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日趨「殖民化」

2020-12-14 騰訊網

臺灣作家楊雨亭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說,1978年「鄉土文學」論爭時,作家王拓說:「這段時間的臺灣社會,由於國際重大事件的衝擊,與島內經濟極不平衡的發展,而產生了強烈的反抗帝國主義,與反抗殖民經濟和買辦經濟的民族意識和社會意識。而這正是刺激時下所謂的鄉土文學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事隔42年,王拓已離世,臺灣經歷三次「政黨輪替」,而臺灣的鄉土社會與年輕族群在全球化中愈發邊緣化,說明當年的鄉土文學論爭在性質上並非只是「狼來了」。而自2000年民進黨執政以後,許多民進黨的政治人物與「臺灣獨立派」人士日益「新貴族化」,基本上取代了當年大陸來臺的「沒落貴族」。

文章說,陳水扁執政期間,由於不堪美國政府對他頤指氣使,憤而說出:「臺灣地區領導人是美國軍政府的執行官。」揭露了「國王的新衣」,深刻得罪了美國,以至於陳水扁下臺後,美國一方面將陳水扁放在瑞士銀行的帳戶數據交給馬當局處理,一方面,由司法部以「腐敗政府國家或地區資產追回」名義沒收陳致中在美國名下的房產。可見美國政府對於臺灣政要監管嚴密的程度。有關陳水扁的「特赦」,也不是臺灣方面可以完全決定的。

文章說,而在民進黨第二任執政期間,蔡英文的施政在政治上完全採取「親美反中」路線,軍事上對美扈從,大量採購高端武器,經濟上則單方面進口萊豬,致臺灣地位更趨殖民化。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前,許多民進黨政治人物與「臺灣獨立派」人士,一昧認為激烈「反中」的川普是其重要保障,系美國總統最佳人選,而忽略川普在種族歧視上的問題。川普落敗後,一直聽聞不少支持川普者控訴拜登方面「作票」,這反映出許多親綠人士在心理上、人格上缺乏獨立性與主體性。

同時由於「反中」,民進黨當局亦以「反共」之名,拒絕中天新聞臺的屆期換照,這件事使得民進黨和過去他們激烈反對的國民黨「威權政府」沒有不同。臺灣地區已經進入「民主體制」,「言論自由」是人民基本權利,不論島內族群有何傾向,皆不能藉此壓縮人民知與言的自由。中天新聞臺在支持韓國瑜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方式上,沒有得到泛藍群眾完全的支持以及年輕人的普遍支持,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這件事只能說是中天電視公司的決策事宜,而無關乎臺灣的安全。

文章認為,如果此理由成立,那麼三立新聞臺和民視新聞臺由於長期鼓動「臺灣獨立」,並肆意為一些接近大陸人士「戴紅帽子」,甚至不據完全事實惡意評論共產黨,這樣的立場引起島內族群對立、兩岸人民敵對、兩岸關係愈趨惡化,以至於瀕臨戰爭,事實上更引發了臺灣的安全嚴重問題,是否也應立予關臺?

由是,王拓當年所說現象,移到今日,恰恰反映出民進黨的日趨「殖民化」與「買辦化」,和王拓等人當年的理想主義適得其反,臺灣人民宜深思之。

來源:臺海網

相關焦點

  • 去殖民化,香港為何沒做到位?
    去殖民化,香港為何沒做到位?「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香港人有什麼人權?有什麼政治權利?」
  • 根除「港獨」毒瘤,香港必須「去殖民化」!
    ☆ 在香港去殖民化方面,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今天,軍事專家金一南帶來獨家解讀!央廣記者:不久前,一些香港立法會候任議員在就職宣誓時,公然打出「港獨」的橫幅,還發表侮辱國家的言論。您對此如何評論?金一南:這完全是鬧劇。恰恰證明香港在法制方面,在「一國兩制」方面,理解上、執行上所出現的問題。
  • 香港政協倡:「去殖民化,應由路名開始」
    如果香港的地名和道路名開始去殖民化符號,這些街道改名應該需要花費不少功夫吧。除了「去殖民化」,各界更應引導青少年認識祖國委員們圍繞政協工作報告進行熱烈討論。對於報告提出要壯大發展愛國愛港力量,其中委員佘德聰指,愛國是每個國民的基本義務,香港應關注幼兒的愛國情感教育,從小培養和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懷,並把愛國教育寫入香港小學課程中。
  • 大英帝國的掘墓人還是新興國家的解放者:邱吉爾和他的非殖民化政策
    按照邱吉爾對於英帝國和大英國協的一貫立場,以及在野期間的抗爭,他在重新執政之後應當對工黨政府的非殖民化政策做重大改變或逆轉。但在二戰後新的國際形勢下,大英帝國的衰亡已不可挽回,若恪守二戰期間的帝國政策,不僅英國的實力無法承受如此重負,而且殖民地的動蕩和反殖鬥爭只會給英國自身利益造成更大的損害。從後來發生的實際情況來看,邱吉爾政府基本上認可了艾德禮政府的非殖民化政策,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
  • 民進黨區域「立委」布局完成 啟動百日作戰拼過半
    民進黨中執會18日通過最後一波「立委」艱困選區徵召,這次在73個區域「立委」選區,再加上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各1席,總共75個選區當中,民進黨提名70位候選人,有5個選區不予提名或採取策略性合作。其中,男性佔44位,女性26位。
  • 民進黨表面上贏了,但「這件事」實際上,輸得一塌糊塗!
    文丨景思 審丨吉安 近日,民進黨在臺「立法院」利用人數優勢,罔顧民意強行通過了關於「萊豬」進口的9項「行政命令」,這一結果表面上是民進黨贏了,但實際上也讓民進黨失去了民心。
  • 民進黨及民進黨派系的智庫
    作者認為,2008年5月20日政黨輪替民進黨下臺後,派系逐漸以智庫的形態呈現。民進黨除以政黨名義設置智庫外,各派系也紛紛進行智庫建設,提供聯絡交流及政策溝通平臺,以政策倡議進行政治動員,獲取選票極大化目標。民進黨的權力結構分配機制,已從傳統「草根政治」轉換至「知識治理」,從街頭抗爭轉型為智庫建設;各派系競爭能力與資源整合平臺,與智庫建設息息相關。
  • ...兩岸年度漢字揭曉,民進黨當局不斷秀下限,「悶」了多少臺灣人...
    為了保住靚麗的抗疫數字,民進黨當局拒做普篩,將發布疫情的民眾送交法辦,對主動查出疫情的縣級衛生部門做「政風調查」;而面對臺灣輸出境外病例節節高升的事實,民進黨當局竟然厚著臉皮宣稱是「境外誤診」,或就算是確診也「沒在島內造成傳染」。這種鴕鳥式抗疫加上恬不知恥的自吹自擂,當然叫島內民眾心驚膽戰而有苦難言。
  • 臺灣媒體人:民進黨操弄「仇中」敵意 兩岸關係惡化難回春
    更重要的是,民進黨再次「執政」後,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作為對話基礎,並自甘為美國操弄制衡大陸的棋子,致使兩岸關係嚴重倒退。此時此刻,臺灣若能與大陸攜手防治新冠肺炎,自有助於開啟兩岸良性互動的契機。然而,民進黨卻沒有把兩岸共同防治疫情當一回事,反而將心力都花在如何藉此凸顯所謂「臺灣主權」,切割臺灣與大陸的聯結,也就是陸方所批判的「以疫謀獨」。在此一思維下,蔡當局的防疫作為,充滿了複雜的政治盤算,而非單純的醫療專業。
  • 王昆義:「沒有絕對不會離開的支持者」民進黨記住了嗎?
    這其實也可以看出,民進黨主政時期,動輒對大陸喊殺、喊打,一直在臺灣塑造兩岸戰爭的氛圍,以求在選舉中獲利。但是,民進黨雖然在選舉中獲利,可是兩岸的民族感情卻被仇恨所替代,對兩岸和平發展當然是相當不利的結果,這也是大陸要列舉「臺獨清單」之因。
  • 國民黨:舉債也要慶祝臺灣光復節 民進黨:國民黨在配合大陸「刻意...
    2000年民進黨上臺之後,光復節被徹底取消,沒有了法定休假。在「文化臺獨」以及「去中國化」的驅動之下,「臺獨」分離勢力希望抹去對臺灣光復的記憶。事實上,民進黨的相關舉措,在相當程度上也已經產生了忘卻歷史記憶的效果。
  • ...民調被問「願不願為臺灣打仗」,網友:民進黨惹的禍,讓他們自己...
    「民進黨惹的禍,讓他們黨員自己去打吧!」「中時新聞網」稱,兩岸關係日趨緊張,也讓開戰問題成熱議焦點。有島內網友爆料自己接到電話民調問「年輕人願不願意為臺灣打仗」,該網友在臉書發文,這樣回答:「這根本是一個蠢議題,除非年輕人先體驗在碉堡內被炸彈與機槍攻擊十分鐘的震撼教育,否則他們還以為打仗像是打電動玩具!這樣的民調毫無意義!另外,民進黨惹的禍,讓他們黨員自己去打吧!」
  • 電話民調被問「願不願為臺灣打仗」,網友:民進黨...
    「民進黨惹的禍,讓他們黨員自己去打吧!」「中時新聞網」稱,兩岸關係日趨緊張,也讓開戰問題成熱議焦點。有島內網友爆料自己接到電話民調問「年輕人願不願意為臺灣打仗」,該網友在臉書發文,這樣回答:「這根本是一個蠢議題,除非年輕人先體驗在碉堡內被炸彈與機槍攻擊十分鐘的震撼教育,否則他們還以為打仗像是打電動玩具!這樣的民調毫無意義!另外,民進黨惹的禍,讓他們黨員自己去打吧!」
  • 民進黨受到「重創」?
    為了給這一決定「開路」,民進黨當局還修改了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直接將臺灣進口標準降低。 甚至民進黨當局還要求臺灣各縣市政府要修改「食安自治條例」,讓「萊豬」不至於進得了臺灣,卻進不了各縣市。
  • 遊盈隆退出民進黨,痛批:「民進黨已經離譜得驚世駭俗!」
    遊盈隆說,他是民進黨剛成立時首批入黨的教授。在民進黨初創期被視為「草莽」的時代,教授入黨較為罕見,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可以說,正是遊盈隆率先打開了這個缺口。然而,這麼一位有分量的民進黨大佬,為什麼要離開民進黨呢?說起來,他對民進黨不滿,恐怕早就埋下了伏筆。
  • 擔心民進黨「彎道超車」,朱立倫明年將再訪美
    而隨著美國大選情勢日趨明朗,臺媒11月25日稱,近朱人士證實,朱立倫將在明年啟動赴美行程,要與剛被拜登提名出任國務卿的首席外交策士布林肯「敘舊」,以求能將被民進黨超前的所謂「對美關係」扳回一城。而反觀民進黨,雖然美國大選前押錯寶,但勝在見風使舵能力強,玩得一手「髮夾彎」好本事,不只黨主席蔡英文頻頻通過推特等社交平臺向拜登陣營示好,「駐美代表」蕭美琴更佔得先機,已跟布林肯通上話。
  • 民進黨主席補選結果卓榮泰勝出 | 陳菊:民進黨正逢史上最大挫敗
    民進黨於2018年九合一大選慘敗後,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職位,民進黨於今(6)日進行黨主席補選,結果於晚間出爐,總投票數34230票,投票率16.9
  • 縣名也難逃民進黨「毒手」?
    張景森,民進黨當局「政務委員」,在連江縣民進黨支部的揭牌儀式上,進行了發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張景森的發言內容中所佔篇幅最大的,居然是將連江縣改頭換面為「馬祖縣」。事實上,連江縣對民進黨而言一直都是很邊緣的地區,直到今天才想起來要在這裡建立民進黨支部,而建立支部後,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居然不是為當地的臺灣民眾謀取民生福利,而是在地區名字上做起了文章,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 民進黨造謠「大陸防護服一撕就破」,張彬:民進黨起家就靠假新聞
    編輯:無憂就在全球都在全力抗疫、共同對抗新冠肺炎之時,民進黨網軍仍在不遺餘力地抹黑和攻擊大陸。法國醫護人員出面闢謠,防護服並非來自中國大陸在民進黨利用視頻指責「中國防護服一撕就破」之後,視頻中的醫護人員立即出來闢謠,表明這批防護服並非來自中國大陸,而是之前就有的庫存。民進黨媒體宣稱,中國大陸送給法國的防護服破爛不堪、一撕就破,在視頻中長袖碎陳短袖、穿上就碎成渣。
  • 又一民進黨大佬退出
    民進黨敗選後,蔡英文辭去了黨主席。14日,是民進黨主席選舉登記的截止日。14日,7名民進黨內中生代要角連署共推現臺當局「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參選民進黨主席。他們的這一舉動極大刺激了民進黨新潮流系大佬,原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決定退出民進黨、退出新潮流。這無疑是在民進黨內釋放了一個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