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蕨類植物的神秘之美!

2021-02-12 現代園林

在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蕨類植物是一個奇蹟。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蕨類植物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來源,如今恐龍滅絕了,蕨類還在;蕨類植物是裸子植物的祖先,現在許多裸子植物都成了孓遺植物,蕨類仍舊生機勃勃;蕨類植物是有花植物的始祖,在花滿原野的今天,蕨類依然欣欣向榮。

起源與分類
蕨類植物(Fern)也叫羊齒植物。在古生代,蕨類植物中的鱗木、蘆木都很高大,是煤形成的重要原材料。現代生存的蕨類植物,除了世界上唯一倖存的桫欏是木本外,其他都是草本。蕨類植物沒有花,也沒有果實和種子,是以孢子來繁殖的。它大致可以分為松葉蕨、石松、木賊(以上為擬蕨類)和真蕨(真蕨類)4個綱。


蕨類植物的地下莖年年能隨處長出葉子來,嫩葉上部捲曲著,外面被有白色的茸毛,古時叫它為「拳菜」或「蕨拳」。葉子漸漸長大,葉柄上生有深綠而美麗的羽狀複葉。野生在山地的蕨樸素而茁壯,主要依靠它那葉子背面的褐色或黃色的孢子散落在潮溼的地方,經過繁雜的過程,發育成為新的蕨。

蕨類的嫩葉

蕨類植物的葉根據功能又可分成孢子葉和營養葉兩種。孢子葉是指能產生孢子囊和孢子的葉,又叫能育葉;營養葉僅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產生孢子囊和孢子,又叫不育葉。有些蕨類植物的孢子葉和營養葉不分,既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又能產生孢子囊和孢子,葉的形狀也相同,稱為同型葉,如常見的貫眾、鱗毛蕨、石韋等;另外,在同一植物體上,具有二種不同形狀和功能的葉。即營養葉和孢子葉,稱為異型葉,如莢果蕨、槲蕨、紫萁等。


蕨類的孢子囊群

峨眉貫眾

槲蕨

紫萁

全世界蕨類植物約有1.2萬種。蕨類植物用途很廣。很多種類可供食用,嫩芽作蔬菜,如蕨菜,清香可口,有「山珍之王」的美譽。許多蕨類的根狀莖含有大量澱粉,可釀酒或製糖。觀音座蓮的地下根莖重量可達20~30公斤。許多種類是有名的藥用植物,如石松、卷柏和貫眾等。滿江紅和槐葉菊等是飼料,又是肥料。

文化與應用
蕨類植物給人的感覺簡單、平和、樸素、清新、優雅乃至略帶神秘。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有蕨類植物的記載。《詩經》中所述「陟彼南山,言採其蕨」,記載了商代末年伯夷叔齊採蕨首陽山的傳說,共同鑄就了蕨類植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特異的文化符號。「何州有隱逸,河山富薇蕨」,採蕨成為方外之人追求解甲歸田的象徵;「處處兒童採蕨,紛紛幽鳥營窠」,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嚮往。


蕨類植物這個非常古老的類群,在適應極度陰暗環境、極度汙染環境、極度乾旱環境等方面具有眾多獨特的適應機制。在室內觀賞、城市立體綠化和城市重金屬汙染嚴重地區環境修複方面,蕨類植物也具有明顯優勢。目前蕨類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室內觀賞、切花和室外觀花植物的陪襯方面,屬於相對較新的園林綠化植物材料,應用並不是特別廣泛。

蹄蓋蕨的新葉

紐西蘭國花-銀蕨葉片

軟樹蕨

可供食用的野生蕨類

作為觀賞植物,蕨類植物在西方素有「無花之美」的稱譽。尤其是在日本、歐美,更被視為高貴素雅的象徵,代表著當今世界觀賞植物的一大潮流。在紐西蘭,銀蕨更被人作為是紐西蘭國花,隨處可見,籤證上、明信片上、甚至工藝品店鋪門牌上都有,逐漸成為紐西蘭的標誌。蕨類清雅新奇,碧綠青翠的葉色,以及耐陰多樣的生態適應性,使之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在室內園藝上,更顯示出其優勢。近年來,公園、庭院應用蕨類作為布景和裝飾材料日趨普遍。


相對於有花植物來說,蕨類植物具有獨特的優勢。首先,蕨類植物耐陰,能夠在比較陰暗的環境中正常的生存並進行光合作用。其次,蕨類植物只產生孢子,不像有花植物產生具有很強的過敏性花粉,目前也沒有報導指出蕨類孢子會使人過敏。


現在已經開始建設的萬科東莞熱帶雨林植物園專門有一個蕨類植物區——桫欏谷。將古老的蕨類植物置於強烈的現代設計元素中,以展示蕨類植物在園林中的獨特魅力。配合雨林中蜿蜒的溪流和起伏的山體,突出蕨類植物質樸、清新、靈秀的風格,同時形成一種高雅、空靈、和諧的整體氛圍。

蕨類植物微景觀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的蕨類植物

夏威夷的蕨類植物

萬科建研基地熱帶雨林谷桫欏谷意向圖

鹿角蕨

鐵線蕨

翠雲草

垂穗石松

卷柏

中華水韮

松葉蕨

木賊

問荊

半邊旗

狼尾蕨

金毛狗

福建觀音座蓮


筆筒樹

烏蕨


水蕨

抱石蓮

烏毛蕨

中華裏白

芒箕

巢蕨

桫欏

大銀脈鳳尾蕨

盾蕨

海金沙


註:文章來源萬科建築研究中心僅供學習與分享,關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文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告訴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歡迎點擊下方進行點評或留言,小編會篩選進行展示。。。。。。。。

ID:xiandaiyuanlin

長按二維碼加關注

花境師職業技能研修 高級班將於2019年9月2-11日在常州夏溪舉辦,歡迎報名、合作諮詢13911597169(微信同號)吳老師,打開下面閱讀原文報名!!

相關焦點

  • 蕨類植物之美
    在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蕨類植物是一個奇蹟。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
  • 植物認知蕨類植物之美
    在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蕨類植物是一個奇蹟。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
  • 生命進化奇蹟 蕨類植物之美
    在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蕨類植物是一個奇蹟。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
  • 植物「鼻祖」之古老的蕨類植物,鮮為人知的美
    蕨類植物約3億前年就出現在地球上,其繁茂的枝葉像羽毛一般,適宜生長在陰溼的陸地,通常在森林和熱帶雨林常見。古老的蕨類植物——鮮為人知的美除了蕨類植物本身的獨特,以及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以外,還有更令人驚喜,超精緻的押制蕨類植物插畫~~~~藝術家及插畫師 Helen Ahpornsiri 畢業於英國 Falmouth大學,畢業後在東薩塞克斯郡開了一家工作室,創作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壓制蕨類拼貼插畫作品。
  • 最喜歡的蕨類植物
    在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蕨類植物是一個奇蹟。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蕨類植物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來源,如今恐龍滅絕了,蕨類還在;蕨類植物是裸子植物的祖先,現在許多裸子植物都成了孓遺植物,蕨類仍舊生機勃勃;蕨類植物是有花植物的始祖,在花滿原野的今天,蕨類依然欣欣向榮。
  • 蕨之美——來自3億年前的植物
    在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蕨類植物是一個奇蹟。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
  • 世界最美手繪植物圖譜 展現蕨類植物之美
    ——《詩經·召南·草蟲》蕨,路邊最常見植物之一 冷杉/攝  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蕨類植物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來源,如今恐龍滅絕了,蕨類還在;蕨類植物是裸子植物的祖先,現在許多裸子植物都成了孓遺植物,蕨類仍舊生機勃勃;蕨類植物是有花植物的始祖,在花滿原野的今天,蕨類依然欣欣向榮。  全世界蕨類植物約有12000多種,我國約有2000餘種。蕨類植物分布很廣,從高山到海濱,從寒帶到熱帶都有生長,生態類型也極其多樣。
  • 古老的神奇植物——蕨類植物
    ,它們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3億多年。      在古生代,蕨類植物中的鱗木、蘆木都很高大,然而蕨類植物的繁殖卻對環境要求很高。    蕨類植物是一種不結種子的植物,靠孢子進行繁殖。蕨類植物的孢子囊單生或群生。
  • 蕨類圖譜|奧託手繪植物圖譜中的蕨類植物之美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大類群,也是最早的陸生植物。
  • 多樣的植物——蕨類植物(一)
    蕨類植物是一種生活在陰暗的森林和河岸邊的古老植物,它們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3億多年。
  • 3億年前的植物,依然活在我們身邊...
    在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蕨類植物是一個奇蹟。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
  • 家門口的蕨類植物
    若不是疫情不便出遠門,也難得有機會留心觀察身邊的蕨類。蕨類不開花,也沒有果實和種子,作為維管束植物之祖(裸蕨類),成為最早上陸的植物之一。
  • 蕨之美
    蕨類植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迄今為止已有3億多年的生存歷史。蕨類植物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來源,如今恐龍滅絕了,蕨類還在;蕨類植物是裸子植物的祖先,現在許多裸子植物都成了孓遺植物,蕨類仍舊生機勃勃;蕨類植物是有花植物的始祖,在花滿原野的今天,蕨類依然欣欣向榮。
  • 低調了億萬年的蕨類植物,如今成了花藝界的混搭實力派
    在生命的進化和發展史上,蕨類植物絕對是一個奇蹟,它們作為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類群,遍布在全世界的已經蕨類植物種類超過10,000種,迄今為止擁有三億多年的生存歷史;家族中的成員個個都自帶濃厚的遠古氣息和植物特質,作為淨化空氣的天然加溼器,它們是靠譜的實力派。
  • 國家一級珍稀瀕危蕨類植物:水韭
    【導言】蕨類植物在距今幾億萬年以前,曾經在地球上繁盛一時,佔據著統治地位,然而歷經地質變遷和氣候突變,存活下來的極其稀少,成為珍稀的孑遺植物。在其中有一類蕨類植物,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3億年,而分布在我國的僅僅有5種,全是我國特有的稀有物種,如今面臨滅絕,被列入國家Ⅰ級保護,那就是——中華水韭、高寒水韭、雲貴水韭、臺灣水韭和東方水韭。
  • 中國學者通過大規模轉錄組數據重構蕨類植物「生命之樹」
    蕨類植物被稱為地球自然史上的奇蹟,一經出現,蒼茫大地即現綠色生機。3.6億年來蕨類植物歷經地質史上數次生物滅絕與興盛一直延續至今,譜系關係錯綜複雜。  現存種子植物就是蕨類植物的姊妹群,但與種子植物不同的是,蕨類植物以孢子繁殖,孢子著生於孢子囊(等同於種子植物的花粉囊),這個被Science雜誌稱為「無弦之弓」的神秘生殖器官,可以藉助於氣壓和水勢的變化將孢子彈射出去。
  • 蕨類植物是什麼?
    它們需要水分作為再生循環的一部分,且從此開始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種類,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蕨類植物有著一個世代交替的生命周期,由雙套的胞子體和單套的配子體兩者循環。配子體是一游離的器官。現存的蕨類植物約有12000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中國有61科223屬,約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西南地區,僅雲南一省就有1000多種,所以在中國有「蕨類王國」之稱。
  • 湖南江華發現植物活化石「蕨類植物之王」桫欏
    楊丁香 攝中新網長沙11月3日電(楊丁香 王偉)近日,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蔚竹口鄉黃南口村村民在自家後面的山坡上,發現約10來棵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稀有植物——桫欏樹。被發現的桫欏樹。 楊丁香 攝被發現的這些桫欏樹均算不上高大,最大的直徑也只碗口大小,高近2米,小的只有幾十釐米高。
  • 認識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曾在地球的歷史上盛極一時,古生代後期,石炭紀和二疊紀為蕨類植物時代,當時那些大型的樹蕨如鱗木、封印木、蘆木等,今已絕跡,是構成化石植物和煤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該書是繼《海南植物志》(陳煥鏞等1964),《海南植物圖志》(楊小波等,2015)之後的又一部關於海南蕨類植物的專著。該著作由上海辰山植物園嚴嶽鴻博士和周喜樂等人領銜完成。《海南蕨類植物》信息豐富,圖文並茂。對海南蕨類植物的分布和珍稀程度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推送選取其中的前言部分的主要信息,介紹海南蕨類植物的研究歷程以及目前多樣性和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