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感染者講述「新冠後遺症」

2020-12-11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義大利版微信公眾號 意燴】截至9月2日18時,義大利確診人數共271515人,死亡35497人,治癒208201人,較前一日新增1326例確診病例、6例死亡病例。

隨著義大利進入開學季,政府防疫工作也隨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新冠病毒對民眾以及社會造成後續影響,仍難以被忽視。

全意主要暴發點都在哪?那不勒斯移民局警員也被感染!

綜合義大利Fanpage網、Tg24.sky網、今日網報導,衛生部今日公布數據顯示,義大利全國新增確診患者1326例。其中倫巴第大區新增病例最多,有237例。

·米蘭郊區日前發生病毒傳播的養老院,經全員檢測,目前已有26人確診,僅2人出現症狀;

· 瓦萊達奧斯塔大區(Valle d'Aosta)上周出現一起戶外燒烤聚集性案例,目前已致11人確診;

· 利古裡亞大區拉斯佩齊亞(La Spezia)當地一個南美移民社區同樣暴發聚集性疫情,目前有21人確診;

· 託斯卡納大區馬爾米堡(Forte dei Marmi)一家餐廳有9名員工確診,其中8人為無症狀患者;

· 8月31日,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和錢皮諾機場各檢測出4名陽性患者。

· 9月1日,坎帕尼亞大區新增102名患者,其中半數(51例)為從外地返鄉的旅客:19人從撒丁島返回,32人為國外入境;

· 那不勒斯移民局一名警員近日也因確診新冠而在家中隔離。目前,那不勒斯移民局已要求所有度假返回的僱員必須接受血清學檢查,包括境內旅遊返回人員。

· 卡拉布裡亞大區科森扎省(Cosenza),在對當地一處難民接待中心的37名難民進行檢測後發現,有15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此外,該省有3名從撒丁島度假返回的年輕女孩感染,並導致病毒傳播,目前共致7人確診;

· 2名外國遊客在抵達西西里利帕裡島(Lipari)後,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稱,他們剛剛得到了結果為陽性的核酸檢測報告。兩人此前已在義大利旅遊多日;

· 撒丁島上,除北部翡翠海岸地區近期因發生多起感染案例而引發強烈關注外,中部的努奧羅省(Nuorese)也出現了病毒傳播情況。其中,奧爾戈索洛鎮(Orgosolo)有15例,另有3個小鎮各出現1至2名患者。該省多個市鎮已要求民眾在戶外應全天佩戴口罩。此外,該島南部卡利亞裡省一處接納了195名難民的收容中心,近日也有33人確診。

「檢測為陰性,但根本沒痊癒」!新冠後遺症到底有多可怕

現年50歲的Stefania是首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羅馬本地人。她在出現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後,於今年3月7日被送入羅馬Spallanzani醫院接受治療。直到4月底,她的2次核酸檢測結果終於呈陰性。然而,病毒的消失並沒有讓Stefania身體完全康復,她不得不繼續忍受新冠後遺症所帶來的痛苦。

「我的病毒測試早就轉為陰性了,但我並沒有痊癒。」Stefania表示,脫髮、嗅覺與味覺缺失、關節痛、呼吸困難、容易疲勞、更年期提前,這些是她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的一系列後遺症。「我再無法回到從前的狀態了,現在我全身都是病。」

Stefania在社交網絡臉書(Facebook)上加入了一個名為「我們擊敗了新冠病毒」的群組,目前群組中有3000多名成員,其中不少人表示,自己在病毒檢測轉陰性的幾個月後,身體卻並沒有真正痊癒,而且還會出現新的病症。

令人難受的是,不僅是身體需要承受後遺症帶來的痛苦,鄰居的偏見也讓Stefania困苦不已。儘管她早已不再是病毒攜帶者,但鄰居仍與她刻意保持距離。「有時候在樓梯上碰到鄰居,他們會等我走開後才上樓,而且一見到我就立即恐慌地把口罩戴好。」Stefania嘆氣說,「也不能怪他們,這種疾病實在令人恐懼。」

羅馬機場首次出現單日「零確診」,但更糟糕的消息接踵而至!

8月30日,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快速病毒測試令人驚喜地首次出現了單日「零確診」。另一邊,錢皮諾機場則發現2名陽性旅客。

自8月16日起,羅馬在機場開始使用快速病毒檢測方式。截至8月31日,菲烏米奇諾機場已對10589人進行檢測,錢皮諾機場也已進行了4000多次檢測。期間,共發現173名陽性病例,且均為無症狀的旅客,佔總數的1.2%。患者中,拉齊奧大區居民佔59.8%,其他地區居民佔26%,外國居民佔14.2%。

就在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首次出現單日零確診的好消息後,壞消息卻也接踵而至。《義大利日報》消息,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艾克曼分子生物研究所(Eijkman)近日稱,發現了一種基因產生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

該毒株被命名為D614G,據印尼當地媒體報導,研究人員在印尼政府通報的22個基因組測序裡發現了8個D614G變異病株,該種突變病毒在細胞間的轉移能力要比最原始的病毒高出10倍。目前仍需進一步研究,確認這種情況是否發生在人類身上。研究人員同時表示,這種突變不會影響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疫苗測試。

數據顯示,印度尼西亞今日(9月2日)新增確診病例3075例。自疫情暴發以來,該國累計確診180646例,死亡7616例。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大部分新冠感染者快速康復 沒有什麼後遺症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孟令洋 北京報導  「目前來看,應該說大部分新冠感染者都是快速康復的,沒有什麼後遺症  近期,《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中國的一項研究成果,評估了武漢金銀潭醫院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在出院後六個月的健康狀況,發現有76%的患者仍存在至少有一個持續的症狀,這一情況引發社會關注。
  • 警惕新冠後遺症!一張圖告訴你,病毒是怎麼影響人體的…
    無論非典還是新冠,當病毒侵入人體,肺部都是最先也最受衝擊的器官。 此外,新冠病毒還會攻擊心臟、肝臟、脾臟等器官,所致症狀也更為多樣和不典型。 公開報導顯示,部分患者只是偶有低燒,或略感乏力、頭痛,咳嗽、咽痛等症狀也不明顯,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嗅覺、味覺紊亂甚至喪失。如德國超過2/3的患者有此症狀,他們聞不到煙味,也無法分辨苦與甜。
  • 雪梨新冠患者愈後仍有嚴重後遺症,有人甚至看不清時間
    「沒有住院治療的人也會出現呼吸困難的問題,即使是對年輕的感染者來說,我們看到的這些嚴重的新冠後遺症也該敲響警鐘。」據悉,Dore教授是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之一,他告訴60 Minutes,正在康復的新冠患者的身體變化令人擔憂:「我擔心的是,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治癒。
  • 新冠治癒後,後遺症大量湧現!專家揭開殘忍真相……
    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80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因新冠病毒離世的病患,更是超出了43.5萬!人類對於這場肆虐全球的瘟疫束手無策,病毒至今仍在各國傳播和蔓延。而那些在這場浩劫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依然在病痛中掙扎。據報導,在疫情重災區的歐美國家,越來越多的「康復」病患出現了後遺症...
  • 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新冠+流感」不用感到恐懼
    「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講座上,一名自我介紹此前是非典病毒感染治癒的女士舉手提問:目前新冠和非典相比,是否有一些後遺症上的差異?「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張文宏說,目前新冠的一些後遺症還是病毒性疾病常見的後遺症。「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是全身感染,很長一段時間裡會對神經系統有一些損害,肺的纖維化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同時新冠病毒到現在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沒辦法說幾年後的事情。」
  • 紐約新冠康復者應對後遺症的線上「互助小組」
    紐約地區是今年春季美國新冠疫情的「震中」,超過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去世,很多患者痊癒後仍然長時間受到後遺症折磨。紐約地區一些患者和醫護志願者今年年中以來成立了線上「互助小組」,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群提供分享感受、相互支持的交流平臺。
  • 新冠「後遺症」
    從去年武漢疫情爆發封城,再到今年12月份,接二連三爆出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整個2020年都在病毒的籠罩中,這場疫情成就了一批富人,也擊垮了一大批人。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可能網友們忘記了,這可能就是新冠病毒帶來的後遺症吧。(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通訊:紐約新冠康復者應對後遺症的線上「互助小組」
    紐約地區是今年春季美國新冠疫情的「震中」,超過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去世,很多患者痊癒後仍然長時間受到後遺症折磨。紐約地區一些患者和醫護志願者今年年中以來成立了線上「互助小組」,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群提供分享感受、相互支持的交流平臺。  莉薩·潘津諾是一名註冊護士,在紐約州長島一家連鎖康復機構工作。
  • 荷蘭1萬6新冠患者有後遺症3成年輕人!6個月復健都不夠,專家曝「肺部長期損害」!
    據NOS報導,荷蘭許多人出現了對於新冠後遺症的擔憂和抱怨。據估計,大約有10,000至16,000名新冠患者在恢復後,依舊會出現易疲勞,呼吸緊促的症狀。這其中約30%在20至40歲之間。自去年7月中旬以來,荷蘭的物理治療所已經向出現相似後遺症的患者提供幫助,並作為輔助醫療康復服務納入保險基本套餐。
  • 盛林美國日記:鏖戰新冠後遺症
    因為後遺症這個鬼。這個鬼不大也不算太小,比較纏人罷了,比「新冠」纏人。親友詢問時,我都是這樣描述。知情的親友不多,我未作廣而告之,沒做「吧啦吧啦」的祥林嫂。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深一腳淺一腳的,給他們一刻清靜吧。好,說說我的後遺症。對於「新冠」後遺症,最初我抱否認態度。
  • 新冠後遺症:隱秘之痛 武漢新冠患者家庭的一手記錄
    由於擔心被歧視,或出於隱私考慮,一些患者隱瞞自己的新冠病史,對新冠後遺症更是諱莫如深。也有一些患者和家屬對新冠後遺症問題認識不足。他們需要社會進一步幫助。6月25日,端午節,李華(化名)帶著父母出去玩。青山綠水之間,一家人採艾草、賞古蹟。年近七旬的父母高興得像孩子。幾天前,媽媽還在哭哭啼啼,說啥也要回老家,不想呆在武漢。
  • 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 發熱即去門診救人救己
    原標題: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發熱即去門診救人救己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11月28日上午,在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活動中,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並回答了聽眾提問。
  • 新冠病人出院後,真的有後遺症嗎?
    新冠病人出院後,留下「後遺症」了嗎? 2020年7月16日下午4點半,曾經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萬春暉準時下樓開車,接妻子下班。他邊走邊打著電話,嗓門挺大,說話抑揚頓挫,偶爾哈哈大笑。對那些有關「後遺症」的傳聞,他多數不信,「『後遺症』不能說沒有,但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多、那麼嚴重」。 《財經》記者採訪的醫生們也多持類似看法。
  • 新冠後遺症大量湧現!揭開了一個殘忍真相…
    ▲ 全球頂尖的病毒學家彼得·皮奧特 而今年4月,他才剛剛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雖然目前已經治癒,但留下的後遺症也不少。 他說:「新冠病毒將改變我的一生。」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會患上新冠肺炎。新冠後可能帶來的後遺症纖維肺、腎衰竭、心腦損傷、中風
  • 一群新冠倖存者生不如死!殘廢、腦損傷、精液含毒!後遺症...
    有以上想法的童鞋,小編只能說,Flag真的不要亂立…還沒有研製出解藥的新冠病毒「本毒」,讓一線科研專家都一籌莫展,而毒後留下的後遺症,更是讓每個經歷過的人,,留下「肺部後遺症」;或許,輕微症狀的新冠患者可逃此一劫,但對於重症患者來說,藥物、激素等對肺、腎的損傷,無法避免,更無法逆轉……美國傳奇說唱歌手Scarface就在感染冠狀病毒後,
  • 哥斯大黎加確診首位足球運動員新冠感染者
    【南美僑報網劉大美編譯】哥斯大黎加卡達真尼斯體育會(El Cartaginés,卡塔戈省足球俱樂部,曾三次贏得哥斯大黎加足球甲級聯賽)8月11日通報,其在役球員中一人新冠病毒測試結果呈陽性,但其身體狀況目前良好,為無症狀感染者。這是哥斯大黎加首位被確認感染新冠病毒的足球運動員。阿根廷網站「infobae」報導,卡達真尼斯體育會尚未透露感染病毒球員的身份。
  • 宏遠馬尚確診新冠,為境外輸入無症感染者
    7月20日下午,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發布公告,球隊外援馬尚·布魯克斯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為「境外輸入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看來馬尚短期內無法幫助到球隊了。馬尚因新冠疫情遲遲沒有歸隊,最近經過聯賽批准,可以返回中國參賽,沒想到還是無法立刻重返賽場。
  • 深圳市三院:新冠康復6個月後,96%感染者體內仍有抗體
    新冠病毒發現時間還不到一年, 新冠疫苗能保護多長時間?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在2020年1月到5月新冠流行期間對506例新冠感染者進行隨訪,研究表明,患者康復6個月後,96%感染者體內的特異性抗體仍然陽性,具有保護作用。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中國織密無症狀感染者防控網
    那麼,對於無症狀感染者應該如何加強檢測,採取哪些措施強化防治管理?公眾該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無症狀感染者並做好個人防護?疫情下半場,面對新問題與新挑戰,我國正在全力織起一張嚴密的「防控網」。通過主動檢測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國家衛健委在3月31日發布的《關於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問》(以下簡稱「防控工作答問」)中介紹,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
  • 新冠輕症也可能導致腦損傷 後遺症大量湧現 比想像的還恐怖
    對於一些新冠患者來說,康復並不代表著100%的治癒,而是長期遭受各類後遺症的開始。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曾在3月底患上新冠肺炎,病情一度嚴重到轉入重症監護室治療,幸好他挺了過來,在4月12日出院,並從4月底開始逐漸恢復領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