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不僅是物品交換的媒介,更是一個國家的「名片」。古往今來,錢幣的所到之處,便是國家的影響力所及之處。而每個國家無不藉助於這一張名片,向世人展示著本民族的「國粹」。自然景觀、人文風貌,凡是能代表這一國家和民族的最優秀的事物,都濃縮在小小的錢幣上,使之流傳到其影響力所及的每一個角落。
因此,欲了解一個國家的「精髓」,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便是觀察她的貨幣。一張紙幣或者一枚硬幣,就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景觀。對於韓幣來說,儘管使用過的人成千上萬,但是能真正講出其背後故事的人卻寥寥無幾。因為對於錢幣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人們往往更關心的是交換價值。在本文中,筆者將帶您領略一下錢幣上的韓國所隱藏的故事。
韓幣共有10種面值,分別是50000元、10000元、5000元、1000元面額的紙幣和500元、100元、50元、10元、5元、1元面額的金屬硬幣,如果每種面額各取一張(枚),恰好為66666元。因1元和5元的韓幣沒有實際的購買力,韓國銀行在早在1992年6月已經停止發行這兩種硬幣。所以,目前市面上實際流通的為8種面值的貨幣。
韓幣中包含了自然、人物、文物共三大類圖案。
韓幣圖案中的動植物
韓幣中出現了兩種植物和一種動物,分別是1元硬幣上的無窮花和50元硬幣上的稻穗,500元硬幣上的鶴。
無窮花是韓國的國花。亦稱木槿花,又稱無極花。無窮花花期甚長,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花,象徵著大韓民國曆盡磨難而矢志彌堅的民族性格,是美麗和幸福永存的象徵。韓國的國歌《愛國歌》中就有一句歌詞「無窮花三千裡華麗江山」,如今立法、司法、行政等三部的標誌使用無窮花,國旗旗杆頂部也規定為無窮花花瓣模樣,韓國的客運列車也有「無窮花號」。可以說,無窮花已經滲入韓國的每一個角落。如今,1元硬幣雖然停止發行,但無窮花在韓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卻是任何花卉所取代不了的。
大米是韓國人的主食,朝鮮半島栽培水稻的歷史已有數千年。「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朝鮮半島的統治者皆實施「農本主義」政策,即便是工業發達的今天,農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1972年,韓國政府在發行50元硬幣時,決定將稻穗作為的主要圖案,以示對農業和糧食問題的重視。硬幣上顆粒飽滿的稻穗,象徵著糧食的豐收和生活的美滿。
鶴在中國常被認為是高貴和長壽的象徵。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稱之為「鶴鳴之士」。在繪畫中,鶴與松樹壽星一起出現,意為「松鶴延年」。朝鮮半島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並將其本土化。韓國人認為鶴「不吃腐敗的事物,寧願餓著也不盜食穀物」,具有孤傲的氣節。再從鶴的外形看,白羽黑冠,步履規整,恰如身著白衣,頭戴黑紗帽的儒生。因此,儒生們穿的白衣也被稱作「鶴氅衣」,而文官的官服上也繡有「鶴」的圖案。可見,無論是外形還是內在氣質「鶴」都代表了朝鮮儒生的精神。另外,鶴在韓國民間也具有長壽的意義,是人們最喜愛的動物之一。因此,「鶴」成為錢幣中唯一入選的動物圖案,也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