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楊雨亭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說,1978年「鄉土文學」論爭時,作家王拓說:「這段時間的臺灣社會,由於國際重大事件的衝擊,與島內經濟極不平衡的發展,而產生了強烈的反抗帝國主義,與反抗殖民經濟和買辦經濟的民族意識和社會意識。而這正是刺激時下所謂的鄉土文學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事隔42年,王拓已離世,臺灣經歷三次「政黨輪替」,而臺灣的鄉土社會與年輕族群在全球化中愈發邊緣化,說明當年的鄉土文學論爭在性質上並非只是「狼來了」。而自2000年民進黨執政以後,許多民進黨的政治人物與「臺灣獨立派」人士日益「新貴族化」,基本上取代了當年大陸來臺的「沒落貴族」。
文章說,陳水扁執政期間,由於不堪美國政府對他頤指氣使,憤而說出:「臺灣地區領導人是美國軍政府的執行官。」揭露了「國王的新衣」,深刻得罪了美國,以至於陳水扁下臺後,美國一方面將陳水扁放在瑞士銀行的帳戶數據交給馬當局處理,一方面,由司法部以「腐敗政府國家或地區資產追回」名義沒收陳致中在美國名下的房產。可見美國政府對於臺灣政要監管嚴密的程度。有關陳水扁的「特赦」,也不是臺灣方面可以完全決定的。
文章說,而在民進黨第二任執政期間,蔡英文的施政在政治上完全採取「親美反中」路線,軍事上對美扈從,大量採購高端武器,經濟上則單方面進口萊豬,致臺灣地位更趨殖民化。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前,許多民進黨政治人物與「臺灣獨立派」人士,一昧認為激烈「反中」的川普是其重要保障,系美國總統最佳人選,而忽略川普在種族歧視上的問題。川普落敗後,一直聽聞不少支持川普者控訴拜登方面「作票」,這反映出許多親綠人士在心理上、人格上缺乏獨立性與主體性。
同時由於「反中」,民進黨當局亦以「反共」之名,拒絕中天新聞臺的屆期換照,這件事使得民進黨和過去他們激烈反對的國民黨「威權政府」沒有不同。臺灣地區已經進入「民主體制」,「言論自由」是人民基本權利,不論島內族群有何傾向,皆不能藉此壓縮人民知與言的自由。中天新聞臺在支持韓國瑜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方式上,沒有得到泛藍群眾完全的支持以及年輕人的普遍支持,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這件事只能說是中天電視公司的決策事宜,而無關乎臺灣的安全。
文章認為,如果此理由成立,那麼三立新聞臺和民視新聞臺由於長期鼓動「臺灣獨立」,並肆意為一些接近大陸人士「戴紅帽子」,甚至不據完全事實惡意評論共產黨,這樣的立場引起島內族群對立、兩岸人民敵對、兩岸關係愈趨惡化,以至於瀕臨戰爭,事實上更引發了臺灣的安全嚴重問題,是否也應立予關臺?
由是,王拓當年所說現象,移到今日,恰恰反映出民進黨的日趨「殖民化」與「買辦化」,和王拓等人當年的理想主義適得其反,臺灣人民宜深思之。
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