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日軍被抓後,向我軍提出3個要求,從此中國多出了一個新軍種

2020-12-22 騰訊網

歷史的長河緩緩流過,有些人有些事過去了便消逝了,而有一些卻讓我們難以忘懷,讓小編帶你走進歷史的長河裡遨遊吧!

現代戰爭基本上都以空軍為主,誰能夠掌握制空權,誰就贏得了戰爭。美伊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美方之所以能夠快速打敗伊拉克,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絕對的制空權,所以,空軍實力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他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不過話說回來,中國空軍的發展史,可能不太了解,因為中國空軍建立之初,主要和一名日本戰俘有關,他的名字叫林彌一郎。

林彌一郎,1932年被應徵入伍,憑藉著紮實的軍事才能,成為了一名航空二等兵,後來再逐漸發展成為了日本航空兵少佐。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當時林彌一郎也在其中,可是林彌一郎並不願成為戰俘,就想帶著部隊逃回日本,結果卻剛好被我軍抓個正著。

就在林彌一郎準備接受我軍懲罰的時候,東北民主聯軍首長找到了他,並勸告他,中日之間的這場戰爭不能完全責怪普通的日本軍人,你不必私自逃回祖國。後來,我方首長提出一個請求,希望他能夠幫助八路軍建立一支專業的空軍部隊。

當林彌一郎聽到這個請求的時候,內心十分糾結,不過最終還是答應了這個請求。只不過在答應請求的同時,林彌一郎提了3個要求。其一,不能把自己當俘虜看,要給自己足夠的尊重;其二,所有飛行員必須聽從命令;其三,需要配給自己一把白朗寧手槍。

顯然,對於未來空軍的發展而言,這些條件算不了什麼,於是我方首長很快便答應了。後來,按照林彌一郎按照要求,擔任了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主任教官一職,在之後的日子裡,林彌一郎和他的空軍屬下,成功的培養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代飛行員。對於林彌一郎此人,日本專家稱其為「解放軍空軍之父」!

塵埃落定,歷史帶走了該走的,也留下了該留下的,今天的歷史知識就到這,讓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日軍有個少佐被俘後,向我軍提出要一把手槍,後來我國多了個軍種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有一個少佐被我軍俘虜之後,向我軍提出要求,想要得到一把手槍,後來我國多了一個軍種,這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空軍。抗日初期,我國空軍實力幾乎沒有,被日軍掌控了制空權,戰爭打得極其艱難。所以在抗日戰爭之後,國家一直想要發展空軍力量,就在這時林彌一郎出現了。他是一位優異的日本飛行員。
  • 這名日軍被俘後,向八路軍要了一把手槍,從此我軍就多了一個兵種
    如果筆者要說前面這句話出自一名日軍之口,大家相信嗎?在東北老航校的創建歷史上,林彌一郎名字是繞不開的,他為新中國第一批飛行員的誕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日本專家則稱他是「中國解放軍空軍之父。」林彌一郎,中文名林保毅,1911年生於日本大阪府南河內郡。1932年參軍後內調往東北,成為擔任關東軍空軍第101教育飛行團第4練成飛行大隊長。
  • 日本軍官被俘後,卻向我軍提出要一把手槍,從此中國新添一個軍種
    在抗日戰爭中,日本軍人在被俘後一部分人依舊冥頑不靈,也有一部分人很快就對自己和本國的錯誤有了深刻的認識。他們之中的一些人不但放下手中武器,誠心投降,而且還非常願意為中國的軍隊貢獻自己的力量。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幫助中國建立起空軍力量的人原本是一名日軍俘虜,他叫做林彌一郎。
  • 日軍少佐被俘後,向八路軍提出要一把手槍,從此我國便多了一個軍種
    1942年8月,林彌一郎駕駛戰鬥機與「飛虎隊」創始人陳納德少將激戰於廣西桂林上空,在飛機被陳納德將軍駕駛的P-40戰機打了34個窟窿後仍成功脫離戰場,返回日佔廣州白雲機場。▲日軍零式戰鬥機形象侵華戰爭期間,林彌一郎先是從少尉晉升為大尉,並擔任第3中隊中隊長,後又晉升為陸軍飛行隊少佐——在當時特別強調出身和論資排輩的日本陸軍中,普通士兵出身的林彌一郎能夠晉升為校級軍官,足以彰顯其不俗能力與出色戰績。
  • 日軍一名少佐被俘,向八路軍提出要一把槍,從此我國多了一個軍種
    1911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義大利跟土耳其作戰時,就使用了飛機進行援助,飛機的機動性和破壞性得到了認可,至於我國的空軍是在1949年之後迅速發展的,至於為什麼能這麼快發展,答案在一個日本人身上
  • 抗戰中抓日軍俘虜有多難?開國上將苦學日語抓到一個卻被暗算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士兵都是非常頑固的,他們一個個都深受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的荼毒,加上日本人本身就用虐殺戰俘的方式來警告日本兵成為俘虜之後的後果,所以日本士兵都對成為中國軍隊的俘虜非常恐懼,更多的時候寧願選擇直接自殺。
  • 日本投降4個月後,這支日軍仍霸佔中國一縣城,還有五千偽軍追隨
    在中國戰場上,直到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才向南京國民政府正式遞交投降書,軍隊也隨之向中國軍隊投降,但在一個縣城就有這樣一支日軍,一直負隅頑抗四個多月。高郵是揚州北邊的一個千年古城,地處京杭大運河的東岸,是蘇中連接蘇北的水陸要道。縣城城牆高10米,厚7米,縣城四周是河流和湖泊,地形易守難攻。
  • 圍點打援,一個團猛攻據點,日軍馳援中猝不及防,被我軍全殲
    圍點打援是我軍在在戰爭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辦法,目的是對付憑藉據點堅守的敵軍,特別是在攻堅武器奇缺的情況下,如何做到能夠將敵人誘騙出來,在達到殲滅的同時自己還不傷筋動骨,在這方面無論是國民黨軍,還是後來抗戰時期的日軍,都曾是我軍的「良師益友」,他們曾為我軍在半途中輸送了大量的武器彈藥
  • 解放軍炮擊日軍:日本投降4年後,中國境內為何還有日軍身影?
    太原城郊的解放軍炮兵突然開火,一發發炮彈落到了「日軍」陣地上。緊接著,解放軍官兵手持鋼槍,向「日軍」展開總攻。最終,日軍「全軍覆沒」,其指揮官被解放軍俘虜。在日本投降4年後,為何中國大地上還有日本官兵活動的身影,這支「日軍」到底有什麼來歷?提到太原日軍,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山西王閻錫山。閻錫山主政山西38年,其成為「政治不倒翁」的秘訣就是「實用主義」。
  • 日軍少佐被俘後,我軍贈送其一把手槍,從此以後,中國新增一軍種
    然而,雖然我軍戰士在抗戰時英勇頑強,但是卻始終缺乏一個軍種,可是自從我軍將一把手槍贈送給一名被俘的日本少佐之後,那個缺失的軍種便補齊了。林彌一郎,191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21歲的時候被召入軍隊,成為一名航空二等兵。在軍隊的3年時間裡,林彌一郎學習十分刻苦,不斷汲取飛行知識與經驗。
  • 日軍將領被八路軍俘虜,想要一把槍,被允許後我國多了一個新軍種
    戰爭過後,誰能制霸天空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軍隊正是如此,憑藉其強大的空軍橫行一時,無人敢招惹他。現代化戰爭中,兩支軍隊展開較量誰能掌握制空權,基本上也就掌握一場戰爭的勝利。中國經歷幾十年的發展,在科研人員不懈努力之下勢力有了顯著的提升。
  • 抗日戰爭中,被我軍擊斃的3名日本將領,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抗日戰爭中,被我軍擊斃的3名日本將領,看看有你認識的嗎?而在抗日戰爭當中,我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戰爭中後期,牽制了大量的日偽軍,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作戰,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而在抗戰當中,我軍擊斃了數名日軍將領,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比較有名的3個,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 這支日軍投降時提2個條件,還有更過分的要求,八路軍為何同意了
    日本投降後,林彌一郎起初有意投降蘇軍,但聽說蘇軍對戰俘的處置很粗暴,林彌一郎深感恐懼,與部下商量後,決定向南逃亡,若有機會就從朝鮮返回日本。日軍投降特殊談判這支日軍投降幾天後,八路軍派人把林彌一郎接到軍分區司令部。
  • 抗戰中我軍抓個日俘為何這麼難?日軍:寧願自殺,也不能淪為俘虜
    如果大家對抗戰史有所了解,就會發現抗戰中我國軍民很少能抓到日俘。日軍很難俘虜,這是大家的共識。日俘有多難抓?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抗戰之初的首次大捷,八路軍消滅了1000多名日軍,結果一個俘虜也沒抓到。
  • 日本要求我國拆除日軍雕像,我國提出要求,日本否決後竟這樣回應
    在我們現在處於這個和平美好的年代,之前一直是戰火不斷,這些是先輩用生命付出換來的,現在世界和平,但是在當時雲南騰衝發生了一場戰役,我們修建了陵園的時候還修建了四個日本兵雕像,一直長跪在那裡進行懺悔,日方知道後要求我們拆掉我們提出條件,結果竟然這樣回應。
  • 抗日戰爭,我軍10場著名戰役,殲滅多少日軍,領軍人都是誰?
    抗日戰爭中,所爆發的大大小小的戰役有數萬次之多,中國軍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當然,日寇的傷亡也很大。現在讓我們回到過去,看看其中10場著名戰役裡,我軍都消滅了多少日軍?戰役成果中國軍隊傷亡:六萬餘人日軍傷亡:四千多人戰役評價:因為太過慘烈,又是正面戰場中罕見的我軍獲勝的一次重大戰役。
  • 4個日本兵跪地請罪數十年,日本懇求拆除,中國提出3要求日本傻眼
    而為了紀念這些英勇的戰士,我國雲南騰衝地區出現了一個「倭塚」。國殤墓園的由來據史料記載,1942年5月日軍侵犯我國滇西邊境,我國怒江以西的大片國土落入敵人手中,滇緬公路被徹底截斷。1944年5月,為了收復失地,中國遠徵軍向滇西發起反攻。
  • 日軍截獲到我軍電報,破解後每個字都認得,連一起卻摸不著頭腦
    情報一直是各個國家國防建設的重中之重,如今世界上最有名的情報組織有三個,首先是美國的中情局也就是所謂的FBI,然後是以色列的摩薩德,最後是英國的軍情六處。傳說這三個組織掌握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情報。在戰爭年代,情報的準確性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 抗日戰爭時我軍一個軍的有多少人?真的還沒有日軍師團人多?
    但是如何將一個軍隊的士兵進行合理的編組,這需要涉及到一支軍隊的架構,軍隊結構如何設定,往往也影響著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所以軍隊結構顯得非常重要,不同的軍隊,其組成結構上也存在著諸多差異,只有提出合理的軍隊編制,才能更方便的管理和調動軍隊,方便我們實現對於軍隊更加高效和科學的管理,方便對於軍隊的調動,所以一支好軍隊必定離不開一種合理的軍隊編制,而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時期,將 「軍」這個編制單位看得很重要。
  • 薛嶽與日軍一個師惡戰萬家嶺,驚動了天皇,10日殲滅一個日軍師團
    1938年,德安縣萬家嶺來了一百多名傳道人,他們穿著道服,手上捧著佛像,蒙蔽了不少人,但是這些人都是日軍假扮的,目的是為了熟悉德安縣的地形,繪製地形圖,為進攻這裡做好準備。而江南贛北也面臨著一場惡戰馬上來襲。而此時的薛嶽將軍正在西南方向的小山村裡心煩意亂,一直在糾結,到底放不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