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對於當代人應該不陌生吧,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火鍋,吃火鍋圍坐在一起那種感覺,那種氛圍都特別的好,並且呢將火鍋食材放進鍋底裡邊之後,看著食材在裡邊燉煮,那種麻辣鍋底翻滾著紅油,那種奶白色的清湯鍋底泛濫著白光,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食材來回地在裡邊翻騰著,格外的誘人,忍不住拿起筷子就趕緊撈起,生怕一不小心都吃不到口裡邊去。
如果您特別喜歡吃辣的話,可以選擇麻辣鍋底,如果你不能吃辣的話,也可以選擇清湯鍋底,所以說現在鴛鴦火鍋底就流行起來了,根據不同人的口味選擇不同的湯底,再加上自己喜歡的食材,那種感覺別提有多棒。
我吃火鍋一般會選擇鴛鴦鍋底,因為一來自己確實能夠吃辣,二來也是想品嘗一下清湯鍋底的鮮味。尤其是在這大冬天吃麻辣鍋底那是相當的過癮,現在正是吃蘿蔔白菜的時候,將洗乾淨的大白菜葉放在麻辣鍋底裡邊兒麻溜滴一涮,菜葉裹上紅彤彤的辣油,用筷子夾出後再蘸上濃香的芝麻醬,往嘴裡那麼一塞,大口地咀嚼起來,瞬間就感覺滿足了,吃著美哩很!
火鍋在南北方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北方人的口味多以香辣為主,而南方人口味多以麻辣為主,這也是根據南北雙方之間的地域或者氣候差異所決定的吧,而口味的不同決定了食材在裡邊燉煮後呈現出的味道也大有所不同。在北方我們常常看的就是鴛鴦鍋底比較多,而南方相對來說,火鍋鍋底多以九宮格為主,涮的食材在時間上就有了更多的選擇。
我是一個肉食小達人,所以吃火鍋呢一般比較喜歡吃肉類以及丸子類,青菜類吃的相對較少,丸子類一般以甜不辣和撒尿牛丸兒,魚丸兒等為主。肉類和大家吃的都差不多,大都會選擇羊肉卷或者是牛肉卷。
其實吃火鍋是有講究的。比如說在醬料的選擇上,如果你吃肉類的話,為了保持肉類的原汁原味,最好選擇是原湯醬料,不用特別的添加其他各種各樣的醬汁,這樣就不會失去肉原有的魅力。
在食材的涮煮過程中,牛羊肉就煮那麼一兩分鐘就可以撈出了,不要過分地在湯鍋裡煮著。在我們吃牛肚的時候就有七上八下十五秒的說法,就說明了這個問題,肉質煮的時間過長,一點肉的質感都沒有了。
如果你是個素食主義者,刷青菜也就那麼幾十秒的時間就足夠了,裹上醬汁,一口塞進嘴裡,閉上眼睛,細細品嘗,那感覺真實且美好。當然比如菌菇類,粉類,煮的時間稍微需要長一些,畢竟煮的時間過短的話,一是煮不熟,二是粉的彈力彰顯不出來,口感也會大大打折扣。
在這大冬天,可能有些家庭幾乎每周都會吃那麼一到兩次火鍋,在取暖的同時,就是想吃那個味兒。我們一般是小半月來上那麼一次,不是不愛吃,而是考慮到小孩還小,不能讓他跟著吃太多,但是一旦我們吃上了,就一定要吃過癮,食材準備的那叫一個相當地充足,生怕忘掉了一個自己期盼已久的東西。
吃火鍋吃的就是一個感覺,我越來越覺得,人多吃著才熱鬧,才有那股興奮勁,如果你也是一個火鍋愛好者,我相信你懂。
在可以不流太多汗的季節就多吃幾次火鍋吧,畢竟一年就這麼一次,要珍惜。
本文由鍋仔美食原創,每天會不定期的更新美食系列的相關視頻及文章,喜歡我的就趕緊關注我吧,也歡迎大家前來評論,轉發以及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