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大同、千佛雲岡,一處令人靈魂震顫的塞外風光

2020-12-14 綠字營

談起旅遊,人們總是會在第一時間想到江南風景,還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的家鄉景秀與蘇杭作比較,拿著自家的雞蛋與別人家的石頭比硬,一比之下愧疚得不行,回家拼命地栽花種草,日日不惜代價澆灌,卻又抵擋不住北方冬季的雪大風猛,為了一星半點的綠,耗費成本無數。

卻不知道,粗獷、靈秀各擅勝場,北方漫天大雪的風景,反而最為南派詩人稱頌,比如陝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歷千年而彌堅挺,為改寫北方滿眼黃沙的形象立下首功。

雲岡石窟,位於人說山西好地方的山西境內,持節雲中的大同市。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東周時期,山西屬於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地盤,西接秦,北連燕,南為荊楚,在南北朝及遼金時期,山西也曾是十分輝煌的地區,而山西大同更是做過我國歷史古都,歷史上的西京都護府,就是今天的大同,大同恆山,有北嶽之盛名。

北宋畫家郭熙在比較五嶽山勢特點時說:泰山如坐、嵩山如臥,華山如立,衡山如飛,恆山如行。道盡了恆山上應天樞像北辰、如靈蛇蜿蜒的山嶽形勢。然而這裡還有一處超越北嶽的旅遊勝地卻是一個叫做雲岡的小城。

雲岡之所以能比恆山更有名,在於雲岡石窟的藝術成就、國際屬性。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現存主要洞窟45個,附屬洞窟209個,雕刻面積達18000餘平方米。造像最高為17米,最小為2釐米,佛龕約計1100多個,大小造像59000餘尊。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是佛教藝術東傳中國後,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風範的佛教藝術寶庫,是公元5世紀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豐碑。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

「北魏帝都」、「遼金京華」、「明清重鎮」,大同,這座低調的城市,卻蘊含著無限的能量,當古老的氣息和異域般的塞外風情在此交匯之時,大同的面紗被逐漸揭開,從北魏時期氣勢恢宏的雲岡石窟到遼金時期的華嚴寺和善化寺,從神秘而佛道儒交融的懸空寺再到先至今仍仙氣繚繞的道教名山恆山,這座塞外之城將多民族的文化完美地雜糅到自己的血液中,造出了一個新的卻毫無違和的「大同」。

作為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美譽,特別是以雲岡石窟、北魏懸空寺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華嚴寺、善化寺、觀音堂、覺山寺塔、圓覺寺塔為代表的遼金文化;以邊塞長城、兵堡、龍壁、明代大同府城為代表的明清文化,構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為平城文化、邊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截至2013年,大同市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4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雲岡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市、縣文物保護單位300餘處。這些文物保護單位中有古建築188處,古墓葬38處,古遺址66處,石窟寺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處(其中革命文物18處),石刻及其他22處。大同市共有館藏文物9.7萬餘件。

雲岡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稱雲岡石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灅水》記載:「武州川水又東南流,水側有石,祗洹舍並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逕靈巖南,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

作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時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遺存,是從北魏文成帝復法啟開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間終結,大致歷經了近70年之久,石窟藝術內容豐富,雕飾精美,是當時統治北中國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國技藝和人力、物力所雕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創造出的一座佛國聖殿,是新疆以東最早出現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壯麗的典型皇家風範造像而異於其他早期石窟,展現的佛教文化藝術涉及到歷史、建築、音樂等多方面內容。

它是東方石雕藝術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範,亦代表著公元5-6世紀佛教藝術的最高成就,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亦與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並稱為世界三大石雕藝術寶庫。

唯有文化最持久,唯有藝術能流傳,願現代人在追求金錢的空暇,到祖國的西北走一走,讓雙眼換換視野,讓靈魂擁抱震顫,感受一下塞外風光,給自己沒有黑夜和白天的生活,安裝上一些千年、萬裡等大數字概念。用大數字制衡一下大數據,不要把自己的生命退化成為大數據裡的一個小節點。

相關焦點

  • 大同大學雲岡學學院與雲岡文化生態研究院成立
    9月9日上午,大同大學雲岡學學院與雲岡文化生態研究院掛牌成立。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副省長吳偉出席掛牌儀式並為雲岡學學院、雲岡文化生態研究院揭牌。在授牌儀式上,張吉福指出,雲岡學學院肩負著挖掘雲岡石窟歷史內涵、擴大雲岡故事影響力的重大使命,要精準定位、不辱使命,進一步明確建院方向目標,把學院創建成水平一流的權威學術中心,創建成群賢畢至的人才培養基地,要把學院打造成專業精簡的文物保護高地。
  • 【山西遊 • 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博物館 ↑     早在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今大同)武州塞開始開鑿石窟,傳說佛像是以當時皇帝形象為原型塑造,現編號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五個大型石窟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來山西旅遊必打卡的景點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國家首批五A級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名錄,來這裡感受一波氣勢宏偉的雲岡群吧!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現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這裡凝聚了古代佛教藝術的高峰,作為北魏的國家工程,整個石窟群恢弘壯觀,氣勢雄偉,大山中雕刻的佛像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好多歷史文化,可以請一位導遊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每處石窟的歷史由來。
  • 大同市一縣城,境內有五嶽之一,更有一座「塞外小黃山」
    大同市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與太原同步,改革開放後依賴於能源化工產業迅速發展的城市山西省工業發達的城市,進入新千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大同逐漸從工業化城市向生態旅遊業轉移,大同市位於晉冀蒙三省區邊界,古代是中原地區在北方的最後屏障,本來就有「北方鎖鑰之稱」
  • 去大同
    大同古城歷史上大同地處塞外,介於內外長城之間,「東連上谷,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居邊隅之要害,為京師之藩屏」(《讀史方紀要》)。所以北方的烏桓、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對大同早期的開發和建設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大同也留下了他們不少的文化遺蹟,諸如雲岡石窟、華嚴寺等等。要想了解北方,要想了解北方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大同當為必看之地。
  • 雲岡石窟:大同旅行中,最值得去的目的地,附詳細旅行信息
    雲岡石窟是行旅大同最隆重的一步,缺了這一步,你不好意思跟人說你旅行到過大同。 他的微笑,嘴角微抿,似乎有一點點調皮,卻又流露出自然律動的笑容,令人心馳神往。
  • 雲岡大景區建設時鮮為人知的名人故事 ——訪中國古都學會顧問、大同古城保護和修復研究會原會長安大鈞
    2009年,市政府全面啟動雲岡石窟周邊環境治理工程,時任市長總負責。在雲岡公園基礎上新建遊客服務中心、曇曜廣場、禮佛大道、靈巖寺、雲岡陳列館等十七處建築,總面積五萬平方米。同時完成了景區道路、綠化、停車場、河壩加固、湖景擴建、山後圍牆等工程,雲岡大景區初具規模。  在雲岡大景區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國內宗教、文化、雕塑、彩繪、書畫等各界著名專家發揮了重要作用。
  • 6元錢的大同雲岡石窟遊,人潮洶湧,幾個小時後咋「退潮」了?
    接著分享我的大同行,我到大同的第一次出行就是去雲岡石窟。為了出行方便,我住在火車站前的一家連鎖酒店裡,就是為了去雲岡石窟方便,當天下午回來後,就把住處搬到了古城邊。603路公交車始發站是火車站,終點在雲岡石窟景區,全程14站,車程40分鐘。
  • 出發吧~朔州這幾處的塞外風光正好,快來體驗一下~
    秋冬時節,塞外風光是最獨特的 這個時候的塞外 真的有蕭瑟的感覺 所以,這個時候想要旅遊、看獨特的風景
  • 大同雲岡石窟,最易被忽視的兩處景點,其實很精彩
    說說我的大同行,大同的第一個行程是雲岡石窟。開心的是,從現在到年底,工作日出行,享受免門票的優惠。位於山西大同西郊武州山南麓的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雲岡石窟景區入口,很氣派。
  • 大同的「塞外懸空寺」,豎立在懸崖邊,氣魄非凡,獨具特色!
    大同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早在10萬年前就有人居住。它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給大同帶來了許多人文景觀,使它成為全國優秀的旅遊城市。新榮區作為大同市四個市轄區之一,沒有雲岡區雲岡石窟的名氣,沒有平城區行政中心的地位,更對雲州區的健康養生毫無興趣。但它是大同市郊區唯一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 大同的十張「國字頭」名片
    其次,大同有著較長的都城的時間,前後共410年。再次,它有著相當大的城址規模,北魏平城如加上周邊的東、西、南、北四苑,比現在的大同市區還要大許多。最後,在它的遺址上或近旁存在大的後續城市。大同作為城市自趙武靈王建城以來,至漢平城、北魏平城,至遼金陪都、明清大同鎮,至今城址從未發生過位移,城市的南北中軸線始終未變,這在我國眾多古都中是少見的。
  • 國慶出行指南,大同景點收藏版
    大同關帝廟坐落於大同市鼓樓東街,俗稱大廟。從建築手法和特色看,當為元代遺構,是大同唯一的一處元代建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神溪溼地是一處風景秀美的休閒旅遊區,也是晉西北唯一的一處國家級溼地公園。千佛嶺景區,是一處怪石嶙峋、林木茂密、山清水秀的自然風景區,山頂上有一塊天然磐石建有一座千佛寶塔,塔下三個石洞內雕刻著數千餘尊小石佛,千佛嶺因而得名。
  • 大同雲岡石窟的旅遊冷知識:出道即巔峰,紅顏多薄命
    雲岡石窟,就是山西省大同市的標誌。不過作為中國最負盛名的「四大石窟」之一,雲岡石窟這些年在旅遊界的聲明有些寥寥。可論歷史,論成就,論寶藏,它還真沒怕過誰!這不,如今崛起東山的機會又來了。值此之際,雙魚座也來湊湊熱鬧,帶大家看一看這座擁有著千年歷史的寶藏石窟,有哪些比較冷門的知識。
  • 【福利】跑馬免費遊雲岡石窟 大同馬拉松名額免費送
    一步一世界,大同大不同!9月24日,坐標大同,與萬名跑者一起,共赴一場跨越歷史的邀約!大同大不同穿越歷史,遇見三生三世去年熱播的古裝劇《錦繡未央》,讓大同塵封的歷史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劇中故事的發生地就在1600年前的大同——當時的北魏王朝都城平城。
  • 天下大同,誰的大同
    拓跋氏坐擁平城時,契丹還是塞外四處流竄的少數族群之一,而平城,也就是現在的大同,則是當時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平城為都共95年,全方位輻射中國北部,這也是大同人最為自豪的一段。 但平城遺蹟,在當下的大同市區幾難尋覓。古城往南有一處明堂公園,是屈指可數的標誌性遺址,小時耳熟能詳的《木蘭辭》裡有兩句,「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 珍貴的史料:圖說雲岡百年滄桑,山西大同收藏家田德宏供稿
    為了宣傳雲岡石窟,僅以我收藏的幾種雲岡石窟畫冊,明信片展現給大家,讓我們一起感受雲岡百年巨變。「這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要堅持保護第一,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利用好」一一習近平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雲岡石窟明信片,當時窟頂的寺廟相當完整。
  • 雲岡研究院在山西大同成立
    2月19日,雲岡研究院成立大會在山西大同召開。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就雲岡研究院成立作出批示。
  • 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有你想不到的美景,省錢且有歷史感的景點
    ,現如今也具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對於來到大同的每個遊客來說,是堅決不能錯過的,否則真的愧對大同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來大同遊玩,最不能錯過的就是久負盛名的雲岡石窟,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這裡的文化意義是與眾不同的,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絕佳魅力,同時也將古印度和西域的藝術特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雲岡石窟當中遊玩,會被露天龐大的釋迦坐像,深深的震撼,雖然只有胸部以上被保存的完好,但是恢弘的氣勢依然讓人無法拒絕,在雲岡石窟當中還有很多無比精妙的小石像,每個都呈現出來精彩絕倫的狀態
  • 「塞外小桂林」,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紅召九龍灣生態旅遊區
    「塞外小桂林」,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紅召九龍灣生態旅遊區[2020年8月2日(周日)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卓資縣九龍灣景區]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卓資縣西北部,國家級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內,有一個夢境般神奇的地方,這裡的天是藍的,雲是白的,山是青的,水是碧的,這裡是公認的天然氧吧,被譽為「塞外小桂林」,這就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紅召九龍灣生態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