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裝戰鬥機,結果50枚火箭炮轟炸自家機場,40人全部遇難

2020-12-26 鋼拳大衛君

說起印度的空中力量,無論是軍用飛機還是民用飛機,最多的標籤應該是「墜機」。有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40年間,印度有超過一千架飛機發生墜機事故。印度重金進口的飛機中,只有美國的C-17運輸機比較堅強,沒有發生過墜機事故。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款飛機的維護是由美國提供的。

可見,印度不僅國內的軍事工業跟不上,飛機維護技術上也有很大的不足。上個世紀,印度就因為在改裝飛機時的一個失誤發生了非常嚴重的事故。

50枚火箭彈誤殺隊友

第二次印巴戰爭期間,印度派出了由法國達索飛機製造公司研發的「神秘」戰鬥機,這款飛機在暴風雨式戰鬥機的基礎上進行改裝而來。當時印度為了方便,對該機型做了改裝,將發射火箭彈的按鈕和投擲炸彈的按鈕全部都改裝在了飛機起落架的旁邊。這一看似聰明的做法在一次任務中造成了非常嚴重的事故。

當時一名飛行員在返航準備降落時,本應按下飛機的起落架按鈕,但是由於離得太近,誤按成了火箭彈發射按鈕。飛機上裝載的50枚火箭彈齊齊發射向地面,40名地勤人員在事故中當場被炸死。

飛行訓練又出事故

這次事故以後,印度認識到了合理改裝飛機的重要性。但是飛機失事的新聞依然屢見不鮮。有的是因為操作失誤,有的則是因為印度人太過膽大。去年,印度在一次飛行表演的訓練中就發生了一起撞擊事故,造成一名飛行員死亡。

據了解,發生事故的表演隊在表演中最為吸引人眼球的就是特技飛行。這次,該表演隊還將表演的飛機換成了英國的鷹式教練機,但是不幸在訓練時發生了事故。媒體報導,相撞的兩架飛機上共有三名飛行員,其中兩人跳傘後逃生,另一名飛行員則受傷死亡。而該飛行隊在前一天的飛行訓練中一切參數都顯示正常。

在墜機事故頻發的印度,連正常駕駛的飛機都有可能發生事故,卻有人要用飛機表現空中特技,安全係數實在是非常令人擔憂。這就讓人想起之前傳遍各大網站的印度摩託車雜技,嚴重超載的摩託車在路上行駛,光是看看就讓人覺得害怕,而表演者在摩託車上還能擺出各種姿勢。看來印度人的膽子是真的大。但是膽大歸膽大,還是希望印度能多多注意安全,少些事故發生。

相關焦點

  • 55年前印度飛行員按錯鍵,50枚炸彈衝入自家機場,40餘人葬身火海
    有的媒體曾經大致統計過,從1996年到2016年10年間,印度就有191架飛機墜毀。還有人統計出了一個數據,在最近的40年內,印度一共掉下來2202架軍機。 一般人對這些數據很難去一一核實,那我們來看看去年,也就是2019年的頭兩個月:從1月28日開始,到2月27日,印度一共損失了8架軍機,5名飛行員在這些事故中遇難。
  • 印度飛行員手滑點錯按鈕,50枚炸彈砸向自己機場,40名友軍被炸翻
    常常看新聞的人可能都會知道,在「墜機」前面出現「印度」兩個字的頻率還是挺高的,到底有多高呢?有的媒體曾經大致統計過,從1996年到2016年10年間,印度就有191架飛機墜毀。還有人統計出了一個數據,在最近的40年內,印度一共掉下來2202架軍機。
  • 行員按錯按鈕,50枚火箭彈射向自家機場,40多名地勤人員被炸死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在很多人印象中的印度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國家,而每年在軍隊中發生的奇葩事情也是花樣百出,而在印度軍隊中最出名的就是空軍,並不是因為印度空軍實力強大而出名,而是印度空軍摔機的機率實在是太頻繁了,可是一直以來印度都認為並不是他們飛行員的問題,而是戰機的質量問題
  • 印度成功測試火箭炮,可大面積覆蓋,巴鐵戰機攜帶空空飛彈升空
    印度軍方對這種火箭彈很自信,也很滿意。在此之前,在火箭炮領域,印度的大殺器是從俄羅斯進口的龍捲風火箭炮,現在這款帕納卡火箭炮研製成功,彌補了印度軍工空白,雖然在殺傷性方面,和龍捲風火箭炮不能相比,其國產出身足以讓印度軍方滿意。據悉,帕納卡火箭炮可以快速準確瞄準目標,齊射之下,會對敵方實施毀滅性打擊。 對敵方的裝甲部隊,運輸車輛,通信中心,戰時機場,軍事基地,彈藥庫,都能實施襲擊轟炸。
  • 50枚火箭彈傾巢而出!印軍飛行員緊張點錯按鈕,炸死40名戰友
    有相關媒體統計,在1996年-2016年這10年裡,印度的飛機有191架已經墜毀。甚至有仔細的人統計,在印度發展的40年時間裡,有2202架飛機從天空中墜落。▲印度墜機印度改裝人員在改造飛機的時候,將原本投放炸彈的裝置改成了按鈕的形式,並且將為位置改到了起落架的操縱杆旁邊。正是由於這樣的改造,造成了後面無法挽回的悲劇。
  • 印度連射兩枚彈道飛彈,揚言輕鬆滅掉巴鐵,射程連火箭炮都不如
    文/貓頭鷹茄子不久前,俄羅斯高調開展戰略飛彈試射,接連試射了數枚陸基和海基型彈道飛彈,把美國等西方國家給嚇得夠嗆。也許是因為印度人一看這玩意唬人效果真好,於是趕緊把自家彈道飛彈也拉了出來,準備給自己的兩個鄰居也來一個「戰略威懾」。
  • 志願軍史上首次轟炸,投彈命中率高達九成,當場炸死敵少將
    11月5日,志願軍50軍一部攻佔椴島。下一步目標就是大和島了,因此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命令空8師於次日(即11月6日)出動9架圖-2轟炸大和島。空8師將這個任務交給22團第2大隊,因為2大隊在戰前訓練中曾經創下了全大隊9架圖-2投下的18枚炸彈全部命中的優異成績,是全師6個大隊中訓練成績最出色的一個大隊。
  • 新型火箭炮完成實彈測試,印度再得一利器!網友:巴鐵危險了
    就在最近,印度軍隊再得一利器,這就是印度自主生產的帕納卡火箭炮。據《亞歐時報》刊文報導,印度的帕納卡火箭炮已經完成了絕大多數實彈測試,並在測試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 雷霆手段,方顯菩薩心腸;解放軍先進火箭炮可覆蓋臺軍機場
    這就帶來一個現實的問題:幹掉臺灣空軍需要多少枚飛彈?對岸仰仗空軍的一個前提是,自二戰以來還沒有一場戰爭出現用彈道飛彈完全癱瘓一個機場的先例。當然,這主要是因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戰爭,無論是前蘇聯還是解放軍,都沒有將彈道飛彈大量運用到實戰中,所以對岸也就無法體會到「萬彈齊發、鋼雨洗地」場面,加上他們現在也不清楚解放軍到底有多少東風飛彈,只能憑直觀認為:要打掉臺軍全部機場,東風飛彈可能不夠用。臺灣一直操心東風飛彈,殊不知還享受不到那個待遇;解放軍新型火箭炮,才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
  • 陣風和殲20戰鬥機,到底誰更厲害?印度軍官一連串結論,令人側目
    印度報導的一些分析,承認殲-20具備領先一代的隱形功能,但又自我安慰說「未必真的隱身」。一些所謂的印度專家對媒體記者說,殲-20的隱身也許「不很完善」,然後迅速把話題轉向相對容易辯解的一點 —— 印度和鄰國的蘇霍伊系列戰鬥機,都有使用俄羅斯的蘇-27、蘇-35戰鬥機相應發動機的情況,而印度一些人自稱這些俄羅斯戰機發動機的性能無法和陣風的M88渦扇發動機相比。
  • 印度國產火箭炮登場,性能卻十分尷尬
    如今印度在各國購買武器裝備可謂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印度國防部也批准了一件高達52億美元的裝備採購計劃,可以說印度在購買裝備方面是一點都不手軟。而印度軍隊這次從自家購買的裝備可謂是讓人眼前一亮,而亮點不在於裝備的性能,而是外觀塗裝挺鮮豔的,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 世界第一種投入戰鬥的噴氣式戰鬥機,二戰德國 Me 262 型噴氣式戰鬥機
    在A-1a 基礎上衍生出搭載各種武器的改型,比如將武器強化為4 門30 毫米機炮和2 門20 毫米機炮,或6 門30 毫米機炮,甚至有兩架A-1a 在機首安裝了一門MK214或BK5 型50 毫米機炮,用於獵殺重型轟炸機,還有在翼下搭載55 毫米R4M 型對空火箭彈的型號,可以攜帶24 ~ 34 枚火箭彈。
  • 俄新型「龍捲風-G」火箭炮系統,極難防禦,印度或許再「入坑」?
    不管怎麼說,俄制武器無論是在模擬演習還是實戰方面都以氣勢逼人等特點著稱。但是俄羅斯與美國有所不同,美國注重的是戰鬥機的電子系統,而俄羅斯更注重的是戰鬥方面,例如戰鬥機的機動性、武器火力打擊能力,尤其是俄制飛彈和戰鬥機,雖然外觀粗糙,但是一直排在世界武器的頂端。總結來說,俄羅斯的武器外表粗糙、火力強悍和體積重量巨大。
  • 印度「最高端國產火箭炮」對解放軍威脅有多大?
    多家外媒報導,9月1日,印度國防部和多家企業籤訂協議,將購買六個團的「皮那卡」214毫米多管火箭炮,包括114輛發射車、45個指控站和330輛配套卡車,預計到2024年採購完畢。印度陸軍新聞局明確表示,這六個團的火箭炮「將投入北部和西部邊境,進一步加強武裝部隊的戰備能力」。
  • 新箱式火箭炮再次公開亮相 可打擊臺軍大部分機場
    1月4日,74集團軍某炮兵旅在開訓動員大會上亮出了全新列裝的新型箱式火箭炮。這是該型火箭炮在2019年國慶閱兵以後首次公開亮相。 新型箱式火箭炮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可以搭載300毫米火箭炮模塊,370毫米火箭炮模塊或750毫米彈道飛彈模塊。在列裝部隊後,我軍陸軍炮兵部隊可在大陸縱深地域實現跨海峽打擊。
  • 水上戰鬥機為何覆滅?日本的「強風」告訴你:過於雞肋,被吊著打
    更何況,日本沒有美國廣泛使用的"馬斯頓墊"這種神器,日軍根本沒辦法在這些島嶼上建造機場。而在西太平洋深處的小島嶼更是無法建設機場,抽沙填海這種在當時根本不現實。還是水上飛機適合在當地部署。美軍在1940年前裝備的P-36G戰鬥機,裝備2挺12.7mm航空機槍、4挺7.62mm航空機槍,到了P-40上才開始走向"老乾媽至上"的不歸路。但日本的飛機根本不能有美國動輒6挺"老乾媽"的豪氣,只能折中選擇2挺20mm機炮搭配4挺7.7mm機槍。結果是在太平洋戰爭後期,一幫新手飛行員在60發20mm機炮炮彈打光後都沒能找到合適的提前量,只能拿7.7mm航空機槍給皮糙肉厚的美軍戰鬥機撓痒痒。
  • 缺乏中國107火箭炮神器時 這些軍隊如何濫竽充數
    107毫米多管火箭炮是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研製的一種多用途火箭炮系統,又稱為8公裡火箭,即這種火炮可打擊8公裡範圍內的敵人目標,可以作為團級火力直接支援步兵營的戰鬥。107火箭非常適合遊擊隊作戰和輕裝步兵的徒步作戰。不用工具就能分解成17個組件,能夠人背馬馱、車載或空投。
  • 印度海軍:投入10億美元,國產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拿來!
    印度海軍從二戰後,作為亞洲唯一一個長期持續擁有航母母艦的海軍著稱於世,印度海軍航母來源最初是英國老舊航母維克蘭特號和維拉特號,由於過度老舊不得不退出現役,現在印度海軍擁有可以實戰的航母是維克拉馬蒂亞號,這是俄羅斯廢舊航母戈爾什科夫號,在一次大火中燒毀報廢,最終2004年被俄羅斯人以購買不花錢,就收改裝費為由騙取合同,造價從最初的
  • 為山地師撐腰,印度300門火箭炮調配,半徑90公裡全覆蓋火力打擊
    印度山地師優點很明顯,缺點也很明顯,優點就是人數眾多,尤其是高海拔山地師特種兵,印度數量第一。缺點是重武器缺乏,按理說武裝直升機和全地形越野車是山地師的標配,為了配合山地師作戰,必要的火箭炮火力覆蓋,也是必要戰術選擇。無論是武直、全地形越野車還是重火力武器,印度山地師都很缺乏。
  • 專為轟炸我國內陸而生,產自三菱,二戰日本速度最快戰鬥機Ki-83
    侵華戰爭開始後,在戰局的不斷推進下,日本開始憑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對我國內陸城市開展無差別轟炸;在中國空軍和蘇聯志願援華抗日空軍聯隊的攔截下,日軍的轟炸機編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損失,日本陸軍開始尋求一款可以為轟炸機遠程護航,為轟炸我國內陸地區的轟炸機提供制空保護的遠程高速戰鬥機;同時尋找比即將服役的Ki-46偵察機性能更好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