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滋味:豐子愷散文漫畫精選集》是一部集合了豐子愷先生58篇散文與59篇畫作的文集,分為「人間世」、「山水間」、「眾生相」三個部分,「人間世」角度最為廣闊,論的是人生與社會,「山水間」注重遊興,多是面對大自然的快樂,而「眾生相」以老先生豐富的人生閱歷,所見的眾生相則令人五味雜陳。分別記錄了豐子愷先生的日常所思,所見之景和所遇之人。他的筆下是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情趣。散文雋永平易,漫畫往往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二者互相烘託,意味十足。
豐子愷先生的散文讀起來和其他人的不一樣。沉浸在作品裡慢慢品讀,有太多需要品味的,只能細嚼慢咽、細細體味;每次看完就覺得內心平靜而寬和,很神奇地像被淨化了一樣,內心多了些安然和快樂;讀過後有種久存於心,甚至不自覺地把其中的點滴,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審美與精神嚮往。
書中沒有太多的矯揉造作和雜念紛擾,就是很本真平實的描寫與表達,最是自然質樸。先生的文風和畫風始終既灑脫又悲憫,清茶米酒般,極具人間情味。
畫中沒有壯麗山河,卻盡描人生百態;筆下未必字字珠璣,卻是句句含情,耐人尋味。
讀文如讀心,在豐子愷的心中,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從來不是他關注和追求的重點,身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心中所佔據的,是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法國文學家託馬斯布朗爵士說:「你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把握它的寬度;無法預知生命的外延,卻可以豐富它的內涵;無法把握生命的量,卻可以提升它的質。」這也許就是品讀《慈悲的滋味:豐子愷散文漫畫精選集》的意義!通過它,我們會對這平凡的世界、這庸常的生活,有更細膩的體察,更深刻的感受,以及更深情的眷戀!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及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以小見大,保持內心對生活的渴望和熱情。
書中文字與漫畫很搭配,文字中表達不盡的在線條中得到了詮釋,在線條中的情感由文字得到了加強,藝術是相通的,在繪畫中注重線條與精煉的作者,也注重鍊字,老先生的文字如他的畫作一般,靈動趣致,深刻雋永。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他的畫裡有詩意,有諧趣,有悲天憫人的意味;它有時使你悠然物外,有時使你置身塵世,也有時使你啼笑皆非,肅然起敬」。
我們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體會更多的可能,讓生活過得有意思,熱氣騰騰,充滿歡聲笑語和美好的回憶。即使與無窮大的宇宙相比,我們存在的這幾十年不過如一粒沙,可是透過一粒沙也能看見整個世界,我們承認人生如夢,卻不願如夢一般虛無縹緲地活著。
保持對生活的熱情,認真努力地生活並感知這個世界。
慈悲是柔軟的力量,持久的熱愛和靈魂的悠閒!
願在長路漫漫的人生中,讀書成為你對抗歲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願每一本書都是一道燭光,即便微小如豆,也能在漆黑的夜裡,給你力所能及的光亮。
唯有讀書,既讓你及時審視內心,又讓你抬頭看到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