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就業脫貧、技能幫扶、社保保障等工作
開平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開平市開展「粵菜師傅」工程公益培訓班。 開平市人社局供圖
「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父母現在有病能治,孩子有書可讀,我也能在附近工廠打工養家,既能照顧家人,又能兼顧工作。」何光宗說。
何光宗一家是水口鎮寶鋒村委會東頭村的精準扶貧戶,一家七口人,父親何長勝年老,且患有嚴重糖尿病和伴有併發症,右腿被截肢;母親曾患中風,手腳不靈活;弟弟何偉宏與妻子離異,獨自撫養一兒子;何光宗本人為退役軍人,育有一兒一女。家中具備勞動能力的僅有兄弟二人,但曾經因父母患病,孩子年幼,長期需要人照顧,兄弟二人難以脫離家庭穩定就業,只能依靠打散工和低保金來維持家庭的基本開支。兩兄弟打散工的收入無法支付長期的醫療費用以及孩子的教育費用,生活非常艱難。得知這一情況後,水口鎮人社服務機構與該鎮的掛鈎幫扶幹部積極謀劃,為兄弟兩人實現穩定就業和就近就業進行規劃。綜合考慮他們的實際情況,最終決定把他們推薦到離家較近的企業進行安置——水口鎮的扶貧車間開平法蘭多衛浴有限公司,讓他們實現家門口就業。如今,何光宗一家的生活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已實現基本脫貧。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攻堅克難之年。2019年以來,開平市人社局深入推進就業脫貧、技能幫扶、社保保障等工作,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據開平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扶貧規劃開發股負責人吳江仔介紹,目前,開平市精準扶貧戶有798戶,共2748人,其中,具備勞動能力的1383人中有1344人基本實現就業。
上下聯動
全面落實扶貧對象養老保障
「有些扶貧戶已經不具備勞動能力,或者實在無法離家去工廠打工,對於這類扶貧戶來說,城鄉居保參保尤其重要。」吳江仔說。
據了解,為全面落實扶貧對象養老保障,開平市人社局建立市鎮村三級聯動機制,上下聯動,把扶貧工作做實做細。開平市社保局為及時落實政府代繳扶貧對象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政策,對扶貧對象參保情況進行了動態管理,依託參保信息系統定期對扶貧對象參保情況進行數據對碰;鎮街人社服務機構根據名單一對一通知符合參保條件的扶貧對象辦理城鄉居保參保登記;村委會則協助通知符合領取待遇條件的扶貧對象辦理領取待遇手續,確保應保盡保並及時足額發放待遇。
「我們會每家每戶去走訪,通知登記在冊的符合參保條件的扶貧對象辦理城鄉居保參保登記,並協助他們辦理好相關手續,準備資料、填寫申請等,全程跟蹤。」馬岡鎮人社服務機構負責人吳權漢向記者介紹。
據統計,截至目前,開平市符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2326名扶貧對象已實現全員參保並已落實政府代繳,符合領取待遇條件的扶貧對象454人已全員享受待遇。
多措並舉
力促扶貧對象實現就業
據吳江仔介紹,相當一部分的扶貧對象由於生活條件等種種原因,性格相對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和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較難實現自主就業。2019年以來,開平市人社局多措並舉,力促扶貧對象實現就業。主要通過實現線上線下精準幫扶對接、強化技能培訓等舉措,增強扶貧對象就業能力,促進扶貧對象就業。
「我們結合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服務平臺,收集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信息,建立健全幫扶臺帳,有效開展『一對一』就業跟蹤幫扶。還注意開展線上勞動力對接工作,鼓勵和指導用人單位通過網上查詢,對接選用扶貧對象到其招聘崗位。」開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李汝斌告訴記者,「另外,去年我們組織了就業助脫貧專場招聘活動共3場,為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與企業面對面交流搭建平臺,並現場提供就業指導。」
「每當有相關招聘活動,我們都會落實通知到每戶扶貧對象家裡,給他們介紹招聘活動具體信息,並為他們準備好簡歷,招聘活動當天還會包車來回接送。」吳權漢說。
水口鎮寶鋒村委會、海燕村委會周邊水暖衛浴企業較集中,鄰近有廣東華藝衛浴實業有限公司、開平依利安達電子有限公司等開平龍頭企業,就業機會較多。海燕村黨總支部書記何均暖告訴記者,他們一旦了解到村裡的扶貧戶有就業需求,便會積極與附近企業聯繫溝通,儘量為扶貧戶解決就業問題。
據水口鎮黨委副書記、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駐寶鋒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黃斌介紹,寶鋒村5戶精準扶貧戶已實現基本脫貧。
與此同時,開平市人社局注重強化技能培訓,以增強扶貧對象就業能力。將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全部納入免費培訓範圍,對獲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貧困家庭學員落實一次性生活費補助。
結合扶貧對象需求,2019年以來,開平市人社局組織開展了婦嬰護理、中式烹調師、電工等各類培訓班,其中結合2019年「粵菜師傅」工程的深入推進,面向包括扶貧對象、低保人員等重點幫扶群體開展了3期公益培訓班,共48人參加,另有3名扶貧對象參加了免費電工技能培訓,總共減免技能培訓及鑑定費41600元。此外,人社部門還發動開平市9名貧困家庭學員免費入讀技工院校,並由開平市教育部門對每名學員每學年發放生活補貼3000元。
開拓崗位
提高扶貧對象就業率
2019年以來,開平市人社局大力開拓就業崗位,提高扶貧對象就業率,積極培育和建設就業扶貧點,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為貧困勞動力提供更多工作崗位實現託底安置和就地就近就業。目前已在全市15個鎮街建立12個扶貧車間和7個就業安置基地,提供就業崗位210個;聯合開平市扶貧辦開發全市第二批公益性崗位,共有14個鎮街單位申報開發保潔、保綠等後勤保障崗位及治安巡邏等協管崗位75個,目前已落實安置扶貧對象42人,安置率達56%。
梁健平、黃偉玲夫婦便是受惠人群中的代表。梁健平、黃偉玲是月山鎮的低保戶,一家五口人。過去,家裡主要靠梁健平一人的收入支撐,因孩子年幼、老人身體又不好,黃偉玲需在家照料,閒時就在鄰近的小工廠打打散工,收入微薄。後來在開平市人社局的幫助下,在月山鎮的扶貧車間——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實現就近就業,家庭收入明顯提升。
「以前,經常入不敷出,尤其是小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的費用扎堆來需要支付的時候,最讓人發愁。而且打工的工廠在水口,離家有些距離,每天往返很麻煩。」梁健平告訴記者,「現在,我們家幾乎每月都有一筆餘錢可以作存款,工廠離家也近了,方便我們照顧家庭。」
「接下來還是想靠自己把日子過好,黨和政府給我們提供了機會,我已經感到很滿足,怎麼把握好這個機會,就要看我們自己了,不能總是想著依賴別人。」梁健平說。
馬岡鎮上郭村委會村民周雁容一家是單親家庭,周雁容身體健康狀況不佳,且需以一己之力撫養4個孩子,過去主要以種植水稻為生,收入有限且不穩定,難以支撐家庭花費。2019年,在馬岡鎮政府和該鎮人社服務機構的幫助下,周雁容順利進入鎮政府的老人活動中心擔任管理員和保潔員,每月收入有了一定的提升。
據吳權漢介紹,馬岡鎮精準扶貧戶共34戶、122人,其中,具勞動能力且有勞動意願的54人已全部實現就業。其中,馬岡鎮牛山龍辣木場創業基地現接收扶貧戶就業6人。「今年我們還會跟基地承包商進一步溝通、商議,希望基地可以提供更多崗位以供附近扶貧戶實現就業。」吳權漢向記者透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開平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鞏固脫貧成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政策總體穩定,進一步深入推進就業脫貧、技能幫扶、社保保障等工作,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文/江門日報見習記者/周佩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