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四維地球遙感數據:以太空視角,智看時空變幻

2020-12-16 IT168

在保護生態環境等各項基本國策的推動下,我國森林覆蓋率不斷攀升。據最新數據統計,在過去的四十年間,我國森林面積增長1.05億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85億立方米,在全球森林資源持續減少的背景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見證著綠水青山的回歸。

在保護森林資源的長期系統工程中,林業管理是其中一項關鍵的基礎工作。隨著衛星遙感技術的普及,林業管理部門得以通過遙感技術及時完成森林變化監測、森林蓄積量統計和應急救災等方面的管理和數據採集分析,林業管理由原始的粗放模式逐漸過渡到數位化管理方式。讓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了全新的智能化管理時代。

遙感上雲讓千行百業秒速直通衛星數據

雖然遙感監測早已應用於國土、水利、環保、礦產開發等領域,但傳統的遙感數據服務存在採購流程長、數據更新慢、數據加工與保存的成本高等各種弊端,遙感數據使用門檻較高,業務開發效率低。而華為雲聯合「遙感影像國家隊」中國四維共同打造的新一代遙感數據云服務平臺——四維地球,是國內首個基於海陸空天多源數據融合的時空信息智能服務平臺,依託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對海量遙感數據的雲端處理和快速分發、按需使用和瀏覽共享,構建起對地觀測數據從太空到用戶的雲際直連。

四維地球遙感雲服務平臺首創高質量遙感數據一站式在線購買體驗,20年遙感數據積累,全解析度全覆蓋,安全可靠、智能精準,四大核心優勢助力政府和企業應用創新,數據上雲,決勝千裡。

•更權威,衛星資源豐富

對接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在軌24顆對地觀測衛星,是全球民用陸地觀測衛星在軌數量最多的國家級遙感衛星數據中心。

•更全面,PB級數據在線

20年遙感信息積累,0.5~500m影像解析度;5nm+300餘波段;且影像數據當天成像,實時發布。

•更可靠,12個9數據持久性

基於華為雲OBS對象存儲,保障 99.995%的業務連續性,提供高並發、大帶寬、低時延的高質量服務。

•更易使用,易擴展

一站式在線購買體驗,用戶可享受按需付費、秒級無感擴容,快速直達海量高質的遙感圖像數據在線應用。

華為雲遙感數據在線實時開放,共享普惠遙感

近日,四維地球遙感雲服務平臺首批產品已經上線華為雲官網,向各行各業在線開放,分享技術紅利,共享普惠遙感。影像解析度種類豐富,可用於變化監測、審計、執法督察、應急救災等多種場景,遍及國土、水利、環保、應急、政務等多個行業領域。

遙感存檔影像:用戶可按照時間、空間等條件,直接檢索並獲取所需空間範圍內的已歸檔歷史多時相數據;

遙感編程影像:可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拍攝,按指定區域、指定未來時間範圍、指定觀測條件等要求,規劃調動衛星定製化拍攝影像數據。

日新圖:以景為單位,每天更新數據,用戶可實時訪問,影像經過正射校正處理,幾何精度優於10米。日新圖產品可應用於國土執法監督、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環保固體廢棄物監測、地質災害監測等場景。

鑲嵌圖:為用戶提供幾何精度優於10米的影像體驗,經過融合、勻色、鑲嵌、裁剪後得到完整的一張圖,每月、每季度、每年生成省、市一張影像圖。對於政府部門,鑲嵌圖可結合政務系統實現規劃、應急指揮、信息加載、綜合分析等決策支持服務。對於企業,鑲嵌圖可為其建立導航、定位、購物等面向公眾服務的應用系統接口服務。

為了助力各行業的數位化應用創新,讓遙感服務產品普惠千行百業,華為雲官網還隆重推出了年終遙感鉅惠活動。未來,華為雲四維地球遙感雲服務平臺也將持續開展產品模式、商業模式等創新,促進遙感衛星運營及服務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推動遙感產業真正走向智能化、社會化、實時化與大眾化。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佛山與航天科技中國四維合作共建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
    佛山日報訊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嶽濤一行到訪佛山。市長朱偉會見了嶽濤一行。雙方就共建佛山四維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促使航天航空技術在佛山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落地生根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並現場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佛山四維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成立揭牌。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發布新一代地球觀測數據與製圖成果
    清華新聞網5月6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舉行新一代地球觀測數據與製圖成果發布會。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地學系主任宮鵬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劉涵一起,對外發布了清華大學基於亞馬遜雲服務(AWS)完成的新一代中國地區地球觀測數據集(Seamless Data Cube,簡稱SDC)——2000~2018年30米解析度逐日無縫遙感觀測數據,以及在此基礎上研製的中國逐季節地表覆蓋和逐年土地利用製圖成果。
  • 中國遙感應用協會首屆「四維杯」 遙感應用創新大賽發布
    為不斷創新挖掘我國自主航天遙感數據的應用價值,吸引更廣大用戶參與遙感應用推廣及其相關產業發展,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國家航天局指導下,在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方面支持下,2019年6月14日在寧波市杭州灣新區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上啟動了中國遙感應用協會首屆「四維杯
  • 什麼是四維時空?我們進去會看到什麼?
    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中提出了「四維時空」的概念。如果引用科學家給出的定義可能很多人聽不懂,簡單來說一條線是一維,一個沒有高度的面是二維,我們人長寬高就是三維,第四維就是時間,也就是說把我們人從出生到死亡這整個過程看成是一個整體這就是四維。
  • 「時空隧道」與四維空間有關?劉慈欣:進入四維可能就是「神」了
    科學家說四維空間給三維空間增加了另一個維度,但也讓它變得更加複雜,因為這個維度與時間有關,與速度有關的問題支撐著整個空間的存在。當人們懷疑四維空間存在的真實性時,其實數學家黎曼早在19世紀就對其進行了研究。通過黎曼空間的特殊概念,將歐氏幾何和菲歐幾何結合起來,得出四維空間真實存在的觀點。
  • 時空四維中的力已經波及地球,為什麼我們卻毫無感覺?
    畢竟引力波難以探測,它是時空的漣漪,震動的不是我們能看的事物,而是時空本身,它就是時空的四維中傳播得力。我們要如何去看到能影響時空的東西呢?想想真有些天方夜譚。不過有句話說得好,未來總有無限可能。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完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的不懈努力,在2015年9月14日人類還真的成功用LIGO捕捉到了這一神奇的現象。
  • 地球質量高達60萬億億噸,為什麼可以飄在太空中,而不墜落呢?
    當從太空中看行星等天體,或者在太空中拍攝的天體照片,感覺好像包括太陽地球等天體都是飄浮在太空中一樣
  • 遙感衛星助力金融保險,「四象愛數科技」發力遙感數據應用服務
    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遙感衛星影像在近年來得到充分的積累。如何將大量的遙感衛星數據轉化為有效的信息,為更多行業提供服務,是當前遙感應用行業面臨的痛點。成立於2017年的遙感數據應用企業「北京四象愛數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三年時間的研發,在國土資源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大宗商品產量預測等領域,為政府、金融和保險機構提供了成本低廉的遙感數據應用解決方案。
  • 航拍地球2020
    、摺疊、聚焦 時間、空間數據 有了具象而立體的呈現 02 地球與人類共同構建的星球系統 如此複雜而有秩序 遙感雲圖呈現的天然色彩也充滿了活力
  • 視角| 從衛星圖像看澳大利亞火災與隱患
    視角 | 從衛星圖像看澳大利亞火災與隱患 2020-01-1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7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氣溶膠定量遙感研究團隊...
    北京事業單位公告:2017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氣溶膠定量遙感研究團隊博士後招聘1人公告,自發布招聘通知之日起,凡符合招聘條件的人員可通過電子郵件或普通郵件提交個人材料。確定正式申請後再依規定正式提交其他材料。具體事業單位公告詳情如下。更多事業單位考試信息請點擊事業單位考試網。
  • 智匯雲校提供「2020華為中國大學生ICT大賽賽前輔導」
    基於共同「打造ICT人才生態·助力數位化社會建設」目標,華為優秀授權培訓合作夥伴—訊方技術攜旗下品牌「智匯雲校」,在多地區院校開展賽前動員活動,並為參加此次賽事的院校師生提供賽前輔導、賽事服務及激勵政策。
  • 清華大學宮鵬教授:遙感的出路在哪裡?
    2013年,我們對收集的6500多篇已發表的地表覆蓋製圖的英文論文做了一個分析,發現雖然中國論文量已居當年的世界第二位,美國是第一位,但是我們發現來自中國的論文有幾個特點,一是找方便獲得遙感數據的一小塊區域做研究;二是以技術改進為主,或者把別人在其他領域做的工作拿到遙感領域修改應用;三是集中在中國無雲的北方草原和平原地區,山區和雲多的南方則較少。
  • 華為雲IoT智簡聯接,加速行業智能升級
    做好三個聯接,加速行業智能升級華為雲IoT總經理李樹森介紹:「 華為雲IoT聚焦打造物聯網基礎設施,從技術和商業兩個層面,做好三個聯接,聯萬物,聯生態,聯行業。華為雲IoT會持續與生態夥伴一起,打造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使能千行百業的智能升級。」
  • 如何離開地球?
    它可以吸收太空中的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免受傷害。同時,臭氧吸收太陽輻射,使得平流層頂部的溫度升高,甚至可以與地面相近。於是便出現了頂部高溫、底部低溫的「上熱下冷」現象,大氣的上下對流基本消失,平流層因此得名。
  • 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大數據架構師、大數據研發工程師招聘9...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為中國科學院直屬綜合性科研機構,主要開展遙感信息機理、對地觀測與空間地球信息前沿理論研究、數字地球科學平臺研發等工作,為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和促進學科發展做出創新性貢獻。研究所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專項,以及中科院A類先導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等項目。
  • 人工智慧不只能看「平面世界」 還能觀察四維時空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卷積神經網絡」已被證明能夠熟練地學習二維數據中的模式——尤其是在識別數字圖像中的手寫文字和物體等計算機視覺任務中。但是,當應用到沒有內置平面幾何的數據集時——例如,三維計算機動畫中使用的不規則形狀模型,或者自動駕駛汽車生成的、用來繪製周圍環境的點雲——這種強大的機器學習架構就不奏效。
  • 四維時空稱為世界膜,更高維生命是什麼樣?時間機器又是何物?
    時空分為時間和空間,人類是存在三維空間的生命個體,而我們所了解的時間概念是處於一維狀態,即一條時間線軸。三維的空間加上一維的時間,我們目前所處的是四維時空,這個時空被理論物理學家稱為「世界膜」,他們普遍認為我們的時空鑲嵌在一種更高維度的時空中,稱之為「超體」。
  •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所2018推免生接收辦法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簡稱遙感地球所)是培養遙感、對地觀測、空間地球信息科學領域高層次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導師隊伍、科研條件、學術氛圍等方面,能為優秀推薦免試生(簡稱推免生)提供良好的成才環境
  • 四維空間是一個時空的概念,四維的空間都可以被稱為四維空
    四維空間是一個時空的概念。簡單來說,任何具有四維的空間都可以被稱為「四維空間」。不過,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維空間」,大多數都是指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中提及的「四維時空」概念。根據愛因斯坦的概念,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