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哲學三史
(手繪插圖版)
中國畫報出版社
在中國現代哲學史和教育史上,馮友蘭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
他的哲學外舊內新,是對華夏先賢思想的再闡釋,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以及「貞元六書」、《三松堂自序》等。
《中國哲學史》是馮友蘭先生於1928年到清華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期間所寫。該書沒有採取「信古」或「疑古」的態度,而是以「釋古」的態度來寫中國哲學史,把中國哲學史分為「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兩個大段落。此書不僅得到了陳寅恪、金嶽霖這兩位審閱人的高度評價,至今仍然備受讚揚。當代著名哲學家張世英說,「《中國哲學史》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史論結合、有自己獨立的理論體系的第一部哲學史著作……把史論結合得那麼緊密,把中國哲學史講得那麼有條理、那麼清晰,而且貫穿著自己的觀點,不人云亦云,到現在還無人能及。」
《中國哲學簡史》由1947年馮友蘭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的英文講稿整理而成。全書共28個章節,按照時間順序,全景式展現了先秦到20世紀40年代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思想,將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以開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語言簡明生動,又耐人尋味,洋溢著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七十餘年來,本書一直是世界許多大學教授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成為西方人了解中國思想文化的入門書,也是讓許多人受益終生的智慧經典。
《中國哲學史新編》,是馮友蘭在其生命最後十年,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重新撰寫的對中國哲學及文化研究所得之理解和體會。本書以思潮為綱,將中國哲學史劃分為七個時代思潮。全書體量龐大,廣博而不蕪雜,嚴謹而又生動,達到了文與質、博與約的統一,著重探討了中國哲學中的精神境界學說。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先生的「哲學三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配以薛曉源手繪的孔子、墨子、梁啓超、黑格爾等古今中外哲學家畫像百餘幅。
哲學離我們並不遙遠,每個人都可以在對哲學的思考中,尋求到人生的價值。這也是我們一讀再讀這部哲學經典的意義所在。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