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功夫」武館,傳承中華少林武術精神!

2021-02-15 一身功夫

少林寺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少林禪學和少林武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經過日積月累,逐漸形成了少林武術精神。

少林武術精神是一種尚武、重德、愛國的精神。是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主要體現在——


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少林寺為禪宗聖地,宣揚「萬事為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少林僧眾從未放棄過自己的民族責任。當民族的利益和前途需要時,他們就會不畏艱險,挺身而出,為民族的利益而捨生忘死。如少林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就是典型一例。

隋朝末年,身為秦王的李世民為完成中國統一大業,消滅割據勢力,親率大軍討伐王世充。以曇宗法師為首的十三名少林弟子生擒王世充

的侄兒王仁則,為李世民攻佔洛陽立了軍功,為唐王朝做出了貢獻,

此一役也使少林武術名揚天下。後來李世民封曇宗和尚為大將軍僧,因此而流傳了「怪得僧徒偏好武,曇宗曾拜大將軍」的詩句。其他十二人不願為官,均賜紫羅袈裟一件,「時危聊作將,事定復為僧。」


二、抗擊侵略,愛國愛民

少林武術得以名揚天下,除了武技高超之外,還因為少林武僧在民族危難的時刻能挺身而出,為民族、為人民而赴沙場、灑熱血。少林武術成了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銳利武器。明朝中期,倭寇經常入侵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沿海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而倭寇多為一些亡命之途,武功高強,倭刀鋒利,戰鬥力很強,很難應對,明軍屢戰屢敗,損失慘重。少林武僧應召組成僧兵隊伍,奔赴沿海一帶與倭寇血戰。他們手持鐵棍,長七尺,重30斤,運轉捷如竹杖,驍勇善戰,視死如歸,所向披靡,每次作戰都作為先鋒,制伏倭寇甚眾,立下戰功無數。

許世友、錢鈞將軍在少林習武多年,不僅學會了少林武術,而且繼承了少林武術精神,一生愛國為民。他們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民族解放戰爭中衝鋒陷陣,馳騁沙場,血染徵袍,令敵寇聞風喪膽,為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時代,都為世人所推崇。

三、見義勇為,懲惡揚善

少林武術以健體防身為宗旨,但並不是說練了一身武藝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身家性命,而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畏強暴,鋤暴安良,成為歷代傳頌的佳話。明朝穆宗年間,黃河決堤,淹了許多州縣。貪官黃半縣趁火打劫,亂收苛捐雜稅,逼得災民家破人亡。義靜和尚為民請命,憑一身少林功夫使黃半縣折服,不敢再收苛捐雜稅。見義勇為,不畏強暴的精神,在冷漠的社會中尤為重要。

少林始終堅持著「缺德者不或與之學,喪理者不或教之武」的原則。「凡少林門徒必嚴守武林之忌仗技欺弱,為非作歹;嚴禁恃技醒盜,攔劫行人,扶邪為匪,違者棄之,甚者懲之。」千百年來,精通少林功夫的武學高士何止千百,這些人都保持著一個共同的特點:藝高德重。他們在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扶弱除暴,在史書上留下了一曲曲正義之歌。


四、勤奮刻苦,紮實穩進

要練好少林武術必須下一番苦功夫。少林寺練武很重視「樁功」鍛鍊,因為樁功可以內調氣息,外練筋骨,增強勁力。初入少林寺者必須先挑水、燒火一段時間,然後才能練拳,為的是先增強體力。練拳也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一般的硬功或套路要練上三五年,而輕功、氣功則須苦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練成。「練武先練心」,堅強的毅力和恆心是成功的前提。勤奮刻苦、紮實穩進的精神被少林寺僧世代相承。


五、博採眾長,為我所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少林武術雖然雄於天下,但難免也有不足之處,也要借鑑學習別派的長處。少林寺也並未因武林泰鬥而輕視天下武技,而是虛心學習各派所長,為我所用,不斷地發展完善少林武術。明朝嘉靖年間,俞大猷路過少林寺時曾進行考察,當他觀摩了少林的武術後,真誠地指出少林棍法已經失去真傳。少林僧人請俞大猷傳授棍法,由於俞大猷軍務在身,不能久留,少林寺便派了兩名年輕的武僧宗擎和普從跟隨他到軍中學藝。他們在俞大猷的指點下苦學三年,終於藝成,回到少林寺傳授他人,成為一代宗師。少林武術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才使少林功夫萬古長青,永不衰老。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一種優秀的精神一旦為人們所掌握,便會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動事物的發展。少林武術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對少林武術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必將為現代武術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六、心身雙修,德藝雙馨

少林武德集中體現在少林功夫戒約之中,與少林功夫同時產生、同步發展、德武並修。戒約規定:每一位習武的少林僧人都要嚴守少林寺的清規戒律,杜絕貪嗔痴,「平時對待師長,宜敬謹將事,勿得有違抗及傲慢之行為」,「對待齊輩,須和順溫良,誠信勿欺,不得恃強凌弱,任性妄為」,「戒恃強爭勝之心,及貪得自誇之習,世以之此喪其身,而兼流毒於人者,不知凡幾。」

少林功夫的真實目的不是為了傷害對手,而是出於自衛。在少林功夫中有「八打八不打」的說法,所謂「八打」就是,一打眉頭雙眼(眉弓和眼睛),二打唇上人中(人中穴),三打穿腮耳門(面頰和耳門),四打背後骨縫(肩胛骨內外緣),五打肺腑胸膛(兩肋),六打撩陰高骨1(恥骨),七打鶴膝虎頭(髕骨),八打破骨千斤(臁骨);而「八不打」是,一不打太陽為首(太陽穴),二不打對正鎖口(胸口劍突),三不打中心內壁(硬軟肋結合部),四不打兩肋太極(兩腋),五不打海底撩陰(下陰),六不打兩腎對心(腰眼),七不打尾閭風府(骶尾骨),八不打兩耳扇風(耳窩)。從中可以看出,「八打」之處均為不致造成嚴重傷害而又能控制對手的部位,「八不打」之處都是些致命的部位。

「少林七十二藝」也強調,武術技擊「尚德不尚力」,推崇道德,而非推崇武力,因此,少林功夫的招術是重守不重攻。少林尚棍不尚刀槍劍等金屬利器,也恰恰反映了少林以自衛為本的武德。

德藝統一賦予了少林功夫更深層的意義,它並不僅僅是一種簡單、孤立的技擊技巧和健身活動,而是一種思維方式、人生態度和人格修養。可見少林功夫的博大精深,遠遠超過了功夫本身。

少林秘典《匯象羅漢行功》記載了點穴之術,其序言中著重闡述了研究這種極厲害武藝的出發點是「仁愛」而非殘忍。兵刃之舉,是聖人不得已而為之的,點穴就是為了使對手喪失攻擊能力而不至於傷人,這正體現了少林功夫的仁愛武德。


「轉發此文」至朋友圈,並截圖,憑圖到店鋪可免費享受價值180元的「武術課」趕快行動起來吧!

一身功夫

電話:010-84371045 010-57192761 010-59454167

地址:北京市 朝陽區 亞運村 新奧購物中心 G2

北京市 海澱區 巴溝村 萬柳華聯購物中心 F3

北京市 朝陽區 北苑路42號 京妮兒童匯 F3

相關焦點

  • 傳承功夫文化,弘揚功夫精神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要充分發揮武術在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武術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大力弘揚武術文化,加強傳統武術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方針,《中國好功夫》欄目應運而生。
  • 安化平口華南武館:傳中華武術精神 承梅山武術文化
    11月21日,安化縣平口鎮華南武館成立,新化縣梅山傳統武術協會相關負責人出席。華南武館由國家二級武術裁判、一級武術師、安化縣梅山武術協會副主席曹志斌一手創辦,旨在傳承梅山武術,倡導全民健身,進一步推動梅山武術事業的發展。
  • 奧運會武術冠軍趙慶建: 傳承武術精神,弘揚中華文化
    奧運會武術冠軍趙慶建: 傳承武術精神,弘揚中華文化
  • 大型紀錄片《功夫少林》
    為弘揚中華武術精神,展現「中國武術功夫」魅力,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強力打造五集紀錄片《功夫少林》。中華武術融東方的哲學思想和信仰於一身,是中國人樸素的處世哲學的體現,也是發掘身體潛能的創造性發明。少林武術融中華大地多種武術類型之大成,博攬眾長,融匯貫通。從而表現中華武術高深莫測,民間處處是高手。
  • 人稱少林活拳譜,一生隱居嵩山少林寺,為中華武術傳承傾盡心力!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出現過文化斷層的文明古國,中國的武術可以說源遠流長,大家可能見到最多的還是在文學創作的作品中,不過那種類型的武術太過文學化,和現代生活中真正的武術還是有區別的,每個朝代都有各種武術門派的存在,尤其是少林更是天下無雙的匯集之地,成了大家嚮往的武林聖地,比如唐朝的時候少林寺為天下統一功不可沒,每個朝代的君王都非常重視拉攏少林,畢竟少林武僧可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 少林武僧飛簷走壁消毒殺菌 網友:中華少林好功夫
    6月3日,少林寺所在地河南登封,嵩山少室山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少林小子胳膊平直伸出手提噴霧器,另一隻手在對舞臺、看臺進行消殺,以迎接6月5日「閉關」180餘天的復工演出,當天全國醫務人員可免費觀賞。
  • 中華武魂(三):少林武術
    來源:新華社【簡介】少林武術博大精深。延奕(常天賜),7歲習武,2013年進入少林寺武僧團至今練功13年。在此期間,他曾隨團出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與功夫展演,並於2018年赴英國交流學習半年,目前在澳洲少林禪武堂講學。
  • 廣東啟用首家「功夫禁毒示範武館」為開展全民禁毒新模式
    打折「中華武術」的幌子進行行騙,甚至要轉行做演員。這實在令人覺得滑稽。難道「中華武術文化」只夠靠這些人來「吸流量」嗎?小學士只想說: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像馬大師這樣的只算少數。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還是得靠國家政府的政策。話說若是把功夫元素和禁毒理念結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 武術與功夫的區別
    近年來,屢屢有報導說,某某武術大師或武術掌門被一個無名小輩打趴下了。大眾心目中會想:威武、神聖的中華武術怎麼這麼不堪一擊啊?難道過去聽說的歷史上某某武術大師擊敗強敵,為國爭光的故事都是假的嗎?當然不是,過去的武術大師同時又是功夫大師。
  • 少林武術節少林小子秀功夫 二百銅人現「真身」
    路兩旁武校的學生們高舉彩旗,兩條活靈活現的中華龍在彩旗間飛來飛去,威武雄壯的龍攀高爬低,氣勢磅礴。沿登封大道至207國道,到達少林寺景區。道路兩旁,一個個由少林小子組成的方陣,身著各式練功服,展示著少林功夫。放眼望去,延綿不斷的迎賓隊伍在彩旗下威武壯觀。
  • 止戈為武是中華武術的最高境界
    早在上古炎黃時期和夏代,嵩山地區就出現和構成了武術徒手格鬥和專用兵械使用技術,這便是武術的雛形。在此基礎上,經過長期的演練和不斷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早期中國傳統武術。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之改朝換代,大部分在以嵩山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完成。
  • 網際網路時代的武術傳承——專訪中華國術總會創辦人趙式慶
    中新社香港6月19日電 題:網際網路時代的武術傳承——專訪中華國術總會創辦人趙式慶  中新社記者 曾平  趙式慶從小習武,他學空手道,也練洪拳、南拳、永春白鶴拳。他是海運公司的董事,同時又親自創立中華國術總會,推動成立客家功夫文化研究會。
  • 馬保國火線復出,好了傷疤忘了疼,與少林大師過招,欲重出江湖
    聽說馬保國在上次比賽失利之後心情非常沮喪,他閉門不出,也謝絕了一切採訪,正當人們以為馬保國會從此退出江湖時,人們卻在一家武館的開業典禮上再次看到了馬老先生。 這一次在某武館的開業典禮上,馬保國高調復出,並且整個人的精氣神又回來了,甚至還與少林方丈進行了一番切磋。
  • 自強不息 • 武動人生——黃宇帆國際武術文化中心十周年慶典
    感恩功夫路上,前輩師傅們的孜孜傳授,家人們的默默付出,學員家長們的長期支持,合作夥伴們的鼎力協助。國際蔡李佛泰鬥黃江大師,全球中國武術家創會會長、北少林地蹚八卦門掌門人鄭寶林師傅,廣東江門傳統武術協會會長曾頌球師傅,廣東省百強企業何氏集團創辦人何耀泓先生等發表了講話。大家對黃宇帆國際武術文化中心十年來的發展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 「新徵程 新跨越」國武國學武術2021年武術盛典大會
    、八門拳研究會的領導及學員、兄弟武館及俱樂部武術同仁、「龍之武」少林功夫表演團,還有活動支持方居然之家領導及各部門負責人、段記餐飲、各幼兒園園長,媒體支持單位、電視臺、網絡媒體平臺的記者朋友、國武國學武術館學員和家長220多人參加此次盛會。
  • 少林功夫文化進秀場,特步引領國潮風向新發展 - 朝聞天下
    本文轉自【時尚】;當功夫文化遇上運動潮流,6月21日晚8時,「開門見山」2020特步x少林聯名活動在鄭州嵩山徐徐拉開帷幕,少林千年功夫文化和特步的中國體育精神在此相聚,融會貫通、相得益彰,特步將少林文化這種幾乎每一個國人特有的情懷和中華文化的一個有力符號
  • 想當少林功夫一代宗師要幾步?這份「秘籍」請收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9日電(記者 宋宇晟)有道是「天下功夫出少林」。一說起中國功夫,很多人就會本能地想起少林寺。一指禪、易筋經、飛簷走壁……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幻想過,自己能像武俠片中的高手一樣,修煉成一身這樣的少林功夫。但應該怎麼修行?不少人就沒了頭緒。
  • ...少林功夫》《太極拳》發布,河南將抓緊實施中原兩拳國際標準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6月1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首批十個分卷《中醫》《漢字》《農業》《古都》《少林功夫》《太極拳》《「人工天河」紅旗渠》《焦裕祿》《絲綢之路》《手工藝》已完成出版,正式對外發布。
  • 中華武術沒有國界,聲聲「虎嘯」盡顯風採
    中華武術沒有國界,聲聲「虎嘯」盡顯風採近日,《武術春晚》南部賽區海選活動在廣東珠海市落下帷幕,這一檔由民間發起的「武術大聯誼」活動,可謂是應者雲集,各路武術愛好者集結於此,用一套套鏗鏘有力的拳腳功夫彰顯中華武術精神,深受觀眾喜愛。
  • 北少師生排練少林功夫扇 場面壯觀
    北京少林武術學校是現代化新型武術學校。學校堅持「以武術為特色,開設正規文化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