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很愜意的一首詩,盛情款待客人,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2020-12-27 詩文大觀園

幸福是什麼呢?有人說幸福就是牢房裡沒親人,醫院裡沒病人。快樂是什麼呢?快樂就是在家有親人,在外有朋友相伴,生活舒適愜意、無憂無慮。但是人這一輩子往往經歷很多很多,難勉有不如意。人的一生充滿了酸甜苦辣,世間百態這一切都留我們去細細品嘗。

說道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他的詩沉鬱頓挫,讓人讀來像是充斥著數不盡的愁緒,那個時代造就的他太不幸了。他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國事,花鳥皆為之傷心流淚。再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一到分別,想到再見的茫茫不覺頓覺悽愴啊。

誠然杜甫在戰亂的影響下,寫就了這些壯麗沉鬱的佳作,雖然有陰霾,但生活還是充滿美好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杜甫的一首經典七律,在成都草堂招待客人的詩《客至》,非常歡快有濃鬱的生活氣息。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首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在草堂的周圍到處可見融融的春水, 天天都能見到快樂的鷗鳥成群地在此飛來飛去。這兩句寫出了成都草堂周圍的春景,在草堂的南北四周都有春水流過,有水流的地方當然會引來水鳥了。

一群群的鷗鳥在融融的春水中嬉戲玩耍,碧水、藍天鷗鳥,好一幅和諧的畫面啊。這麼優美閒適的環境中不見有人來訪,透著幾許寂寞,為下文的來客人作了鋪墊。

頷聯: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小徑上滿是落花,我還沒有為客人掃過呢。我的柴門也是為迎接你第一次打開。這兩句可謂點出了主題,詩人在此居住久久沒人來拜訪,為迎接客人到來等了這麼久,小徑上灑滿了落花因為無人問津,也沒有刻意打掃。這麼久了,小柴門才打開只為了迎接你的到來啊。這時的詩人久經離亂草堂剛建成,心裡很愜意,聽到有客人來訪更是激動歡喜。

頸聯:「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家裡遠離市鎮很遠菜只有一樣,家貧只有一罐陳年的淡酒請你品嘗。詩人生活在山野之中,沒有好菜好飯,也沒有好酒招待客人。這樣子感覺似乎很寒酸,可是有客人來看望自己,兩人拉拉家常自是歡樂樂無比啊。只有粗茶淡飯,薄酒,隱隱透露出詩招待不周的歉意。

尾聯:「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可否讓我請隔壁的老翁一起來將剩下的酒水喝光。詩人和客人喝酒聊天好不快樂,喝酒喝得不盡興,竟然想起要再找個人來一起很,喝個痛快喝個精光。

這首詩的題下原有自注,「喜崔明府相過。」明府就是縣令,所以要邀請鄰翁得客氣地徵求他的同意。詩人喝酒越喝興致越濃,別開生面的請鄰翁對飲,詩人率真樸實的性格和喜悅心情盡顯於此了。

縱觀全文這首詩寫得非常歡快,輕鬆有趣。開篇的「春水」、「鷗鳥」,充滿畫意美;接下來的落花小花徑,簡陋的柴門寂寥冷清的居室中突然來訪的歡喜;再到最後嘮家常,意猶未盡請鄰翁對飲的助興的場景。這樣的生活誰不喜歡呢?更何況詩久徑離亂的人呢?全詩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體現了率真的友情。而且這首詩一極高的藝術水準,千年來廣為傳頌。

雖然現在的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沒有戰亂之苦,很難體會到詩人的那種心情,但是他這份友情的率真美好真的很令人羨慕。「酒逢知己千杯少」,人生有好友知己把酒言歡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杜甫一生顛簸流離,卻也寫出了一首歡快自在的七律
    但是,杜甫有一首詩卻別具一格,傳達了別樣的情感,充滿了歡快自在,那麼是哪首詩呢,下面請讀:《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這首詩寫於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時候,大約作於唐肅宗上元二載春(761年),記述了他在草堂落成後,款待來客崔明府的大致經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環境幽僻,春水蕩漾,群鷗紛飛的畫面。這個時期是杜甫入蜀之初,在他歷盡顛沛流離之後,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蓋了一座草堂。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氣息的詩,可惜杜甫名句被內涵網友玩壞了
    比如今天所說到的這一首古詩,可以說是唐詩300首當中最具有生活氣息的古詩: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餘 通:餘) 這首古詩的題目叫《客至》,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杜甫。
  • 杜甫溫暖人心的一首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偶爾和兩三個好友相聚,喝酒聊天、品茶賞花,這是多愜意、多快活的事情啊。邀請朋友到自己家做客,白居易寫過溫暖的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歡迎朋友到自己家,杜甫也寫出了溫暖的詩句「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的這首詩名為《客至》,一起看一下吧。客至杜甫 〔唐代〕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 杜甫最有人情味一首詩,極富生活氣息,頷聯為千古好聯,經典流傳
    杜甫半生不得志,又逢「安史之亂」,可以說是書劍飄零,作品多反映普通百姓疾苦,抒發憂國憂民情懷。五十歲時,杜甫做了劍南節度使參謀,兼工部員外郎,在成都浣花溪畔建造草堂,過上了相對安穩的生活,這4年也是他創作的豐收期。杜甫現存詩近1400首,有240多首寫於成都。
  • 晚年杜甫在江南遇到知己好友,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通篇充滿了憂愁
    杜甫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少年時代雖然家境不錯,可是後來家道中落,以至於生活都成問題,使得他時常還要朋友接濟,正是有著這樣的人生經歷,讓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更具有感染力;另外杜甫骨子裡的家國情懷,也最為令人感動,儘管自己活得很卑微,但是他心繫天下,把僅有的一點愛給予了國家
  • 李白的一首詩,威武而不失霸氣,字字充滿俠義,句句都是江湖
    李白,唐朝人的驕傲,詩人的偶像,從他浪漫的詩中我們能夠讀出他的多情,他的豪邁,他不為世間所束縛的灑脫。這個如謫仙一般充滿詩情的才子,卻並不像其他文人一般墨守成規,他更像是行走的劍客,甚至舉手投足都有一股俠義之氣。
  • 杜甫最落魄時的一首詩,身處困境卻樂觀向上,其中7個字流傳千古
    李白和杜甫,同為唐代超一流詩人,才華不分伯仲,對後世的影響和名氣平分秋色,命運卻迥然不同,究其根本原因,與二人性格密不可分。李白豁達灑脫、我行我素,不過分追求名利,看淡得與失,給人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覺。杜甫則相反,雖然滿腹經綸,卻性格內斂低沉,內心感情比較豐富,憂國憂民且渴望被朝廷重用。
  • 同樣是殺雞做飯款待客人,為什麼這兩個成語意思卻相反?
    「殺雞炊黍」,意思很簡單,就是殺雞做飯熱情款待客人了。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重視,熱情好客。出自元朝宮大用《範張雞黍》楔子:「哥哥,您兄弟在家殺雞炊黍等待哥哥相會。哥哥,你休失信也。」 而成語「雞黍之膳」,同樣是指殺雞做飯招呼客人。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孔丘《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用現在的話,兩者的意思都是殺雞殺鴨做飯款待客人,都差不多是一個意思。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大家心目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我心裡,他是一個張狂的人,別的不說,走遍大江南北,高興了就在牆上寫詩。
  • 杜甫一首待客詩,之所以入選高中教材,恐怕還在「客」字上
    也就是說,當時的杜甫,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比他官大、名氣又大的詩人太多了,但他的驕傲可一點都不比王維、高適等人少。今天介紹的一首詩,是杜甫的待客詩,他對於老友的到訪欣喜異常,很是熱情。但作為這樣的作品,比之杜甫其他更有影響力的詩篇,一定要有獨到之處,才能夠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而這一點,正是今天所要說到的,被選入教材的原因,恐怕還在一個「客」字上。
  • 一首什麼樣的詩,竟讓詩聖杜甫讀之流淚?
    今天咱們再來欣賞一首冷門的催淚唐詩——邊塞派詩人高適晚年最動人的一首詩——《人日寄杜二拾遺》: 人日寄杜二拾遺 詩題中的「杜二拾遺」就是詩聖杜甫。高適和杜甫早在開元年間就相識,當時二人都是有才而無人識,落魄不遇同病相憐。後來經歷了安史之亂,戰亂後高適曾顯赫過一段時間,做過節度使平定過永王叛亂;杜甫也入朝當了個左拾遺的小官。 但好景不長,二人不久後都被貶官。
  • 小夥根據杜甫的《登高》寫出一首現代詩,驚豔了詩壇,卻被批無恥
    為了完美銜接兩種詩歌體裁,有一位小夥做了大膽嘗試,他不發明現代詩,而是對經典古詩詞進行二次創造,將杜甫經典的《登高》化成了一首現代詩作品。他叫孟衝之,獨愛杜子美,他不單單改造過《登高》一首,他把杜甫的150多首名篇全部重新塑造了一遍,並整理成集,名為「杜詩重構」,號稱:俺與杜甫打擂臺。顯然,孟衝之是想與杜甫來一場古體詩與現代詩的較量。
  • 【世界文創】待客面前,人人平等 訪港開幕電影《盛情款待》監製邱誠隆
    其中本媒特意專訪電影節開幕電影《盛情款待》監製邱誠隆,與我們分享這部集合臺、日等地影視人才佳作,製作前後的成功與辛酸。《盛情款待》以京都近郊的一間日式旅館作背景,由於建築老舊,經營岌岌可危,故臺北一家建設公司老闆Charles決定買下明月館,派兒子Jacky(王柏傑飾)前往監督旅館的翻修工程,Jacky卻一心只想借機和住在京都的前女友尚子復合,順便找機會暗中賣掉這間賠錢的旅館。
  • 高三:杜甫的一首贈別詩,入選2020年新高考全國一卷,念此別驚神
    杜甫是教材中的常客,和李白被譽為唐詩的雙子星,其風格沉鬱頓挫,具有濃鬱的家國情懷。2020年是山東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使用的是新高考全國一卷,這對於以後實行新高考的省份,此套試卷的借鑑意義重大。今天來分析一下語文試卷的詩歌鑑賞題。
  • 貴公子攜妓出遊,杜甫攜妓相陪,他機智寫下一首詩,才沒毀掉清譽
    如果說李白揮毫落筆如雲煙,縹緲地化入了仙境,那麼杜甫的文字便是沉鬱頓挫入人間,深刻地俯向了大地。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特殊時期,因此他的詩歌就是那段動蕩歷史的真實反映,因此他留在我們印象裡的樣子,就是一位述筆社會黑暗、關心人民疾苦的聖者。
  • 日本影后餘貴美子苦練關西腔《盛情款待》臺灣親戚看得到
    臺日合作的清新電影《盛情款待》結合京都美景及日本傳統的待客之道,藉由一個位在琵琶湖畔的溫泉老飯店,引發兩個家庭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以「盛情款待」的心情對待彼此的溫暖故事。電影邀請日本知名女星田中麗奈、影后餘貴美子與臺灣小生王柏傑共同演出。
  • 杜甫畫面感很強的一首詩,四句連起來就是一幅畫,值得我們一讀!
    ,杜甫正是有了朋友,才讓他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溫暖,才在最困難的時候有了依靠。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避難,但是生活了一度時間之後,他又回到了成都,畢竟在那裡有他最好的朋友嚴武,還在他的幫助下建了一座草堂。
  • 杜甫詩風最像李白的一首詩,誕生了一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在唐代詩壇上,一向流行後輩對前輩的敬仰和崇拜,李白崇拜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孟浩然卻一首詩都沒有回給李白。杜甫崇拜比自己大十幾歲的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對誰都深情的杜甫一連給李白寫下了十多首詩,每一篇都是經典力作,但李白回給杜甫的詩歌卻是寥寥無幾。
  • 柳眼眉腮,已覺春心動,冬至的前一天,杜甫寫了一首快樂的鄉愁詩
    ——唐.杜甫 《 小至》時光溯洄,千年前,漂泊異鄉的大詩人杜甫在冬至節的前一天寫下了這首《小至》的七律,詩人雖然在詩中感慨身世飄零時光易老,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頹廢之感,始終有一種積極樂觀的基調貫穿全篇,堪稱是一首快樂的鄉愁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