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也來炒:中國是亞洲最大潛在市場,也是主要軍事和經濟威脅

2020-12-10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美國商務部長也加入炒作「中國威脅」的隊伍了。據美國消費者新聞和商業頻道(CNBC)報導,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當地時間8日聲稱,「中國仍然是該地區(亞洲)最大的潛在市場,但同時也是主要軍事和經濟威脅。」

據CNBC報導,當天在新加坡舉行的米爾肯研究所亞洲峰會開幕式上,這位美國商務部長非議中國稱,「中國在遵守國際貿易規則方面做得不好」。報導稱,羅斯「解釋」說:在美國提出的539項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令中,中國佔210項。他還聲稱,此外,中國(公司)在美國「實體清單」中佔了「很大」一部分。

報導說,羅斯還宣稱,「在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同時,我們繼續鼓勵(進行)更加自由、公平的貿易至關重要」,「美國實際上是保護主義最少的主要經濟體」。

原來踩中國是為了自誇……

羅斯並非近期談論中國的首位川普政府高官。此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曾在美媒刊登署名文章標題是「中國是(美國的)國家安全頭號威脅。」他宣稱,「北京打算在經濟、軍事和技術上主導美國和全球其他國家」。

就「中國是否對美國構成威脅」等相關問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早前就曾回應稱,中方願同美方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係。這是中方的既定政策。但美國恰恰相反,不斷向中國施加壓力,動輒指責和抹黑中國。誰在威脅誰,事實一目了然。比如,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來沒有通過任何涉及美國內部事務的提案,美國會卻一個又一個地審議和通過各種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議案;中國的軍艦和飛機從來沒有到美國周邊去展示力量,而恰恰是美國不斷派遣軍艦飛機到中國家門口來耀武揚威;中國從來沒有制裁過任何一家美國企業,總是歡迎美國企業赴華投資興業,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營商環境,而美方卻千方百計打壓中國的企業,並對中國企業實施所謂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限制中國的發展權利。因此,如果說到威脅,恰恰不是中國威脅美國,而是美國在威脅中國。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如何消除美國的這種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曾表示,美國個別政客言必稱「中國威脅」,但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章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明確表明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反對霸權主義。相比之下,美國從未作出過像中國這樣的政策宣示。放眼當今地區和國際熱點敏感問題,有哪個是中國造成的?!又有哪些問題的背後沒有美國個別政客「忙前忙後」的影子?!這些人必須認清並接受的現實是,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而言,中國是促進全球和平繁榮的積極力量而不是消極因素,是機遇而不是威脅。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竟武力威脅
    它又有什麼底氣來對中國惱羞成怒,對中國開始進行軍事威脅。這不叫不知天高地厚,那又是什麼呢!況且,在一般情況下,兩國軍事合作即便實際上準備針對第三國,但為了避免惡化自己與相關國家的關係,以及保守軍事機密,表面上當然要明確表示"並不針對第三國"。
  • 美國海軍部長繼續炒作「中國威脅」,光靠美國無法與中國抗衡
    導語:美國海軍部長繼續炒作「中國威脅」,光靠美國無法與中國抗衡 11月17日,根據《防務快訊》消息,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表態,美國應該組建新的艦隊,面對中國,一個艦隊不夠用,光靠美國無法與中國抗衡。從肯尼思的話可以看出,這是在炒作「中國威脅」。
  • 美海軍部長又來了:應對中國,一個艦隊可不夠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在炒作所謂「中國軍事威脅」不到一個月後,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又坐不住。美國海軍研究學會網站:美海軍部長呼籲在靠近「印太地區」建立第一艦隊據美國《防務快訊》及海軍研究學會網站(USNI)17日報導,研討會一開始,布雷思韋特就大肆炒作所謂「中國威脅」,聲稱「中國在全球展示出侵略性」,臆測「每一個盟友和夥伴都對此感到擔憂」。
  • 臺「防長」:臺灣最大安全挑戰就是大陸的軍事威脅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5月9日報導,臺軍2018年「精神戰力專案教育」8日登場,臺「國防部長」嚴德發對官兵精神講話時表示,訓練是戰力的根本,有高強度的訓練和嚴格要求,才會有強固的戰力,官兵在安全前提下,依「程序、步驟、要領」,縝密各項工作整備與訓練,結合有形與無形戰力,成為臺灣信賴與敬重的安定力量。
  • 境外媒體:美代理防長亞洲行緊盯中國
    視中國問題為「重中之重」據美聯社5月29日報導,代理國防部長沙納漢29日的亞洲之行發生在美國正在中東部署更多軍隊和軍事裝備來對抗伊朗之際。在參議院舉行對沙納漢的任命聽證會之前,這次訪問也是對他的考驗。在擔任代理國防部長的5個月裡,沙納漢一直試圖把重點放在實施一個新的國防戰略上,即從打擊極端組織轉向與中國和俄羅斯展開他所說的「大國」競爭。
  • 李光滿:形勢紛繁複雜,中國必須對臺灣島實施軍事和經濟雙重鉗制
    其中「海馬斯」多管火箭射程可跨越臺灣海峽,岸基「魚叉」飛彈具備精準打擊海、陸目標能力,可狙擊在大陸沿海的軍事設施,M109A6自走火炮變換速度快且威力大,加上部署在海中的智能水雷,「可對犯臺兩棲部隊構成威脅」。媒體稱,美國一下子對臺出售多達7種主要武器系統,目的是「讓臺灣像刺蝟般難攻」。
  • 美國家情報總監渲染中國是「二戰後對美最大威脅」,網友:真是帝國...
    當地時間3日,川普政府的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刊登署名文章,標題是「中國是(美國的)國家安全頭號威脅。」這篇文章引起多家國際媒體關注。CNN說,「川普的情報負責人警告說,中國是二戰以來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英國《衛報》則注意到,拉特克利夫在川普對中國攻擊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聲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對全球民主與自由的最大威脅」,並揣測「中國決心主導全球」。
  • 美情報總監發文:中國是當今對美最大威脅!華春瑩回應:放棄仇恨
    中國一直秉承著共同發展的理念,對外遵循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內中國也嚴於律己從不向任何人或國家發難。在國際上,中國也和很多的國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近年來,我國一直努力推進全球化進程,為全球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說我國是和平大使也並不為過。可美國川普政府的某官員卻公開提出「中國威脅論」,用以抹黑中國。
  • 「政治正確」的拜登會選華裔當商務部長嗎?這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對拜登政府而言,如何修復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各類經濟和政治影響,同時改善美國的經貿情況將會是其重要議題。 當地時間昨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對於這個重要的職位,拜登已經有了自己的人選。民主黨2020年總統初選候選人,華裔企業家楊安澤或將被拜登提名出任商務部長。
  • 主動請纓為美衝鋒陷陣,澳大利亞為何這麼狂?俄:是最大潛在對手
    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可以說是一個熱門話題,這個國家的多種行為確實都令人難以理解,一邊在經濟上依賴我國市場,另一邊又要緊跟美國腳步,主動請纓為美國衝鋒陷陣,不論美國說什麼他們都迅速跟上,而且嗓門更大,跳得更高,他們在文化、軍事等領域都表現得十分不友好,甚至惡語相向。
  • 敵人是威脅也是「動力」,缺乏外敵威脅的清朝,軍事力量走向衰落
    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重要,動亂時期更加重要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一項對於中國此後的政局發展,乃至世界歷史的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作用,這就是火藥技術的發明和傳播。  中國自古以來地大物博,並且民族成分比較複雜,自夏商周三代之始,便經常會出現中原地區政權,與周邊異族之間的戰爭。
  • 美媒:中國經濟恢復引領亞洲經濟體全面快速復甦!
    就以上個月結束的國慶「黃金周」為例,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達到6億人次,這是自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出行,全國消費總額也達到4000多億,是近三個季度以來最快速的增長。因此,中國成為疫情爆發以來,世界上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而且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來看,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也將達到2%,這也再次證明了中國疫情的好轉和中國經濟、生活的常態化發展。
  • 主動請纓為美衝鋒陷陣,澳大利亞為何這麼狂?俄:這是最大潛在對手
    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可以說是一個熱門話題,這個國家的多種行為確實都令人難以理解,一邊在經濟上依賴我國市場,另一邊又要緊跟美國腳步,主動請纓為美國衝鋒陷陣,不論美國說什麼他們都迅速跟上,而且嗓門更大,跳得更高,他們在文化、軍事等領域都表現得十分不友好,甚至惡語相向。
  • 美加快部署亞太地區軍事力量,還稱世界主要挑戰是中國
    之前美國也承認過,他對中國和俄羅斯的發展有所忌憚。太過囂張!美加快部署亞太地區軍事力量,還稱世界主要挑戰是中國。美國國防部部長在3月6日的發布會上再次宣稱,中國和俄羅斯是美國強有力的對手國家,並且也在計劃著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與俄羅斯相比,美國更加忌憚中國埃斯珀近期又宣稱,此言論是他幾個月之前的言論,請大家不要因此慌亂。
  • 五角大樓渲染「中國軍力投送」 中國專家:這種指控根本站不住腳,也...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20日舉行「中國軍力投送和美國的國家利益」聽證會。據美國《華盛頓時報》報導,有與會官員當天聲稱,中國軍力發展迅速,給美國在亞洲乃至全球的安全都帶來威脅。
  • 中國是二戰以來最大威脅?美情報官員賊喊捉賊,同時試圖拉攏盟友
    據《環球時報》12月4日消息,美國國家情報局總監約翰在《華爾街日報》上發布了一篇文章,題目為《中國是國家安全的頭號威脅》,他認為中國是二戰以來對美國的最大威脅,也是對民主和自由世界的最大威脅。其實美國國務卿聯邦調查局局長以及各種高官都有過類似的表態,宣揚中國威脅論也是為了轉移美國目前的國內矛盾,掩蓋西方民主社會自身的問題,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中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疫情防控取得了絕無僅有的成績。美國為了所謂的民主和自由,付出了29萬人性命的慘痛教訓,仍然沒有辦法使得美國認清現狀。
  • 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 美媒稱美對外軍售或因疫情「丟單」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 美媒稱,當前的全球經濟衰退已威脅到美國製造武器裝備的對外銷售,因為資金緊張的盟友和夥伴可供投資的資金減少了。據美國《國防》月刊網站5月28日報導,2019年,全球對外軍售總額高達550億美元。
  • 布希宣布新軍事戰略 美特種部隊悄然進泰國
    新華網消息據《青年參考》報導(曼朵):  2000年5月25日,美國布希總統將正式宣布美國新的軍事戰略。一段時間來,有關新軍事戰略將軍事重點從歐洲轉向亞洲的各種報導鋪天蓋地:加強關島軍事基地的建設,考慮讓美軍重返菲律賓,在新加坡興建航母碼頭,研製專門用於對付亞太地區「威脅」的戰略性武器等舉措可謂大張旗鼓。
  • 社科院張明:新基建可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速 應由市場力量主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社科院張明:新基建可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速 應由市場力量主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研究員張明。8月10日,由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峰會在線舉行。在「AI如何助力新基建」分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研究員張明在其主旨演講中如是說。張明強調,新基建應該由市場力量主導,其中既包括民營企業,也包括國有企業,但不應該由政府力量、尤其是地方政府來主導。
  • 拜登將公布新一任商務部長和勞工部長提名人選
    另據其過渡小組表示,拜登還將於當地時間1月8日提名現任羅德島州州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擔任商務部長,提名現任波士頓市長馬丁·沃爾什(Marty Walsh)出任勞工部長。羅德島首位女州長獲商務部長提名當地時間1月7日晚間,拜登過渡小組表示,雷蒙多和沃爾什將參與制定拜登關於氣候變化、技術、投資、勞保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