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一讀再讀 哲學並不遙遠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馮友蘭哲學三史

(手繪插圖版)

中國畫報出版社

在中國現代哲學史和教育史上,馮友蘭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

他的哲學外舊內新,是對華夏先賢思想的再闡釋,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以及「貞元六書」、《三松堂自序》等。

《中國哲學史》是馮友蘭先生於1928年到清華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期間所寫。該書沒有採取「信古」或「疑古」的態度,而是以「釋古」的態度來寫中國哲學史,把中國哲學史分為「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兩個大段落。此書不僅得到了陳寅恪、金嶽霖這兩位審閱人的高度評價,至今仍然備受讚揚。當代著名哲學家張世英說,「《中國哲學史》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史論結合、有自己獨立的理論體系的第一部哲學史著作……把史論結合得那麼緊密,把中國哲學史講得那麼有條理、那麼清晰,而且貫穿著自己的觀點,不人云亦云,到現在還無人能及。」

《中國哲學簡史》由1947年馮友蘭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的英文講稿整理而成。全書共28個章節,按照時間順序,全景式展現了先秦到20世紀40年代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思想,將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以開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語言簡明生動,又耐人尋味,洋溢著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七十餘年來,本書一直是世界許多大學教授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成為西方人了解中國思想文化的入門書,也是讓許多人受益終生的智慧經典。

《中國哲學史新編》,是馮友蘭在其生命最後十年,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重新撰寫的對中國哲學及文化研究所得之理解和體會。本書以思潮為綱,將中國哲學史劃分為七個時代思潮。全書體量龐大,廣博而不蕪雜,嚴謹而又生動,達到了文與質、博與約的統一,著重探討了中國哲學中的精神境界學說。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先生的「哲學三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配以薛曉源手繪的孔子、墨子、梁啓超、黑格爾等古今中外哲學家畫像百餘幅。

哲學離我們並不遙遠,每個人都可以在對哲學的思考中,尋求到人生的價值。這也是我們一讀再讀這部哲學經典的意義所在。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黃金時代》最「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有人說《黃金時代》真的很賤,說它是愛情小說,但它又違背道德,裡面的人說的話透露著一股賤兮兮,一開始讀大家都當做是黃色,曾經王小波的這部作品正是因為黃色無法出版,好不容易出版發行也受阻撓,自己推著自行車去賣,直到去世都沒賣完!
  • 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陶淵明的詠懷詩主要以《雜詩》十二首為代表。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陶淵明《雜詩》十二首裡的第一首。雖然陶淵明的《雜詩》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但《雜詩十二首·其一》卻以樸素無華的語言,道出了人生中的一些智慧,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陶淵明的這首《雜詩十二首·其一》: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 我為什麼要讀哲學書?
    當時,我無意間讀到了《西方哲學史》。看到這個書大概1/3的時候,我對羅素其人敬佩不已。可以說,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為我打開了哲學之門,讓我認識了從古希臘時期到近代社會最傑出的西方思想家、他們的生平事跡及他們的哲學主張。這些東西,看起來似乎與現代人的生活距離遙遠,毫無關係,其實,二者之間有著某種隱秘且重要的關聯。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經典山水詩,意境如畫,值得一讀再讀
    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解讀《唐詩三百首》中,王維的一首經典山水詩。山居秋暝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每當我讀到這十個字,閉上眼腦海中便浮現出了畫面,那意境如此美妙,恍如走進夢境一般。這種感覺,只有在山水詩中才能找到。以上兩聯,詩人選取明月、清泉、竹林、荷花,進行鋪展描寫,實際上是借物來隱指自己純潔、清高品格。
  • 零基礎也能讀懂的哲學入門書|《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
    打破「哲學書太難」困境零基礎也能讀懂的超人氣哲學入門書《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定價:56.00ISBN:978-7-5143-8586-1內容簡介本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重新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出發點,從古代、中世紀、近代到現代中篩選出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包括《蘇格拉底的申辯》
  • 讀哲學書的搖滾巨星斯普林斯汀
    我剛讀完《白鯨》(Moby-Dick),因為人們總說它很難讀,所以我一直都不敢碰它。結果我發現它是個美麗的男孩冒險故事,並不那麼難讀。警告:讀了這本書你會了解到很多關於鯨魚的事,比你願意知道的還多。另一方面,我簡直不願意看到它結束。
  • 如果你也深愛過,讀一讀這首情曲:初讀令人捧腹,再讀卻令人心疼
    這首作品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短短幾句值得一讀再讀。如果你也深愛過,讀一讀這首情曲:初讀令人捧腹,再讀卻令人心疼。《雙調·清江引·相思》(元)徐再思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 劉過最經典的一首詞,初讀不以為意,再讀感慨萬千!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便是劉過的一首經典詞作《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唐多令·蘆葉滿汀洲》是劉過創作的一首舊地重遊之作。主要描寫了劉過重遊安遠樓的情景,觸景生情,引發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全詞言簡意豐,情致哀婉,初讀不以為意,再讀感慨萬千。尤其是詞中劉過憂國傷時的心境,最為人所感慨。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劉過的這首《唐多令·蘆葉滿汀洲》: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 曹植很經典的一首雜詩,比喻貼切,辭採華美,值得一讀再讀
    下面介紹曹植很經典的一首雜詩,比喻貼切,辭採華美,值得一讀再讀。雜詩魏晉:曹植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遊江北岸,夕宿瀟湘沚。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採華美見長,謝靈運評價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作為文人,曹植叱吒當時的文壇,也正因為其在仕途上的失利,才造就了他後期的文學建樹,其創作的詩歌形式「雜詩」,也是在後期完成的。這首詩獲得歷代詩評家的讚賞和肯定,也是曹植詩歌中的著名篇章。
  •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柏拉圖《蘇格拉底的申辯》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重新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出發點,從古代、中世紀、近代到現代中篩選出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包括《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君主論》《懺悔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致死的疾病》《悲劇的誕生》《人的境況》《憂鬱的熱帶》《詞與物》等。
  •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重新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出發點,從古代、中世紀、近代到現代中篩選出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包括《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君主論》《懺悔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
  • 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奧德修斯的故事,古希臘不朽英雄史詩《奧德賽》
    卡爾維諾曾在《為什麼讀經典》裡說道:「 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別人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這部位列BBC改變世界的100本經典書單之首的《奧德賽》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故事。世紀文景出版《奧德賽》豆瓣評分9.3分今天讓我們一起重讀經典,透過古典文學翻譯家王煥生的理解,走進這段「奧德賽之旅」。
  • 《天道》丁元英的10句經典語錄,勝讀10年書,值得中年人用心體會
    《天道》丁元英的10句經典語錄,勝讀10年書,值得中年人用心體會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天下之論道到極致,百姓得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女人得一個情字。
  • 初讀《簡愛》只識愛情,再讀《簡愛》已知江湖
    是的,初讀簡愛,讀到的更多的是平等深沉的愛情中的青澀無奈和苦盡甘來,現在讀到的,則更多是生活不易中的百折不撓。然而命運並沒有讓得到愛情的簡愛小姐從此一片坦途,反而是給了她致命的一擊,高貴智慧的羅切斯特先生是沒法結婚的。再次一無所有的簡愛應該何去何從?這次的閱讀,真的感覺簡愛的人生就是鬥爭的人生,她受過的這些磨難其中任何一項拿出來都足以摧毀一個人,可是,她卻時時處處跟命運做著頑強的鬥爭。
  • 楊絳:如果生活太難,不妨聽聽這10段話,句句入心,值得一讀再讀
    盧翎曾說:「讀楊絳的文字更像是聆聽一位哲人講述那些煙塵往事,在平靜、平淡、平凡中有一種卓越的人生追求。」如果你覺得生活太難,壓力太大,不妨讓自己從焦躁之中抽身出來,聽一聽楊絳先生怎麼說。這便是人生哲學。3、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實是讀不懂書的。4、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
  • |對哲學路徑分析的一點看法
    (這幾年認真讀過尼採和涉獵過一些歐陸哲學後,我最喜歡的和懂得寫的仍然是分析哲學,但感到自己的哲學天地比以前大得多了。)說回尼採,他的哲學很難掌握,容易誤解,但這不是由於他的文字晦澀難懂。尼採筆下的句子大都是意思清楚的,但整段、整節或整章表達了甚麼論點或主旨、有沒有論證或理據,卻往往並不明顯,有時甚至給讀者飄忽(elusive)的感覺。為甚麼會這樣?
  • 當古今哲人都被畫進一本書裡 馮友蘭的「哲學三史」離你更近了
    哲學並不是虛頭巴腦,與我們相隔遙遠。不管是您在公司跟上司匯報,需要縝密的邏輯,還是你在下班後在網上跟人討論一個觀點,也需要懂點哲學。懂點哲學,為人處事觀世,頭腦都清晰得多。哲學離我們也並不遙遠。沒有系統學過哲學沒關係,只要有一顆好奇的求智之心,找對一本哲學書,你就可以開始你的哲學之旅。
  • 明代不出名詩人一首詩:一讀則改容,再讀則下淚,三讀則斷腸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如果,讀到這些詩詞還不能打動你的話,那麼,請讀下面這首詩。此時一別何日見?遍撫兒身舔兒面。有命豐年來贖兒,無命九泉抱長怨。囑兒且莫憂爺娘,憂思成病誰汝將?抱頭頓足哭聲絕,悲風颯颯天茫茫。這是一首《賣子歌》,描寫遭逢飢謹,貧家為了自保只得賣兒的殘酷現實。
  • 香巴拉並不遙遠
    《尋夢香巴拉》的責任編輯請我做覆審,聽說是一本自傳體的散文,我頓時意興闌珊。因為近年來讀到的自傳體散文,那種把一種事理、一份情感表達得誠摯篤實的作品真不多見。坦白地講,我幾乎是頗不經意地翻開《尋夢香巴拉》的,但不知不覺讀了一上午,讀到其中一些章節,同為70後的我恍惚間鼻尖一酸,恨不能立馬找到作者,與之面對面暢聊通宵,好將心中的諸多同感一吐為快。幾乎是很迫切地打開網絡查閱作者資料,方知自己是何等的孤陋寡聞!圖為《尋夢香巴拉》封面扎巴格丹,印度歸國藏胞,家鄉在雲南的香格裡拉,9歲在印度佛廟裡出家。
  • 看透的人生,寫滿關於你的句子,值得一讀再讀!
    看透的人生,寫滿關於人生的句子,值得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