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協倡:「去殖民化,應由路名開始」

2021-02-23 香港港真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佘德聰建議,特區政府去除和減少殖民政府留下的符號,並建議由地名和道路名開始。

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政協會議,昨日展開各小組會,兩個港區小組會議開放予傳媒採訪,委員爭相提案。其中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佘德聰建議中央,在合適時間敦促特區政府去除和減少殖民政府留下的符號,並建議由地名和道路名開始。

全國政協首場小組會議在港區政協委員駐地酒店舉行,124名香港特邀委員分成兩組參與小組會議,全國政協主席團成員唐英年、李澤鉅和陳馮富珍擔任其中一組召集人。而全國政協主席團常務主席董建華亦有參加會議討論。

籲地名路名去殖民符號

如果香港的地名和道路名開始去殖民化符號,這些街道改名應該需要花費不少功夫吧。

董建華(中)中途加入會議。

除了「去殖民化」,各界更應引導青少年認識祖國


委員們圍繞政協工作報告進行熱烈討論。對於報告提出要壯大發展愛國愛港力量,其中委員佘德聰指,愛國是每個國民的基本義務,香港應關注幼兒的愛國情感教育,從小培養和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懷,並把愛國教育寫入香港小學課程中。他亦建議,中央政府在合適時間促使特區政府去掉和減少殖民政府在香港留下的符號,例如由地名和道路名開始。

對於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工作報告提到,要「深做細做」港澳青少年工作,容永祺指青年工作十分重要,青年發展亦是國家未來發展,建議增加讓香港學生到內地學習的名額,了解國家發展,同時亦可鼓勵內地企業給予港澳青年更多工作機會。

另一名政協委員、「一帶一路」國際研究院(香港)院長王貴國表示,中央、特區政府和政協委員等已在香港做了不少青少年工作,但仍有不少青少年及群體不太了解內地,強調各界要針對青少年的特點,例如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時,可結合青少年較感興趣的當代文化。

香港義工聯盟常務副主席王明凡認為,國家和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可協同合作,建議通過資金、項目等大力支持香港的愛國愛港社團發展,及培養青年接班人,以壯大愛國愛港力量。

樹仁大學校董龍子明則指,香港各界有必要加大力度引導青少年認識祖國,特別是做好校園工作,幫助學生放開懷抱認識國家新面貌。

其實回歸後地名部分已「去殖民化」例子


調景嶺的英文由「Rennie's Mill」 已改成「 Tiu Keng Leng」。

現時本港不少地區及道路的中、英文名稱被指具殖民時代色彩,包括皇后大道中、柯士甸道、域多利皇后街、砵甸乍街、公主道、太子道、彌敦道等。

不過,在回歸後,香港地名已有部分「去殖民化」,例如調景嶺的英文由「Rennie's Mill」 改成「 Tiu Keng Leng」。

有內地專家認為:「香港現在的地名、路名很多依然帶有鮮明的殖民地色彩,例如維多利亞灣、告士打道、司徒拔道、軒尼詩道、堅尼地道、莊士敦道等等。應該將其改為中國化的地名或路名。這方面的工作其實有先例可循。上海曾經也是殖民化較重的城市,在過去的地名、路命中,同樣存在大量殖民化的稱呼,例如貝當路、霞飛路、聖母院路、麥尼尼路、愛多亞路等等。新中國成立後,這些殖民者留下的地名被改為衡山路、淮海中路、瑞金一路、康平路、延安東路。這樣的改名是成功的,也是必須的。所以,香港很多殖民地留下的地名、路名應儘快改變,從而成為逐步「去殖民化」的一個顯著開端。」

:要是在香港把告士打道改成「延安東路」,大家感受如何?是不是有點:「乍一聽,怎麼感覺怪怪的?」

如果你對香港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感興趣,

想發表一些屬於自己觀點,和大家一起討論?

那就加入我們的「港真一國兩制社群」

微信添加:little_tomz  拉你入群~  

我們在「去殖民化」方面有很多教訓可以吸取。例如我們對九七回歸的理解不是那麼確切。九七年香港的確回歸了,但回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九七回歸併不是這個過程的結束,而應當僅僅是開始。九七前,回歸是和港英當局的談判,而不是和香港的談判。再者,回歸是法理上的回歸,並非事實上的。從法理回歸到事實回歸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一些人認為是回歸完成了,掉以輕心,對香港問題重視不夠。

在「回歸完成」的心態下,很多重要的事情沒有去做。其中最重要的是香港沒有發生一個「去殖民地化」的過程。二戰之後,很多亞非拉國家從前殖民地獨立出來,都經歷了轟轟烈烈的「去殖民地化」的過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香港沒有經歷任何意義上的「去殖民地化」。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一國兩制」,既然是「兩制」,那麼就沒有必要去變動原來的體制,另一個原因可能是這裡所說的認識問題,即認為回歸完成了。

我對新加坡比較了解,我覺得香港應當學新加坡進行一場有效的「去殖民化」運動。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原來英國的殖民地。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學西方學習得最好的國家,但同時也是一個「去殖民地化」最好的國家。新加坡把原來殖民地的很多好的東西尤其是制度都很好保存下來,並且發揚廣大,建立了法治制度。這和新加坡在獨立之後進行的以自己為主體的「去殖民地化」運動有關。

李光耀不僅反對左派政治力量,而且也清理殖民地因素。前者一直引人關注,後者經常被忽視,但對新加坡的國家建設至為重要。新加坡花了巨大的努力確立了自身的教育、安全、外交、國防等等國家基本制度。香港不是不能保留殖民地一些好的制度,但因為沒有「去殖民地化」,從來就沒有確立以自己為主體的制度。

同時,香港也需要培養一批政治人才和政治家。香港的問題出在政治,而非其他方面。九七回歸前,香港沒有政治,或者說政治和香港人沒有關係,港英當局說了算。但回歸之後,一旦要港人治港了,就發現香港沒有政治人物。在沒有政治人物的情況下,就從公務員系統找人才,結果更導致了公務系統的政治化,影響管治制度。

不管怎樣,缺失「去殖民地化」的後果是嚴重的。到今天為止,無論是香港的思想還是制度體系都仍然是殖民地的。這是事實,不管人們喜歡與否。影響思想領域的教育系統、傳媒,制度領域的法律和安全等,還是沒有在香港本身的掌控之下。

當然也有人認識到了這些。因此,香港也曾經努力推行國民教育運動或者試圖通過「23條」(有關國家安全的),但都沒有成功,或者內容過於左傾或者方法手段過於簡單。有很多做法不僅泛民陣營不滿,連香港的愛國力量或者左派也不滿,大陸經常處於兩邊不討好的困境。

你也許還想看

香港今非昔比,近日假貨橫行

港式|有魔力的菠蘿油讓人垂涎三尺

香港高校教職員年薪700萬!浸大校長薪資漲8成,比特首還高?

香港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發布,來看看香港福利有多好?

香港抓了個恐怖分子,持香港身份證,懂廣東話

001 關於香港美食,旅遊,購物,娛樂資訊最新合集!(持續更新)

002 在香港必備APP,內含看看海外黨看國內版權影音攻略

003  兩地海關最新指引|從香港回去,要注意了!減少沒收,罰款等不必要麻煩

004 辦理港澳通行證攻略及最新政策

005 來香港上網的所有詳細方式

LV |科顏氏|NIKE|施華諾世奇|APPLE|香奈兒|COACH|FANCL|潘多拉|TOM FORD|DIOR|WHOO|MAKE UP FOR EVER|VANS|奶粉|蘭芝|雪花秀|Fresh | SK II | YSL |

後臺回覆「最新港劇」獲取最新港劇線上資源!

後臺回覆「最新港片」獲取最新港片線上資源!

相關焦點

  • 去殖民化,香港為何沒做到位?
    面對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在香港街頭舉著英國國旗或美國國旗鬧事的暴力分子能給出什麼樣的答案。而正確答案是:香港人連國籍都沒有。其實,很多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香港人都清楚,英國人發的更像是一個旅遊證件,他們依舊是英國的「二等公民」。回歸以來,香港已從一個由英國政府「空降」港督的殖民地變成了一個高度自治的特區。遺憾的是,香港沒有進行必要的去殖民化。
  • 根除「港獨」毒瘤,香港必須「去殖民化」!
    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了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為香港特區司法機構審理案件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法律依據,被稱為「中央亮劍,劍指『港獨』。」☆如何看待香港立法會候任議員在就職宣誓時,公然打出「港獨」的橫幅,還發表侮辱國家的言論?☆哪些因素導致產生了「港獨」這種毒瘤?☆ 在香港去殖民化方面,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 香港「九龍城寨」,背後代表的是內地人不知的黑暗年代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最近的非常熱港片《追龍》,講的就是香港60年代最黑暗的時期,而九龍城寨就成了裡面標誌性的場景。可能在大家的印象裡,香港一直是法治,安全,廉潔,乾淨的印象。可這種種都是因為「追龍」故事裡那些事情發生後,英國政府才真正開始「改革」香港。在短短二三十年裡,香港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有興趣瞭解香港歷史,一定要看!!
  • 新加坡不再「效忠」英國,香港能學嗎?
    換言之,「一國兩制」看似成為了香港「去殖民化」的最大障礙。因此,陳教授認同「從一開始,在香港去殖民地化就是不現實的」。類似的說法並不罕見。早於2015年,民建聯創黨主席、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回應前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有關「香港未依法『去殖民化』」的言論時曾表示: 「有說法指要『依法』去殖,但基本法裡似乎找不到很多去殖的規定。
  • 港媒:香港青年人應去粵港澳大灣區「敲敲門」
    香港各界應把握好巨大機遇,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戰略之中,以香港所長,應國家所需,以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突破香港的發展瓶頸,
  • 民進黨日趨「殖民化」
    揭露了「國王的新衣」,深刻得罪了美國,以至於陳水扁下臺後,美國一方面將陳水扁放在瑞士銀行的帳戶數據交給馬當局處理,一方面,由司法部以「腐敗政府國家或地區資產追回」名義沒收陳致中在美國名下的房產。可見美國政府對於臺灣政要監管嚴密的程度。有關陳水扁的「特赦」,也不是臺灣方面可以完全決定的。
  • 團結香港基金倡在大嶼山東填海造2200公頃人工島
    中新社香港8月7日電 (記者 殷田靜子 阮曉)團結香港基金7日發布成立以來最大型的研究報告,建議在香港大嶼山東部水域填海建造2200公頃的人工島,興建25萬至40萬個新住宅單位,預計可容納70萬至110萬人。圖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介紹研究報告重要意義。
  • 大英帝國的掘墓人還是新興國家的解放者:邱吉爾和他的非殖民化政策
    大英國協初創階段(1867~1931):英國政府從美國獨立中汲取教訓,從1839年《達勒姆報告》開始調整帝國政策,對帝國內的移民型殖民地尋求自治的要求由鎮壓改為妥協,同意這些殖民地在條件成熟時獲得自治權,於是加拿大自治領於1867年獲準成立。此後,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愛爾蘭、紐芬蘭等也先後取得自治領地位。
  • 地方政協秘書長應練好履職真功夫
    政協組織是由各界別委員組成的,反過來說,無委員則無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由於政協工作的特點,秘書長有時是直接為委員服務,大多數時間是通過為主席會議、各專門委員會和機關幹部職工服務從而間接為委員服務,在協調各項工作時,必須把服務委員履職作為優先考量,工作安排、工作重點、工作資源優先保障委員履職。
  • 食療業應由國家統一考試 養生書籍應有準入門檻
    今年「兩會」上,多位政協委員提交提案,直指「中醫養生保健」缺乏監管。  政協委員李鈾  應嚴格資格準入與監管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監察局副局長李鈾認為,中醫藥養生保健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今天具有巨大的社會需求。然而,當前中醫藥養生保健行業亂象橫生,「養生專家」層出不窮,養生講座、養生書籍、養生方法多如牛毛。
  • 香港街道命名有什麼特點和規律?到過香港怎能白去一趟
    2.反映香港的歷史地理香港自宋代開始加強了開發與管理,元朝滅宋後,內地又有了更大規模的移民浪潮,清朝時,香港歸寶安縣管轄。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第二次鴉片戰爭又割讓九龍南部給英國。1898年英再度迫使清政府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及北九龍地區和200多個島嶼強行租借99年。
  • 1989——1998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會議首次採用逐個舉手表決的方式,增選民革中央副主席侯鏡如和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丁光訓為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增選李開信等6人為第七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5月3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首都青年紀念五四運動7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3000多名各族各界青年參加大會。
  •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施榮懷:香港疫後重生需要團結
    中新社香港5月19日電 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施榮懷:香港疫後重生需要團結中新社記者 曾平即將第八次參加全國兩會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施榮懷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專訪時表示,今年兩會他除了會提出有關工業界發展的提案以外
  • 西安市碑林區太乙路街道政協工委開展委員日雙走進活動
    和諧陝西網訊 9月21日,是陝西省第一個「政協委員活動日」,西安市碑林區太乙路街道積極響應省、市、區政協號召,積極組織轄區20多名區政協委員走進社區活動站,開展「走進居民會客廳,共商身邊文明事」委員日雙走進活動。西安市碑林區政協副主席張瑜參加活動。
  • 政協全知道|推遲立法會選舉合理合法,港區政協委員一致表示支持
    對此,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和上海市政協港區委員紛紛表示支持,認為這一決定合理合法,是保護港人生命與健康、保障立法會選舉安全與公正公平進行的必要之舉。「香港特區政府做出這個決定,是膽識擔當、順應民意的做法。」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屠海鳴認為,其一,立法會選舉的目的是為了選出市民信任的「代議士」,履行基本法賦予的職責,審議政府提交的各項議案,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市民的福祉。
  • 3月15日起 534路726路706路和553路恢復通行香港路
    長江網3月13日訊(長江日報記者王剛 通訊員饒威)13日從市公交辦獲悉,漢口香港路地鐵工程施工目前完畢,從3月15日起,公交534路、726路、706路和553路將恢復通行香港路,公交610路恢復通行澳門路。
  • 界面早報|苗圩、胡澤君、雒樹剛赴全國政協任職 切爾西多名球員...
    苗圩、胡澤君、雒樹剛赴全國政協任職據新華社報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27日上午在京閉幕。會議經過表決,增補畢井泉、苗圩、胡澤君、梁曄、雒樹剛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港媒曝亂港分子非法越境被廣東海警截獲,鄧炳強:非跨境行動海外網8月27日消息,26日晚,「中國海警」微博帳號發布消息,稱於粵港東南方向我管轄海域內查獲涉嫌非法越境的快艇1艘抓獲李某某、鄧某某等10餘名涉嫌非法越境人員。多家港媒表示,李某某即為亂港分子李宇軒。27日,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回應記者時稱,此次並非跨境行動,內地會根據相關法例處理。
  • 全國政協委員屠海鳴:香港曾淪落百年 有人「集體失憶」
    本文轉自【北京頭條】;5月24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2位全國政協委員進行大會發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屠海鳴介紹,去年6月以來發生的數百起暴力事件,徹底顛覆了人們對香港的認知,以文明、法治、多元、包容聞名於世的香港,竟然成了火光沖天、磚頭亂飛、蒙面暴徒橫行的戰場。
  • 望海樓:教育領域「排毒」,香港不能再等
    香港國安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對於回歸23年卻仍未完成「去殖民化」的香港教育而言,這意味著正本清源、去除沉痾的良機已然到來。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為教育正本清源,香港社會期盼已久矣。
  • 勸姚氏族人共倡團結序
    勸姚氏族人共倡團結序金沙姚珍發    嘗謂德薄不足以訓道,才疏焉能以陳理?分袂因素各不同,間隔年代難稽考。昔有居官隨任而離梓,抑或因行技,謀生以異域,因婚別故,歲欠外遊,手足鬩牆,雁行失序,幼孤隨母下堂,遺腹早從外姓,從戎避禍,事賈業商.是以去國因遙而不返,他鄉為窘難以歸。年湮代遠,各就適境而異俗;路迢山崎,盡皆因存而別志。凡些種種,遂就族稱各別;丁嗣莘莘,隨即字派各列。多年以來,有些姚人相逢若路人;各支回顧,不乏宗親信賴差外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