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海軍的遠洋行動需要有遠洋補給艦的配合才能完成,沒有遠洋補給艦的國家只能在家門口轉悠。記得在1980年代之前,中國海軍由於沒有遠洋補給艦,因此那時的中國海軍只能算是近海的綠水海軍。
但由於當時為了要完成遠程運載火箭的試驗,中國提出了580任務,也就是在1980年5月進行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此遠程運載火箭也就是東風-5飛彈。為了能順利完成此次的護航任務,中國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設計和建造718工程配套艦艇,這些艦艇就是日後為580任務順利完成而做出貢獻的主力軍,它們其中就有遠洋補給艦。
當年的遠洋補給艦被稱為718遠洋油水乾貨補給船,首批建造了兩艘,第二艘是在第一艘的基礎上修改完成,因此在外觀上有所區別。在此型遠洋補給艦的輔助下中國海軍順利的完成了580任務,因此中國海軍的第一代遠洋補給艦的使用自此取得了成功。在此之後還造了三號艦,其外形與二號艦相同,甚至在後來還出口了一條外貿版給了巴基斯坦海軍。
由於有了第一代遠洋補給艦,中國海軍的艦艇從此可以出現在大洋的更深處,也因此在後來的出訪南亞三國時第一代遠洋補給艦伴隨132合肥艦一同出訪。然而由於當年中國海軍能出遠洋的艦艇不多,因此其二號艦X950艦退役轉業成了商用油船,導致當時中國海軍的遠洋補給艦隻剩下了2艘。
隨著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中國海軍新型驅護艦的數量增加,又鑑於南海艦隊暫時沒有遠洋補給艦,因此從烏克蘭購入了一艘未完工的油船加以續建,這就是後來的905遠洋綜合補給艦。至此南海艦隊又用上了遠洋補給艦,那時中國海軍的補給艦數量又恢復到了3艘。
隨著新的千年到來,中國海軍新的遠洋艦艇數量逐年增加,自然就對新的遠洋補給艦的需求是更加的渴望,於是903遠洋綜合補給艦應運而生,一下造了2艘以解燃眉之急。這2艘在後來的亞丁灣護航任務中表現突出,但也疲於奔命。因此其改進型903A也迅速的上馬建造,其外形與之前的903基本一致,只是在一些細節上有所改進。這型艦最終陸續的造了7艘,這也使得中國海軍的遠洋補給艦隊數量達到了空前的12艘之多。
近年來由於中國海軍的航母編隊逐漸成熟,也催生了航母編隊專用的大型遠洋綜合補給艦的建造。目前已建成了2艘,它們分別隸屬於中國海軍的兩支航母編隊。但隨著第一代補給艦的退役(882鄱陽湖艦已經停航中等待退役),中國海軍的補給艦數量截至目前仍保持在12艘。雖然中國海軍裡還有4艘島礁補給艦(退役一艘884鏡泊湖艦),但因其不具備橫向補給能力,可以忽略不計。
一個國家的遠洋能力不但要看它能出遠洋的艦艇的多少,同時也要看其遠洋補給艦的多少,畢竟出門在外艦艇編隊的油料、淡水、潤滑油、吃的喝的甚至彈藥和零部件等等都需要得到充足的補給。因此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其背後一定有一支強大的補給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