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樣本?—新聞—科學網

2021-01-09 科學網

 

喻海良

10月20日,中國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在杭州正式宣告成立。清華大學前副校長施一公擔任創校校長,錢穎一為董事會主席,楊振寧為董事會榮譽主席。

從施一公在成立大會上的致辭能感受到,西湖大學作為國內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將在多個方面突破國內原有的教育體制,開啟中國民辦研究型大學的試驗田。

西湖大學定位為「小而精、高起點、研究型」的大學,和當下國內很多高校追求規模效應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傳統大而全的高校可以傳授學生多方面的知識,但由於人數多,很難做到因材施教。相反,對於小而精的大學,學生人數少,可以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優點,揚長避短,促進其快速成長。同時,大學科研實力與人數並沒有直接關係。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全校學生只有2000人左右,但其每1000個畢業生中就能夠產生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世界上諾貝爾獎獲獎者密度最高的地方,其大學排名也一直穩居世界前十。

在高起點方面,西湖大學的師資幾乎都是千裡挑一,進入西湖大學任教的難度已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新進教師難度。傳統大學希望通過「人海戰術」獲得成功,寄託於20%的人特別突出,以彌補80%的人創新能力不足的漏洞。而在精英型大學裡,每一位老師都能帶領自己的團隊在某個前沿領域的國際舞臺上大放光彩。

同時,西湖大學在建校之初就已經標上「研究型」。與國內其他大學不一樣,其招收的前幾批學生全部為博士研究生,沒有本科生。這一點與國外某些研究型大學的辦學模式相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學院就是先招博士研究生,時機成熟後才招收少量本科生。這樣有利於學校引進的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建設自己的實驗平臺和人才隊伍,為「研究」打好基礎。

西湖大學「教師治學,行政理校」,在有效破除高校行政化痼疾方面作了大膽嘗試。「教授治學」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通用法則,但在國內絕大部分高校都未得到真正實行。國內大部分學者都深知大學行政化對治學的不利影響。雖然過去10餘年很多人呼籲去行政化,但至今切實執行的大學並沒有幾所。主要原因是在很多大學裡行政化思想根深蒂固,改革時會碰觸部分人員的利益。因而,對採用原有體制的高校強行推動改革並不容易。西湖大學作為一所全新的大學,在建校之初就將這種治學模式植入「體內」,使其一開始就具有「讓教授、學者治學」的基因,這將為其今後快速發展奠定基礎。西湖大學的這種辦學模式也勢必對國內其他大學的治學模式產生影響,形成「鯰魚效應」,促進它們的改革。

西湖大學打破「唯論文數量、唯期刊影響因子、唯論文引用次數」的人才評價模式,將對現在國內絕大部分高校採用的「評價模式」形成衝擊。施一公在成立大會致辭中講到,「西湖大學將建設鼓勵創新的學術評價體系。無論是學術論文的數量和引用率,還是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都不會成為西湖大學學術評價的主要指標;在這裡,對一位科學家的學術評價主要看其研究是否劍指相關領域的最前沿以及是否有實質性進展」。近些年中國高校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我國學術論文數量已穩居世界第二,未來幾年可能達到世界第一。但是,論文數量世界第二,不代表我國科研水平已經達到世界第二。在技術領域做第二能改變我國從無到有的格局,但是在科學領域只認「第一」的大背景下,只要研究工作有「跟風」性質,無論論文發表在何種高影響因子期刊,不論其獲得了多少次引用,其意義永遠低於最開始的「原創工作」。顯然,西湖大學的這種人才評價模式將對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高校採用的「評價模式」形成衝擊。這將促進良好學術生態的發展,讓真正「創新型人才」浮出水面,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發生。

可以預見,西湖大學將在大學規模、高校治學模式、人才評價體制、學校經濟來源與支配方式等各個方面為中國教育界帶來變化。正如施一公所說「西湖已至,未來可期」,期待西湖大學早日成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也希望中國高校以此為契機推動改革,早日屹立於國際一流大學行列。

(作者系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

《中國科學報》 (2018-10-22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崑山杜克大學與西湖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新聞—科學網
    崑山杜克大學校長馮友梅與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0月15日,崑山杜克大學與西湖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師資隊伍交流與建設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加快培養頂尖創新人才
  • 施一公出席,西湖大學和崑山杜克大學聯手
    施一公出席,西湖大學和崑山杜克大學聯手 2020-10-17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科學院大學和西湖大學,你更想報考哪所大學的研究生?
    今天我們來和大家了解兩所沒有985、211工程院校的頭銜,但實力都非常不錯的大學。一所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頂尖學府,中國科學院大學,另外一所則是近些年才開始著手建立的民辦高校,被譽為能夠改變我國高校「公辦為大」局面的一所學校,西湖大學。相信這兩所高校的名字,對於每一位想考研的同學來說都不陌生。中國科學院大學和西湖大學有一個共同點:最早都沒有進行本科生教育。
  • 讓河南首富捐贈8億的西湖大學是什麼樣子
    4月19日,河南首富秦英林擬自願向西湖教育基金會捐贈其市值8億元的股票,用於西湖大學的建設,加上此前的秦英林捐款的1億元,和牧原股份捐贈的1億元,西湖大學拿到了10億元的捐贈。此外,西湖教育基金會發布,2019年共收到捐贈9371筆,有富商,有企業,有老人,有兒童。西湖大學是什麼?
  • 湖畔大學與西湖大學,同為頂級富豪投資,為何風評卻有很大出入?
    湖畔大學與西湖大學,同為頂級富豪投資,為何風評卻有很大出入? 「湖畔大學雲南校區被遭停工」引發很多網友熱議,雖然湖畔大學官方已經闢謠,說雲南校區被停工是一個謠言,但是仍然遭到很多網友議論。網友對湖畔大學最高的話題就是「湖畔大學與西湖大學之間對比的事」了。
  • 人才邂逅資本 這些民建企業家在西湖大學看到了什麼機遇
    7月9日下午,「同舟經濟圓桌——周四下午茶」在西湖大學舉行。來自浙江省民建企業家協會的30餘位企業家走進西湖大學與科學家對談,暢聊在「人才強省、創新強省」的首位戰略下,民營企業發展的新機遇。與會企業家參觀了西湖大學雲棲校區內的各重點實驗室,詳細了解了西湖大學及西湖教育基金會的建設與發展情況。
  • 「名聲大噪」的西湖大學,能不能成為世界一流?高中生何時能去?
    那麼西湖大學真的能實現嗎?西湖大學(Westlake University) ,是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的新型高等學校,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舉辦。是一所真正的現代化的民辦高校,這所大學不同於我們印象中的」三本「,而是實實在在的高級科研學府。
  • 如何評價西湖大學?「中國斯坦福」要明日黃花了嗎?
    西湖大學。江湖上一直流傳著很多的傳說——學校定位:「西湖大學對標劍橋大學、史丹福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規劃!」「「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四大校長發起:「西湖大學由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等科學家發起籌建」。
  • 崑山杜克大學與西湖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崑山杜克大學與西湖大學10月15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師資隊伍交流與建設等關鍵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加快培養頂尖創新人才,促進雙方各自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並助力社會和經濟發展。
  • 學籍在康奈爾 學習在西湖大學 18位留學生白天也懂夜的黑
    2020-11-03 11:58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荷蘭研究型大學|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前幾周小編為大家分別介紹了荷蘭3TU聯盟中的三所理工大學,接下來幾期,我們將帶來幾所位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研究型大學。
  • 小而精的大學——加州理工學院
    加州理工學院簡稱「Caltech」, 創立於1891年,是世界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 該校在全球科技界久負盛名,曾於2012至2016年間連續5年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2019-2020年度排名世界第2。該校無論是在物理、化學還是天文學,空間科學都飽負盛名。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西湖大學,哪個更好一些?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西湖大學都是我國最年輕的大學,至於哪個更好,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兩者側重點不同?我分析如下,根據自身條件做出選擇,就是最好的,歡迎大家留言探討。主要有四方面區別:區別之一院校屬性不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創立於2017年5月,前身是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屬於公辦性質大學,經費來源國家財政。西湖大學創立於2018年2月,前身是西湖高等研究院,屬於民辦性質大學,經費主要來自民間籌資。
  • 18位康奈爾大學交換生的西湖生活:有白天 也懂夜的黑
    康奈爾大學中國中心主任華穎博士來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9月初,這批中國留學生進入西湖大學,將在雲棲校區修習完這一學期的課程;這也是西湖大學第一次迎來以Study Away交流學習項目形式加入西湖大學的國際交換生群體
  • 劍橋大學之完結篇——電影學碩士(授課型及研究型
    附帶說明,我感覺這個項目在授課型與研究型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1.5萬字的授課型碩士論文更多側重於掌握基本的理論框架知識,3萬的研究型碩士論文則是要求有實質性的學術貢獻。而這種差別,實則在申請階段的材料準備當中,已經可以被呈現出來,重點則在寫作樣本和研究計劃兩份文件的處理上。下文內容,將進一步闡釋這點。
  • 北京工業大學:努力建設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她,就是位於北京東南四環的北京工業大學。  憶往昔 艱苦卓絕譜華章  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工業進入迅速發展時期,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市長彭真同志提出不僅要把首都建設成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還要建設成「高、精、尖」的工業生產基地。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心創辦一所世界一流、萬人規模的工業大學,為北京市的建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 85後李威已任杭州餘杭區科技局副局長,此前在西湖大學工作
    85後李威已任杭州餘杭區科技局副局長,此前在西湖大學工作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0-21 22:23 來源
  • 【社論】西湖大學,為民辦高校打破玻璃天花板
    西湖大學終於獲得了教育部的批准。西湖大學的前身是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教授等著名科學家發起籌建,並得到多名著名企業家的捐助。
  • 2020年「山東版」西湖大學出爐,中國科學院大學參與共建!
    對標西湖大學,山東版的「西湖大學」即將籌建。2020年10月19日濱州市對於渤海科技大學的籌建情況進行了介紹。渤海科技大學定位為公辦共建以科研創新為特色的世界一流精品工科大學,預計參照西湖大學辦學模式,共有3方共建,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濱州市政府,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山東魏橋集團參與共建,但這所學校卻是公辦院校,並非民辦院校,學校的建設模式,也準備走西湖大學那樣的小而精的路線。
  • 42所雙一流大學碩士學科優秀率排行榜揭曉,到底誰是一流研究型大學
    這一意見的出臺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因為中國要建設雙一流大學特別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就必須先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遍覽世界知名大學莫不都是研究型大學,即以學術研究為核心、以培養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為目標的高校。中國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要真正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就必須要加強自身科研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並且提高研究生招生規模和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