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官網發表的一篇文章又火了,引起了人們的共鳴,文章內容為:「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但中國已經不是那個中國」,講的就是我們引以為榮的「中國基建狂魔」們。不知啥時間開始,我國的基建工程施工者們被冠以了「基建狂魔」的稱號。根據數據顯示,全球重大工程項目中,中國所承擔建設的就佔了一半以上,因此「基建狂魔」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
事實勝於雄辯,根據許多官方數據都可以看出,在這些超級工程在建造過程中,創造了許多世界建築史的新紀錄,同時也創造出了無數的科研成果,港珠澳大橋、京瀋高鐵望京隧道、雲南大瑞鐵路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如今中國又一舉措實施,4萬人緊急投送至臺灣海峽,就連美國媒體都驚呼:不可能。
大家都知道,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隔著一條海峽,名曰「臺灣海峽」,這裡一直沒有修建跨海大橋。由於臺灣海峽的阻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地人民的互動交流,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中國政府決定在這裡修建一座大橋,這座大橋的修建非同小可,建成之後能牢牢抓住臺灣海峽的「命脈」,同時也能增加了兩地人民的友好往來,它的名字就叫做: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公路鐵路兩用大橋,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是連接長樂副中心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快速通道。,是合福鐵路的延伸、京福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近7年建設,如今已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工程完工後,大陸的火車將直達福建第一大島平潭。距臺灣新竹僅68海裡的平潭,是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處。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又是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也是世界最長跨海公鐵兩用大橋,下層為設計時速200公裡的雙線I級鐵路,上層為設計時速110公裡的6車道高速公路,自工程開工以來就一直備受矚目。如今,該大橋公路面試通車,因此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先睹為快。
由於大橋的選址處在世界著名的三大風暴海域之一的地方,風大、浪高、流急、巖硬,波浪力是長江等內河的10倍以上,全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10天,7級以上大風超過200天,惡劣的環境讓這裡一度被稱為「建橋禁區」。針對該問題,承建方自主研發了一套環境綜合監測和預報系統,對橋址海域的天氣和海況進行實時監測和預報,以便施工人員最大限度利用施工「天窗時間」進行施工。
同時,採用了一系列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成功解決了在惡劣複雜海洋環境下橋梁建設的系列難題。數據顯示,該大橋共投資120億元人民幣,共消耗了30萬噸鋼鐵、266萬噸水泥。這些材料足夠建造4座迪紐約雙子塔了,堪稱是一座「超級大橋」。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儘快把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成,我國先後緊急投送了4萬名工人至臺灣海峽,而且這4萬名工人都有著中國重大工程建設的寶貴經驗,這一舉措的實施為平潭海峽大橋順利施工,起到了強有力的效果。當時施工場面氣勢恢宏,就連美國媒體都驚呼:想要建造同樣的工程,除了中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