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素芬:為青少年打造更好的網絡成長環境

2020-12-26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畢若旭)近年來,短視頻的蓬勃發展獲得了越來越多青少年的喜愛,孩子們通過抖音等平臺社交互動、學習知識、激發閱讀、感悟藝術魅力,這些現象引起了許多青少年研究者和權益保護組織的關注。在12月23日舉辦的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青校媒主辦的「善用短視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研討會上,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協商代言處處長滕素芬提到,網絡已經成為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空間,短視頻也成為青少年學習生活中難以分割的信息形態。

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連續3年對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進行大樣本調查分析,在2019年發布的相關報告中,被調查的全國34661名中小學生中,46.2%的未成年網民經常收看短視頻,較2018年提升5.7個百分點,目前已經僅次於音樂和網路遊戲,成為未成年網民使用最普遍的網絡娛樂服務之一。因此,為青少年營造內容優質的短視頻環境格外重要。

「我們參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立法,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增設了「網絡保護」專章,大幅充實了網絡保護相關內容,規定要確定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網絡信息的種類、範圍和判斷標準,網絡音視頻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針對未成年人設置相應的時間、權限、消費管理等功能。」滕素芬介紹,團中央還配合中央網信辦,推動制訂《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就網絡空間治理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與此同時,團中央是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成員單位,依託這些有力機制,推動加強行業監管,依法打擊傳播網絡色情和非法信息、侵害未成年人的行為。通過加強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建設,從會員單位做起,加強行業自律。

「青少年應該成為網絡媒介的主人,我們依託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和抖音等網絡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共同開發自護產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保護站點。」滕素芬介紹「希望下一步能夠得到學界、業界專家的更多建議,為青少年實務工作賦能,讓我們共同為青少年打造一個更好網絡成長環境。」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發布 助力青少年在數字時代健康成長
    ,助力青少年在數字時代健康成長。對於這一代生於網絡、長於網絡的青少年來說,當網際網路已經像空氣和水一樣滲透在他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時候,如何幫助孩子們鑑別內容的優劣,更好地管理時間,規避風險,成為家庭、學校、網際網路企業及全社會的共同使命。
  • 少年的你 我們來呵護——昆明共青團打造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全鏈條...
    今年以來,昆明共青團以落實《昆明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為抓手,聚焦「青少年權益保護的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的工作目標。深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多角度完善工作機制,多層次提供精準幫扶,將青少年事務工作作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繡花針,打造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全鏈條工作機制,善作善成,久久為功。
  •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促進國家蓬勃發展——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
    《倡議》提出:各方要重視網絡素養的家庭教育,提高家長參與網絡素養教育的積極性;強化教育系統的主陣地作用,推動網絡素養教育進入基礎教育體系;相關行業要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承擔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網絡空間和健康網絡內容的社會責任;全社會應合力縮小數字鴻溝,以網絡素養教育帶動教育扶貧,縮小教育資源差距。
  • 安徽日報:青少年網絡素養亟待提升
    (2020)》顯示,青少年網絡素養總體平均得分為3.54分(滿分5分),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報告》指出,父母共同陪伴的青少年網絡素養得分最高。這是因為經常得到父母陪伴的青少年,擁有更多機會學習網絡知識,掌握上網工具的操作方法,父母也可以對子女上網活動頻率、瀏覽內容等進行監督,防止「網絡沉迷」現象發生。因此,家庭教育環節上,父母要充分發揮提升網絡素養對子女成長的積極作用,有效化解網絡負面影響,為子女上網「把好關」。
  • 鄭富芝: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全面淨化青少年網絡成長環境
    他提出,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突出價值觀引領,維護校內外和諧,抓好校園欺凌防治,全面淨化青少年網絡成長環境。教育部在上海召開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交流總結各地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做法,謀劃「十四五」時期德育工作改革發展,切實推動基礎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質量。
  • 王東新代表:淨化網絡環境,打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
    手機網民達8.47億,手機上網比例為99.1%。但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和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網絡詐騙、網絡謠言、黑客、病毒、網絡賭博等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針對網際網路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問題,世界各國也採用了各種措施來保證網際網路的良好環境。
  • 莆田涵江:全力淨化網絡環境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東南網莆田12月9日訊(通訊員 鄭潔 文/圖)近年來,隨著網絡日益發達和智慧型手機不斷普及,網絡世界在豐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的同時,也引發了如網絡不良信息泛濫、網路遊戲成癮等問題,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 全社會協同努力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
    日前,《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2020)》發布,報告顯示,青少年網絡素養總體得分不高,平均得分為3.54分(滿分5分),如果換算成百分制,則大概為70分,網絡素養水平處於及格線以上,但有待進一步提高。
  • 寧波:用心「護苗」 守護青少年學習成長的文化環境
    央廣網寧波9月20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張昊樺 張琪)9月20日上午,天還微微下著小雨,但這依舊阻擋不了百餘位青少年、家長與會的熱情, 當天,寧波市海曙區第三屆中小學生「護苗·綠書籤行動」徵文比賽頒獎暨「綠色網絡文明進校園」繪畫徵集活動頒獎典禮在海曙區文體中心如期舉行。
  • 「關愛未成年人」培育青少年成長「沃土」,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綜述
    強化機制建設、創新設計活動載體、健全教育網絡,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教育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化課程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大力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課堂教學讓學生收穫知識、堅定信心思想引領為未成年人成長培育「沃土」中青未來培巧·妙學巧記高效記憶觀摩會在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多功能廳舉行。
  • 護航2020:從修法到專項治理行動 多方為青少年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未來網北京12月17日(記者 謝青)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青少年的成長已經離不開網絡。據《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顯示,當代未成年人"數位化生存"程度不斷提升。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未成年人平均網齡超過6.3年,中學生擁有智慧型手機的平均年限達到4.87年,最長的達到15年。
  • 河北邯鄲團市委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保護傘
    今年以來,為積極推進《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落細落實,團市委著力構建服務青少年「三個平臺」,保障青少年合法權益,更好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構建青少年權益維護平臺。在全省率先開設12355心理援助熱線和邯鄲12355心理直播間,錄製心理減壓短視頻,並在新媒體平臺推廣。
  •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超99%,騰訊等倡議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
    12月26日,騰訊等多方共同發布《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提出:提高家長參與網絡素養教育的積極性,推動網絡素養教育進入基礎教育體系,相關行業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承擔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網絡空間和健康網絡內容的社會責任,全社會應合力縮小數字鴻溝,縮小教育資源差距。
  • 如何防止青少年網絡成癮?教育專家朱永新:家庭訂立網絡使用規則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圖/主辦方提供隨著在線教育的普及和推廣,青少年使用網絡的頻率倍增,如何防止網絡成癮?如何提升孩子的網絡素養,讓網絡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在12月26日北京舉辦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上表示:「這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緊密聯動。」該論壇由中國日報社指導,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公司主辦,邀請十餘位資深教育專家進行深入研討,並共同發出《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助力青少年在數字時代健康成長。
  • 這有一份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研報告,請查收
    因而,必須引導全社會重新認識網際網路社會的時代特徵,重新了解網絡素養對青少年發展的作用,重新圍繞青少年成長打造符合他們人生發展和社會化需求的網絡素養培養體系,讓青年一代在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富有競爭力。當下有一些青少年過度依賴網絡生活,對其身心健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解決這一現象的關鍵就是通過親子教育改善家庭環境,通過積極、有效、包容的親子溝通促進彼此之間的換位理解和情感聯繫,通過增強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歸屬感來提升他們對現實社會的融入和對家庭生活的認同,從而才能更好的習得和提升網絡素養,避免陷入過度依賴網絡世界帶來的社會問題。
  • 動因體育:用熱愛之心,為青少年打造活力滿滿的運動平臺
    如何推動青少年運動與學習並重、健康與成績皆優,這是體育教育平臺動因體育一直以來都肩負的使命。於2011年由哈爾濱籃球培訓班創始並壯大的動因體育,始終堅持用熱愛之心,為動能少年們打造釋放動力和青春的運動平臺。
  • 樂動青少年體能課程上線,打造完整體育培訓生態圈
    從基礎到專項打造完整體育培訓生態圈發源於歐美的青少年體能課程,進入國內市場後,便引起廣泛關注和多方詮釋。該項目的核心是給青少年既可具備適應日常生活,又足以應付突發狀況的身心能力。概括說就是培養青少年從身體到心理適應各類環境的能力,是進行一切運動的基礎。
  • 構建全新競賽體系 打造人才成長平臺 江蘇省夯實青少年足球發展根基
    青少年是足球發展的根基,而比賽則是青少年球員成長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競賽體系更是青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統籌規劃 協同推進  相較於全國普遍存在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競賽體系相互制約,賽事時間衝突,賽事鍛鍊價值不高等問題。在江蘇省體育局和江蘇省教育廳的共同指導下,由江蘇省足球運動協會統籌安排開展各級各類青少年足球競賽活動,合理安排競賽時間,統一競賽標準,規範競賽組織,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全面優化全省青少年足球競賽資源和環境。
  • 瀋陽團市委高度重視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工作
    「開展網絡鬥爭、加強網絡管理、弘揚網上主旋律,這項工作大家都要做,但團組織也可以更多發揮一點作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為我們指明了共青團網上青年工作的前進方向。近些年,共青團主動適應信息化深刻變化,以青年為本,把網絡新媒體擺在團的工作和建設中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位置,打造了「網上共青團」。
  • 深圳龍華法院用司法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通訊員 潘佳榮 符海晶 為進一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服務平安校園創建,12月8日,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法院走進龍華區創新實驗學校開展「法官進校園」活動。學校師生及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龍華法院特約監督員等100餘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