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慈悲的滋味:豐子愷散文漫畫精選集》

2020-12-17 四夕清荷

《慈悲的滋味:豐子愷散文漫畫精選集》是一部集合了豐子愷先生58篇散文與59篇畫作的文集,分為「人間世」、「山水間」、「眾生相」三個部分,「人間世」角度最為廣闊,論的是人生與社會,「山水間」注重遊興,多是面對大自然的快樂,而「眾生相」以老先生豐富的人生閱歷,所見的眾生相則令人五味雜陳。分別記錄了豐子愷先生的日常所思,所見之景和所遇之人。他的筆下是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情趣。散文雋永平易,漫畫往往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二者互相烘託,意味十足。

《慈悲的滋味:豐子愷散文漫畫精選集》

豐子愷先生的散文讀起來和其他人的不一樣。沉浸在作品裡慢慢品讀,有太多需要品味的,只能細嚼慢咽、細細體味;每次看完就覺得內心平靜而寬和,很神奇地像被淨化了一樣,內心多了些安然和快樂;讀過後有種久存於心,甚至不自覺地把其中的點滴,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審美與精神嚮往。

書中沒有太多的矯揉造作和雜念紛擾,就是很本真平實的描寫與表達,最是自然質樸。先生的文風和畫風始終既灑脫又悲憫,清茶米酒般,極具人間情味。

畫中沒有壯麗山河,卻盡描人生百態;筆下未必字字珠璣,卻是句句含情,耐人尋味。

讀文如讀心,在豐子愷的心中,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從來不是他關注和追求的重點,身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心中所佔據的,是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慈悲的滋味:豐子愷散文漫畫精選集》

法國文學家託馬斯布朗爵士說:「你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把握它的寬度;無法預知生命的外延,卻可以豐富它的內涵;無法把握生命的量,卻可以提升它的質。」這也許就是品讀《慈悲的滋味:豐子愷散文漫畫精選集》的意義!通過它,我們會對這平凡的世界、這庸常的生活,有更細膩的體察,更深刻的感受,以及更深情的眷戀!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及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以小見大,保持內心對生活的渴望和熱情。

書中文字與漫畫很搭配,文字中表達不盡的在線條中得到了詮釋,在線條中的情感由文字得到了加強,藝術是相通的,在繪畫中注重線條與精煉的作者,也注重鍊字,老先生的文字如他的畫作一般,靈動趣致,深刻雋永。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他的畫裡有詩意,有諧趣,有悲天憫人的意味;它有時使你悠然物外,有時使你置身塵世,也有時使你啼笑皆非,肅然起敬」。

我們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體會更多的可能,讓生活過得有意思,熱氣騰騰,充滿歡聲笑語和美好的回憶。即使與無窮大的宇宙相比,我們存在的這幾十年不過如一粒沙,可是透過一粒沙也能看見整個世界,我們承認人生如夢,卻不願如夢一般虛無縹緲地活著。

保持對生活的熱情,認真努力地生活並感知這個世界。

慈悲是柔軟的力量,持久的熱愛和靈魂的悠閒!

願在長路漫漫的人生中,讀書成為你對抗歲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願每一本書都是一道燭光,即便微小如豆,也能在漆黑的夜裡,給你力所能及的光亮。

唯有讀書,既讓你及時審視內心,又讓你抬頭看到詩與遠方。

相關焦點

  • 「人間慈父」漫畫家豐子愷,為7個兒女做的哪4件事,最讓人感動?
    這是豐子愷散文漫畫精選集《萬般滋味,都是生活》封面上的一句話。它是豐子愷對兒女的期盼和祝福,也提醒我們現代人怎樣為人父母。(出自豐子愷散文《悼夏丐尊先生》)豐子愷的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率真集》,文字鮮活生動;漫畫集《子愷漫畫》妙趣橫生,《護生畫集》充滿慈悲。
  • 唯一一本豐子愷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上海書展...
    豐子愷原版彩色漫畫集《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豐子愷(1898—1975)現代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浙江桐鄉人。早年曾從弘一法師(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五四運動後,即進行漫畫創作。1921年去日本。回國後先後在上海、浙江、重慶等地從事音樂和美術教學。
  • 豐子愷的漫畫藝術特點是什麼
    豐子愷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家,散文家書法家等等,他畫的漫畫充滿生活趣味尤其是童趣,色彩清新自然,看起來總是感覺春風拂面,幸福洋溢。1 有趣而簡潔中國傳統的畫家,無論是國畫還是漫畫除了技法上的要求之外,還非常注重一個字這就是「趣」,有趣本身就形成了一幅畫的靈魂。而豐子愷的畫給人給人的印象,尤其是是我這種外行人看到,第一反應就是有趣,講求的韻味。無論是對柳樹,孩童還是其他人物都是寥寥數筆,那種趣味就都躍然紙上。
  • 牽我的手回到未來——豐子愷漫畫大賞之二
    豐子愷(1898-1975),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漫畫和散文著名。豐子愷是一個溫潤有趣的人,文章清雅質樸,漫畫童真童趣,在簡潔的筆觸裡,描畫世間的生活美、人性美、人情美,觸人心弦,攝人心魄。2020,庚子年,眨眼就過去了。
  • 豐子愷畫作裡的愛與真
    這兩百餘幅,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結集成《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出版。這是市面上唯一一部豐子愷彩色漫畫集,彌足珍貴。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曾在1940年,將豐子愷散文《緣緣堂隨筆》譯介到日本。在前言中,他寫道:我覺得,著者豐子愷,是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這並不是因為他多才多藝,會彈鋼琴、作漫畫、寫隨筆的緣故,我所喜歡的,乃是他藝術家的真率,對於萬物的豐富的愛,和他的氣品、氣骨。
  • 【人物】民國大家之豐子愷 :中國現代漫畫事業的先驅
    ,今嘉興桐鄉),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散文家、翻譯家、美術音樂教育理論家,也是20世紀中國藝壇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級人物、中國現代裝幀史上重要的設計家,被譽為「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 「中國現代漫畫鼻祖」。
  • 豐子愷|以悲憫仁愛之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率真集》豐子愷 著  文/林煥鬱  1898年某冬日清晨他不知道,一代大家就在這天呱呱墜地——豐子愷,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  說起豐子愷,很多人都不陌生。上世紀30年代中國文壇正處於一個變化轉型的時期。許多先賢在文學、藝術乃至宗教等領域裡有開山之功,湧現出的一批璀璨生輝的大師。豐子愷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認識豐子愷,是從他的漫畫開始。
  • 腕丨豐子愷
    俞平伯評價豐子愷:「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蓄著人間情味的漫畫與文字,大概源自脈脈溫情的成長環境。他娓娓道來,如絮語輕聲用平淡豁達的況意,悠悠道出與人無爭的溫厚,無所不愛的曠達和溫柔處世的一生。1898年11月9日,豐子愷出生在浙江省崇德縣。
  • 太空新增小行星「豐子愷星」 以桐鄉漫畫大師命名
    豐子愷(1898-1975)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畫家、散文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他獨特的漫畫和散文風格很受歡迎。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豐子愷就以他那別具一格、反映現實、充滿幽默、富有哲理的漫畫享譽國內外。他的漫畫寥寥幾筆,卻包羅著人生滋味和人間冷暖,詮釋了現代文人的家國情懷,給人生活的希望和情趣。
  • 豐子愷:長大後再也無心吃個螃蟹,就兩碗米飯
    其中文學小說第一名是美國新晉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第二名是劉慈欣的《三體》,第三的豐子愷先生的《萬般滋味,都是生活》。豐子愷先生被譽為「中國漫畫鼻祖」「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是20世紀中國藝壇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級人物。
  • 豐子愷:散文裡的「出世」與「入世」,也是他矛盾人生的映照
    在中國現代散文的世界裡,豐子愷的散文可謂獨樹一幟,是為數不多的「藝術家的散文。」豐子愷不僅能文能畫,而且精書法,通音樂,會翻譯,但鬱達夫卻認為豐子愷散文勝於漫畫:「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在他的畫筆之上。」
  • 散文《白鵝》作者/豐子愷,朗讀/曾可以
    散文《白鵝》 作者:豐子愷 朗讀:曾可以 大約這些泥和草也有各種滋味,它是依著它的胃口而選定的。這食料並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絲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飯,倘水盆偶然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飲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裡的堂倌一樣。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
  • 【名家新作】吳仲堯:一鉤新月天如水——訪豐子愷故居小楊柳屋
    他該是這間小屋的主人,豐子愷先生吧! 民國大師無數,而豐子愷是難得的一位德才兼備的藝術家、教育家。沿著他一生的脈絡探尋,不難發現,他是一個在愛與慈悲裡成長的幸運兒。豐子愷出生於一個有染坊、有良田的大戶人家。殷實的家境沒有寵壞這個叫「豐仁」的孩子,良好的家教反使他成為知書達理、謙遜好學的少年。
  • 地有荒寒,心有暖意:豐子愷的畫,怎一個美字了得!
    是的,沒有人不愛豐子愷! 萬般滋味 皆是生活 在散文《家》中,豐子愷這樣寫道:「趣味,在我是生活上一種重要的養料,其重要幾近於麵包。別人都在為了獲得麵包而犧牲趣味,或者為了堆積法幣而抑制趣味。我現在幸而沒有走上這兩種行徑,還可省下半隻麵包來換得一點趣味。」
  • 持續兩個月 溫嶺博物館展出「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特展」
    由溫嶺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敝帚自珍——豐子愷漫畫特展」,7月7日起在溫嶺博物館三樓臨展廳展出,展期兩個月。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石門鎮人。豐子愷幼承家學,後受業於李叔同、夏丐尊,從其師李叔同皈依佛門,法名嬰行。曾任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教務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豐子愷博學多能,於文學、漫畫、藝術理論均有建樹。其畫多抒寫古詩意境和兒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和文學趣味,用筆簡練,設色明快,取材平凡而寓意豐富,令人回味。
  • 學習豐子愷先生的散文《手指》,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
    豐子愷先生就仔細研究過它們,並且把它們想像成具有不同姿態、不同性格的人,還向我們闡明了一個人生哲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趣味盎然的文章。了解文學常識,突破生字障礙豐子愷 (1898—1975)我國漫畫家、作家、翻譯家、音樂和美術教育家。浙江桐鄉人。
  • 漫畫家豐子愷,把兒女放在與神明同等地位,源於不尋常的人生經歷
    孩子們帶給豐子愷豐富的藝術靈感,豐家七姐弟也就成了他漫畫裡的人物原型。豐子愷漫畫裡的兒女們孩子們的嬉戲玩樂,常常帶給他驚喜。每發現一個有意思的鏡頭,他就會在速寫本上畫下來。豐子愷漫畫:爸爸回來了豐子愷在散文裡,多次抒寫對孩子們的愛:「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 豐子愷:世間矛盾怪事,只有讀書,出了學費只希望少上幾天課
    作者:晏硯硯 豐子愷的散文讀來極為有趣,我讀他的散文比汪曾祺的更喜歡。汪曾祺的散文也儘是家常話,但豐子愷更有趣一些,有點兒老頑童的感覺。你看他的畫,和他文章中透露出的頑皮,甚至你看他的面容,都透著孩子氣。
  • 從此,天上多了一顆「豐子愷星」
    昨天上午,「豐子愷星」命名儀式暨「教惟以愛」豐子愷家庭教育展在市博物館舉行。國家天文臺副臺長薛隨建,國家天文臺黨委副書記石碩,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豐子愷星」發現者代表周旭,嘉興市副市長邢海華,桐鄉市領導盛勇軍、於會遊、蔣惠玲、潘敏芳、張建林,豐子愷先生嫡孫、豐子愷研究會執行會長豐羽,豐子愷先生外孫宋菲君及其他親屬出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