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重大體育賽事,是一個國家國力和綜合競爭力的一種體現。1992年亞運會,是中國自改革開發以來首次舉辦的亞洲範圍內的重大賽事,對於提振國民士氣起到了重大作用。而2008年的奧運會的舉辦,更是一舉將大國氣質一露無遺。試想一下,假如2004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行,也就是說提前四年舉辦的話,中國元素或者說是中國影響力在世界範圍內,相信會比現在更具優勢。所以,表現上的一場體育賽事的舉辦,它所包含的意義已遠遠超越體育競技本身。
最近幾天,網絡上盛傳中國似乎在著手準備申辦2030年或者2034年的世界盃,這無疑又是未來中國將舉辦的又一重大賽事。如果說2002年韓日世界盃,因為有中國國家隊參與的原因,給予中國高層的觸動並不大的話,那麼本屆俄羅斯世界盃所給予中國高層以及中國國民的觸動是非常之大的。我們也深信俄羅斯足球儘管在世界盃開賽前僅排名世界第70位,但自此以後,俄羅斯足球將是世界足壇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這一切都源於2018世界盃的舉辦。
當初,韓日足球也正是通過舉辦了2002年世界盃後,使韓日足球一舉成為亞洲的絕對霸主。而當前,假如中國能夠成功申辦一屆世界盃,不僅僅是提升中國足球本質的關鍵因素,亦是國民之眾望所歸。
論現在國力、世界影響力、城市發展等各個要素,中國已完全具備申辦世界盃的各項要求。儘管如此,我們還需要清楚地認識到,2022年世界盃在卡達舉辦,2026年世界盃將來到北美洲,由加拿大、美國、墨西哥聯合舉辦。也就是說,假如中國申辦的話,只能等到2030年以後了。而烏拉圭、巴拉圭和阿根廷已明確表示將申請申辦2030年世界盃,還有申辦2026年世界盃失敗的摩洛哥也表達將繼續進行2030年世界盃的申報。
筆者認為,由於2014年世界盃在拉丁美洲已舉辦過,2030年世界盃在烏、巴、阿三國舉辦的可能性很低。2022年世界盃雖然也在亞洲的卡達舉辦,但卡達卻地處西亞,亞洲地域太大,人所共識。而摩洛哥雖然積極性很高,但以中國目前的世界影響力和話語權方面來分析,中國舉辦2030年世界盃的可能性還是非常之高的,除非高層對此的積極性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