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會流利背唐詩,超強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家長的3個堅持

2020-12-16 全職寶媽曉曉

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很多 家長都會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古詩詞背誦。而圓圓家的孩子,今年才3歲,但是古詩詞背的特別溜。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詞可以說是張口就來

很多人都問圓圓,你家孩子是怎麼做到的?圓圓說,其實孩子的記憶力好並不是天生的,只是從小就給他做一些訓練。

孩子的記憶力並非是全是由先天決定的,後天的培養同樣更重要,尤其是在孩子0-6歲這個年齡段內。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6歲前正是記憶神經發育的關鍵期,到了6歲記憶神經會完成發育80%,所以在6歲前鍛鍊記憶神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哈佛兒童研究中心曾提起了「孩子成長理論」,印證了這一觀點。

孩子成長理論孩子成長最快的時期為「嬰兒期」,之後無論是身體還是大腦的發育都會變得異常迅猛,但是6歲後,孩子大腦的生長速度會逐漸減慢。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記憶力,最佳時間一定是在6歲前,超過6歲在進行培養就會事半功倍。

培養孩子超強記憶力,做到這3點很關鍵

1、堅持重複閱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會發現,孩子很喜歡一件事情重複做。像是,一個故事要重複聽幾十遍,一個動畫片反覆看……

在心理學中,孩子的這種重複行為又叫」常同行為「。當孩子在重複進行某一動作的時候,並不是無意義的地進行的,而是積極地探索。這種重複有助於孩子深入思考,加深記憶。

所以圓圓在有空閒時間的時候,就就會帶著孩子一起念古詩。時間長了,孩子對 古詩詞就會熟悉了,背誦的時候也非常輕鬆。

曾經在《挑戰不可能》節目上被撒貝寧稱之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王恆屹,年僅5歲,識字量卻達到了3000多,能夠背誦出300多首唐詩、100多首宋詞。

那麼王恆屹之所以可以記憶這麼多的古詩詞,其實也是他的奶奶運用了「重複」的力量,王恆屹從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平時就非常喜歡在家裡面播放一些名家的朗誦,然後也跟著有感情的朗讀;

小恆屹看到奶奶每天朗誦詩歌,耳濡目染,也就有了興趣,王恆屹的奶奶在才開始教王恆屹背古詩,但是有因為天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背誦也比別的小朋友更能夠快一些。

更何況古詩詞平仄押韻,韻律感十分強,而且古詩詞字數雖然精短,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提高孩子記憶力有相當大的幫助。

給孩子挑選要背誦的古詩詞的時候就要選擇一些符合孩子的知識水平和閱讀興趣的,《唐詩三百首》收錄唐朝時期最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詩詞篇幅短小,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富韻律感。另外,每首詩都配有標準讀音和精美圖畫,讓孩子盡情領略唐詩宋詞的雋永神韻。

2、多玩記憶類益智遊戲

同樣是玩遊戲,家長在選擇遊戲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寓教於樂的,這樣孩子能夠從遊戲中獲得樂趣,同時也提升了記憶力。

尤其是6歲前的孩子,正是喜歡玩遊戲的年紀。家長想要讓孩子遵守什麼規則的時候,都要和孩子說正是一個遊戲,這樣孩子才更願意參與其中。

近二三十年的腦科學研究認為,遊戲在動物和人類發展中的作用遠比人們先前估計的重要得多。遊戲的重要性也許可以和食物、睡眠等人的基本需求相提並論。

推薦家長帶著孩子玩培養孩子記憶力的遊戲書,因為遊戲書在設計的時候就抓住了孩子心理,所以場景、人物等都是孩子喜歡的大森林、小獅子,小猴子等,並且圖案鮮豔,色彩豐富,很容易吸引孩子,增強孩子的遊戲興趣。

3、開發孩子的右腦,鍛鍊孩子的右腦思維

我們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右腦分工各不相同,又相互配合,其中,記憶力都是如此。

左腦在記憶信息的時候「先理解後記憶」,也就是你看到了一株植物,你要先理解,這是一顆仙人球,你才能記住,但是照左腦這麼記憶,我們能記住的東西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們更依賴的是右腦記憶。

也就是在看到一株植物的時候,就可以像是照相機一樣記下來,所以右腦記憶也被稱之為「照相機記憶」。

更有研究表明:右腦的記憶潛能是左腦的100萬倍。

而孩子在6歲之前,正是屬於右腦思維,孩子有豐富的想像力,喜歡畫畫,喜歡探索,這都會右腦的範疇;

但是孩子6歲以後,思維模式就會從右腦切換成左腦,再加上學校老師的教學方法也都是屬於左腦思維的;

所以大部分孩子在6歲之後,說話不再天馬行空,而是比較有邏輯性,在畫畫的時候,也從「抽象派」轉換到「寫實」。

相關焦點

  • 2歲半寶寶能熟練背詩,超強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家長的3個堅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是鄰居家2歲半的悅寶又在背誦唐詩了。雖然還不到3周歲,但悅寶背起唐詩來興致勃勃,吐字清晰,韻律明快,在小區裡是人盡皆知的「小明星」。
  • 3歲寶寶熟背古詩近百首,超強記憶力的背後,是家長的3個堅持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當一個3歲的寶寶能在你面前熟練的背出那麼多首古詩,我真的是見誰都想給人誇誇能夠這麼快學會背古詩,並且可以記住那麼多,要多虧了我一朋友的經驗分享。朋友家的孩子今年3歲了,能夠熟背古詩近百首,聽起來是不是很驚訝,這多虧了朋友的堅持。
  • 2歲萌寶能熟背詩詞,怎麼教的?驚人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3個堅持
    不止浪費時間,還造成家長和孩子都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鄰居家的孩子樂樂今年剛好2歲半,每天晚上大家都會聽見她大聲地背誦古詩。別看她年齡小,可背起古詩來可一點不含糊,不僅發音準確,還十分流利。實際上孩子在3-6歲左右,是大腦需要打基礎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腦部好好訓練,能夠讓他們的記憶力得到顯著提高。
  • 開掛記憶:3歲識三千字,5歲背600首古詩,離不開奶奶的3個堅持
    開掛記憶:3歲識三千字,5歲背600首古詩,離不開奶奶的3個堅持相信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朋友,一定對王恆屹這位小朋友印象非常深刻,這位只有5歲的小朋友,是這季比賽第一個出場的選手。"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小恆屹出場時就氣勢不凡。
  • 記憶力發展黃金期是2-6歲,家長堅持3個方法,造就孩子「記憶腦」
    ——(英)菲·錫德尼水兒媽媽見過很多被家長們誇獎「聰明」的孩子,有的背詩很快、有的數學很好、有的英語流利的像外國小孩,不過其實究其根本,我覺得這些孩子有一個共性——記憶力好!在一檔我一直追的韓國綜藝中,姜Gary和兒子「姜吳夏」、小名「小好」也參加了,雖然小孩當時只有27個月,但是節目一播出就憑藉著流利的表達能力和超強的記憶力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其實爸爸姜Gary之前也沒發現自己兒子記憶力有那麼好,他還特意用遊戲的方式測試了一下,結果小好的記憶力好到讓我們這些大人都自愧不如。
  • 寶寶2歲唐詩倒背如流,3歲全部忘光,誰偷走了孩子的記憶?
    有些寶寶在兩歲的時候,唐詩倒背如流,家長看了之後也慢慢竊喜,覺得孩子是個可造之才,他不但聰明,記憶力還特別好。但孩子到了三歲,家長驚訝地發現孩子的記憶開始退步了。孩子兩歲倒背如流的唐詩,居然全部忘光了,他甚至都不知道要怎麼讀。
  • 堅持這3個習慣,孩子的記憶力將越來越強,甚至過目不忘
    大多數時候,孩子的表現較差不是因為努力不夠,而是因為記憶力跟不上。學習和運用任何知識的基礎都離不開記憶。如果家長能在孩子小時候運用一些科學的方法,鍛鍊孩子的記憶能力,幫助他們有一個良好的記憶力,那麼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會非常輕鬆高效。人的記憶力都有好有壞。
  • 孩子背古詩堅持這3個原則,能促進大腦發育,記憶力會更強
    許多家長都想讓孩子多背誦一些古詩,讓孩子把古詩當成興趣,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形成記憶習慣,還可以讓孩子陶冶情操。但是有些家長對於孩子背古詩的行為持有不同態度。有些家長不同意3-4歲的孩子背誦古詩,他們認為這段時間讓孩子背誦古詩,孩子不僅記不住,還會傷害孩子的大腦。
  • 如何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3個方法,你家娃也能過目不忘
    真正地做到「過目不忘」,也可以憑藉超強的記憶力去應變不可預測發生的事情。優秀的發揮不禁讓家長們感到驚訝,紛紛投以羨慕的眼光:「要是自己的孩子擁有如此高的記憶力,那該多好!」他在制定法定的會議上能隨口引證19歲時候在禁閉室看過的羅馬法典。亞里斯多德幾乎能把所有看過的書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並強調記憶為智慧之母。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優異,那麼超強的記憶力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這3個方法就很有效。
  • 3-6歲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期,家長用這3個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大腦
    你可能記得3歲之後的零散記憶,但一個人卻很難想起人生3歲前的記憶,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孩子的大腦,被「動了手腳」。有科學證明,孩子在3歲前由於大腦發育不夠完整,會導致負責記憶部分的「海馬體」無法存儲記憶神經信號。
  • 3歲男孩記憶力超群,過目不忘?漢字描一遍就會,家長怎麼教育的
    2017年《了不起的孩子》的孩子熱播,在節目中有一位記憶力超群、人見人愛、萌翻全場的小神童,他年僅3歲,卻能夠認識3000多個字,熟背三、四百首古詩詞,熟記世界上180多國家的國旗,千家曲庫,被稱為「神童」。他就是王恆屹。在當時就收穫了一大波粉絲。在今年他又參加了《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又雙叒火了!
  • 1歲萌娃記憶力超強,被曲解的早教背後:早教應該注重這5個能力的提高
    1歲萌娃認識180多張卡片,300多個物體,記憶力超強!寶媽記錄寶寶從8個月到1歲的早教過程,變化太大了,0-3歲寶寶智力發育關鍵期合理引導是關鍵。
  • 早教奇人卡爾威特:打造孩子超強記憶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兒童記憶力發展的規律0~7個月的寶寶只是有短暫記憶;7~9個月的寶寶就能想起不在眼前的時候;9~12個月的寶寶能夠記憶基礎的東西;1~3歲的寶寶才開始有長期記憶;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都是不同的,而早期教育恰恰可以使孩子的記憶力發展達到最大化,尤其是孩子嬰兒時期,這時候家長經常對寶寶重複輸入相同的詞彙或句子,會不斷地刺激寶寶的大腦,讓孩子的記憶力迅速發展
  • 如何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做好這3點,你家娃也能「過目不忘」
    作為父母對這方面也感到很頭疼,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優異,超強的記憶力是必不可少的,該如何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已經成了家長的「心病」。其實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並不難,只是你沒有掌握好方法罷了,家長只要做好這3點,你家娃也能做到「過目不忘」。
  • 5歲萌娃背詩「五百首」,識字超3000,多虧奶奶的3點教育法
    當時的王恆毅只有3歲,但是已經會背很多古詩了,還記得200多個國家的國旗。 天才當然不會就此止步,2019年,王恆屹參加了《挑戰不可能》的總決賽,被稱為「行走的詩詞典」。5歲的他挑戰了讓大人也覺得難的唐詩九宮格,他輕鬆地就過關了。 能夠輕鬆的過關,自然和他的知識儲備有關, 這是很多大人都比不上的。
  • 5個提升記憶力的小技巧,每天堅持,孩子學東西快,記得牢
    記憶力可以說是一種舉足輕重的能力,孩子的學習離不開背單詞、課文和公式。記憶力差的孩子,剛背完的單詞和課文沒多久就忘了,在學習上很受拖累。縱觀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擁有超強記憶力。學界泰鬥錢鍾書擁有「照相機式記憶」,書只需要看一遍就能成誦;哪怕是幾十年前看過的舊書,也可以用英文大段大段地背誦、翻譯出來。
  • 訓練寶寶記憶力也有黃金期,學會5個訓練方法,以後學習很受益
    良好的記憶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家長也是煞費苦心。其實,訓練孩子記憶力也有黃金期,學會5個訓練方法,以後學習會很受益。因此,6歲前也是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想要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需要家長抓準孩子6歲以前的黃金期,並找準方法。訓練記憶力的5個方法:1、堅持複述記憶並不是要求孩子什麼都記得絲毫不差,有些東西理解之後,能複述出來就已經很厲害了。
  • 寶寶開口說話時,媽媽堅持4個引導方式,孩子「口齒清晰」又流利
    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階段,家長都會特別重視,例如孩子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等等。作為家長最希望的就是看著孩子一點點變化和成長。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會遇到一些煩惱。例如寶寶話說這件事,有的孩子說話晚,有的孩子小時候不愛說話,還有一些口吃表達不清楚的。
  • 孩子5歲前堅持做這「三件事」,不僅能提高記憶力,智商也會更高
    不過這些天讓李女士感到驚喜的是,寶寶對一件事的記憶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因為只要李女士說了什麼樣的話,寶寶就會立刻記住李女士的話,甚至還能重複李女士說過的話,儼然就是一個小複讀機。那麼李女士的寶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按照李女士的說法是:後天的環境大於先天的基因,如果說家長懂得在孩子5歲前堅持做這"三件事",不僅能提高記憶力,智商也會更高。
  • 5歲萌娃背詩500多首,識字超3千,離不開奶奶的「滾雪球」記憶法
    因為他早在3歲時,就在《了不起的孩子》裡憑超強記憶,獲封「千家曲庫」火了一把。4歲時,熟練背誦《將進酒》,嚇得撒貝寧連書都掉地上了。5歲的時候,識字超過3000個,能背誦360首唐詩,100首宋詞,堪稱「中華小詩庫」,把董卿也圈粉了。今年參加詩詞大會的時候已經能背詩超500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