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許多俗語是古人的智慧結晶的寶貴,這使人們不僅從生活經驗中學習,而且對歷史有一瞥,真是令人難忘。下面的諺語「富不過三代」及其後半部分,是對古人對家族興衰的深入分析和後人的教誨。
只有三代富
財富是所有人嚮往和一生對生活的追求,很多人通過自己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最終實現了經濟自由,卻忘記了初衷,有了錢就滿足了物質生活,從繁榮走向衰落。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家族企業中能進入第二代的不到30%,第三代的不到10%,進入第四代的只有4%左右。
我們都知道不到5%的小概率不會發生,也就是說,「富不過三代」的詛咒仍然有效。40多年來,富一代剛剛積累了一點財富,第二代都還沒有時間接管,第三代可以在哪裡玩?
第三代沒有出生並不意味著「富不過三代」的魔法不存在,一些富裕家庭甚至在第二代或第一代時從財富的祭壇上跌落下來,在烏衣巷變成了普通家庭。
道德十代
「富不過三代,道德傳十代」,源於孟子,「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是人們不斷求導的結果,最後得到「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的語句。
在中國的漫長歷史中,道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是建立良好家庭氛圍的基礎。。良好的家庭文化在家族和興旺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家庭是生活的第一課堂。只有優良家族傳統的後代才有繼承的基礎,缺少道德只是曇花一現。
對曾國藩的理解
曾國藩是牛逼的一個不可比較的字符,在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稱為「半個聖人」。他留下了一份《曾國藩家訓》的複製件,很有吸引力和說服力。曾國藩曾經說過家族興旺定律:
世上的官宦之家一般只經過一代人就鬱悶了,因為他們大多是紈絝子弟;商人的房子,也就是私營企業家的家庭,可以傳三代;種地讀書的家庭,也就是以農業和讀書為基礎的家庭,一般可以是興旺五六個而孝友家庭是一個注重孝悌的和諧家庭,通常可以維持十代八代。
曾氏家族的後人恪守先人遺言,堅持「孝友、勤儉、讀書、睦鄰」的家族傳統。兩百年來,八代人中沒有「敗家子」,子孫後代中有240多名著名人才,有外交官、教育家、數學家、考古學家、畫家等等,有很多有才華的人,這是中國家族遺傳的奇蹟。
結論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人被寵壞了,他們從小就被寵壞了,變成了一個傲慢的紈絝子弟。最常見的家族興旺衰落過程如下:
第一代人白手起家努力創業;第二代人勤奮努力,難以維持;而第三代與家人無關。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豪華轎車別墅,而是家庭傳統。我們祖先的意志和精神是給我們的孩子真正的穿透力和影響力的財富。
教人釣魚總比教別人釣魚好,在父母言行的引導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而不是固守世俗成功,這是家族最好的繼承。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