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詩:煙花三月,唯見長江天際流

2020-12-09 初衣勝雪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朝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初衣解詩:當代的人因為交通便利,很難想像黃鶴樓在歷史中的地位。在古代,建築的工藝沒有達到當代的水平,山水往往成為一個地方的辨識度最高的坐標。長江流經此處,被龜蛇兩山略略收窄,又有漢水來此會和,成為古代舟楫碼頭。

其實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但是是南北東西遊子商賈的必停之地,是一處相逢或者離別的重要場所。

最早的黃鶴樓,是三國孫權所築的軍事工程。但也止於軍事上的一種,它是吳的邊地,重要,到不是唯一重要。

但是隨著亂世的結束,舟楫南北,夏口武昌臨江沿岸遍地酒肆旅館,得山形最上者,滿足旅客的心理和住宿需要。《報恩錄》裡說,黃鶴樓是辛氏來的酒館。想必當時,酒店也並沒有奇特之處,兩層木質的結構,在山頂開闢大院。但是最為奇特的地方,肯定是兩層樓之上,可以縱覽,江水蒼茫。

主人辛某,從亂世裡過來,深諳經營之道,有爽快之客,有衣衫襤褸之輩。他倒是很符合本地原生態居民的心理,小富即安,並不過分斂財,這是個愛生活的楚地漢子。有衣衫襤褸的客人,每天乞杯酒,辛某並不介意,如是半年。

可以說辛某獲得了最好的回報,這一位客人半年之後,變成了他酒店最好的推廣者。只看他從籃子裡拿出了橘子皮,用橘子在牆上畫了一隻鶴,只要客人們拍手歌唱,牆上的黃鶴就翩然起舞。於是他這個山頂的小酒店,生意爆棚。

其實用現在的商業理論也很好解釋。這個中間肯定是有魔術吸引客人的一面。至於創作這個魔術的,我仍然相信是那個半年喝了免費酒的客人。

10年之後辛某積累了很多財富。在中間傳說,那個客人是個仙人,在牆上畫了很多雲朵,然後騎著黃鶴飛走了。但我更傾向於辛某為了紀念一生的朋友,將賺的錢,修建了最初的黃鶴樓。

因為無論是人生還是友誼,浮萍相見,緣分深長,都值得人紀念。

就不得不說一下武漢先民,那種在流蕩人生裡,珍惜朋友的真情和豪爽。哪怕二十年前,你站在不高的山頭,那時城市無多高層密集的建築,南北只有一座長江大橋連接,你都不能不感慨,煙水之盛,蒼茫如同人生,而能夠患難相扶的,是你遇見的人,哪怕起於萍水,卻更有流蕩中的真摯和火花。

看到了黃鶴樓的背景,你就可以來了解黃鶴樓,在歷代的文學和人文環境中是怎樣的一種地位。那是友誼的方舟,在蒼茫裡呈現了篤定的一面,又同時,更加顯示了地域和人生的浩大蒼茫。

隋唐之後,黃鶴樓成為了楚地的坐標。唐朝水運發達,長江是重要的連通南北水路的通道。而長江到此開闊平緩,碼頭酒店給人身心緩衝。但是身心緩衝之後,又是一場又一場的離別,於是醞釀出很多千古名句。

崔顥的黃鶴樓先按下不表。出於今天來談的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實際李白和孟浩然隔著代。李白此時27歲,而孟浩然已經中年。兩個祖籍並不在武漢的人,相逢在長江邊上。他們靠的試詩詞溝通靈魂相近。所謂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宦遊人。孟浩然一生才學年近中年,他此時做人生的一博,去揚州,再轉長安,想在仕途上有所獲得。這當然是唐朝所有讀書人的願望。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在外的人更知道人生的風險,或者見面之後還會相見,或者永遠不。

這就是古代的人一方面非常看重友誼的地方,另外一方面又傷感與離別。沒有人的支撐,這一生如渡迷津,而朋友們的離開,卻永遠籠罩著一層悲愴。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從地理上應該說是東辭,但這個「西」卻用得好。可以說是實寫,大家繞了一圈黃鶴樓,你再買船東去。也可以說是虛寫。因為這個西,可能意味著相見無期。而孟浩然的淡然作風,也往往認為他極有仙意。27歲的李白,未必真的了解比他大12歲的孟浩然真實的生活境況,對於李白來講,這個亦師亦友的朋友,騎鶴下揚州,看起來是這樣的灑脫,傷感的仿佛是他自己。

但實際上孟浩然是徒有其表。他所有的修為,並不能改變他清寒的命運。他勝在了氣質,但是顛沛的艱辛,雖然由於他年紀稍大,不會多說,但是他對李白的點滴溫暖,恰好是他滄桑閱歷的明證。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27歲的李白不捨得的真,是真的。因為他遇見了人生溫暖的知己,而且對方比他年長。

但這句話也成了孟浩然的真實的未來。他輾轉去了長安,並沒有如願。那騎鶴下揚州,是一種姿態,你品,你細品,只要是真實的人生,在畫面之外絕對是無奈。

從人品上來講,孟浩然沒有辜負李白,他應該是李白的如兄如父的朋友,雖然相處的時間不多。值得李白在江頭惆悵灑淚。

而李白的這首詩之所以成為黃鶴樓的名篇,是所有的有著人生滄桑和閱歷的人,站在大江大水的分合之處,都會有著人生蒼茫有意珍貴的想法。

有人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但這種說法並不確切。這是一座承重的城市,承受的是人生的各種分分合合,是極端的浩渺,又有極度的真誠。它像一艘巨大的船,而黃鶴樓則是船上的帆樓,最高處不但照見人生,還洞徹命運。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全詩翻譯賞析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跟隨李白的詩,遙望武漢黃鶴樓
    >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帶紅了黃鶴樓,更帶火了煙花三月的揚州旅遊,沒有哪一句城市旅遊宣傳口號更比此句有景有情有詩有境,而且朗朗上口。
  •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賞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 詩中的文化精神:唯見長江天際流,古人為什麼目送朋友直到不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是三國時期的吳國所建的,本來是戍守瞭望的「軍事樓」,後來三國歸於一統,黃鶴樓漸漸地成為旅客們遊覽宴會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雅聚的好地方。李白和孟浩然相識,就常常在黃鶴樓相會,談古論今,飲酒作賦,所以黃鶴樓也是他們兩人友誼的一個見證。
  • 170C3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部編小語5上
    特約imEmily ibabylips 今天這周是詩詞鑑賞筆記第32篇,(唐)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去揚州。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遊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重新修建的。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去、到達。廣陵:即揚州。
  •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錄1126/總219條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今天,讓我們吟「故人西辭黃鶴樓」,共同期待「煙花三月下揚州」
    此地興建的黃鶴樓,更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遷客騷人,還留下了諸多精彩的詩篇。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公元730年,當時而立之年的李白,在安陸停留了一段時間,結識了孟浩然。雖然孟浩然比他大12歲,但是兩人一見如故,過了一段很是風雅的生活。
  •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該詩堪稱送別詩中的佳作。 作為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寫這首詩時心中一定有著濃烈的暢想。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隻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隻帆船上。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餘音嫋嫋。這與孤帆遠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乃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
  • 一天一首古詩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
    ⑶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豔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⑷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友人在黃鶴樓向我揮手告別,陽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揚州。他的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見滾滾長江在天邊奔流。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作於李白在湖北安陸居住期間,乃開元十六年暮春之作。李白在湖北安陸居住期間,結識了長自己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開元十六年的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會面。孟浩然如約而來,與李白一起小住數日。待孟浩然乘船東下時,李白親自送他到江邊,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送別詩。這次離別正值開元盛世,煙花三月,天下太平,春意盎然,從黃鶴樓到揚州,一路繁花似錦。
  • 「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是什麼意思?
    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派詩人李白,曾寫過這樣一首詩《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中的廣陵指的就是揚州,前面我們也提到過,揚州被稱為廣陵的原因。說到這首詩,有朋友就要問了,這「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到底是什麼意思?
  • 唐詩|最好的告別,是依依不捨後,離別的我送給他們這首特別的詩
    原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長江天際流創作背景世界上有一種交情,不以年齡為界限,譬如我們熟悉的忘年之交。李白寓居在安陸時,結識了比自己年長12歲的孟浩然。
  • 「故人西辭黃鶴樓」,「西辭」什麼意思?讀懂了才知李白有多牛
    有些詩可能我們背得很溜,但若要問該怎麼解釋詩中的某些字眼時,便答不上來了。記得有一期詩詞大會考查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連小學生都會背,可是其中的兩字卻難倒了百人團39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當時的題目是:從「西辭」二字來看,作者的朋友要到什麼哪裡去?
  • 崔顥一曲黃鶴樓,驚得詩仙無從下筆,但黃鶴樓終歸還是屬於李白
    崔顥一時之作,但是李白卻是長期穩定輸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送孟浩然之廣陵》,其實比崔顥的詩更加家喻戶曉,它作為送別詩,既不是少年人肝腸寸斷,也不是中年人深情熨帖,反而因為「煙花三月」這個繁盛的季節,「揚州」這個繁盛的地方,反襯著「孤帆遠影」、「長江天際」,生出充滿詩意的淡淡傷愁,又透露著李白的瀟灑詩意。「七絕聖手」,絕對不是蓋的。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揚州,古稱廣陵,一座屹立於江蘇省中部的美麗城市,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 揚州的美食數不勝數,今天由於篇幅有限就暫時告一段落,最後,以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為今天的結尾。
  • 詩言志,歌詠懷:武漢解封了,黃鶴樓重放光彩了
    武漢的標誌性名勝黃鶴樓也即將重放光彩了,讓我們一起來吟誦關於它的那些千古絕唱,習經典以紓幽懷、怡性情云爾。黃鶴樓位於湖北武漢市的武昌蛇山之頂、長江之畔,號稱 「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始建於三國時期。歷代文人在此寫下了很多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聲名遠揚。
  • 樊新旺:詩潤黃鶴樓 | 「美麗長江之歌」徵文優秀作品展示(7)
    樊新旺:詩潤黃鶴樓 | 「美麗長江之歌」徵文優秀作品展示(7) 2020-12-22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