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0處萬裡茶道遺產點列入萬裡茶道申遺項目清單

2021-01-11 國際在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昨天從文物部門獲悉:今年國家文物局將萬裡茶道申遺項目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標誌著萬裡茶道跨國申遺進入了關鍵性環節。

  其中,我省南陽府衙、賒店古鎮、半扎古鎮、洛陽關林、潞澤會館、洛陽山陝會館、太行陘(河南、山西)、南陽天妃廟、扳倒井驛站、郟縣山陝會館10處列入萬裡茶道申遺項目清單。

  在人們印象中,與茶相關的古老遺存,首推西南邊陲茶馬古道,內陸省份似乎不沾邊。此次10處遺產點列入萬裡茶道申遺項目,頗出公眾意料。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迅速連線相關人士求證,還原萬裡茶道清晰圖景。

  重磅:中蒙俄將萬裡茶道跨國申遺

  早在2014年,便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導,河南省文物建築保護研究院成立了專業調查隊伍,對省內萬裡茶道進行了全面調研。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昨日連線河南省文物建築保護研究院原文物建築調查研究所所長、「萬裡茶道」文化遺產調查隊領隊楊華南,求證具體信息。

  楊華南介紹,萬裡茶道幹線總長1.4萬餘公裡,縱貫中蒙俄三國、橫跨亞歐大陸,其中中國段4760公裡,佔比接近三分之一。

  此次由中蒙俄三國聯合發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倡議。申遺點擬定全國8省共45個,河南有10個入圍。

  此次入選申遺項目的10個遺產點,涉及洛陽、南陽、平頂山、焦作四市,均為萬裡茶道重要的節點城市,遺產點類型則包括萬裡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管理設施、商貿城鎮、代表性商貿設施、交通設施類遺存、信仰類設施等重要物證。

  據悉,2012年,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我國萬裡茶道保護和申遺工作即正式啟動,由湖北省文物局牽頭並聯合沿線的福建、江西、湖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省(區),並在武漢成立了萬裡茶道聯合申遺辦,建立了八省(區)協調機制。經過多年努力,跨國申遺邁出了重要一步。

  回放:萬裡茶道,曾經興盛200餘年

  萬裡茶道是由晉商開闢的一條國際內陸商業通道,也是中國茶葉向外輸出的四條通道之一——海、陸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中俄萬裡茶道。

  自唐朝始,中國茶葉即通過海陸兩路絲綢之路向西輸往西亞和中東地區,向東輸往朝鮮、日本,17世紀便已運銷整個歐洲。17世紀初,中國茶葉開始向北進入俄國。

  省古建院《萬裡茶道河南段文化遺產調查與研究》一書記載:中俄萬裡茶道的路線,是從南方茶葉主產區福建、江西、湖南運輸至湖北漢口,再北上經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及蒙古國,直至當時的中俄邊界口岸恰克圖,當時中國叫買賣城,在這裡進行交易。

  中俄萬裡茶道原來是商人自發形成的國際內陸商業通道,貨物的吞吐量十分有限。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1728年《恰克圖條約》籤訂後,兩國貿易有了法律的約束和界定,商貿活動正規化,這條線路正式開始大規模的商貿活動,吞吐量直線上升。茶葉不僅是當時晉商在恰克圖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也成為當時中俄間最主要的大宗商品貿易。

  1857年,馬克思在《俄國的對華貿易》中說:「(在恰克圖)中國人方面提供的商品主要是茶葉,俄國人方面提供的商品主要是棉織品和毛製品……以前,在恰克圖賣給俄國人的茶葉平均每年不超過4萬箱,但在1852年達到175000箱,買賣貨物總價值達到1500萬美元以上的巨額……」至清朝中後期,每年蒙俄需中國茶葉40多萬箱,合2000多萬斤。

  而隨著中俄兩國在經濟、貿易、政治交流中的角色慢慢轉變,俄國越來越強勢,慢慢從源頭控制了萬裡茶道的貿易,甚至在湖北建立了自己的貿易基地。另外,隨著鐵路、海運的發展,中國商人慢慢失去了優勢,因此到清末民初,這條線路即慢慢荒廢。

  因而,「中俄萬裡茶道的鼎盛期,界定為從《尼布楚條約》籤訂到清朝滅亡,歷二百餘年」。

  特寫:河南樞紐「天下店,數賒店」

  彼時河南雖產綠茶,但並不是萬裡茶道的產品提供地點,通過這條茶道運輸的茶葉,是紅茶、黑茶。研究人員認為,河南在整個線路中處於水陸交通轉運及平原向山區過渡的中心地帶,是整個貿易的交通樞紐和集散中心。

  因水運價格低廉,從產地福建開始茶葉便一路水運,經漢口沿漢水上行,在襄陽轉唐白河北上進入河南南陽,在南陽市、賒店鎮等地上岸轉陸運,經南陽、平頂山、洛陽、濟源、焦作等市,越太行山進入山西,然後北上。

  另外還有一條水運路線,從淅川荊紫關進入河南,上岸後往西北方向走,經過商洛進入陝西,但這條跟目前申遺的萬裡茶道不是一條線。

  除了這條南北縱貫的主線外,河南作為茶葉貿易的集散中心,當時還向西、向東北輻射,形成多條販運線路。而茶路沿線現存大量不同類型的文化遺產,見證了茶路興衰。

  南陽作為水陸轉運的節點,形成了多處大型水陸轉運碼頭,特別是賒店鎮,商貿繁盛,形成了72條商業街、36條胡同的格局,分行劃市,相聚經營,已形成早期的茶葉專業市場。民間有「天下店,數賒店」「金漢口,銀賒店」「填不滿的北舞渡,拉不完的賒店鎮」等美譽。

  彼時鎮內客商雲集,各地商人集資修建同鄉會館,有山陝會館、福建會館、湖北會館、湖南會館、廣東會館、江西會館、直隸會館等十餘座。

  其中的賒店古鎮山陝會館曾經號稱天下第一會館,據中華民國十二年《重興山陝會館碑記》記載:在會館建造之初,號稱山西「外貿世家」的榆次常氏家族開設的大德玉、大泉玉、大升玉各捐銀50兩,同時盒茶社捐銀4500兩,蒲茶社捐銀260兩,興隆茂茶店捐銀50兩等,重金打造,一時風頭無兩。

  進展:入選項目單位已開啟下一步程序

  楊華南透露,目前入選的10個古蹟並不是最終名單,仍然存在變數。變數所在,「主要還是要看它們的核心價值,目前各地方都在積極努力」。

  目前申遺已經開啟下一步程序,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導,進入名單的十個古蹟單位將就文物保護、環境等方面開展工作。

  作為大型線性遺產,萬裡茶道的重要性,堪比同為線性遺產的絲路、大運河,所涉及的地域跨度廣、文物種類眾多,「情況十分複雜」。最重要的,這些線性遺產涉及中外文化、經濟、政治的交流,其歷史價值非常重要,對於中外貿易關係、文化溝通的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對於目前中國對外的交流起到很好的宣傳、促進作用。(記者 王珂 康翔宇)

相關焦點

  • 「萬裡茶道-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在呼和浩特收車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11月27日,「萬裡茶道——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抵達呼和浩特,並舉行了收車儀式和頒獎典禮,這也意味著,所有參賽車手圓滿完成了全部賽程。為了助力萬裡茶道申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汽車摩託車運動聯合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萬裡茶道聯合申遺辦、萬裡茶道沿線各地政府共同主辦了「萬裡茶道——2020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大賽於11月15日在福建武夷山集結,近200名參賽車手,駕駛60輛賽車,重走了這條萬裡茶道的中國段。
  • 洛陽市正加快推進萬裡茶道博物館建設
    除了眾所周知的絲綢之路,還有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從洛陽經過,那就是萬裡茶道。目前,萬裡茶道跨國申遺已進入關鍵性環節,在萬裡茶道遺產點名單中,中國段共申報了45處遺產提名點,河南省佔10處,其中洛陽有3處,分別是潞澤會館、關林、山陝會館。
  • 「萬裡茶道」沿線29市代表在武漢共商萬裡茶道聯合申遺
    12月10日—11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中心、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承辦的「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
  • 2020萬裡茶道中國自駕遊團隊抵達江西九江
    央廣網九江11月17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洪永林)茶道連南北、茶香飄萬家。11月16日晚,來自全國各地的60輛參賽車輛,近200名參賽選手、專家、媒體抵達2020中國自駕遊集結賽(ACSC)–萬裡茶道(中國段)九江站。
  • 「萬裡茶道城市聯盟」王曉輝:深化研究,為申遺提供紮實的基礎工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葉輝)12月11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洛陽市文物局副局長王曉輝作為萬裡茶道沿線節點城市代表接受荊楚網記者的採訪
  • 「萬裡茶道城市聯盟」章化:加強交流互鑑,為申遺貢獻鹹寧力量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葉輝)12月11日,在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上,湖北省鹹寧市文旅局副局長章化接受荊楚網記者的採訪。鹹寧市赤壁羊樓洞是萬裡茶道中國段連通南北的重要樞紐。
  • 「赤壁青磚茶」2020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萬裡茶道閩贛賽段圓滿完成
    這條繁榮了千百年的商貿通道,如今仍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聞名世界的文化線路遺產類型,具有世界文化遺產所具有的突出普遍價值,2019年3月國家文物局正式同意將「萬裡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萬裡茶道城市聯盟」李現雲:城市聯盟加速申遺進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葉輝)12月11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現雲作為萬裡茶道沿線節點城市代表接受荊楚網記者的採訪
  • 王風竹專訪:萬裡茶道今何在 聯合申遺譜新篇
    2013年9月,湖北與河南文物局組織沿線8省文物部門召開第二屆萬裡茶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座談會,會上形成《賒店共識》,正式將「萬裡茶路」項目改名為「萬裡茶道」項目, 8省文物部門明確了開展「萬裡茶道」資源調查等工作任務,並提出「萬裡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樣的一個工作目標。
  • 洛陽潞澤會館:留住萬裡茶道珍貴記憶(萬裡茶道與洛陽)
    在沿用數百年的萬裡茶道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凡商貿繁華處必有晉商,有晉商居處,必有會館。」從福建武夷山到內蒙古多倫,晉商會館曾是萬裡茶道沿線大小城市中,兼具顏值與功能性的「地標性」建築。田國傑說,一些大商戶的年營業額有300萬兩,「萬裡茶道的『帶貨能力』由此可見一斑」。供奉關羽,為過往商隊提供許多服務行走在萬裡茶道上的晉商,對「保護神」關羽崇敬有加,所建會館內必供奉關羽。潞澤會館也不例外,其初建時就是一座高規格的「關帝廟」,後改為會館。
  • 武夷山到彼得堡 太行陘白陘 河南山西 萬裡茶道的太行印記
    穿越太行之肆拾伍不用翻開地圖,我們都會想像得到山西距福建和俄羅斯都是迢迢千裡之遙為什麼偏偏是山西這個貧脊閉塞之地的商人能把兩地串聯成一條相距萬裡的茶葉之路不得不說,是山西人不甘貧困、敢於冒險善於周旋、擅長經商的特質決定了這一切從福建武夷山市中的下梅村起途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7省區經庫倫(現蒙古烏蘭巴託)到達中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
  • 「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盟在漢成立
    楚天都市報12月11日訊(記者林楚晗 武文旅)12月11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會上,沿線節點城市共同籤署了《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章程》,明確了聯盟宗旨、形式和工作機制、城市權利和義務。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是「萬裡茶道」保護和申遺工作的新進展。
  • 「萬裡茶道」申遺加速,沿線28個城市代表在武漢座談
    12月10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福建、江西、湖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萬裡茶道」其他7省(區)文物部門,南平、九江、益陽、洛陽、太原、張家口、呼和浩特等「萬裡茶道」沿線28個節點城市相關負責人以及相關專家等應邀參加會議。「萬裡茶道」是十七世紀興起的以茶葉為大宗貨物的國際貿易路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
  • 【萬裡茶道集結賽】湖南:時愈遷,茶愈興,行走在路途中的絢爛茶文化
    作為紅茶、黑茶主產地,湖南段是「萬裡茶道」中具有獨特遺產價值、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湖南段由古梅山區域陸路段、資江水路段、洞庭湖區域段和臨湘市境內段四個部分構成,各段的遺產結構較為連續和完整,並且保存了豐富的遺產內容。百年邊銷史,聶家市與晉商的不解之緣細細芬芳香滿堂,只因晉商返茶鄉。十月裡,小陽春,茶莊晉商出山林。
  • 羊來茶往,萬裡茶道一線牽!
    就是漢口,為這條萬裡茶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之一! 萬裡茶道的起點福建的茶葉,就是在此進行集中,然後再繼續北上,最終轉運到其它城市進行銷售。 特別是漢口被列強闢為長江沿岸的「通商口岸」後,漢口的茶葉貿易的地位逐年上升,無可取代。比如從1871年至1890年,由漢口輸出的茶葉佔當時我國國內茶葉出口總量的60%,最高時達85%,佔俄國總進口茶葉的80%多!
  • 恰克圖——萬裡茶道的中轉站
    漫漫黃沙,徵程萬裡風正勁;  茫茫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  浩浩沙漠,穿越茶道艱難行。  當年晉商從武夷山出發,歷經艱險,九死一生,載著茶葉奔向「恰克圖」。「恰克圖」俄語意為「有茶的地方」,它是清代中俄邊境重鎮,承載著中俄兩國商人互通往來,述說著光榮與夢想的俄羅斯小鎮。
  • 「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盟今日在武漢成立
    「萬裡茶道」是繼絲綢之路之後在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是連接中、蒙、俄三國的重要文化遺產,目前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12月11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盟在武漢宣布成立,沿線8省區29個城市共同推進申遺相關工作。
  • 萬裡茶道大搜尋之三 晉商精神光芒耀眼 萬裡茶道永垂青史
    可要研究近五百年的茶歷史,就繞不過晉商這個話題,更繞不過萬裡茶道的磅礴逶迤。為什麼?因為上溯宋代,下逮明清,500年間的鹽業、茶葉,山西晉商幾乎壟斷式經營,因而在明清兩代的最鼎盛時期,中國十大商幫首推山西,已是不爭的事實。山西是個能源大省,不產茶,也沒有喝茶的習慣,為什麼會從事茶生意?
  • 《文化線路在中國》一書揭示:萬裡茶道的雛形可追溯至唐朝
    丁援博士(左一)在讀書會上分享「文化線路與世界遺產」話題。 記者萬建輝 攝長江網8月4日訊(記者萬建輝)「萬裡茶道的雛形出現,可以遠溯到唐宋時期。經歷了元代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劇烈衝突和融合後,明清時期萬裡茶道的貿易達到極盛。」日前在漢舉行的最新一期無界讀書會上,武漢共享遺產研究會秘書長丁援博士、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共享遺產委員會專家委員許穎博士,共同分享了他們和建築學博士後馬志亮合著的新書《文化線路在中國》。
  • [萬裡茶道集結賽]車手眼中的武漢:一座開放、包容的大都市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葉輝)11月20日,2020環中國自駕遊集結賽(ACSC)——萬裡茶道(中國段)賽事抵達武漢,來自全國的200多名車手打卡漢口江灘「東方茶港」碑、江漢關大樓、巴公房子、漢口東正教堂等萬裡茶道武漢遺產點,感受武漢獨有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