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財務造假22億,瑞幸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會否引發中概股信任危機

2020-12-18 上遊新聞

財經消息,又一隻「黑天鵝」不期而至。4月2日晚,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突然發布公告稱,營運長劉劍及部分下屬自2019年二季度起從事不當行為,在2019年第二到第四季度共偽造業績22億元人民幣。

根據公告,瑞幸已成立特別委員會對該事宜進行進一步調查。《財經》新媒體就此詢問其調查進度,相關工作人員未予以回復。不過,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和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營銷官楊飛於午間相繼在朋友圈作出回應,其中楊飛稱:「資本的事情我也不清楚我也不想問大家也別問我,兩件事最重要:必須實事求是,永遠元氣滿滿。」

圖/楊飛朋友圈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2019年瑞幸前三季度的主營業務收入為29.29億元。這也就意味著:22億元的造假規模已逼近公司三個季度的總營收。

受此影響,瑞幸股價盤前一度暴跌超85%,且在開盤40分鐘內發生了五次熔斷。4月2日美股收盤時,瑞幸咖啡股價重挫75%報6.40美元/股,市值一夜縮水近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4億元)。4月3日,瑞幸咖啡收報5.38美元/股,總市值12.93億美元,而此前瑞幸咖啡市值最高時近130億美元。

目前,包括Block & Leviton律所、GPM律所、Gross律所等在內的美國多家律所已宣布將對瑞幸咖啡公司和特定管理人員提起集體訴訟,控告瑞幸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的「證券欺詐行為」。律所方面稱,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4月1日購買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資者若試圖追回損失,可與律所取得聯繫,首席原告的截止日期為2020年4月13日。

事實上,瑞幸咖啡的「黑天鵝事件」並非無跡可尋。就在兩個月前,做空機構渾水研究公司曾收到一份來自匿名者的做空報告,這份長達89頁的報告直指瑞幸咖啡正在捏造公司財務和運營數據。當時,瑞幸咖啡對此堅決否認。

如今醜聞被「坐實」,但瑞幸咖啡一度「因禍得福」,訂單量暴漲。4月3日上午,瑞幸的APP和小程序都曾相繼出現「無法正常使用」的現象,顯示「線路擁堵,請稍後重試」或「網絡連接失敗」。

4月3日下午三時左右,《財經》新媒體來到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某間瑞幸咖啡門店,發現店內秩序已基本恢復,從下訂單到取咖啡的等待時間大概在5分鐘左右。店員告訴記者:「受財務造假消息影響,上午的工作變得特別忙,出現大量訂單堆積,但從下午3點左右起,情況開始好轉。」

圖/《財經》新媒體 徐徜徉 攝

受瑞幸咖啡事件拖累,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車也在3日出現股價暴跌和停牌。截至停牌,神州租車股價跌去54.42%至1.96港元。此前,神州租車股價一度跌超70%,創歷史新低,市值一度跌破28億港元,較前一日縮水逾60億港元。

誰是財務造假的「罪魁禍首」?

瑞幸在公告中指出了「財務造假」的罪魁禍首——營運長(COO)劉劍。

據瑞幸招股書,劉劍於2005年獲得中央財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士學位。在2008至2015年,他先後擔任神州租車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2015年-2018年擔任神州優車收益管理負責人;2018年5月起擔任瑞幸咖啡COO,自2019年2月起任公司董事。

劉劍最近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公開露面是宣布瑞幸推出了子品牌「小鹿茶」。2019年9月,瑞幸正式宣布旗下茶飲子品牌「小鹿茶」獨立運營,劉劍作為公司COO,在現場發布了小鹿茶一系列發展藍圖和投資加盟模式。

當時,劉劍在現場雄心勃勃地表示:瑞幸將在2021年年底之前把門店數量擴張到1萬家,瑞幸的開店速度將達到平均每天開7家店。

雖然劉劍擔任了公司的COO,但根據招股書記錄,劉劍在瑞幸並未持有任何股份,而是只擁有47408股期權,期權行權價格為0.1美元,行權期限為10年。這也就意味著:劉劍在2019年僅有4740股期權可以行權,按照瑞幸暴跌前25美元左右股價計算,總共才不過12萬美元。

就資本版圖而言,神州系創始人陸正耀、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和瑞幸的關係顯然更為密切。天眼查數據顯示,陸正耀為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股東,同時,他也是北京寶沃汽車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二海則為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共在5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8家公司擔任股東(2家已註銷);黎輝的曾經在外任職中,包括了北京神州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

具體來看,黎輝和劉二海連續加注了瑞幸咖啡的A輪和B輪融資,將其估值抬高至22億美元。A輪中出現的君聯資本是劉二海的前東家,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據傳是大鉦資本的LP;B輪中出現的中金公司,則跟黎輝的前東家摩根史坦利一起出現在瑞幸咖啡上市保薦商的名單裡。

更值得玩味的是,黎輝及大鉦資本竟能從瑞幸的股災中「全身而退」。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1月8日,大鉦資本對瑞幸咖啡進行減持3840萬股,持股比例從14.06%下降至12.15%,套現2.3億美元。大鉦資本當時表示,此次減持後,已收回當初對瑞幸資本的投資。近期,黎輝及大鉦資本還在繼續「離場」,拋售4400萬股瑞幸股票(ADS),持股比例下降到8.59%。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教授在接受《財經》新媒體採訪時分析稱,在本起疑似「財務造假」案件中,關於「誰是罪魁禍首」的判定,要依後續證據而定。「集團訴訟在開庭後,一系列書證、物證、證人證言和鑑定結論,將是法庭辯論的焦點和決定案件判決結果的關鍵。」

劉俊海教授認為,瑞幸咖啡到底「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主要取決於對劉劍行為的相關判定。「如果判定劉劍的行為得到了董事會的授權,則造假的行為主體就是公司;如果判定虛增業績是劉劍的個人行為,則瑞幸咖啡也是受害者。」

華旦律所聯盟•江蘇錦隆律師事務所劉海豐則告訴《財經》新媒體,如果目前披露的信息被法庭採信,則劉劍及其他參與成員捏造交易的行為屬於嚴重的「惡意欺詐」,該罪名可能會被判處10至25年的監禁,個人處罰金最高達500萬美元。除此以外,涉及上市公司的規範化培訓、輔導與監督、審計、財務等公司、個人,同樣將面臨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 甚至刑事責任。「如果本案涉嫌刑事犯罪即證券詐騙,則FBI可能會介入調查,其調查的主要焦點為操縱金融市場及欺騙投資人。」

證監會發聲稱高度關注

專家:擔心引發外資對中概股的整體不信任

「財務造假」和「欺詐發行」後,瑞幸咖啡將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是否會走向破產?這恐怕是廣大投資者和民眾最為關心的問題。

劉海豐認為,根據以往造假事件的處罰結果來看,瑞幸咖啡被摘牌退市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使不被摘牌退市,根據美國相關法律,瑞幸也將可能面臨著最高達2500萬美元的巨額罰金。但他同時表示,美國律所將要進行的集體訴訟,一般是民事案件,主要是為了幫投資者爭取經濟上的賠償。這類案件99%以上的結果都是調解,即由上市公司來賠償投資者一定比例的損失,一般不會去追究某位高管的個人責任。」

瑞幸可能要為這場集體訴訟付出多少賠償金呢?據劉海豐介紹,美國法律對類似案件的索賠額計算方式是:設定一個時段,以當中的最高價和事發後的最低價算出價差,再乘以股份數量,即是這家公司可能面臨的投資者索賠額。「若以2020年初至今作為時間段計算,期間瑞幸咖啡2020年1月7日曾觸及年內最高價51.38美元/股,事發後最低價為2020年4月2日晚觸及的4.9美元/股,公司最新總股本為2.4億,由此可粗略計算得出,一旦面臨集體訴訟,瑞幸咖啡將可能面臨的賠償額總計約為112億美元,合人民幣754億元。」

劉俊海教授則向《財經》新媒體分析稱,瑞幸的投資人有權向公司索賠,作出虛假陳述的責任人則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和信用制裁等,至於具體判決和處罰結果,則要視雙方和解和庭審的情況而定。「一般的集團訴訟中,如果律所和瑞幸方面不能在庭外達成和解的話,也有可能在法院主持下進行庭內和解。如果庭外、庭內都無法達成和解的話,就要看法院如何對損害賠償進行判定。就本案來說,如果走到這一步,瑞幸被判負有一定民事賠償責任將是大概率事件。」

至於有沒有破產的可能,劉俊海認為,這要看「公司是不是達到了資不抵債的程度,滿足不滿足企業破產法所規定的破產界限」。

瑞幸自曝醜聞後,證監會也在第一時間發聲。3日下午,證監會發布聲明稱:中國證監會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中國證監會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瑞幸咖啡註冊地在開曼群島,經境外監管機構註冊發行證券並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

圖/證監會官網

劉俊海教授向《財經》新媒體表示,新《證券法》第二條第四則條款明確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

這就意味著:境外上市公司如果出現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同樣會受到中國法律的管轄和制裁。「如果受害者是中國公民或在中國成立的企業法人——一句話,合法權益受損的中國境內投資者,可按照2019年12月28日頒布、2020年3月1日起實行的新《證券法》相關規定,來追究相關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劉教授說。「這其中可能包含有四大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以及信用制裁責任。」

中央財經大學預防金融犯罪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則告訴《財經》新媒體:「國內監管機構可能會密切關注美國監管部門的動向並採取相關措施;也可能會對瑞幸咖啡的國內公司進行前期的調查取證。如果證監部門啟動調查程序,瑞幸將可能成為新《證券法》實施後,監管機構對境外上市公司追責的第一案。」

劉海豐認為,瑞幸咖啡可能會因此而資不抵債,但從另一角度而言,它也可能知錯就改、絕處逢生,通過其他的手段亡羊補牢,「瑞幸自己成立了調查委員會,這也是一種自救的表現」。

劉俊海教授擔心,瑞幸造假事件可能引發外資對中概股的集體不信任。「本來我們100家中概股公司可能只有1家存在失信的情況,但現在,他們可能會對剩下的99家都產生一定程度的懷疑。」

他同時提醒,上市公司尤其是中概股企業一定要慎獨自律、擇善而從。「要對廣大中外投資者懷有感恩之心,對資本市場所適用的法律規懷有信仰和敬畏之心,做受人尊重的上市公司。只有這樣,才能將瑞幸給中國企業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才能儘快恢復所有中概股企業的市場公信力。

原標題:自曝財務造假22億,瑞幸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會否引發中概股信任危機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瑞幸造假牽出SEC要禁止中概股上市?本質是審計底稿問題
    在瑞幸咖啡自曝22億元財務造假,好未來自曝造假,及跟誰學、愛奇藝相繼遭遇做空後,做空機構渾水創始人卡爾森·布洛克放話: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讓惡行更難藏身,股市可能很快迎來一大波醜聞。「當融資趨緊時,這種壓力總是會使欺詐無處遁形。隨著長達11年的牛市接近尾聲,我認為將有大量欺詐行為被曝光。」
  • 中概股「獵殺」重演?瑞幸、愛奇藝遭做空,好未來自曝「家醜」,股價...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後,瑞幸咖啡股價在4月2日(美東時間)後開啟連續下跌。   「瑞幸咖啡造假的風波還沒有過去,大家對中概股財務問題倍加關注,也引發了市場信任危機。因此好未來事件曝光也後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 中概股風波不斷,是真有實錘,還是「渾水...
    中概股仿佛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水逆。瑞幸咖啡20億財務造假風波未平,4月7日晚,美國有做空機構對知名中概股愛奇藝下手了!稱其涉嫌通過會計手段虛增營收和誇大用戶數量等,消息發布後,愛奇藝股價一度閃崩,跌超12%。
  • 中概股回歸的「難言之隱」
    看似兩全其美的選擇,也夾雜著中概股回歸的「難言之隱」。01矛頭自然指向了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的偏見,而瑞幸正是那個讓不少企業被迫「回家」的害群之馬。渾水質疑瑞幸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被坐實後,瑞幸的股價一瀉千裡,也拉開了國外機構做空中概股的序幕。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至少有6個疑問待解:瑞幸咖啡為何要財務造假?為何要自爆?為何營運長劉劍被推上前臺?事件對安永、中金將造成什麼影響?瑞幸咖啡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對中概股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在股價暴跌,連續登上熱搜榜單,市場劇震的表象之下,至少有6個疑問待解:瑞幸咖啡為何要財務造假?為何要自爆?為何營運長劉劍被推上前臺?事件對安永、中金將造成什麼影響?瑞幸咖啡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對中概股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 瑞幸CTO離職,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了
    目前瑞幸尚未就何剛離職給予置評。何剛也因此成為瑞幸自曝財務造假以來第二位離職的重要高管。4月23日,瑞幸曾宣布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Thomas P. Meier已辭職。這或許只是離職潮的開始。瑞幸造假受各種停牌、監管或關店潮影響,接下來或許會有更多高管離職,也勢必讓更多普通員工被迫或主動排隊離職。
  • 多家中概股「爆雷」 連續事件是偶然還是必然?|觀潮
    早先,中概股曾遭遇做空機構集體獵殺。疫情之下,企業問題比往常更容易凸顯出來,中概股的動態也牽動更多關注。有評論表示憂慮,中概股是否將再次遭遇集體危機?一周之內,多家中概股「爆雷」可能你最熟悉,同時也是問題最嚴重的,是瑞幸。
  • 中概股十二時辰
    文 | 郭曉康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庚子年庚辰月庚辰日,亥時,瑞幸停牌,明星中概股們不知道,瑞幸停牌後,等待他們的是新一輪的做空劫難。渾水、狼群、員工、看空、造假、股市,獵殺中概股的齒輪開始慢慢轉動,在這十二個時辰裡,中概股驚心動魄。亥正,夜闌人靜,狼群出沒亥時,喧鬧漸歸平靜,地球的另一邊,資本市場暗流湧動。十年來一直虧損的愛奇藝被美國做空機構Wolfpack Research(狼群)盯上了。
  • 跟誰學CEO陳向東回應財務造假:很愕然 誠信從沒變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跟誰學CEO陳向東回應財務造假:很愕然,誠信從沒變新京報訊(記者 陳維城)最近中概股誠信備受考驗,北京時間4月2日晚,瑞幸咖啡宣布,發現公司去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人民幣交易額
  • 誰在逼好未來自曝財務造假?
    文/關渡編輯/水笙瑞幸咖啡自曝22億財務造假後,好未來也自曝了。4月8日,中概股好未來教育集團發布消息稱,在內審過程中發現某一員工可能與外部供應商合謀、偽造合同,錯誤誇大了「輕課(Light Class)」的銷售數據。
  • 愛奇藝、跟誰學被做空,好未來自曝家醜,遭獵殺的中概股怎麼辦
    「人和人的信任是非常脆弱的,更不用說不同國家之間人與人的信任了。」短期內,多家國內在美上市企業遭遇做空的事件引人關注。對於企業而言,被「做空」會引發企業的多重危機,但如果能成功度過,也能反危為機,藉此證明自己是一家值得信任的企業。誰在說謊?
  • 瑞幸斷臂求生:「炒掉」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賭一次翻盤
    自曝造假22億、遭遇機構大股東Capti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下稱CRGI)清倉後,瑞幸咖啡(下稱瑞幸)的「斷臂求生」開始了。2020年5月12日,瑞幸發布公告稱,自4月2日公司發布存在虛假交易後,董事會已終止錢治亞執行長(CEO)和劉劍營運長(COO)的職位。瑞幸宣布,暫時安排公司董事兼副總裁郭謹一為公司代理CEO。同時,瑞幸董事會宣布任命曹文寶和吳剛為董事會董事。
  • 瑞幸斷臂求生:「炒掉」CEO錢治亞和COO劉劍 賭一次翻盤
    來源:投中網中概股紛紛受到重挫的當下,瑞幸「流血切割」能否挽回信任?文丨柴佳音自曝造假22億、遭遇機構大股東Capti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下稱CRGI)清倉後,瑞幸咖啡(下稱瑞幸)的「斷臂求生」開始了。
  • 自曝財務數據家醜,好未來意在「棄車保帥」?
    《財經》新媒體 花子健 王和洋/文 舒志娟/編輯 瑞幸「自曝家醜」僅一周後,好未來也因自曝引發股價大跌。4月8日美股盤後,好未來教育集團(NYSE:TAL)發布公告稱,在例行的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某些員工在銷售新推出的輕課中存在不當行為。
  • 瑞幸終止CEO及COO職務:稱全力配合調查 儘快重組架構
    瑞幸咖啡稱,自曝造假事件以來,瑞幸咖啡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並身處輿論漩渦中,品牌形象和聲譽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也給各位夥伴及家人帶來嚴重的困擾。「目前,事件調查仍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全力配合相關調查。為使公司運作更加平穩有序,董事會任命郭瑾一擔任代理CEO並選舉吳剛、曹文寶成為公司董事。」
  • 公關啟示錄3|瑞幸咖啡成為「民族之光」?公關解決不了價值觀難題
    瑞幸咖啡事件,可謂2020年度全球商業事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隻「黑天鵝」。 1月31日,做空機構渾水在Twitter上發布一份長達89頁的調查報告,直指瑞幸財務造假——「該公司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已經演變了一場騙局。」
  • 對話跟誰學陳向東:我要站出來 中概股到了最脆弱的時候
    近期,中概股狀況頻出,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後,好未來也承認自身財務問題。與此同時,做空機構盯上了愛奇藝,而此前2月被做空的跟誰學再次引發關注。4月8日早上10點整,他在朋友圈更新一條狀態算是對「跟誰學被做空」的回應。
  • 渾水協助,愛奇藝也被做空,瑞幸造假衝擊波來了?
    瑞幸咖啡造假,引發的衝擊波正在襲來。北京時間4月7日晚,美股盤前,瑞幸咖啡突然宣告停牌,等待披露更多消息,得到暫時的安寧。可另一隻中概股愛奇藝,卻被做空,股價一度大跌超10%。截至收盤,愛奇藝收漲3.22%。
  • 中信證券:瑞幸事件或加速中概股回歸 港股市場將成首選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曝光後,多家中概股遭做空,疊加疫情衝擊和中美摩擦,信任危機重現,中概股回歸潮或將來臨。私有化退市及VIE架構拆除耗時長、成本高,未來港股市場料將成為中概股回歸的首選。同時,恒生指數也將迎來五月檢討,或下調金融權重並允許納入同股不同權及二次上市企業。
  • 瑞幸咖啡承認財務造假兩月後:中概股遭獵殺
    所謂「好時機」的意思是指,過去七八年裡,市場已經習慣相信中概股的好故事了。但瑞幸事件致命的負面意義不僅僅在於這家公司及其相關投資機構的帳面損失,更在於它讓中國公司多年來在外建立的信譽大幅受損。不少中概股公司變得緊張焦慮。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對36氪說,但自從瑞幸財務造假被抓典型後,公司不敢再輕視做空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