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練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發展趨勢

2021-01-19 內蒙古日報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工業化、農村現代化、城鄉一體化進程穩步推進,經濟結構和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的人均收入增長超過25倍,8.5億人擺脫了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成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進入21世紀,科技引領社會發展的速度加快,知識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人際間交往的範圍加大,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不斷升溫。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5G、現代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和量子通訊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工作崗位的結構與數量必將產生巨大變化,社會高收入的崗位和技術的關聯會越來越強。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下,人類基於通用語言的相互學習與跨區域文化技術交流會進一步增多,越來越多的高收入崗位將更加依賴對高科技知識的掌握,因此更熟練地掌握社會主導技術發展所使用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成為必然趨勢。

文化的交融、民族共同性增加是文化和民族發展普遍規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構建國家的基本要素,是一個國家文化的基本載體和象徵,是國家認同的紐帶和民族團結的基礎,是治國安邦的重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漢語是中國的法定通用語言,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是少數民族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際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民族情感的紐帶,是國家寶貴的文化資源。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都明確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國家對少數民族學習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給予充分的尊重和保障,在科學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方面給予了應有的支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在教育、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電子傳媒等領域應用廣泛,在民間語言交流中廣為使用。

全國各族人民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增強認同的基本要求。少數民族孩子儘早熟練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至關重要,是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的基礎性保障。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支持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各個教育階段實行雙語教學,有利於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增加交流溝通與就業能力,能夠在更好地服務於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保護和支持民族語言發展、傳承少數民族優秀文化。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需要各族幹部群眾正確認識語言文字發展的歷史規律,自覺站在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提高對漢語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法律地位的認識水平,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堅定堅決、依法依規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同時,充分發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獲取有效信息、學習先進文化技術、提高勞動力基本素質、促進職業技能提升和增強就業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長青)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

相關焦點

  • 「重磅」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漢族和少數民族都要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好普通話。一般說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較好、語言交流沒有障礙的地區,即使當地生產生活條件較差,就業水平也相對較好。如果無法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交流,就難以獲取有效信息、學習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難以外出務工經商,難以解決貧困、落後問題。
  • 熟練掌握多種語言文字對我的成長很重要(下)
    熟練掌握多種語言文字對我的成長很重要——訪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阿拉坦倉(下)9月5日,就今年秋季新學期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有關情況,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阿拉坦倉教授。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同時也要看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統一、通用的語言文字是破除語言障礙、文化隔閡的重要工具,是保證交往溝通更順暢、表情達意更準確、共同協作更高效的一把金鑰匙。
  • 王高原: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國家大政民族大計(蒙漢文版)
    作為「模範自治區」,內蒙古始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教育政策,推動全區民族教育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有利於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於促進民族團結,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大政、民族大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的現實需要。
  • 巴特爾: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各民族共同傳承和發展的寶貴財富馬克思認為,「語言本身是一定共同體的產物」,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同樣從另一方面說,「語言本身就是這個共同體的存在」。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從自在走向自覺,都離不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 【評論文章】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中華文明數千年從未中斷的歷史發展給我們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一定要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當前,各族中華兒女正走在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堅持不懈地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客觀需要。
  • 台歷史學者: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交際語
    在臺灣歷史學者吳啟訥看來,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同時保障各族民眾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重在「通用」和「多元一體」,後者是個人權利、前者則是國家責任和公民義務。  《人民政協報》15日在第8版刊登吳啟訥署名文章,比較中外語言政策的設計背景和理念。
  • 「聯合發布」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中華文明數千年從未中斷的歷史發展給我們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一定要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當前,各族中華兒女正走在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堅持不懈地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客觀需要。
  • 「聯合發布」巴特爾: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各民族共同傳承和發展的寶貴財富馬克思認為,「語言本身是一定共同體的產物」,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同樣從另一方面說,「語言本身就是這個共同體的存在」。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從自在走向自覺,都離不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 共同體意識大家談丨阿拉坦倉: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我上學那會兒,中小學是用蒙古語授課,大學是用國家通用語言授課。大學第一年,我聽課十分困難,於是下決心,一定要學好普通話。雖然鬧過很多笑話,但我仍然堅持去說、去練。現在,我不但熟練掌握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蒙古語,還能夠使用英語溝通交流,這對我的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劍橋大學學習時,每周都有國際上的名師來做講座,但我英語水平不高,有時真希望老師用中文講課。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草案)》的說明
    實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是促進民族間交流、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項基礎工程,對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有56個民族,共有73種語言;30個有文字的民族共有55種現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6種。
  • 從課程內容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語文課程和漢語課程的關係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語文課程、漢語課程的關係當前的少數民族教育中,仍然有一些人認為語文課程和漢語課程的內容就是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在概念上是不嚴謹的,在實際工作中會造成認識上的偏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其嚴謹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
  • 王晨: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依法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大力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極大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有效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交往,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言文字事業發展道路。
  • 王燦龍委員: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 讓更多人能說會寫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語言文字工作,根據當時的國情和語言文字的現實情況,適時確定了語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務: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國家圍繞這三大任務制定的關於語言文字的政策、規範和方案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和落實,這對於當時掃除文盲以及後來大力發展新中國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業等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 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李莉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如果沒有一種全民共同使用、全社會通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僅會嚴重影響不同民族區域、不同語言區域的經濟文化社會交流
  • 西南民族大學多舉措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近年來,西南民族大學堅持「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辦學宗旨,以切實舉措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民族地區的普及推廣。一是立足雙語基地,加強雙語人才培訓。作語為「全國雙語法官培訓基地」和「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訓基地」,組織開展「全國法院藏漢雙語法官培訓班」「全國藏語文翻譯中級人員專題研修班」「四川省藏文學校師資培訓班」等專題培訓班及各級各類雙語幹部培訓班,近三年培訓雙語人才5000餘人次;選派專家赴四川省藏校、甘孜州職校、甘孜州民幹校舉辦專題講座,積極推動民族幹部、雙語人才培訓工作。
  • 山東援疆啟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 邀喀什教師「線上」共赴「萬裡...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 日前,「山東師範大學對口新疆喀什地區開展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範培訓」活動啟動。培訓活動由山東省援疆指揮部和山東省教育廳聯合主辦,泰安市援疆指揮部、嶽普湖縣教育局、山東師範大學聯合承辦。
  • 【蒙古文】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國家大政民族大計
    【蒙古文】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國家大政民族大計 2020-10-07 19: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觀察者說】關於「恢復民族語言文字」的倡議書
    一個民族語言要得到生生不息的發展除了要對自己民族語言自尊、自重之外,還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保護,不應在無意中將之窒息而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第四款「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我國憲法中明確規定,各個民族都有平等的學習、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和自由,憲法保護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權。
  • 火星文充斥網絡 通用語言文字法能否植入網際網路基因
    《法制日報》記者發現,在網際網路上,類似的不規範使用語言文字情形並不鮮見,幾乎成為網絡語言文字的一大「特色」。  針對這種現象,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近日印發的《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設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新媒體、公共服務領域、公共場所語言文字使用情況監測體系以及社會語言生活引導和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