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跑步,如何科學補水防感冒?

2020-11-17 黃大鮮兒


冬季跑步 如何預防感冒?

冬天跑步比較容易成為感冒的誘因是因為,一個冬季是感冒高發季節,室內為了保溫空氣可能流通不佳,接觸的病毒量、特別是流感病毒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冬天跑步如何避免感冒,可以從這3點去準備:選擇適合冬季運動的裝備、養成儘快轉變運動狀態的習慣。


1.出門前熱身

既可以暖身又可以防止運動損傷



出門前打開窗子(站在門口更好)感受戶外溫度,如果覺得暖和,請脫下你的外套或者換更薄的衣物。此時你已經熱身,再加上你還會持續運動至出汗,那麼也不必擔心在路上會著涼。


2.善用跑步小配件

冬季跑步有一點法則,越冷地區越適用:儘可能避免任何皮膚的外露。

手和頭部是散熱大戶,也最容易感到寒冷,手套和帽子在低溫地區是很必要的。如果是長時間堅持跑步的人,建議還是備上一套速乾麵料運動裝。


完成跑步後第一件事不是脫,是讓自己儘可能維持在一個溫度,慢慢「冷身」,要麼加件衣服要麼快速進室內。跑完身體很熱覺得沒事,還在室外拉伸或者做一些無謂的事,本身就溼熱的身體會很快降溫,就很容易感冒。


3.合理補水很重要

因為冬天的排汗量比夏天少,許多人就會忽略了及時補水的重要性。少量的排汗、心率的提升,再加上遇到冷空氣,此時候身體沒有補水,血液一樣會變得濃稠,很容易造成血管阻塞!


運動前——喝水要適量

運動前喝水,喝水時間和量很重要。補水過少易脫水,補水過多也會身體不適。

人體吸收水的速度每小時不超過800ml,所以在運動前半小時到兩小時之間,喝足300-500ml的水量為宜,可以半小時喝一次,每次100-150ml即可。


運動中——喝水要少量多次

運動中喝水,少量多次!少量多次!少量多次!重要的事情說300遍都可以。

切忌口乾舌燥後一次性猛灌,運動過程中隨著身體排汗,汗液中主要的電解質鈉和氯離子也流失了,這時一次性引入大量水容易造成身體電解質紊亂,影響身體正常發揮。


運動後——喝水絕對不能暴飲


運動後合理補水有助於運動中丟失的體液儘快得到恢復,但切忌豪飲暴飲。

少量多次地攝入水分仍舊是重點,每小時攝入水分不要高於800ml。長時間運動不僅會流失鈉和氯離子,血糖和肌糖原的消耗速度也會加快。因此運動後也要注意補充鹽和糖,碳水化合物和鈉的額外補充可以讓身體儘快恢復到良好的水合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氣溫較低,飲水一定要注意水溫,最佳的選擇永遠是接近體溫的30~40℃的溫水,更有利於身體吸收。

相關焦點

  • 夏季跑步如何科學補水?一定有你不知道的細節!
    在夏天跑步高溫成了最大的挑戰,不管是新手菜鳥,還是資深跑者,都需要做到及時補水,因為補水是否及時、補水量是否合理不僅關係到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運動後的恢復以及運動成績的好壞。在身體缺水的狀態下跑步,且不用說跑得不舒服、無法跑出好成績,就連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威脅,嚴重者會產生休克等現象,所以夏季跑步補水要及時、要科學。
  • 健身知識:冬季多吃3種菜補水防感冒
    原標題:冬季多吃3種菜能補水防感冒   漸入深冬,北方的乾燥籠罩著每個人,在這段時間,你可能會覺得皮膚瘙癢,口角眼角乾澀,甚至出現皮膚皸裂等身體不適症狀。在這個乾燥寒冷的季節裡,要緩解這些不適症狀,補水顯得尤為重要!
  • 冬天跑步,怎麼跑才不會感冒?這些方法竟然被大家忽略!
    熱愛跑步的人,始終堅持著跑步,天氣再冷也絲毫不減熱情。只是晨跑的時候,確實感覺挺冷的,堅持跑步除了需要熱情,更需要懂得注意方法,否則冬天跑步,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頭痛。最近,有幾位跑友私信小編,他們大致都碰到了同樣的問題。堅持晨跑幾天後,都感覺頭痛,有的都感冒了。那麼冬天跑步,要怎麼跑才不會容易感冒呢?小編諮詢了幾位跑友,給大家總結了一下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帶點幫助。
  • 「科學健身」夏季奔跑,不可忽略補水
    這份「跑步補水攻略」,告訴你如何在奔跑中科學補水~什麼時候喝、喝多少,不是憑感覺,都需要有科學依據。、中、後都需要科學的補水。▌跑前在跑步前2小時左右喝掉400-500ml水,既能讓身體獲得充足的水分儲備,又不會為心臟和腸胃帶來更多負擔。開始跑步前15分鐘左右,再喝200ml,以保持體內的水分。
  • 冬天我們該如何科學跑步?
    1.出門跑步不要穿得太多或太少,冬天運動著裝要講究排汗、保暖和保護作用。跑起步來身體容易發熱,身體排汗,如果穿得太多不夠透氣,可能會攝汗感冒。另外,穿得太少容易著涼。一般出門跑步穿6分暖即可。跑步出汗後,要換掉溼透的衣服。
  • 跑步補水首選,居然是超市裡3元錢的牛奶?
    在了解科學的補水方法之前,先要懂得脫水的危害!脫水可使心臟驟停很多跑者並沒有意識到脫水的嚴重性。跑步前、中、後補水原則很多人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該補水,其實在跑步的前、中、後都應該喝水。合理的補充水分可緩解跑步時和跑步後的身體不適。
  • 感冒了要不要繼續跑步?
    健康第一位 感冒了能不能跑步?感冒了要不要跑步?當感冒發生時,跑者們都會想這個問題。感冒畢竟是一種很常見的病症,運動減輕感冒症狀和運動加劇感冒症狀的情況似乎在自己身上都有發生過。那麼,真感冒了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 跑步健兒們教你夏天如何補水更有效?
    要知道夏天跑步面臨的是高溫,暴曬,高溼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跑步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很多人認為跑步的話喝水就行了,可是你出了很多汗,丹丹喝水就夠了嘛?這顯然不是標準答案,下面這三大跑步補水原則,即使是精英跑者也都按這個來的,非常有用!
  • 跑步後第二天嘴巴發乾?你可能缺水了。 夏季運動如何正確補水?
    同事:「昨天出去跑步了,出了好多汗。不過回家後我也喝水了,應該補回來了吧?」很明顯,我的這位同事是缺水了。在健身運動時,我們都特別注意飲食營養的攝入,蛋白質的補充,但往往會忽略掉這個——運動補水。為了避免身體缺水,平時應該規律飲水,在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及時科學的補充體內喪失的水分。2、用各種飲料代替喝水我們通常覺得只要是「喝的東西」都可以補水。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飲料都能補水,喝的不對,有時反而會加重身體失水。
  • 感冒了,還能跑步嗎?
    感冒是人生中難以逃避的苦難之一。疾病襲來後的第一個問題是:我應該跑步還是休息?特別是當你正在備戰比賽的時候,一定不想讓鼻塞打亂計劃。你是否認為呼吸新鮮空氣有好處呢?事實上,這取決於你的感冒類型,以及你的個人感受。紐約紐朗格尼女子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醫學博士科迪莉婭·卡特解釋說,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常會伴隨流鼻涕、喉嚨痛和咳嗽等症狀,是免疫系統被激活的結果。
  • 感冒了,還能跑步嗎?
    感冒是人生中難以逃避的苦難之一。疾病襲來後的第一個問題是:我應該跑步還是休息?特別是當你正在備戰比賽的時候,一定不想讓鼻塞打亂計劃。你是否認為呼吸新鮮空氣有好處呢?事實上,這取決於你的感冒類型,以及你的個人感受。紐約紐朗格尼女子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醫學博士科迪莉婭·卡特解釋說,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常會伴隨流鼻涕、喉嚨痛和咳嗽等症狀,是免疫系統被激活的結果。「這種『激活』會引導免疫細胞遷移到感染部位,召集並產生其他細胞和蛋白質,以幫助對抗感染,並防止將來再次感染同一種病毒。」
  • 身為跑步大神的你,知道如何補水嗎?
    既然補水如此重要,那麼應該怎么喝水才能恰到好處?以下針對跑步前1小時和跑步途中的補水策略,讓你能精準地算出需要的喝水量。流失水分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關鍵首先,愛跑步的你必須先知道補水為何如此重要。建議補水量
  • 夏季如何科學跑步,跑步女神跑步心得分享。
    炎炎夏日,跑步一定要注意:1、運動時間。建議早上或者晚上運動,儘量避開太陽強烈的正午時間跑步。2、及時補水。夏日出汗多,要注意及時補水,建議喝淡鹽水,避免大量出汗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3、注意聆聽身體的聲音。感覺頭暈胸悶、心跳加快等症狀,應該撤離高溫環境,選擇陰涼地方休息,並補充淡鹽水,同時可以再額頭塗上清涼油或者服用十滴水等。
  • 秋季健身注意防感冒
    運動健身固然是好事,但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在氣候多變、溫差較大的秋季,一定要講究科學的健身方法。在秋季,健身時首先要注意衣著,防止感冒。秋季早晚的氣溫有些偏低,鍛鍊時一般出汗較多,稍不注意就會受涼感冒。所以,千萬不能穿著太單薄到戶外活動,而要給身體一個適應的時間。
  • 感冒時跑步易引發心肌炎?關於跑步,你還需要知道這些!
    近日由於冬季氣溫陡降,感冒頻發,關於感冒後跑步引發猝死的事件也接二連三出現。「到底什麼樣的情況下不能跑步?」這一問題不得不引發大家的關注!據同學們了解,小飛平時身體很好,只是最近有些感冒咳嗽,已經好幾天了。「很可能是感冒引起的暴發性心肌炎。」急診科主任黃醫生說,入冬以來已發生多起感冒後運動引起猝死的病例。
  • 《黃帝內經》:肺為嬌髒,秋季養生如何防燥?試試一物滋陰補水
    《黃帝內經》:肺為嬌髒,秋季養生如何防燥,試試一物滋陰補水。秋分到了,真正乾燥的秋季終於到來。這個時候,對很多朋友來說,身體可能會經常有點「乾燥」的感覺。比如皮膚瘙癢起屑,嘴唇乾燥開裂、時不時還覺得嗓子乾澀發癢、要乾咳幾聲。這些現象,很大程度上行都和「秋氣主燥」有關。
  • 有點感冒還能出去跑步嗎?
    問題:王老師,你好,我經常會感冒,然後就不敢跑,會打亂訓練計劃,我想問下感冒了還能跑嗎?2、嚴重感冒,不建議運動。另外,感冒痊癒後也不要馬上就急著出去浪。一場嚴重的感冒康復後,至少應該再休息1-2周後才能恢復到以前的運動量。
  • 跑步如何科學補給?
    一、晨跑早餐有的人喜歡空腹,甚至堅持了很多年,感覺沒有什麼不適,但是未出現不適,就未必科學,好比跑姿,自我感覺良好,但是有瑕疵有的說是5公裡,有的乾脆前面不補……經驗之談,有點亂,提倡少補的人,可能是因為扎堆補給,影響成績,畢竟輕裝上陣,跑起來最輕盈;提倡每站補給的人,注重體驗,享受馬拉松的樂趣,無所謂成績,健康完賽就好,可謂該吃吃該喝喝,一路跑到終點,這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對於一名嚴肅型跑者,他想健康完賽,又想突破自我,那麼補給這塊,就要根據自身的狀況,適當補給,只要保證不饑渴就行,對於業餘愛好者,我提倡每隔五公裡適量補,前面補水
  • 跑步是把「雙刃劍」,如何科學跑步
    然而,跑步是把「雙刃劍」,若跑步不當,輕則損傷關節韌帶,重則誘發生命危險,只有科學地跑步,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而科學跑步,應注意哪些問題呢?首先,何時跑?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跑步應以速度較慢的中長跑為主,年紀稍大者可選擇走跑交替、勻速跑、間歇跑等強度不大的跑步形式。在跑步時應掌握正確的姿勢,上半身保持穩定,下半身保持足夠伸展,步伐與呼吸要保持協調平衡。
  • 跑步課堂㉒|吃什麼很重要!科學飲食讓跑步事半功倍
    跑步怕受傷?擔心沒效果?中國田徑協會特別推出「跑步課堂」系列科普動漫短視頻,讓更多零基礎「跑步小白」了解跑步運動並參與其中。第22集:吃什麼很重要!科學飲食讓跑步事半功倍  跑步訓練階段,大吃大喝可要不得!  很多人說跑步就是為了「過嘴癮」時沒負擔。實際上,高熱量、過油膩的飲食不僅增加腸胃負擔,更與跑步目的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