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小夥向死刑犯父親求腎 父母已離異多年

2021-01-08 騰訊網

人大代表送來3萬餘元捐款

張金德渴望活下去

好心人看望張金德

本報訊 父愛是什麼?榆樹市小夥子張金德從小體會到的不多,父母離異多年,跟母親生活的他對父愛比較陌生。今年1月上旬,他在醫院檢查出已患尿毒症中晚期,當他年輕的生命即將畫上句號時,家人們想起了在監獄中的張爸爸,父親捐腎可以讓張金德活下來。父愛能否讓26歲的他重見生命的曙光?眾人心裡沒底,但大家都期待著張金德能做換腎手術。

【晴天霹靂】

帥氣小夥5年前查出患有腎病綜合症

今年26歲的張金德,個頭兒一米七十多,相貌帥氣。他老家在榆樹市郊,9歲時,父母離婚,他隨母親及姐姐一起生活。初中畢業後,他開始打工賺錢養家,在飯店做過服務生,在賓館做過管理。21歲時,他身體不舒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紫癜性腎炎,從此開始了漫長的求醫之路。母親為了給他治病把房子賣了,帶著他到大連一家醫院求診,結果發現他的病情已經由紫癜性腎炎轉變成了腎病綜合症。

姐姐出嫁後,在榆樹市靠打工度日,日子並不寬裕。母親做保姆,每月能掙六七百元錢,日子過得很艱苦。「全家人努力掙錢給我買藥,我心裡很不好受。」2010年夏天,張金德偷偷跑到長春,到長百大樓的手機商場打工,每個月能賺1000多元,後來他又兼職一份工作,每天加班到晚上6點多,工資賺到2000多,其中,1500元用來買藥。然而他的病情卻在一天天地加重。

【雪上加霜】

轉為尿毒症只有換腎才能活命

1月21日下午,陽光照在張金德的身上,他透過玻璃窗望著天空,渴望自己的生命能如天空一樣清澈和鮮活,但身著病號服的他如一隻生了病的小鳥,病痛讓他的生命黯淡無光。

去年9月,張金德得了一場感冒,之後他的病情加重,從腎病綜合症開始向尿毒症轉變!醫生說,只有換腎他才能活下來。

換腎?當張金德和家人聽到這個消息後,他們都呆了,腎源在哪裡?10多萬元的換腎費用在哪裡?以後吃抗排斥的藥錢在哪裡?這些實際問題把他能得救的希望敲打得支離破碎,全家人甚至一度放棄了。

張金德病得越來越重,只有透析之後他的狀態才能好一點兒,不透析他全身難受無比。張金德的母親趙鳳琴,今年58歲。她說,兒子從小就懂事,幹什麼像什麼,服務員、領班、做管理,做啥啥精,誰見誰誇。兒子得病後,她先是把房子賣了,現在她每天都拼命幹活,掙錢給兒子買藥、做透析,多年的操勞導致她身體很不好。

「我都這麼大歲數了,把我的腎換給兒子得了。」為了救兒子的命,趙鳳琴不惜一切代價。但張金德不同意,他說,「就算腎源配型成功了,他也不會換媽媽的腎,因為換了腎,媽媽的身體也就完了。」

【一線希望】

想求判了死刑的父親給他捐腎

在張金德的記憶中,父親張成的形象很模糊。雖然他們見面不多,但畢竟血濃於水,他骨子裡特別希望得到父愛。他記得父親個子不高,一米六左右,有些胖,做小買賣…… 17年前,父母離婚後,張金德便很少跟父親聯繫。只是每到父親節、春節,發發簡訊。後來,他患了腎病,父子倆聯絡得更少。2009年,張成因為再婚後的家庭矛盾,舉刀殺人進了監獄。今年57歲的張成,因為殺人,經過一審、二審被判了死刑。

「我姑說,我爸其實心眼挺好使。」張金德回憶,2009年的時候,父親曾來他的出租屋,和他住了一段時間,得知他得了腎病,十分心疼。「希望我爸能捐腎給我,即使他不同意,我也不怪他。」張金德對生命無比渴望,但對父親卻沒有一點怨恨。

26年前,張成給了張金德一次生命,讓他來到人世;張成的家人們現在都希望,26年之後,張成在執行死刑前能再給兒子一次生命。

【人間有愛】

好心人為張金德捐款

病房裡有好幾束鮮花,生機盎然,張金德說:「這是我同事買的。」21日上午,他之前工作的長百大樓手機賣場的張貝組織員工捐款,共1萬餘元。張貝說,他工作認真,肯吃苦,心眼兒好,大家都喜歡他。由於工作出色,他還兼職在聯通華盛公司工作。21日以前,聯通華盛公司已給張金德送來了1萬餘元捐款。

愛心援助>>

律師免費力促父子見面

吉林良智律師事務所趙佳女士受單位委託,到醫院去看望張金德。當了解到張成二審被判死刑,現在已進入死刑覆核程序這個信息後,趙佳向張家要了案件一審、二審的判決書,為和張成的會見做準備。她說:「只有張成本人當著委託人的面同意捐腎,才能考慮配型等一系列事情。現在最重要的是見面。」

吉林良智律師事務所張嘉良主任說,張成現在被關在看守所裡,不允許與外人見面。所裡免費接這個案子,就是想幫幫張金德這個孩子。

22位長春市人大代表

為張金德捐款3萬餘元

本報訊 昨日,來自綠園區代表團的22位長春市人大代表給張金德湊了3萬元錢,並送到病房。「不知道換腎手術得花多少錢,不夠我們再努力,能救活一條生命比什麼都有價值。」人大代表李志新說。

昨日8時許,人大代表李志新從電視新聞裡得知有位叫張金德的小夥子患了尿毒症,沒有錢做換腎手術。李志新提議為小夥子捐款,幫助他渡過難關,大家都積極響應。

上午的審議工作正常進行著,給張金德捐錢的事也同時進行著。午休時間,李志新的電話一直忙個不停,代表們叫她去取捐款。綠園區副區長杜劍、城西鎮黨委書記鄭思東各捐款1000元,綠園區城西鎮長青村黨支部書記捐款1萬元。其他代表有的捐500元,有的捐200元。

長春富紳集團董事長齊樹坤聽說此事,表示也要捐款。李志新告訴他,大家已經捐了1.85萬元,並決定下午1點給張金德送去。「我拿1.15萬元,湊齊3萬元。」齊樹坤豪爽地說,「能夠救人一命是好事啊,大家湊點錢救救他,讓他重新開始生活,作為人大代表,這是義不容辭的。」

一行人帶著捐款來到醫院,午後的陽光照在張金德憔悴的臉上,看到人大代表來探望他,面對好心人的善意,他臉上露出了笑容。拿著人大代表為他捐的3.07萬元善款,張金德和母親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一定要堅強勇敢地面對,有這麼多人幫助你,一定要讓自己好起來。」李志新鼓勵他。「如果還需要用錢,我們會繼續幫助你。」齊樹坤說。

離開醫院後,幾位人大代表商量,還要繼續呼籲社會為張金德捐款,幫助他做上換腎手術,開始新的生活。

記者手記>>

採訪中,張金德一直很平靜。「你不怨恨命運嗎?偏偏讓你生病?」記者嘗試問他。他說,起初他怨命運不公,但逐漸扭轉了心態。在打工賺錢治病的過程中,他每天辛勤工作,全心投入地做事,他感覺這就是快樂。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26歲的小夥子體會很獨特、很到位。看著窗外的陽光,他說,「生活多好啊!」他希望能把時光握在手中,把一秒鐘掰成兩秒鐘。

記者不由得為這個自強、樂觀的小夥感到心酸。被病痛折磨的他,此刻最大的心願也許就是能健康地活下去。他的人生還有許多的路要走,他要努力工作、要結婚生子、要孝敬母親……記者祝願他的換腎手術能夠成功,同時也希望所有身體健康的人用心地體會每一天,快樂每一天!

記者 劉士超 報導/攝

相關焦點

  • 小夥每天喝3瓶可樂患尿毒症晚期 飲料喝時爽,一直喝鐵打的腎也受不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夥每天喝3瓶可樂患尿毒症晚期 飲料喝時爽,一直喝鐵打的腎也受不了 一直以來可樂都是被大家稱之為肥宅快樂水,因此也是備受很多年輕人的喜愛,但是作為碳酸飲料的可樂其危害也是很大的,近日一則24歲小夥每天喝3瓶可樂患尿毒症晚期的報導引起大家的重視,這
  • 年輕小夥患尿毒症,醫生:經常吃這4樣,鐵打的腎也折騰不起
    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剛滿22歲的小夥子就在最近,他被確診為尿毒症,在去年的時候就感覺到雙腿腫脹,臉部浮腫,去醫院做檢查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徵兆,但是後來病情又加重了,轉而診斷出了尿毒症,但是他患上這種病純粹是自己作出來的指引,他在日常的飲食過程中經常愛吃這幾種東西。
  • 聾啞父親去世後,尿毒症小夥渴望活著,想為失明媽媽養老送終
    圖為郭平在醫院接受治療我叫郭平,今年35歲,我的家庭情況非常特殊,父親是聾啞人,母親雙目失明,收入全靠幾畝地。從小家裡就窮,為了撫養我長大成人,父母受盡了辛酸。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5月的一天,父親突發腦出血,被急救車拉到醫院住進了重症監護室,可搶救了幾天幾夜,父親最終還是走了。我和媽媽懷著極度悲傷的心情送走了父親,從此照顧雙目失明媽媽的責任和家庭的重擔全落在了我的肩上。
  • 養可腎析尿毒症透析怎麼樣 如何判斷是否患有尿毒症
    但如何判斷患者是否患有尿毒症?是否需要進行透析治療呢?今天就跟隨養可專家來探討下吧。尿毒症患者會以透析的方式替代腎功能,排除身體中有害和多餘的代謝廢物,幫助淨化血液,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部分人認為一旦確診尿毒症需立馬透析,其實不然,只有掌握透析的最佳時機才能利於病情平穩。確診後需馬上透析嗎?
  • 血肌酐超標之後,避免尿毒症,腎友還有這3次機會!
    周遜 腎內科主任還是有不少腎病朋友這樣認為,一旦發現自己的血肌酐超標,總怕遲早會變成尿毒症,或者總認為尿毒症將不可避免。腎友有這樣想法,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血肌酐這一檢測結果,對腎病患者來說的確非常重要。
  • 大連一女婿患尿毒症 仗義嶽母欲割腎相救(圖)
    儘管,罹患尿毒症、每周要透析3次的他,對健康的腎臟有多麼渴求。8年前,剛剛成家的他突發腦出血;4年前,他又被查出尿毒症。丈母娘馮玉芳非但沒有鼓動女兒離開,反而還要把腎捐給姑爺。深感母恩的趙寶君拒絕了,他自感欠這位已經66歲的老人太多。沉默寡言的他不顧嶽母的勸阻,打來一盆熱水,給丈母娘仔細地洗了一次腳。馮玉芳飽經滄桑的臉上笑開了花,眼眶裡卻早已噙滿淚水。
  • 高雄長庚為19歲少女摘腎救父
    高雄長庚醫院近月來完成兩例活體腎臟移植手術,一例由太太捐給濫服減肥藥導致換腎的先生,另一例則是十九歲少女範佩芳捐腎給尿毒症父親,由於後者未達器官移植規定的年齡標準,經由法院公證後,才得以完成捐腎救父的心願。 多年因屍腎難等,換腎患者一窩蜂前往大陸求腎,近來似有回籠的趨勢。
  • 父親:我不能要他的腎
    ,還拿下全年級第二名;後來,父親默默做了23年人肉沙包,眼睛幾近失明,終於將兒子送上拳臺成了拳王;現在,父親身患尿毒症卻不肯接受兒子的腎,只因不想剝奪那本已殘缺的人生。即使這樣,也總會有別家父母出來呵斥孩子,「別跟這兒玩了,越玩越傻!」汪強一天天長大,6歲時,到了上學年齡卻連話還不會說,親友催著汪寶柱送兒子去特殊教育學校,汪寶柱不幹,圍繞在一家人身邊多年的冷眼譏笑,在他心底積蓄成了能量和堅持——「我要自己治好孩子,送他去正常人的學校!」汪寶柱買了塊小黑板,每天給兒子上4節課,上午8點到12點定時給孩子做肢體訓練、按摩穴位。
  • 每天喝3瓶可樂會患尿毒症?其實是個「標題黨」!醫生揭秘真相→
    但多喝可樂總歸是不大健康的最近,有一條#小夥每天喝3瓶可樂患尿毒症#的新聞受到廣泛關注廣東惠陽有一位尿毒症患者,人稱「24歲的他就患上尿毒症晚期,如今已持續透析近10年。△媒體相關報導什麼?每天3瓶可樂患尿毒症?也太嚇人了吧!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那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原本婚姻呈穩定性地中國,如今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漸開放,離婚已呈上升趨勢,不少夫妻閃婚後又離婚,導致離異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我爸和眾多朋友都勸說我,但我還是不能原諒她,一個離婚後不要孩子的女人,這個可以理解,但是作為孩子的我,卻是不能原諒,當時走得那麼絕情,這麼多年對我不聞不問拿什麼讓我來原諒?小鄭:說實話,一直到現在長大的我,還是不能夠接受父母離婚的事實。
  • 霍尊父母離異後:父親火風每月寄2000撫養費,最慘時母親變賣首飾
    一直保持了二十多年沒有變過。 說起母子之間的這個習慣,還要從霍尊兩歲時一次不慎走丟說起。 那日,仲小萍帶著兒子逛街,在發現霍尊不在自己身邊後,仲小萍像是瘋了一般。萬幸,霍尊只是一個人跑到馬路上趴著欄杆看車。
  • 20歲小夥患上尿毒症,醫生:這件事做多了,一定要戒掉
    導語: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非常的大,人們的生活節奏太快,能好好的吃上一頓飯幾乎是不可能的,有的人甚至大魚大肉暴飲暴食,給我們的身體和腸胃增加了極大的負擔,使體內的毒素垃圾無法排出體外,前段時間就有一個20歲的小夥小王,被確診為「尿毒症」。
  • 「腎」不好腳先知,腳上這「3跡象」,早就醫別拖到「尿毒症」!
    腎在人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藏精養血、主骨生髓之功,人體通過腎臟向外排出毒素,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人們因為腎臟的存在而變得更加健康。尤其是對於男性朋友來說,人們將腎臟稱為男人的命根子,腎臟不好不僅會影響正常生理活動,而且還會拉低夫妻生活的質量。所以說,在平時及時觀察腎臟是否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 28歲小夥患腎衰竭,只因拿「它」當水喝,管不住嘴,腎遲早被摧毀
    28歲小夥患腎衰竭,只因拿「它」當水喝,管不住嘴,腎遲早被摧毀在醫生的,你在詢問之下,這位小夥子才說出平時自己經常愛喝飲料,甚至每天喝飲料代替水分的攝入,就是因為飲料的口感比較好,而喝白開水的時候感覺食之乏味,所以每次都買大瓶的可樂雪碧,滿足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 轉告父母!尿毒症是拖出來的,晚上兩堅持,睡覺前三不要,腎病才能更遠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 28歲男子患尿毒症,只因愛吃這三物,醫生怒斥:鐵打的腎也扛不住
    李某,男,28歲,因為身體浮腫,身體不適去醫院進行了檢查,發現自己竟然得了尿毒症,李某十分震驚,自己才28歲,為什麼會什麼會得尿毒症?進過醫生的分析解釋,李某知道了原因,頓時抱頭痛哭,悔不當初。尿毒症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它是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也就是說腎的排毒等功能完全喪失之後就會形成尿毒症,嚴重影響健康。
  • 3種情況,腎衰竭或尿毒症會突然降臨,腎友應糾正這5種做法!
    筆者發現,在這三種情況之下,腎衰竭與尿毒症常常會「突然降臨」:一是認為已被治好的既往患有腎病的患者;二是一直在不正規治療中的腎病患者;三是體檢或因罹患其它疾病作相關檢查時的患者。第一種情況,指的是患者於多年前患有腎病,經當初的治療,患者的症狀消退和/或相關檢查指標已恢復,或已痊癒或被認為已治癒。
  • 42歲男子,查出尿毒症,5個傷腎行為,再難也要改,越早越好
    大約一個月後,複查結果顯示:血肌酐320μmoL/L,尿素氮為19.4mmoL/L,尿蛋白3+,也就是說,腎臟損傷已造成了不可逆的程度,只能通過血液透析來治療。
  • 12年過去了,曾不顧父母哭求,出家當和尚的清華才子,如今怎樣?
    有些家庭培養的孩子考上了名校,父母算是放了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是上了名校就意味著未來生活有保障,有的人上了名校也不一定有一番作為,有的人甚至名校畢業之後出家當了和尚。12年前,一位河南小夥清華畢業後就出家做了和尚,父母一度哭求都無濟於事。我相信很多世人都接受不了他的選擇。
  • 痛心,17歲患尿毒症,只因愛吃這3樣食物,鐵打的腎也被折騰壞了!
    尿毒症這個病大多數人都比較陌生,仿佛離我們很遠,其實並不是這樣,現在患尿毒症的人逐年的增加,而且年齡也越來越小,目前發現的最小尿毒症患者只有17歲。為什麼年紀輕輕就會患上尿毒症呢?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什麼是尿毒症。