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曾創立兩個官職,只有四人擔任,都是蜀漢棟梁!

2020-12-18 騰訊網

公元219年,這是劉備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劉備終於在正面戰場擊敗了曹操,奪取了漢中之地。在奪取漢中後,劉備的地盤幾乎達到了全盛,也即擁有漢中、益州、荊州三郡以及東三郡。在此基礎上,劉備正式進位漢中王。成為漢中王之後,劉備可以名正言順的對群臣進行分封,比如封許靖為漢中王傅,封法正為尚書令。

而在進位漢中王之前,劉備的官職只是東漢王朝冊封的左將軍,所以不方便為手下授予官職,這一點也可以體現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也即可以方便的為手下授予官職。對此,劉備曾自己設立了兩個官職,也即這兩個官職不是東漢王朝使用的。就劉備特別設立的兩個官職,前後只有四人擔任,這四個人都是蜀漢的棟梁,也即各個都很厲害。

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

軍師中郎將,武官名。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特別為諸葛亮設立這個官職。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隆中,請諸葛亮出山輔佐。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對於諸葛亮,有感於劉備的誠意,為其提出了《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以此為困頓中的劉備尋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於是,獲得劉備信任的諸葛亮,被授予軍師中郎將這一官職。那麼,問題來了,軍師中郎將這一官職,職權是什麼呢?

對此,陳壽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記載:"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彼時,劉備的地盤只有荊州的數個郡,而諸葛亮作為軍師中郎將,可以執掌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這三個郡的賦稅徵收事宜,這可以說是位高權重,甚至不在關羽、張飛等人之下了。換而言之,劉備地盤當時的賦稅都由諸葛亮來執掌了。

公元214年,劉備任左將軍期間,平成都之後,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成為左將軍府的幕僚屬官。對於軍師將軍,可以理解為軍師中郎將升級版本。

在荊州期間,劉備不僅獲得了諸葛亮這位謀士,還接受了龐統這位謀士的投奔。經過一番交流過後,劉備對龐統大為器重,任命他為治中從事,親密程度亞於諸葛亮,後龐統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因此,對於和孔明齊名的龐統,也擔任了軍師中郎將這一官職。公元212年,龐統跟隨劉備一起前往益州,為劉備奪取益州出謀劃策。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在龐統去世,諸葛亮升為丞相之後,軍師中郎將這一官職,就在蜀漢歷史上消失了也即沒有再擔任此職了。

牙門將軍

《資治通鑑》卷六十八胡三省註:「牙門,劉備創置將軍號。」對於牙門將軍這一官職,也是劉備所創立的。當然,和牙門將軍只有一字之差的牙門將,則不是劉備所創立的。

牙門將軍的任職者與主公關係親近,需要常伴主公左右,參贊軍謀,並代為主公統領親兵,外軍徵伐時,牙門將軍留守後方,主公親自徵伐時,牙門將軍負責統領親兵作戰。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劉備對於牙門將軍這一官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在蜀漢歷史上,只有兩人先後擔任此職,分別是趙雲和魏延。就趙雲來說,不僅具備過人的勇武,還有出色的軍事謀略,所以劉備特別設立牙門將軍這一官職,由趙雲擔任。曹操攻佔荊州的時候,趙雲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對此,劉備授予趙雲牙門將軍一職。

《三國志》中記載:「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起兵攻打劉璋。劉備軍大破劉璋軍,後來派遣黃忠、魏延等分統軍隊平定廣漢郡,數有戰功,遷升為牙門將軍。對於魏延來說,成為蜀漢第二任牙門將軍,這也體現出劉備對於他的信任和器重。所以,等到漢中之戰後,眾人都以為劉備會讓張飛擔任漢中太守,結果劉備卻提拔資歷相對較淺的魏延擔任漢中太守。在魏延之後,牙門將軍一職也在蜀漢歷史上消失了,也即沒有人再擔任這一官職。綜上,不管是擔任軍師中郎將的諸葛亮、龐統,還是牙門將軍的趙雲、魏延,都可以稱之為蜀漢的棟梁,為蜀漢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相關焦點

  • 劉備設立的一個官職,只有兩人擔任,還是一對父子!
    歷史上許多金戈鐵馬的戰場,都有著軍師的足跡,許多成功君王的背後,都有著軍師的身影。在三國時期,《三國志·魏書·荀攸傳》中記載曹操取冀州,皆軍師荀攸之謀。攸旋轉為中軍師。亦有以軍師而掌兵權者。《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劉備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後進為軍師將軍。其中,就「軍師將軍」來說,無疑劉備為諸葛亮設立的一個官職。
  • 趙雲在劉備麾下都擔任過什麼官職,為何有人說趙雲不被劉備重用
    主騎:初從劉備《三國志·蜀書·趙雲傳》有載,「(趙雲)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這是趙雲轉投劉備之後擔任的第一個職務,不過這個「主騎」並不算是個官職,而更像是一種職務,其主要任務便是管理劉備手下的騎兵,職能與漢朝官制中的騎都尉大體相同。
  • 趙雲在蜀漢官至「鎮東將軍」,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
    在蜀漢五虎上將中,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不過,很多人認為趙雲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這體現在趙雲的官職上。
  • 劉備創置的官職,要求文武雙全,只有兩人當過,魏、吳兩國卻沒有
    牙門將軍,古代官職名,為三國時代劉備始創置,於長坂坡之戰後授予趙雲。入川之戰的魏延因頗有戰功,亦獲封此職,東吳和曹魏亦設置此職,但不曾有人擔任。
  • 法正在蜀漢官至「尚書令」,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
    因此,等到公元219年時,劉備在進位漢中王后,自然需要對法正等人論功行賞,以此肯定他們的貢獻。彼時,劉備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所以,尚書令可以說是法正在蜀漢的最高官職了。那麼,問題來了,法正的「尚書令」,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 曹操為郭嘉設立一官職,郭嘉死後,只有四人曾擔任此職!
    公元198年的時候,曹操正式設立軍師祭酒這一官職,並以郭嘉擔任此職。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曹操是特別設立軍師祭酒——首席謀士,以此拉攏郭嘉,促使郭嘉可以為自己出謀獻策,忠心效力。在郭嘉去世後,只有四位謀士先後擔任「軍師祭酒」一職。在這四位謀士之後,「軍師祭酒」這一官職基本上沒有在《三國志》等正史中出現了。
  • 蜀漢五虎上將中,誰的官職最高?是關羽嗎?
    五虎上將誰的官職最高實際上要分時期,主要是從五虎將湊齊開始比較,一直到五虎上將隕落為結束。益州之戰結束後,劉備稱帝之前益州之戰尾聲馬超投降劉備,至此五虎將湊齊,這段時期的官職我們可以來看一下。隨劉備入蜀後再益州之戰後受封討虜將軍,屬於雜號將軍但是跟關羽,張飛等武將職位差距不大。不過並沒有記載其他官職,所以按實權來看黃忠是低於其他人的。不過漢中之戰時黃忠在定軍山斬殺曹操大將夏侯淵,黃忠因此受封徵西將軍,徵西將軍雖然屬於重號將軍,但是在蜀漢卻將其列為雜號將軍,所以黃忠官職雖然升了但是與關羽等人無什麼差別。
  • 三國時有兩個董和:一個輔佐劉備,另一個為曹魏效力
    比如當時的東吳和蜀漢,各有一位名為馬忠的武將。對於東吳的馬忠來說,大家都很熟悉,因為不管是在正史中還是在演義中,都是他俘獲了關羽父子。而就蜀漢的馬忠來說,建安末年,馬忠被推舉為孝廉,任漢昌縣令。曾被劉備稱為賢才。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任馬忠為門下督。建興三年(225年),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討平牂牁叛亂。後任庲降都督,剿滅豪帥劉胄叛亂。
  •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誰的官職最高?關羽的前將軍處於什麼位置?
    關羽對劉備忠心,劉備自然待他不薄,他讓關羽替自己駐守荊州,還給了關羽總攬荊州軍政事務的權力。同樣,劉備給了關羽實權,也給了他很高的官職,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就拜關羽為前將軍。在當時,關羽的前將軍在蜀漢軍中屬於最高的官職了,但由於他拜為前將軍後,就發動了樊城之戰,在此戰中關羽戰敗身亡,所以關羽的官職也就至於前將軍了。
  • 除了益州牧,劉備還擔任過哪幾個州的刺史、州牧一職?
    不管是平原縣縣令,還是平原國相,都是遠遠低於刺史、州牧的官職。不過,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下,官職的晉升並不是循規蹈矩的。興平元年(194年),曹操以為父報仇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不能抵擋,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
  • 蜀漢最長壽之人,活了97歲善終,曾被諸葛亮罷官!
    在此基礎上,來敏成為三國時期蜀漢最長壽的人。甚至在整個魏蜀吳三國中,來敏的壽命,都是數一數二的情況了。一來敏(165年—261年),字敬達,義陽新野人,東漢太中大夫來歙之後,司空來豔之子。對於來敏來說,其父親來豔是東漢王朝的司空。彼時,司空和太尉、司徒並稱為三公,是最顯赫的三個官職。
  • 馬超的「驃騎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公元214年,馬超歸降劉備,率軍包圍了益州,迫使益州牧劉璋放棄了抵抗。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在此基礎上,論功行賞之際,漢昭烈帝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那麼,問題來了,馬超的「驃騎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呢?
  • 關羽死前留下兩個救國大將,一個被誤會千年,一個因劉備而死!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為劉備、曹操、孫權所分,劉備入蜀(四川),留下關羽鎮守荊州。其後,關羽出兵攻打曹操所在的襄樊,孫權派呂蒙虛攻荊州(南郡、武陵、零陵),使其陷落。對關羽而言,大意失荊州無疑是蜀漢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然而,關羽臨終前,卻為蜀漢留下了兩個救世主。
  • 這四人都曾擔任同一官職,最終都建國稱帝,但結局都很悲慘
    河東節度使是唐朝至五代時期一個重要的地方藩鎮官職,擁有此官爵稱號的,可以說就擁有了對河東地區的統治權,此地一般代指山西地區,而設置這個官職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突厥對中原的入侵,而且作為河東地區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手下統領近六萬兵馬。
  • 三國時期的「都督」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權力到底有多大?
    蜀漢的都督相對於東吳,蜀漢的都督則比較精簡,主要分為漢中都督、庲降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督這四大都督,也即分別鎮守蜀漢的四個重點區域。其中,就漢中都督來說,第一任都督就是劉備的心腹魏延。在魏延之後,吳懿、王平、胡濟等人先後擔任漢中都督一職;就庲降都督來說,主要鎮守的是蜀漢的南中地區;就永安都督來說,永安是蜀國東部邊境重鎮,位於三峽西口,面對魏國新城郡和吳國荊州,為此,劉備設立永安都督,第一任都督就是和諸葛亮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就江州都督來說,蜀漢在西、北、南、東線之外,後方二線設江州(巴郡治所)都督。在蜀漢歷史上,李嚴、李豐、李福、鄧芝等人曾擔任江州都督一職。
  • 劉備為什麼不重用趙雲?
    3.撤退井然有序,未失一兵一卒,還有空營計都說明趙雲有勇有謀精通兵法且有奇謀。 4.趙雲擔任過留營司馬,並且對於分地與出兵東吳都提到過獨到見解,說明趙雲在政治上也是一把好手。
  • 漢朝的一個官職,引出兩個成語,成就兩個著名人物
    這個官職待遇優厚,食兩千石,官職品級不高,但很有實權,可以隨時隨地地把地方官員降職或者是查辦。西漢時期的督郵相對還比較清明,到了東漢後期,隨著朝廷的日益腐敗,督郵卻沒有相應的制度加以約束,於是變得肆無忌憚,仗勢欺人,對所屬官員更是頤指氣使,可能是因為這樣,當時這個官職的風評不佳。
  • 西漢之劉邦、劉徹,與東漢之劉秀,蜀漢之劉備、劉禪是什麼關係?
    東漢光武帝是西漢長沙王劉發之後,蜀漢劉備與劉禪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都是血脈關係。 漢高祖劉邦 公元前256年,劉邦出生於沛郡豐邑,也就是現在的江蘇豐縣。年少時不好勞動,年過四十無妻,與一個煙花女子曹氏鬼混,生下一私生子劉肥。在泗水亭謀了個亭長的職務,勉強餬口。
  • 蜀漢五虎上將中,誰是最被高估的一個人
    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可謂是家喻戶曉。然而,這五個人雖然在史書和民間演義中都被列在同一梯隊,但是差距還是挺大的。像是唐朝官方評定的六十四將就只有關羽和張飛,沒有馬超、黃忠與趙雲。那麼,這五個人中誰是最被高估的呢?
  • 這五人都是人才,劉備直接帶走四人!
    在三國時期,劉備處處標榜自己與曹操不同,最是講究「仁德」,引來了不少人的投奔。但在三國裡面,有一個人,對上劉備,就沒有體會到什麼「仁德」,只體會到什麼叫做「引狼入室」,這個人就是劉璋。劉璋身為益州城的老大,雖說有點能耐,但為人性格懦弱還多疑,在他手下曾經有五名能文能武的大將,只可惜四人後來歸順劉備,一人不降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