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新浪發布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新浪微博的財務表現並未給人帶來太多的驚喜:第四季度微博收入約為2850萬美元,全年收入6600萬美元。微博自2012年第二季度開始尋求商業化。前兩季度微博收入分別為1000萬美元,2750萬美元。2012年12月31日,新浪在微博累計總投入已達2.8億美元。新浪微博2012年的收入絕對值及環比增長數字,並不能令人滿意。
新浪在2012年持續地對微博商業化進行不斷的嘗試與努力,目前微博商業化模式主體沿著微博廣告及微博增值服務方向發展。將微博流量轉化為廣告是最直接的商業化的形式。微博目前的廣告方式的表現並不盡人意,微博第四季度廣告收入約為2130萬美元,全年廣告收入約5000萬美元。
從第三季度開始,新浪微博開始嘗試新的基於績效的廣告系統Promote feed。這種動態更新的廣告,將微博的數據與廣告系統企業的廣告需求聯繫起來。用戶發布的內容能夠被轉換為廣告,並面向該用戶的好友發布。Promote feed為facebook帶來過不菲的收益,所以新浪對其寄予厚望,新浪已在第四季度發布基於Promote Feed 廣告系統,預計要在2013年第一季度投入運營。
新浪微博的增值服務收入包括會員費、微博遊戲收入、與第三方應用分成。微博增值服務收入第四季度為720萬美元,環比增長65%。儘管環比看起來不錯,但是其收入的基數卻較小。因此,微博增值服務收入未來能帶來多大的收入規模還很難講。在第三方分成裡,有很大一部分收入源於新浪微博嘗試的電商服務。
在第四季度,新浪微博開始試水電商服務。新浪微博與小米手機於第四季度進行合作,儘管新浪並未公布該數據,但看起來對此次的合作較滿意。曹國偉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提到,微博電商能構建一套獨特的銷售模型,可針對首度面市或特定的產品,通過與第三方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公司合作構建交易平臺,供這些產品交易。有賴於此,新浪微博已發布支付系統,以便商品的交易。
PromoteFeed那麼好用?
從目前來看,PromoteFeed 廣告與社交化電商將成為微博商業化的引擎,但Promote Feed廣告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甚至有可能會招致用戶的訴訟。更要命的是,新浪微博剛剛開始商業化的時侯,新浪微博的會員數仍舊還是遞增。但新浪的活躍用戶在新浪微博停留時間卻呈下降趨勢,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app store有大量的移動應用可供選擇,用戶在不同的應用上花費時間,這樣使得在新浪微博停留時間減少,下降的趨勢也顯得不可避免。
同時,新浪也面臨著移動網際網路新的社交新秀微信的競爭。受移動網際網路浪潮及微信的衝擊對於新浪微博粘性減弱,如果Promote Feed過分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那麼會有更多的用戶放棄新浪微博或減少微博停留時間。新浪微博的社交主導地位將會動搖。顯然,新浪高管們對此也顯得比較慎重,在推出之時,採用審慎的態度,儘量減少幹擾用戶體驗。並預計2013年上半年從PromoteFeed 廣告不會獲得太多的收入份額。
電商難點在沒有特色
面對如火如荼的電商,新浪微博也想分一杯羹。2012年就曾傳出電商阿里巴巴要入股新浪微博,雙方會在電商微博之間展開合作。與阿里巴巴合作成與不成,也影響不了新浪微博進軍電商的決定。社交網絡搞電商的很常見,但成功者鮮見。新浪期望搭建一個交易平臺,物流配送售後外包,搞個支付體系,目標是搜羅一些可供在微博裡銷售的產品,如首度上市產品、搞個特賣會等等。而這樣的平臺,並沒有獨有的電商特色,也沒有一個穩定的成型的產品體系以形成穩定的微博購物群,基本是單對單而沒有穩定的收入流維持電商平臺的運營,一旦某個意外的電商交易的負面事件足以令其一蹶不振。
自助式的PromoteFeed 廣告推出仍舊是霧裡看花,稍有不慎即成雙刃劍,微博電商決非是一項穩定的獲得現金流的方式。新浪微博2013年的商業化仍舊顯得步履蹣跚。
許良傑能提供什麼?
這兩天,新浪宣布微博的一項人事任命:許良傑將加盟新浪微博擔任聯合總裁。許良傑加盟新浪前擔任思科全球副總裁,他的履歷顯示其擁有技術背景。勿庸置疑,許良傑加盟新浪微博會給新浪帶來正能量,也會帶給新浪微博新的變化及新的文化。
新浪微博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移動網際網路化、商業化問題,作為技術背景出身的許良傑可能會對微博乃至整個新浪的移動網際網路化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避免新浪在移動網際網路的邊緣化。而新浪微博商業化首先是商業問題,然後再是技術問題。當然,或許許良傑依靠自身的技術力量能讓新浪微博商業化有更多的選擇可能,但新浪微博的商業化卻需要更敏銳的商業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