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復市景氣待提升,中小微企業奮力圖存迎春天

2020-12-15 瀟湘晨報

當前,國內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專業市場開市復工進一步推進,但內需市場全面恢復活力仍需一段時間。根據中紡聯流通分會3月10日對全國101家重點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調查數據,單體市場開市率已經達到86.1%,比前一周調查時提高1.9個百分點;已開市商鋪數為7.2萬個,佔正常情況下市場商鋪總數的比例為50.8%,較一周前提高了6.5個百分點,過半商鋪已經恢復營業。那麼,隨著紡織服裝類專業市場的復工,中小微企業近況如何?

雲南螺螄灣國際商貿城:

有企業消失,也有企業努力活下來

「就這幾天,8家公司再也不會找我要工人了。」雲南昆明永和勞務公司負責人唐豔萍說,伴隨著她的無奈,有一些中小微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消失。

唐豔萍的公司為中國各地上百家中小微企業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從近期她與合作企業的聯繫情況看,一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後運營艱難,「硬性支出費用壓力大,除用工成本外,還有房租、水電等費用,再加上流動資金捉襟見肘。」

「往年春季是批發生意的旺季,今年因疫情耽擱了。」張振夫婦在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從事刀具和玩具批發生意已有6年,2019年聘有店員、倉管、配貨共8人。商鋪開門後,夫婦分別守在兩個店鋪內,辭去了6名員工。他們所在的螺螄灣國際商貿城是中國西南最大的綜合性商品批發交易市場。去年該商貿城有近3萬企業商戶,從業人員約15萬人,日均人流量達20萬人。

如今,商戶整體復工率接近80%,但巨大的市場內仍顯空蕩。

數據顯示,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的民營經濟如今貢獻了中國經濟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成果、80%的城鎮勞動就業。中小微企業的穩定關係著經濟、就業和社會的平穩。

張振說,令人欣喜的是,國家近期相繼出臺包括金融、稅收在內的政策措施,扶持中小微企業度過難關。「政府也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拉動經濟恢復正軌。」

在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內,絕大部分公司商戶均有網店。前些年,實體批發生意不錯,加之電商競爭劇烈,商戶們不願花太多時間和資金經營網店。如今在商貿城內,記者看到不少商戶已嘗試在直播平臺上賣貨。

浙江紹興柯橋輕紡城:

客流量下降9成,超6成企業訂單被取消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中國輕紡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儘管重新開市已經半個多月,但受疫情影響,前來採購的客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9成。

疫情期間,中國輕紡城近期的營業時間調整成了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雖然8成以上的經營戶已經開門迎客,可相比以往每天10萬人次的人流量,開業10天,這個數字只有1萬。

客戶不上門,就沒有新訂單。根據當地一份針對紡織行業的調查報告顯示,有78.4%的企業表示,市場訂單減少;64.8%的企業反映,已有的訂單被客戶取消。中國輕紡城經營戶費連美已經在市場裡開了20年的店,多年積累的客戶60%來自武漢。一家店鋪1年光租金就要100多萬元,可面對這幾天的行情,費連美表示,已經放棄了春夏季的生意。

同樣經營了20多年的當地紡織龍頭企業——紹興永盛工貿有限公司,在擺滿新品的展廳裡擺了8張洽談桌。往年,上門的客戶想用桌椅還得排隊,而今年,這些桌椅卻成了「冷板凳」。該公司董事長傅國慶坦言,現在翻單比去年減少一半差不多,對公司影響很大。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訂單少了,可永盛工貿的設計部卻比平時更忙了。原本應該開始設計今年秋冬款的設計師們,眼前卻忙著設計2021年的春夏款。復工沒幾天,設計部拿出的新花型就堆滿了傅國慶的桌子。原來,因為下遊的服裝銷售不景氣,原本可以靠著客戶反饋進行微調的訂單沒了。為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新需求,傅國慶下了狠心,把2021年預留的創意提前設計出來。一張樣品,設計成本就要5000多元,研發費用一下子多了50多萬元。由此推算,預計該公司今年全年的設計費將比去年翻一番。「疫情期間,企業要打開更多的思路,當人家都不肯做的時候,我們付出更多,逆境中是危險,但也是機遇。」 傅國慶說。機會從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眼下,中國輕紡城復業率和紡織印染企業復產率都已經接近9成,而柯橋也專門出臺了穩經濟、穩發展實施意見21條,以及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實施細則5條,進一步激發企業和經營戶的信心。柯橋區常務副區長孫彥說:「信心現在真的比金子還寶貴,政府要讓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支持力度。我們會幫助企業提振信心,共渡難關。」

業內專家指出,目前,人氣不旺,訂單不足,配套企業產能跟不上,各大市場都面臨著不小壓力。面對嚴峻的形勢,企業要主動在危機尋找轉機。「產能一時跟不上,創意設計就要先謀划起來;一季度的訂單受到影響,下半年客戶的需求就要先對接起來,企業要通過布局明天的市場來應對今天暫時的困境。先人一步才能行穩致遠。」

廣州輕紡交易園:

首日復工率約4成,訂單下降約3成

3月9日,廣州輕紡交易園復市。復市首日,記者向管理方廣州聯合交易園區經營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雄了解到,復市首日的情況已經好過了預期。「據統計,今天復工的人數大概是4000至5000人,復工率達到4成至5成。」他預計,3月底將達到八成的復工率。 楊志雄介紹,廣州輕紡交易園已經不是傳統的面料交易園。更多的,交易園的核心是「時尚、研發和設計」。所以,園區內現場交易的人流不會非常多。這也是廣州輕紡交易園能率先在中大紡織商圈復市的原因之一。 打造廣州時尚地標是廣州輕紡交易園的發展方向。「目前園區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面積的改造,引入了設計師、版型師、時尚機構、服裝領域服務機構。」楊志雄表示,園區今年將會投入更多地資金升級現有的建築,引入更多的業態和服務。 一位陳姓商戶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疫情影響了線下和線上的生意。線下無法開業,線上客戶下單後無法發貨。相比往年同期,訂單量下降約3到4成。「工廠無法生產導致了經營節奏的延遲。」 疫情期間,他也備足了防控物資,將對店鋪每天進行3到5次的消毒。「如果客流量大了,消毒次數還要增加。」

廣州中大輕紡城:

客流銳減,招工難變本加厲

廣州輕紡交易園率先復市後,中大紡織商圈其他市場也陸續復市。以往正月初十左右就會開門的廣州中大輕紡市場,終於在3月10日陸續開門迎客。

服裝業內流傳這樣一句話,「全國面料看廣東,廣東面料看中大。」作為中國最大紡織服裝集散地,中大輕紡商圈擁有59個專業商城,商家超過2.3萬戶,外來務工人員超過15萬人。主要經營各種面料、輔料、家居裝飾用品等,品類超過10萬種。

九洲輕紡城一家店主潘茹告訴記者,整個商圈分批覆工,3月11日還會有一批商城開工。根據她的觀察,已經開市的幾家商城開市率達到90%,但每日營業時間有所減少,整體客流比此前減少了一半。

延遲復工的這一月,潘茹損失將近15萬元。「我們面對的客戶主要是服裝公司、淘寶店主等過來挑面料的人,他們一定要在實地接觸面料才能選擇,由於門店無法開業,也就意味著無法正常接單。」潘茹表示,面對老客戶,他們會在網上接單,但仍然無法挽救多少業績,「這部分客戶的比例不大,我們要接觸新客戶。」

林濤同樣表現被動。他的門店在廣州國際輕紡城二樓,由於業務較多,年前他聘請了6個員工,但現在返工的只有兩人,且都為廣東本地人。眼下林濤還得操心如何招工,「中大紡織商圈外來打工的有15萬人,其中湖北籍的人員就佔了三分之一,他們大多來自荊州、仙桃等地,因為疫情他們現在不能回來。」

事實上,以往每到春節過後,中大輕紡市場都會面臨招工難問題。林濤透露,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招工難會因為湖北工人無法返穗而變本加厲,「現在客流量不多勉強能頂住,慢慢(客流)上來了,各個店鋪大家要用人,大家都會提高20-%~30%薪水來招攬人才。」目前,在廣州國際輕紡城內部,已有多家店鋪做好準備,提前張貼招聘廣告,以備搶人大戰。

從以上紡織專業市場的多家中小微企業可以看出,家底薄弱、轉型困難、信心不足、資金壓力、客源銳減、招工困難……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業生存面臨重重困難,但他們正在努力復工、紓解困難,在自救與他救中努力「活下來」,等待「春天」。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新疆阿克蘇市發放56萬元紡織服裝縫紉設備
    新疆阿克蘇市發放56萬元紡織服裝縫紉設備 2016-03-25 08:40:20 來源:央廣網 作者:吳卓勝 張鳳     新疆阿克蘇市人社局近日為22家中小微企業及託普魯克鄉尤庫日喀勒喀勒村
  • 一周熱點回顧|國內外紡織服裝行業新聞大事件速覽(8.31.-9.4.)
    一周熱點回顧|國內外紡織服裝行業新聞大事件速覽(8.31.-9.4.);專家預計在國內市場消費回暖的支撐作用下,預期四季度紡織行業工業增加值或扭轉當前負增長態勢;步入「金九」,一批與紡織行業相關的政策、法規也將正式開始實施……上周紡織服裝行業還發生了哪些不容錯過的國內外大事件?
  • 廣東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危中尋機
    海外疫情洶湧而來,廣東紡織服裝出口受到衝擊。「這是企業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有服裝出口企業這樣說。危中見機,危中更要尋機。南方日報記者走訪全省多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發現,面對挑戰,有人自我改革、延伸服務鏈條,有人產品轉型、抵禦短期風險,有人攜手上下遊、穩住供應鏈,有人未雨綢繆、轉戰國內市場。
  • 面對外遷、外需雙重衝擊,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鏈如何突圍?
    紡織服裝行業承載大量就業,對於保居民就業、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具有重要地位。服飾是受經濟景氣程度影響較強的可選消費品,疫情之下全球服裝消費大幅下滑,訂單大量取消,對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外需衝擊。我們前期報告《疫情大流行下的中國產業鏈風險評估》的研究發現,紡織服裝產業的外需風險敞口較大。
  • 濟南舉辦紡織服裝行業產銷對接會,八家企業現場籤約2億元
    對接會的舉辦是為幫助廣大企業積極拓展國內市場,促進本地產業鏈協作配套,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健康發展。各區縣行業主管單位及50餘家紡織服裝行業的生產企業、5家電商龍頭企業等共計100餘家單位參會。本次對接會,通過現場參觀、專業論壇、項目洽談、商品展示、線上直播等形式,積極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下遊、產供銷實現精準對接,積極探索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紡織服裝企業發展的新路子。會上,20多家參會介紹本企業的產銷需求,30餘家重點紡織服裝企業進行了擺樣布展。
  • 全力打造紡織服裝百億產業群
    原標題:委員王德華:全力打造紡織服裝百億產業群    5月28日上午,政協第九屆寧陽縣
  • 2020年上半年紡織服裝專業市場過得容易嗎?
    2020年上半年紡織服裝專業市場過得容易嗎? 2020-08-08 08:20:57 來源:中國紡聯流通分會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和海外訂單大量流失的影響,各地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出現大幅下滑。
  • 山東、河南紡織市場密集調研,紡織企業現狀如何?
    山東、河南紡織市場密集調研,紡織企業現狀如何? 紡織服裝行業是我市最大的支柱產業,主要生產紗、坯布、床上用品、巾被、服裝、印染坯布等產品。先後獲得"山東省十大工業產業集群"、「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基地」、」中國家紡名城」等榮譽稱號。行業擁有孚曰集團、銀鷹化纖、大昌紡織、富源印染、真又美服裝等一批龍頭企業。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總量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30%。
  • 互太、永嘉盛…廣東紡織服裝企業如何應對危機?
    海外疫情洶湧而來,廣東紡織服裝出口受到衝擊。   「這是企業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有服裝出口企業這樣說。   危中見機,危中更要尋機。記者走訪全省多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發現,面對挑戰,有人自我改革、延伸服務鏈條,有人產品轉型、抵禦短期風險,有人攜手上下遊、穩住供應鏈,有人未雨綢繆、轉戰國內市場。
  • 濟南紡織曾很牛,現11家紡織服裝企業過億,最多14億,想重創輝煌
    要堅決摒棄傳統製造業『過時論』『低效論』『低端論』等錯誤認識,大力實施存量提升戰略,持續抓好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7月份召開的加快建設工業強市動員大會上,針對目前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興起,傳統製造業面臨的種種不利言論和觀點,濟南發出了如此堅強有力的聲音,這讓紡織服裝行業的企業們備受鼓舞,隨後召開產銷對接會,全省的行業同仁齊聚一堂。
  • 2014上海紡織服裝展細分展會定位 提升品牌創新力
    汲取上海歌華多年成功運作服裝貼牌加工展會的經驗,以此為合作契機,本屆STA春季展將由「中國上海服裝服飾貼牌加工展覽會」和「中國上海毛衫及羊絨製品展覽會」兩大展會組成。 本屆STA OEM春季展,在上屆基礎上,將專注於高品質貼牌加工業務,打造服裝行業之精品ODM/OEM展會平臺,力求體現展會具有專業高度和專業深度的ODM/OEM服務水準。
  • 廣州中大59個紡織服裝批發市場何時開市?官方回應來了
    廣州中大59個紡織服裝批發市場何時開市?「中大布匹市場的復工復產時間,取決於湖北的疫情如何發展。」中大紡織商圈這裡有59個專業市場,近2.3萬家的商戶,集聚了來穗人員約15萬人,其中湖北籍的人員有5.2萬人。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三大年度榜樣揭曉
    隨著生產線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2007年,中復神鷹成功生產出第一批碳纖維;2010年,1000噸T300級碳纖維規模化生產,打破了發達國家對國內碳纖維市場的長期壟斷,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圓夢碳纖維「中國造」  隨著碳纖維技術的進步,張國良敏銳地意識到,發展幹噴溼紡技術是今後碳纖維的主流。
  • 紡織服裝「機器換人」換出新動能
    來自晉江紡織服裝行業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稱,企業要賺10%的利潤,只有三條路可走—裁員降薪、技術改造、產品提價。對於大多數紡織服裝企業而言,當前,裁員降薪和產品提價的空間都很有限,於是技改成了重要出路。  蔡宇祥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8000萬人口從事紡織類工作。近幾年,從事傳統勞動密集型的工資額度平均上漲50%以上,而今年規模型、中小型紡織企業的利潤都萎縮得厲害。
  • 上海春季紡織服裝展今開幕 聚焦貼牌加工
    上海春季紡織服裝展今開幕 聚焦貼牌加工 2014-04-16 14:05:44 來源:網上輕紡城     近一年,隨著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貿易的逐步回暖,以及國內企業對個性化設計和高標準生產工藝的需求提升
  • ...對承租市屬和區屬國有企業物業的線下經營中小微企業減免商鋪租金
    獲悉廣州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支持中小微企業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過程中健康發展的十五條措施》 (以下簡稱「《中小微企業十五條》」),在琶醍經營餐飲的黃女士心情舒暢了不少。  《中小微企業十五條》提到,對承租市屬和區屬國有企業物業用於線下商業實體店經營的中小微企業,減免2月份和3月份物業租金。承租市屬和區屬國有企業物業經營的專業市場開辦方應減免兩個月商鋪租金。
  • 重磅|粵港澳大灣區首現紡織服裝聯展-2020大灣區國際紡織服裝服飾...
    四大專業展會上,你將看到這些硬核企業。、紅綠藍紡織、金晟紡織、中多控股、松井紡織、山東天翔、海揚王朝等眾多國內明星企業攜最新產品亮相展示。、浙江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CKRC等紡織服裝院校。流行趨勢發布,剖析最新時尚市場熱點研討,把握行業走向超級買家論壇,直擊消費脈動大咖論壇峰會,集結業界精英中國服裝論壇大灣區峰會「創建中國的世界級品牌
  • 疫情之下 紡織服裝新增企業同比減少50.9% 實體店轉戰線上
    這些包含了高級定製服裝、成衣等多類產品生產線。與此同時,國內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專業市場開市復工進一步推進,但據中國紡織報報導,內需市場全面恢復活力仍需一段時間。舉例來看,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中國輕紡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儘管重新開市已經半個多月,但受疫情影響,前來採購的客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9成。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年度人物
    他還帶領大家以打造河南服裝萬億產業、世界服裝工廠為目標,創新實施了「巧媳婦工程」、「安家工程」、「新興市場拓展工程」、「品質提升工程」、「產業聯姻工程」等。  「巧媳婦工程」助力扶貧攻堅鄉村振興,將產能下沉到勞動力來源地,與省內20多個市、縣、區密切合作,建成「巧媳婦」工廠6800多個,安置留守婦女70多萬人,構建優質產能約1500億元/年。
  • 來自河南服裝行業復工復產情況的調查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3月16日至23日,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兵分6路,趕赴全省各市、縣(區)、鄉鎮,通過深入工廠、車間和市場,對109家企事業單位和機構,其中包括96家企業、6個產業集聚區、3個服裝特色園區、3家專業市場和1家商會的復工復產情況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