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艾利森:中國發展得太快,美國連震驚的時間都沒有

2020-12-27 澎湃新聞

格雷厄姆·艾利森:中國發展得太快,美國連震驚的時間都沒有

2020-02-07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格雷厄姆•艾利森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他曾於1993至1994年任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專門負責制定針對前蘇聯國家的外交國防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格雷厄姆和鄭必堅等中國高層智囊有著密切的接觸和聯繫。他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概念在中美兩國政學兩屆都產生了較大影響。

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發表演講時指出,世界上本無「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國之間一再發生戰略誤判,就可能自己給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2017年12月10日,人民日報也曾推出專版《破除「修昔底德陷阱」的迷思》,邀請了王義桅等三位學者談談如何破除「修昔底德陷阱」。

作為「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提出者的格雷厄姆如何看待中國發展前景?如何研判中美關係?

格雷厄姆和解讀中國工作室合作拍了節目《中國成功的秘密是什麼?》。這也是解讀中國工作室推出的系列短片《我們報導中國奇蹟》第二集。

短片內容如下:

我在北卡羅萊納州長大,我媽媽在我小時候告訴我要把盤子裡的食物都吃乾淨,因為在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所以我一直認為中國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人們還在溫飽線上掙扎。

中國過去不太富裕,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左右。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概念在1980-1990年來看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即便放到2000年看也是如此,但是中國的崛起是近25年以來最偉大的事件。對於全世界來說,這都是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鄭必堅會見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

劍橋的橋跨越了哈佛的查爾斯河,查爾斯河連接了甘迺迪學院和商學院。從我的辦公室便可以看到這座橋。當我還是甘迺迪學院的院長時,人們便開始討論修復這座橋。我在1989年辭去院長一職。2012年橋的修復項目開始啟動,為期兩年。2014年項目並沒有結束,2015年他們說項目還沒有結束,還需要一年。2016年,他們說不會告訴我們項目什麼時候能結束。

你可以了解到北京三元橋的修復,其行車道是安德森橋的兩倍。三元橋的修復花費了多長時間呢?43小時。在過去的十年內,美國在舊金山和洛杉磯建造了一條500英裡的高速鐵路。這條鐵路本來預計在2017年完成施工,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這條鐵路沒辦法建成了。那麼在這10年裡中國建成了多少條已經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呢?16000條。在美國建成這500公裡的鐵路前,中國還可以建造多少條鐵路呢?至少16000條。

在我的《戰爭命運》一書中,第一章《中國的崛起》裡簡要列出了我在哈佛教書時,給學生的一次小測驗,題目就是「中國什麼時候可以成為第一大國?」。學生認為會是在2030年或2040年,然後我給他們看了一張圖表,上面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比較國民經濟的最佳標尺就是購買力平價,所以在比較購買力平價方面,中國不僅僅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競爭者,在一定程度上還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過去25年發生的最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就是中國的崛起。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崛起到如此高度,如此快速,涵蓋如此寬廣的領域。

「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是我創造的,隨後快速進入政策主流中,《戰爭命運》一書的副標題是我提出的一個關鍵問題——美國和中國可以逃離「修昔底德陷阱」嗎?實際上,我相信這就是習近平主席關於新型大國關係的思考。他認為我們要反思舊大國關係的問題。我認為舊大國關係的問題是它經常引發戰爭。這不是個好結果,所以我們需要開拓思維,積極應對,調整自己,打造新型大國關係。

關鍵詞 >>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哈佛教授說:「中國發展得太快,美國連震驚的時間都沒有!」
    這是哈佛大學格雷厄姆.艾裡森的講話:中國發展得太快,美國連震驚的時間都沒有。原文大意是這樣的:當我還是甘迺迪學院的院長時,人們便開始討論這修復這座橋,我在1989年辭去院長一職,2012年修復項目開始啟動,為期兩年,2014年項目並沒有結束,2015年他們說項目還沒有結束,還需要一年,2016年他們說不會告訴我什麼項目什麼時候結束,而現在這個項目快結束了。你們可以了解到北京三元橋的修復,三元橋的行車道是安德森橋的兩倍,三元橋的修復花費了多長時間呢?
  • 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中國發展得太快,美國連震驚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作為一個神奇的東方國度,本就對於外界保持著它的神秘與神奇。中國速度也是一度被世界關注,甚至震驚於這樣的奇蹟。中國在上個世紀以前,一直以貧窮落後、戰亂紛爭的面貌在世界上存在,能夠如此快速地脫胎換骨,這足以證明中國這個國家潛在的能量,只是一直在靜待一個可以爆發的時機,一鳴驚人的能量被很多人所忽視。這也以至於讓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感嘆道,中國發展得太快,美國根本連震驚的時間都沒有。中國一直在默默地努力,在別人忽略的情況下蓬勃發展,明珠終究不會黯然失色。
  • 如何評價中國的發展速度?哈佛教授:美國連震驚的時間都沒有!
    中國速度,中國奇蹟等詞彙伴隨中國的發展不斷湧現,這深刻反映出中國70年來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那麼,中國發展速度到底多快?從遍地的自行車到如今汽車、高鐵、飛機、火車,從土窯到如今的高樓大廈,從一窮二白到現在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 哈佛教授評價中國發展,一切都太快,連驚訝的時間都沒有
    對於中國發展速度的評價以及感受,老一輩人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們親眼見證了中國70年來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一系列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對於中國的發展速度,一位外國友人同樣深有感受,哈佛著名教授艾利森,其就曾針對中國70年來取得的成就,進行了一番深刻講話。
  • 中國的發展速度有多快?哈佛教授:我們連震驚的時間都沒有
    幾十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經濟上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上,各種高科技武器爭相亮相國際舞臺,國家也從滿目瘡痍變為高樓大廈林立,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影響力也在節節攀升,這一切,似乎來得太快。
  • 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對中美關係的一些觀點
    但是2015年他們說工程還沒有結束,還需要額外一年。2016年,也就是四年過去了,他們就說不會告訴我們工程什麼時候結束了。如今這個工程快結束了,實際花費是預算的三倍不止,施工時間也延長了三倍。我在YouTube驚奇地觀看了北京三眼橋的修復工程。三眼橋的修復工程花費了多長時間呢?43小時。
  • 美國教授:中國發展速度太快,根本來不及讓人震驚
    ,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量文化都被很好地保存了下來,在發展歷程中,幾乎絲毫沒有被西方同化,這一點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做到的。除此之外,我國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到現在,僅僅40年時間,就已經超越了不少發展百年的西方強國。
  • 武漢入選世界城市,連李娜都說:武漢發展太快不認識路了
    被世界公認的權威機構認證為第三梯隊的「世界城市」7月20日李娜回到武漢也忍不住感嘆道:武漢發展太快都不認識路了日前,《國際城市藍皮書: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18)》發布。藍皮書指出,最近16年,入列世界城市的中國城市數量有了5倍的增長,2016年的總量為33個,僅次於美國,其中武漢升級為第三梯隊世界城市。
  • 美國專家:中國航天科技發展太快了,現在竟然能在月球「升國旗」
    最近這些年來,我們中國不論是經濟還是科技這兩方面的發展都是非常迅速的,並且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擁有著自身獨特的發展模式,可謂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即便其他國家想要模仿我們這個發展模式也是很難的,直白一點說,那就是我們中國現在主要還以基建作為我們的發展核心,再由此帶動我們周圍的經濟迅速發展
  • 格雷厄姆·艾利森:我曾提出中美修昔底德陷阱,但現在美國得趕緊學...
    【文/格雷厄姆·艾利森 、克里斯多福·李,編譯/朱曈菲】 為了讓美國戰勝冠狀病毒並回到這場噩夢之前的生活,我們是應該把中國當作一個應群起攻之的敵人?還是該承認它是一個合作夥伴,並且與其合作對我們的勝利至關重要?
  • 中國發展的速度,法國小夥子都說,太快了
    作者:石頭大俠一大早吃過飯,就開始找一個證件,左找右找沒有找到證件,倒找到一本煤票,看日期是1992年購買煤用的通行證。一晃28年過去了,說時間長也長,說時間不長也就不長,好像也就沒有幾天的事情。但是,這些要不是找出了保存的煤票,回憶起來都想不到,還有過發煤票的時候。由此我想起這兩天看新聞聯播,說起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又有了重新認識。其實很多西方人,只要不是別有用心者,對中國的偏見,還停止在「文革」的那個年代。
  • 格雷厄姆·艾利森:美國要學會尊重其他大國的勢力範圍
    勢力範圍並沒有消失;它們只是在美國霸權的壓倒性事實面前塌陷併合而為一了。 然而今天美國霸權正在消退,華盛頓方面在其所謂的「大國競爭的新時代」面前警醒起來,因為中國和俄羅斯越來越多地利用實力來主張它們與美國相衝突的利益和價值觀。但是美國決策者和分析人士仍然沒有切實理解這個新時代對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意味著什麼。展望未來,美國的角色不僅會發生變化,而且其重要性會大大降低。
  • 格雷厄姆·艾利森:拜登上臺,我還是認為中美會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導讀:2020年11月11日-12日,全球化智庫(CCG)舉辦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本文為中美論壇線上會議「大選後的美國與全球化向何處去」,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的發言。觀察者網全文翻譯此篇發言,小標題系譯者添加。
  • 只是時間消失得太快,我們都來不及回頭看
    《自洽》的靈感來源之一是莫文蔚2014年發行專輯《不散,不見》中一首講述時間的歌,《時間裡的飛人》;兩個人對於「時間不夠用」的感悟一拍即合。我們棲居於時間之中,就如魚在水中,我們的存在就是在時間中存在,如果人生是一張被播放的唱片,唱片似乎是全部現實,而唱針是時間。唱片可以重頭播放,人生卻無法重新再來。
  • 荷蘭專家:請美國看看中國凌晨四點的國道,是美國使中國迅猛發展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令我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變,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會感覺到一絲絲夢幻,相比於十幾二十年前的生活,如今可以說是有了太大的變化了,其實也正是這二十年的時間,中國發展成為了世界一流的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方面都是頂尖。
  • 中國又一項科技完成突破,美國專家前來偷師,最後反倒被氣得回國
    在現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是一個永恆的課題,全世界都在科技上面做研究,如今是科技主導的時代,誕生了很多新興行業,科技的蓬勃發展令我們的生活多了很多便利。我國的科技發展已經逐漸佔據先機了,中國很多項科技都已經站在了世界頂端。
  • 美國哈佛教授艾利森:中國應對疫情非常成功
    世界和平論壇特別視頻會議現場(清華大學供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美國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首任院長格雷厄姆·艾利森表示,新冠病毒就像是一次閃電,它最重要的影響是表明了世界目前真正的結構性問題,人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競爭,
  • 中國又一項頂尖科技領先全球,美科學家直言:發展速度太快了
    中國頂尖科技領先全球國內的科學技術水平一直都是無數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之前我國在很多領域都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雖然沒有太大的落後,但是也沒有明顯的優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國內開始大力發展各種核心技術,也終於取得了一些了不起的突破!
  • 中國又一項技術崛起,是中國又一裡程碑,美國人震驚了
    中國的經濟在這幾年得到了非常迅猛的發展,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科技方面,中國都交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連很多外國人都不得不對此感到震驚,中國人是怎麼做到在短短幾十年就追趕上他們的腳步的。中國甚至在很多領域已經超過了他們,做到了世界領先的地位,比如近段時間熱議的5G話題,中國在5G技術上取得了領先的成就,不免讓很多國家隊中國刮目相看,同時也讓很多國家對中國的崛起感到害怕,美國不外乎如是。然而對於中國這個技術的崛起,也有美國媒體表示中國的這個技術或將超越美國和德國,成為中國科技的又一個裡程碑。
  • 中國即將超越美國?張召忠一巴掌打醒夢中人:千萬別被誤導了
    我國如今的發展世界是有目共睹的,而我國發展到如今的地位僅僅用了70年的時間,我國從一無所有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這期間所付出的努力是其他國家所不知道的,之前有位哈佛教授曾說過「這一切發展的太快,以至於我連震驚的時間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