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印度的軍事,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前些年網上傳播的奇葩閱兵式照片上,《三國志·吳志·呂蒙傳》中曾經寫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所以其實我們也不應該以老眼光來看待印度的軍事力量。
事實上,在近段時間,印度表現出了讓人震驚的軍事實力,現在他們擁有了許多精良的武器裝備。對於本國的空軍,印度政府也是不遺餘力的大加建設,最近他們又購入了法國陣風戰機,想來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提升印度的空軍力量。
不過迄今為止,印度依然沒能甩脫「墜機大國」的標籤。常常看新聞的人可能都會知道,在「墜機」前面出現「印度」兩個字的頻率還是挺高的,到底有多高呢?
有的媒體曾經大致統計過,從1996年到2016年10年間,印度就有191架飛機墜毀。還有人統計出了一個數據,在最近的40年內,印度一共掉下來2202架軍機。
一般人對這些數據很難去一一核實,那我們來看看去年,也就是2019年的頭兩個月:從1月28日開始,到2月27日,印度一共損失了8架軍機,5名飛行員在這些事故中遇難。其中有6架都是非戰鬥原因墜毀,這些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5000萬美元以上。
而這6次非戰鬥原因墜毀的飛機中包括了:「美洲虎」戰鬥機、幻影2000戰鬥機、米格27戰鬥攻擊機、HJT-36型教練機、米17直升機。
據說印度墜毀的軍機中米格戰機是最多的,到現在已經有上千架不同型號的米格戰機墜毀。
不過與墜機相比,將炸彈誤投向本國機場,可能是更為嚴重的軍事事故。
印度歷史上就出過這種事,當時在印巴戰爭中投入使用了一種法國生產的「神秘-4」戰機,這一款戰鬥機為了方便客戶,所以預留了多種改造空間。所以印度在拿到這一批「神秘-4」戰鬥機後將之改為戰鬥轟炸機,投入印巴戰場使用。
▲印度「坎培拉」轟炸機舊照
印度方面的改裝人員對這款戰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其中對投彈按鈕的改造是比較大的,為了方便改裝時,走線設計人員將投彈按鈕放在了起落架的操縱器旁邊。
但很不湊巧的是,「神秘-4」戰鬥機的起落架操作不是其他戰鬥機的那種推桿式,而是通過操作人員按動幾個按鈕進行組合操作。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有了後來駕駛員的誤操作。
曹靖華在《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中寫到:「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當時印度空軍中可以飛往前線的飛行員比較短缺,印軍對於飛行員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他們一方面降低了飛行員的門檻,另一方面壓縮了飛行員的訓練時間。
這就導致了一大批技術和經驗都不足的飛機駕駛員成為了印度軍隊的戰鬥機飛行員。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終於在1965年9月10日,發生了無可挽回的失誤。
當天,印度派出了一個「神秘-4」戰機編隊去執行轟炸任務,但是因為天氣原因此次任務並未順利執行,轟炸機編隊只得返航。因為沒有執行轟炸任務,所以這個編隊在返航時依然攜帶滿了彈藥。當時許多國家的空軍都會在這種情況下返航時將彈藥拋掉,以免在降落時對機場造成威脅。
但是當時的印度空軍卻不是這樣操作的,可能他們一方面是為了節約,另一方面認為可以免去再掛一次彈藥,所以他們是帶彈降落。
一個對於戰機操作不熟練的飛行員,起落架和投彈都是按鈕操作,裝滿炸彈返航的戰機,這幾樣因素混合在一起,最後加上飛行員的誤操作,最終,這個「神秘-4」戰鬥轟炸機編隊的其中一架飛機上,瞬間朝著自家機場投下了五十枚炸彈。
但是這個倒黴的印度軍用機場頓時就成為一片火海,在場的地勤人員中有四十多位都被炸得人仰馬翻,慘不忍睹。
而巴基斯坦方面,很快也得知了印度一個軍用機場被轟炸的消息,他們還以為是友軍的襲擊。後來他們才知道,這是一次實打實的「烏龍球」。
這次時間讓印度空軍有了慘痛的經驗,此後他們迅速將「神秘-4」戰鬥機的投彈按鈕改了位置,也不再為了節約彈藥而帶彈降落。就連對飛行員的訓練時間也重新做了規定,這次事故也讓許多別的國家吸取了教訓,紛紛自查有沒有誤操作的可能,有則盡改之。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