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深山發現被譽為「東方蜂鳥」的太陽鳥,色彩豔麗以花蜜為食

2021-01-19 京子光

大家可曾見過這種鳥兒。它鮮豔的羽衣,閃現紅、黃、藍、綠等耀眼的光澤,奪目異常,它就是被譽為「東方蜂鳥」的太陽鳥。

這美麗的太陽鳥最近在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峰堡寨被發現,吸引了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前來守候,希望能抓拍到美麗的瞬間。

他們從早到晚緊盯著眼前桐花,手不離相機,太陽鳥在花上一出現,咔嚓、咔嚓的快門聲響成一片,路過的遊人無不停下腳步前來觀看。

太陽鳥分布於印度,我國西南以至秦嶺抵華南一帶,南達中南半島,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分布於中國的有6種。

來自四面八方的拍鳥愛好者, 對準太陽鳥直按快門,執著的記錄著太陽鳥的一舉一動。

攝影師們全神貫注地拍攝太陽鳥,成為當地亮麗的一道風景。

這種可愛的鳥兒,每當太陽初升,霞光映照,或者雨過天晴,它就在盛開的桐花上跳躍飛翔,吸食花蜜。願這美麗的鳥兒給安康帶來福澤。

相關焦點

  • 「東方的蜂鳥」!南嶽發現珍稀太陽鳥,列入保護區鳥類名錄(多圖)
    近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開展動物日常監測和巡護工作的時候發現了珍稀的叉尾太陽鳥,本次發現為南嶽區新紀錄,為保護區鳥類名錄上增添新的一員。叉尾太陽鳥非常漂亮,鳥羽顏色豐富,鳴聲婉轉動聽。
  • 孟連:「東方的蜂鳥」來了,讓我們一起來賞櫻花觀太陽鳥
    在溼地公園,太陽鳥來了,正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據介紹,這種鳥主要吃花蜜,也吃一些小昆蟲,不屬候鳥,孟連四季花開時都可以看到,有至少7個種類的太陽鳥。太陽鳥太陽鳥體重僅5~6克,連尾羽在內,最大的身長不超過15釐米。
  • 陝西留壩縣:櫻桃紅了 太陽鳥來了
    晶瑩剔透的櫻桃顆顆飽滿,紫色的泡桐花恣意綻放,引來了罕見的候鳥——藍喉太陽鳥。藍喉太陽鳥顏色豔麗、叫聲清脆,體長10-15cm,嘴細長,素有「中華蜂鳥」之稱。雄鳥前額、頭頂、喉部為紫藍色,背、胸為朱紅色,腰、腹為黃色,尾羽為紫藍色。雌鳥上體為橄欖綠色,腰黃色,喉至胸為灰綠色。藍喉太陽鳥棲息於海拔1000-3500m的常綠闊葉林、溝谷季雨林和常綠、落葉混交林中。喜食櫻桃果汁和泡桐花蜜。
  • 這是蜂鳥還是天蛾?
    原標題:這是蜂鳥還是天蛾?深圳商報2018年12月15日訊 近日,候鳥持續來深歇腳,激起不少市民的觀鳥熱情,有的市民稱在深圳灣公園的林中發現了鳥類中的精靈「蜂鳥」,開心地在微信朋友圈「炫耀」一把。且慢,這可能要「打臉」了!
  • 變異於歐亞大陸的蜂鳥,卻飛去美洲和食物搶食物?
    鳥如其名,蜂鳥主要依靠花蜜為食,當然也會像其他鳥類一樣捕食一些小昆蟲。 然而2004年德國鳥類學家傑拉爾德·邁爾(Gerald Mayr)在德國的巴登符德堡州發現了3000萬年前的蜂鳥化石,從而改變了一直以來被認為的蜂鳥是美洲土著的觀念,也在蜂鳥進化的研究中邁出了重要一步。
  • 中國的太陽鳥們
    西半球有蜂鳥,東半球有太陽鳥。蜂鳥屬於雨燕目,而太陽鳥屬於雀形目,連近親都不算。
  • 走,到佛坪去拍「小鳳凰」—太陽鳥!
    這是什麼鳥兒?當地老鄉說,是小鳳凰。年長者說,龍鳳呈祥,凡是鳳凰出現的地方,一定帶來吉祥。其實,它的學名叫—太陽鳥,藍喉太陽鳥;傳說太陽鳥是鳳凰涅槃後的化身。 【太陽鳥介紹】太陽鳥,世界共有14種,中國有6種,被譽為「東方的蜂鳥」、「月下老人」。
  • 中國沒有一隻蜂鳥!你見到的都是蛾子……
    蜂鳥,世界上最小的鳥類,體重3~6克,約等於一個桌球。蜂鳥的新陳代謝非常快,心跳每秒鐘200下,每秒可扇動50下翅膀,快到人眼看不清翅膀的運動,只能看到一個帶著殘影的「球」。憑藉高速運動的翅膀,蜂鳥可以做到空中懸停吃花蜜,也是世界唯一一種可以「倒著飛」的鳥類,非常有特點。
  • 容易被誤認成蜂鳥的飛蛾,可懸停也愛花蜜,生態選擇帶來美麗誤會
    如果真要講起歷史來,蜂鳥以前確實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到了如今,現代蜂鳥只生存在美洲,它們以吸食花蜜為生,所以棲息地周圍往往遍布著量產花蜜的花卉。既然蜂鳥只生活在美洲,那麼位於亞洲的中國,自然不可能出現蜂鳥,同桌所謂的看見蜂鳥一說顯然也存在很多問題。
  • 對蜂鳥的相關介紹
    蜂鳥是美洲原產的鳥類,構成了蜂鳥科的生物科。它們是最小的鳥類之一,大多數物種的長度為7.5-13釐米(3-5英寸)。事實上,現存最小的鳥類是一隻蜂鳥,5釐米(2.0英寸)的蜜蜂蜂鳥體重不到2.0克。它們被稱為蜂鳥,因為它們的毆打翅膀產生的嗡嗡聲在高頻下可以聽到人類聽到的聲音。
  • 【鳥類大觀】蜂鳥戰士:鳥喙演化的戰火與硝煙
    作為一名才華橫溢的詩人,約翰被蜂鳥豔麗的色彩和嬌小的身姿深深地吸引,可惜他沒有注意到蜂鳥急速跳動的心臟中燃燒著「鬥爭的烈焰」。阿茲特克人識破了蜂鳥迷人的偽裝。他們的戰神威濟洛波特利(Huitzilopochtli)是一隻蜂鳥。阿茲特克人渴望戰爭,也熱愛美麗的鳥類。看起來他們並沒有發現愛美之心和嗜血如命之間的矛盾。
  • 最像蜂鳥的小豆長喙天蛾,飛翔時連專家都分不出它是蜂鳥還是蜂鳥蛾!
    在每年5月到9月時,繁華盛開的時候,就有一種「蜂鳥」在花叢中採蜜,只是國內並沒有野生蜂鳥分布的,其實這種「蜂鳥」只是最像蜂鳥的小豆長喙天蛾
  • 藍喉太陽鳥 信陽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鳥種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祝文平)日前,信陽董寨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靈山保護站開展常規監測時,在一棵木槿樹上監測到1隻以前從未監測到的鳥種,經鑑定,該鳥種為藍喉太陽鳥雌鳥,屬於董寨保護區新發現的鳥種。
  • 甘肅省兩當縣發現新石器時代圖騰石太陽鳥
    原標題:兩當發現新石器時代圖騰石太陽鳥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有關文物專家近日在甘肅省兩當縣發現一塊新石器時代的圖騰石太陽鳥,從而進一步佐證了位於秦嶺地區的兩當縣在古人類時期是西北文化的結合點這一觀點。   近日,一個文物鑑定小組在甘肅省兩當縣太陽鄉為當地百姓進行文物鑑定時,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圖騰石太陽鳥。
  • 武漢發現叉尾太陽鳥(圖)
    叉尾太陽鳥。鍾永樂 攝武漢晚報訊(記者楊曉雨)11月27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鍾永樂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觀測並拍攝到2隻叉尾太陽鳥,我市第420個鳥類新紀錄誕生。發現叉尾太陽鳥在一片喬灌混交林內,當時他正在觀測燕雀取食一棵樹上的果實。突然聽到一聲不太一樣的鳥叫,他仔細查找四周,在另一棵樹上發現了兩隻黃色小鳥,他立即拍下了照片。後來仔細看照片,鍾永樂發現這兩隻鳥和以前在外地拍攝過的叉尾太陽鳥很像。他將照片傳給其他會員和鳥類專家,經鑑別,這正是叉尾太陽鳥的雌鳥。
  • 五色玄鳥-太陽鳥
    那個時候我們喜歡到浣花溪公園緊挨著杜甫草堂的苗圃裡,站在桐花樹下,看著這五色小鳥穿梭於泡桐樹間吸食花蜜。但近幾年苗圃隨著公園的主題越來越偏向於人文詩歌,以往設計中的溼地、灌叢也逐漸被詩歌牆,中國園藝,廊橋閣樓所代替,即使滿樹桐花開得花團錦簇,也再難見到桐花鳳。每當春季路過浣花溪河邊的泡桐樹,都不由得嘆息再難見到桐花鳳!    還好,在成都市區,還可以見到另外一種太陽鳥-叉尾太陽鳥。
  • 罕見蜂鳥蛾現身武功山金頂
    點擊上面 ↑↑↑ 藍色文字關注我們搜索微信: pxslyj 或 萍鄉市旅遊局 武功山海拔1600米以上為廣袤的高山草甸
  • 以前農村裡經常見到的「蜂鳥」大都是飛蛾,真正的蜂鳥非常有特點
    正當我快掃完準備回教室的時候,我發現綠化帶的植物旁邊有個東西在飛,還發出了嗡嗡聲,我本以為是黃蜂,但是那隻黃黃綠綠的小動物明顯比黃蜂胖多了,翅膀扇得很快,還在空中擺出了懸停的動作。後來我問自然老師,老師說那是蜂鳥。我那個時候還小,就信以為真了,直到後來我學習了很多動物方面的知識,才知道當年看到的不是蜂鳥,而是一種飛蛾。後來我在網上發布了一個問題:你們小時候見過蜂鳥嗎?
  • 蜂鳥鷹蛾光臨雲南通海
    8月22日下午,攝影愛好者黃先生在通海縣興蒙鄉百花巷內,看到花叢中有幾隻長相怪異的昆蟲在飛,這種昆蟲身形像蜜蜂,體長只有花生大小,背部前半段為土黃色,尾部為褐色,間雜白色。頭上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約兩釐米長的喙管插入花中吸食花蜜,一眼看上去,就像「蜂鳥」的樣子。黃先生趕忙用相機拍下了這幾隻可愛的小昆蟲在花間逗留戲嬉的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