 練拳隨想錄
    同時人的重心由於在正確的位置,所以就不像把重心放在腳後跟的人,會挺著個肚子還有塌腰的樣子了。大多數人的重心都在腳後跟,為什麼?為什麼從一開始練武就要找個好老師,就是沒有水平的老師把壞的習慣教給自己。等到自己練到一定程度了,結果發現錯了,再想糾正,青春已經不在了。而很多人一輩子都是在錯誤的道路上前行,自己卻不知道。功力上不去,是因為錯的道路牽扯了太多的精力。
  • 楊家太極拳傳授的內外之別:拳法、用法、心法.
    楊家授拳,分為拳法、用法、心法三步。
  • 天涯明月刀手遊太白心法怎麼選擇 天涯明月刀手遊太白心法選擇推薦
    導 讀 天涯明月刀手遊太白心法怎麼選擇?
  • 徐皓峰:梁朝偉詠春拳有對抗性 武林風能拿冠軍
    民國時期,武術由北方往南方傳;寫民國武術,必須要寫北方武林。原想探討葉問經歷的王家衛,於是把眼光投向了北方武林。最終,這些北派武林人物與葉問互見,成就了一幅「逝去的武林」長卷。  對大量武林、武術相關的背景知識,只看一遍電影,難免霧裡看花。這些謎題,一經徐皓峰解說,就清晰多了。
  • 練拳需要明理,「萬式內通」,深入認識本質
    一種風格背後,必有成因,人心都有個像。怎麼想的,於是怎麼做了。師父教徒弟,先立規矩,要心成像,逐漸契合這種拳勁。休說沉不沉,要看整不整。兩人搭手,搭得不是輸贏,是一個道理。推手玩圈勁沉綿,換胯平衡,腰力縱橫,身法順隨,練得是這些東西。如何推手,就如何打拳。打拳時挺好,搭手心裡一緊,氣息上浮,腦袋一白,剎那全忘,這是心裡作祟。沒膽兒不行,膽得大,心走細,柔順而又不懼,這是中庸。
  • 三十歲立不起來幾十歲「立」?2020年剩10天結束,要不要做個總結
    我們按照前輩們的教訓,不斷地激勵著自己,一定要在三十歲前,實現曾經信誓旦旦許下的諾言。眼瞅著馬上就三十歲了,2020年的尾巴也看到了尖尖,還剩下10天將結束2020年,應該停下腳步坐下來做個總結。陌生的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一名90後猴屬性小夥,雖還未觸及到三十歲未立起來的滋味,但也慢慢嗅到了恐慌的味道。
  • 天涯明月刀手遊:心法提升關乎細節,手把手教你心法搭配和取捨
    離開放新的等級上限還有一段日子,有的人已經放慢了提升的腳步,不知道你是否趁著這個零碎時間將前期沒有時間琢磨的心法搞一搞呢?心法不論是對於以後的PVE還是PVP都有著不小作用,如果你是天刀手遊的新手,對於心法一頭霧水,布衣即將給你帶來最詳細的心法分析,助少俠你在天刀江湖中遊刃快馬天涯!主動心法目前一共有6本主動心法可選,門派心法、八荒·烽焰、八荒·暮雪、佛心火、淬火·流毒、風華·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