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進入到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大大小小的軍閥之間,彼此展開混戰,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次軍閥中,其中有一位名叫李景林的軍閥,差不多都已經被邊緣化了,後世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個軍閥,然而此人可是很厲害的。在真實的歷史上,李景林曾和張宗昌一樣,都是張作霖的得力手下,並且深受張作霖器重。據史料記載,1885年李景林出生在直隸,18歲的時候便進入保定軍校,學習軍事本領,同期的校友可是有著名的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等人。1907年從保定軍校畢業之後,李景林成為禁衛軍的一名基層軍官,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清廷迅速派軍南下鎮壓起義軍,李景林因為立下赫赫戰功,深受清廷的器重。不過最終大清王朝還是土崩瓦解了,李景林隨即投奔奉系軍閥張作霖,並且地位還在張宗昌之上。然而可惜的是,李景林在內部的軍閥爭鬥中慘敗而歸,被張作霖解除一切職務,向全國通電下野。
不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如今後世的人再談論李景林,基本上都不提到他的軍閥生涯,相反對他武學大師的稱號十分感興趣,他堪稱是民國時最著名的武術大師。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其實李景林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武林高手,據資料揭露,其實他的父親本身也懂一點武術,於是在父親的教導下,他從小便開始學習一些武術。等到他15歲的時候,立即前往永年縣,並且做了太極宗師楊露禪的徒弟,學習太極拳,進展很快。1922年直奉戰爭爆發後,此時的李景林仍然只對武學感興趣,當時被北鎮縣的宋唯一所觸動,當時宋唯一可是一代劍仙,於是李景林經常前去向宋唯一請教劍術。宋唯一對他十分看重,基本上教授了自己的平生所學,並且將《武當劍譜》等武功秘籍交給了李景林。正是因為李景林多次得到貴人相助,再加上自己努力學習,最終也成為了一代劍仙。
因為李景林是武術大師,因此在軍事生涯中,也經常強調武術要在實戰中運用的原則,在他擔任張作霖的旅長時,就曾在各個層級的部隊中,設立武術隊,主要是教導全旅學習武術,同時他還要求所有的軍官都必須精通武藝。一般來說,班長是一個班武藝最好的,其他層級的軍官也是類似的,除此之外,他還經常用武術方法教授士兵格鬥的本領,這大大提高了他的軍隊作戰能力,後來也屢立戰功。1926年李景林不幸下野,開始在全國各地設立武館,並且招收弟子,提出中國人應當學習武藝,才能打敗外來的侵略者,著實為中國的武術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李景林的武術到底有多厲害呢?據資料揭露,他在15步內可擊殺任何對手,即使對方用的是槍,也根本反應不過來,因為對方開槍的速度,可能都沒有他拔劍的速度快。可惜的是,1931年,李景林突然患上了痢疾,因病去世,年僅47歲,不過死因存疑,一直到現在,都是眾說紛紜。
筆者認為,民國成立之後,中國卻進入到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各地軍閥為了爭地盤和人口,彼此之間展開紛爭,當時的老百姓負擔沉重。不過幸運的是,這些軍閥卻是一致對外的,一直都不允許列強侵佔中國的領土,特別是張作霖,更是對日軍陽奉陰違,使得東北三省一直牢牢控制在中國手中,不過最後卻引起日本人的仇恨,慘遭殺害。最後要說的是,中華武術源遠流長,李景林到處開設武館,為發揚中華武術作出了突出貢獻,值得後世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