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其全部內容可以總結成一句話即:兩個特徵,三大規律,五對範疇。
一、對立統一規律
1、矛盾分析法
1.1、矛盾的同一性: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有條件的、相對的。
1.1.1、一方的存在和發展必須和對方的存在和發展為條件。
1.1.2、矛盾雙方互相貫通,相互滲透,包含有相互轉化的趨勢。
1.2、矛盾的鬥爭性: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無條件的、絕對的、
1.2.1、對抗性矛盾
1.2.2、非對抗性矛盾
2、矛盾關係
2.1、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連接、相輔相成,沒有鬥爭性就沒有同一性。
2.2、同一性和鬥爭性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共同推動事物的運動發展。
2.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
3、矛盾作用
3.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3.1.1、同一性使得矛盾雙方相互吸取對方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因素,在相互鬥爭中各自發展。
3.1.2、同一性規定矛盾雙方有轉化的可能和發展的趨勢。
3.2、鬥爭性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力量
3.2.1、矛盾雙方的鬥爭性促進錨段雙方力量的變化,競長爭高、此消彼長。
3.2.2、矛盾雙方的鬥爭性是一種矛盾向另一種矛盾同一體過度的決定力量。
4、矛盾的特徵
4.1、普遍性: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貫穿發展始終。萬物共性。
4.2、特殊性:每個事物、每個矛盾在各個方面、不同階段各有各的特點。具體個性。
4.2.1、矛盾性質及其發展的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又各不相同。
4.2.2、矛盾作用及其內部方面地位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錨段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5、指導意義
5.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5.2、堅持兩點論、重點論,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5.3、矛盾性質不同,解決矛盾方式不同。對抗性矛盾採取外部對抗,非對抗性矛盾採取內部協調。
二、質變量變規律
1、事物的質、量、度
1.1、質: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
1.2、量:規模、程度、速度以及構成要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
1.3、度:保持不變質的數量上的界限。
2、量變:漸變、進化,同一事物在數量關係上的變化。
3、質變:突變、飛躍,事物有一種性質向另外一種性質飛躍。
4、質量互變
4.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4.2、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4.3、質變和量變是互相滲透的,總得量變中有局部的、階段的質變;質變過程中有舊的質在量上的收縮和新的質在量上的擴張。
4.4、質量互變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
5、指導意義
5.1、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定性是認識的基礎,定量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
5.2、認識和實踐掌握「適度」原則。
5.3、既要重視量的積累,又要善於抓住機遇,實現質的飛躍。
三、否定之否定規律
1、定義:事物的發展是由矛盾推動的,由事物內部的自我肯定狀態到達自我否定狀態,再由自我否定狀態發展到新的否定之否定狀態。
2、基本觀點:
2.1、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
2.2、否定是事物發展環節。
2.3、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繫的環節。
2.4、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克服其消極因素,保留其積極因素。
3、前進性和曲折性
3.1、每一次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新的發展階段,結束是新的開始。
3.2、否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有暫停甚至是倒退,發展在曲折中前進。
4、指導意義
4.1、提倡辯證分析,反對一切肯定、一切否定。
4.2、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簡而言之:對立是存在的前提,鬥爭是發展的動力,質量互變是運動過程,否定之否定是發展趨勢。
馬克思主義哲學(七)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
馬克思主義哲學(二)馬哲及其特徵
馬克思主義哲學(一)哲學及其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