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推進城市基層黨建與社區社會治理同頻共振

2020-12-23 瀟湘晨報

大亞灣西區街道新惠社區日前舉行金溪灣紅色小區揭牌暨社區服務黨建聯盟啟動儀式,這是西區街道探索社區黨支部、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三方聯動機制的一個樣本。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西區街道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聚集和企業落戶,激發了城市活力;與此同時,城市管理相對滯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物業糾紛頻發、居民服務需求未充分滿足、社會治理未形成合力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創新社會治理,是破解治理困局、改善城市現狀的有效辦法,也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內在要求。為此,西區街道探索實施「一核引領,一網覆蓋」紅色樓宇網格項目,即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委會、群團組織、「兩新」組織和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將黨的領導、居民自治和現代物業服務有機融合,實現城市基層黨建與社區社會治理同頻共振。

基層黨組織成為社區治理主心骨

西區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分為黨建教育區、便民服務區、黨群活動區,設有廉政教育館、公共服務中心、黨建書吧、黨校培訓課堂等功能室,功能齊全。「參照該中心『一室多用』的原則,西區街道在24個村(社區)和條件成熟的『兩新』組織黨組織大力推進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形成了『1+24+N』黨群服務體系。」西區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黨群服務中心為建設紅色小區夯實了硬體基礎,小區黨支部(黨小組)、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三位協同」的運行模式為小區提升管理軟實力。「一些符合條件的小區已經建立了黨群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三方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小區治理問題,將矛盾糾紛止於萌芽狀態。」西區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街道協調多部門推動公共用房用於小區黨群服務站建設,推動小區黨群服務站成為收集居民需求、組織黨員開展志願服務的重要陣地;西區街道不少小區的主要通道、出入口、樓棟大堂或電梯等都設置了黨建宣傳欄、黨建公開欄,公開社區、物業服務熱線,「有困難找黨組織」逐漸成為居民群眾的共識。

「黨建引領下的物業,不僅僅是小區的管理者,更是基層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萬和物業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康玉友說,該公司已成立「紅色物業」黨組織,共同參與小區治理,研究小區規劃;同時,採取雙向培養的方式,注重將公司骨幹力量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公司骨幹,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升物業服務質量。據了解,目前西區街道有3家物業服務公司成立黨支部,覆蓋13個小區。

實施網格化管理提高服務群眾質量

共建共治共享,始終是西區街道的治理理念。為了推動基層治理走向縱深,形成立體化管理模式,西區街道建立了「街道黨工委—社區(村)黨組織—小區(小組)黨支部(黨小組)—樓宇黨員」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同時健全網格事務包幹負責、上門代辦、獎勵激勵、困難群眾幫扶等規範制度,打通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最後一堵牆」。

「在獎勵激勵方面,街道創新實施黨員積分管理制度,量化黨員履行義務、完成承諾、志願服務、網格服務等內容的考核。」西區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考核結果還將作為黨員評先評優和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依據,有效激發黨員積極性。

西區街道黨員的積極性被充分激發,有效推動小區深化實施「樓長制」。截至目前,西區街道搭建了1386個第四級黨建網格,動員廣大黨員擔當「樓長」,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與社區幹部共同管理。「業主可通過樓長業主物業微信群暢通交流,樓長隨時收集小區社情民意,及時解決物業服務難題,化解鄰裡矛盾糾紛。」西區街道相關負責人說,實施「樓長制」的小區成效初顯,居民在樓長的帶動下,搭建了助老幫扶、矛盾調解、興趣愛好等自治組織,鄰裡交流更頻繁,小區民主自治氛圍愈加濃厚。

充實黨建網格構建無縫對接基層治理網

網格設置好,如何進一步將網格連結起來,把網織密織牢?西區街道探索開發街道黨員積分小程序,將黨員管理從線下延伸到線上。「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小程序大力組織開展黨員志願服務,及時滿足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西區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9月21日,《大亞灣開發區實施全科網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方案(試行)》經區委、區管委會同意正式印發,標誌著大亞灣區實施全科網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拉開了序幕。西區街道以此為契機,積極爭取將公安交警、城管執法、市場監管、環衛、衛健等相關部門人員充實進各級黨建網格,構建起一張無交叉、無重複又無縫對接的基層治理網,打破信息壁壘,最終實現基層治理「一張網」管到底,大幅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惠州日報記者曾靜妍 通訊員董文輝 謝敏)

【來源:惠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滿意度高了,南通任港社區這條路子獲群眾點讚 2020-12-25 11:02:13 來源: 南通網 「文明城市的榮譽來之不易
  • 黃石:黨建引領「紅色物業」 推進基層社區治理
    劉奶奶所說的方便,源於小區「紅色物業」的「吹哨式」服務,也是高新區開展物業管理清零行動、推進「紅色物業」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城市社區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業管理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是群眾關注的焦點,更是基層治理的難點。
  • 松原:深入推進「黨建聯盟」 凝聚基層治理合力
    松原市整合全市1000餘名社區網格「管理員」,建立信息員隊伍,重點負責收集社區居民服務需求、基層治理矛盾隱患以及居民對聯盟成員單位服務項目滿意程度等信息,為街道社區推進「黨建聯盟」建設提供參考和依據。全市通過建立「四員」制度,推動各級黨組織力量在基層凝聚、資源在基層整合、作用在基層彰顯。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河北石家莊橋西區「紅色物業」助推社區治理同頻共振
    為深入鞏固「紅色物業」全覆蓋工作成果,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水平,充分實現物業企業與社區治理同頻共振,各街道積極組織開展「紅色物業」主題黨群聯席會,對「紅色物業」下一步的工作開展進行安排部署。街道強調,要進一步利用好「紅色物業」進駐後發揮的重要作用,聯合物業公司,共同維護和打造更加乾淨、文明、和諧的社區環境,要以「紅色物業」、「紅色聯盟」創建契機,街道、社區、物業公司三方形成合力,共同解決社區存在的困難,發揮出基層黨建強大力量,共同努力,開拓新局面。
  • 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2021年01月08日 08:29: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讓每一個社區都成為共同體——紹興推進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深度...
    浙江在線11月30日訊(記者 沈晶晶 陸樂 苗麗娜)如同細胞之於人體,社區治理的優劣決定社會運行的質量。  著眼於構建一個個社區治理共同體,紹興市探索以「契約化」共建,推進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 始終把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緊密結合
    在浦東開發開放初期,新區黨委堅持以「一流黨建促一流開發」,針對社會劇烈變革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三服務」(上級黨組織服務基層黨組織、黨組織服務黨員、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新理念,進行了以「陽光驛站」為品牌的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為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提供了重要經驗。在新時代,浦東在社會治理創新中,針對特大城市進行精細化社會治理,又形成了新的實踐經驗,對推進城市社會治理具有重要的啟示。
  • 扎蘭屯市網格黨建賦能基層治理推動民生服務「重心下移」
    扎蘭屯市堅持加強黨的建設與創新社會治理相結合,將黨的建設聯成網,將服務群眾、化解矛盾、抗擊疫情落到格,構建起各領域黨組織「同頻共振、融合共進」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扎蘭屯市興華街道黨工委按照「一張網格繪到底、一支隊伍管到底、一套機制用到底」的思路,強化黨建引領基層網格化治理,把黨的建設、意識形態、綜合治理、應急管理、民族宗教、社會保障等工作融入一張網,做實網格化促進治理精細化,推動社區網格化治理落地生根。
  • 厚村「三化」建設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建陣地優服務增活力厚村「三化」建設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村部變整潔,服務更便民,幹部精氣神提升,群眾臉上笑容增多……這是黎川縣厚村鄉推進「三化」建設所帶來的變化。今年以來,該鄉積極推進黨建「三化」建設,通過建陣地、優服務、增活力,以「三化」建設推動基層黨建跑出「加速度」,實現了基層黨建「三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建陣地。該鄉緊緊圍繞「四個方面定標準、六個方面立規範、一張網絡聯整體」的要求,著力從活動場所、基本設施入手,打造各村黨群服務中心。
  • 龍華「黨建+科技+治理」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溫暖
    40年春華秋實,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蝶變為國際化現代化都市,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的奇蹟。40載再出發,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成為深圳必須破解的重大課題之一。在某種意義上,產業發達、商貿興旺、人口高度密集的龍華區是超大型城市深圳的局部投影,與深圳的城市發展與治理探索同頻共振。
  • 【非公黨建】龍井市「社會組織大聯盟」助力城鄉基層社會治理
    龍井市自2019年創新成立「社會組織大聯盟」以來,依託「一團四盟」構架體系,充分發揮黨建聯盟的引領作用和聯動效應,為社會組織助力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開闢了新的路徑。依託益愛聯盟、動力聯盟、幸福聯盟、創智聯盟的「四盟」體系,與各街道、社區建立黨員聯動、活動聯推、組織聯建的「三聯」工作模式,一方面以聯盟的形式擴大社會組織黨組織影響力和覆蓋範圍,同步由社區黨組織引導聯盟黨組織規範開展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另一方面以黨組織為連結紐帶,由聯盟結合社區需求開展志願服務,提升各街道、社區服務群眾能力。
  • 直擊治理痛點,激活治理基礎單元……縣域城市基層黨建的「鶴山經驗...
    近年來,鶴山市以創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示範縣為契機,逐步構築起了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鶴山立足縣級城市發展階段性特徵,架起組織架構支點,直擊城市治理痛點,強化街道社區軸心主線,激活城市治理基礎單元,為建設灣區現代化創業之城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 四川交投中油公司「一綱四目」打造黨建經營同頻共振新格局
    2020年,交投中油公司積極申報四川省交通投資集團公司基層黨建規範提質行動試點項目,針對基層黨支部黨員活動陣地匱乏的現狀,以黨員活動室規範化建設作為黨建規範化建設的突破口,在6個基層黨支部打造完成「1+6」黨建陣地;發揮「一室多用」功能,把黨員活動陣地建設成為政治學習的中心,思想教育的陣地,傳授知識的課堂,議事參政的場所,確保各片區黨支部活動有陣地、學習有場所、交流有平臺。
  • 陳玉侯在調研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時強調 以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
    原標題:陳玉侯在調研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時強調以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 城市基層治理全面提升18日,省政協副主席、州委書記陳玉侯率隊深入景洪市部分街道、社區、居民小組調研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特別是城市基層黨建的重要論述,精準落實城市基層黨建重點任務,以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全面提升,不斷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調研組一行來到景洪市花卉園社區為民服務站、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社會組織孵化基地,詳細了解職責優化、軟硬條件、隊伍建設、網格設置、能力提升等情況,並對照重點任務清單問進展、找問題、析根源、尋對策。
  • 激活基層治理「紅色引擎」——城廂區紮實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湄洲日報記者 黃凌燕 通訊員 林雲景 易振環 文/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城廂區推進各具特色的「黨建+」鄰裡中心建設,用「紅色引擎」驅動基層治理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以實際行動落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 山西太原市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 黨建一根針 編織社區夢
    環境汙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老城改造、物業管理等引發新的矛盾,新興領域快速成長。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太原市創新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搭建互聯互動平臺,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充分調動行業系統部門單位黨組織和社會各類組織廣泛參與城市基層治理,構建起城市基層黨建和城市基層治理緊密結合的格局。
  • 成都高新區:黨建與產業同頻共振 點亮最美「紅色天際線」
    而讓這些「冷冰冰」的樓宇變「溫情」的就是成都高新區打造的「紅色天際線」樓宇黨建品牌。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共建立18個樓宇綜合黨委,樓宇內「兩新」黨組織超過700家,黨建與產業雙強發展同頻共振的格局正在形成。「除了樓宇黨建,成都高新區現有黨組織2128個、黨員35366名,其中『兩新』黨組織1256個、黨員11960名。
  • 黨建引領「四力合一」的超大城市市域社會治理經驗
    >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首次提出「加快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市域社會治理以城鄉協同、多元參與、手段先進、社會穩定為目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在面對社會群體結構分化明顯,社會流動變化迅速,社會公共事務處理複雜的背景下,正逐漸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的市域社會治理發展創新之路,其經驗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在行政體制改革和功能優化中突出黨的領導力。
  • 汪碧剛: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的著力點
    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需要搭建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平臺和載體,也需要構建有效管用的制度機制,實現黨建引領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銜接,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於城市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一方面,綜合考慮區位特點、人群特徵、服務半徑等因素,整合黨建、政務和社會服務等各種資源,依託街道、社區、樓宇等,建設覆蓋廣泛、集約高效的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使之延伸到基層末梢、貫通到基層治理,夯實黨領導城市治理的堅強堡壘,提升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以黨建引領城市治理創新,建立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